跳转到内容

𢦏

維基詞典,自由的多語言詞典

𢦏 U+2298F, 𢦏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2298F
𢦎
[U+2298E]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擴展區B 𢦐
[U+22990]

跨語言

[编辑]

漢字

[编辑]

𢦏戈部+2畫,共6畫,部件組合

衍生字

[编辑]

來源

[编辑]

漢語

[编辑]
簡體正體/繁體
𢦏
異體 𢦒
𢦔

字源

[编辑]
古代字體(𢦏
西周 說文解字
(漢·許慎
《六書通》
(明·閔齊伋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傳抄古文字

形聲漢字(上古 *ʔslɯː):意符 + 聲符 (上古 *zlɯː, *zlɯːs) 。原寫作𢦔。這裡的部件“才”如果不是指銳利的釘子,也可以代表指向下方的箭尖(類似)。

發音

[编辑]


白一平沙加爾系統1.1 (2014)
𢦏
讀音 # 1/1
現代北京音
(拼音)
zāi
構擬中古音 ‹ tsoj ›
構擬上古音 /*[ts]ˁə/
英語翻譯 hurt, damage (v.)

來自白一平–沙加爾系統的上古漢語標註筆記:

* 圓括號 "()" 表示存在不確定;
* 方括號 "[]" 表示身分不確定,例如 *[t] 的尾音有可能是 *-t 或 *-p;
* 尖角括號 "<>" 表示接中辭;
* 連字號 "-" 表示語素範圍;

* 句號 "." 表示音節範圍。
鄭張系統 (2003)
𢦏
讀音 # 1/1
序號 16488
聲符
韻部
小分部 0
對應中古韻
構擬上古音 /*ʔslɯː/
注釋

釋義

[编辑]

𢦏

  1. (棄用) 受傷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