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鈁
張鈁(1886年—1966年5月25日),字伯英,號友石,河南新安鐵門鎮人,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人物。[1][2]
生平
[編輯]革命黨人
[編輯]張鈁幼年在家鄉念私塾,後因其父張清和在陝西乾州(今乾縣)等地當官,遂於1902年來到陝西。1904年,他考入陝西陸軍小學堂,1907年畢業後,他被選送入保定陸軍速成學堂炮科學習,其間加入中國同盟會及同胞社。1909年春畢業後,他在陝西新軍督練公所候差。1910年,他任陝西陸軍混成協炮營右隊排長,不久升任隊官(即連長)。在新軍中,他和新軍中的中國同盟會骨幹錢鼎、黨自新等人創建了軍事研究社(又稱武學研究社或兵事研究社),該社是同盟會的秘密機關,張鈁任社長,並且和井勿幕、錢鼎等人聯絡哥老會,張鈁等人也成為陝西新軍中革命黨人的主要領導。1910年7月9日,張鈁參加了中國同盟會與哥老會領袖在西安大雁塔舉行的歃血結盟儀式。[1][2]
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後,西安的同盟會員聯合新軍、哥老會於10月22日發動了武裝起義。西安光復之後,10月27日秦隴復漢軍政府成立,張鈁負責軍令府。不久,秦隴復漢軍副大統領錢鼎在渭南身亡,張鈁任秦隴復漢軍東路征討大都督,在潼關和清軍激戰,三次失去又奪得潼關,保衛了革命後的陝西,成為陝西辛亥革命中的知名軍事將領。 [1][2]
北洋政府時期
[編輯]1912年1月中華民國成立後,張鈁任陝軍第二鎮統制。後來第二鎮改為第二師,張鈁改任師長。1914年,他調任陝南鎮守使。二次革命以及後來北京政府派兵圍剿白朗時,張鈁奉命到四川及陝南征剿。1915年4月,他被袁世凱政府免職,調任將軍府參軍。護國戰爭中,他派人聯絡于右任、陳其美反袁,獲得孫中山委任為中華革命軍陝豫聯軍總司令。此後他策動陳樹藩、劉鎮華討袁,又打著籌辦河南民團的名義回河南組織討袁軍。但由於劉鎮華向袁世凱告密,張鈁被拘押於北京,直到袁世凱死後方才獲得釋放。[1][2]
1917年張勳復辟,中華民國大總統黎元洪令各省出兵討伐。張鈁任陝西討逆軍第一支隊司令,司令部設在潼關。張勳復辟失敗後,張鈁撤銷了該司令部,回到西安。不久他因為受到陳樹藩排擠而離開陝西,在天津和北京居住。陝西靖國軍興後,1918年4月,張鈁應胡景翼、曹世英等人邀請,離開北京返回陝西,於8月中旬到達陝西三原,被公推為陝西靖國軍副總司令,配合陝西靖國軍總司令于右任等人抗擊陳樹藩。[1][2]
1921年秋,陝西靖國軍瀕臨解體,張鈁因為其父逝世,回河南新安服喪。在鄉期間,他創辦了張鈁鐵門小學,資助新安縣成立了續修縣誌局,和朋友王廣慶創辦民生煤礦股份有限公司以開採觀音堂煤礦。1923年6月,康有為應吳佩孚之邀來到洛陽,吳佩孚請張鈁作陪客。1924年冬到1925年春,劉鎮華反對胡景翼督河南,張鈁應劉、胡二人邀請,從中調停但未成功。胡憨戰爭爆發,張赴前線調停,差點送命。1925年,他應于右任的邀請,到北京幫助馮玉祥和廣州國民政府合作。直魯聯軍入北京後,搜捕中國國民黨人,張鈁遂返回河南籌劃策應北伐。1927年春,他應于右任、馮玉祥之邀,到陝西參與策應北伐。同年5月,他隨馮玉祥的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至河南。[1][2]
國民政府時期
[編輯]1928年秋,南京國民政府任命張鈁為河南省建設廳廳長兼河南省賑務委員會主席。中原大戰期間,張鈁為蔣介石獻計,代理河南省政府主席兼討逆軍第二十路軍總指揮:
- 總指揮張鈁
- 參謀長黨自新
- 第75師
- 第76師
1931年,任河南全省清鄉督辦。1932年,他任鄂豫皖剿匪總部中路軍第1縱隊指揮官兼豫南特別區撫綏委員會委員長,奉命率第二十路軍駐潢川圍剿中國工農紅軍,所部傷亡很重,後來移駐洛陽。1933年,他駐軍洛陽時,曾派人搜購唐朝墓誌等古代石刻1000餘塊,於1935年在故鄉鐵門鎮建成了一所石刻陳列室千唐志齋。 同時,張鈁還出資購買《萬有文庫》、《四部叢刊》、《四部備要》等書捐贈給新安、洛陽、南陽等地設立公共圖書館。1934年,他率部至江西參加對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央蘇區的第五次圍剿。1935年冬,他在中國國民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候補中央執行委員。[1][2]
抗日戰爭期間,張鈁歷任第十二軍團軍團長、第十九集團軍總司令、第一戰區預備軍總司令、軍事參議院副院長、中國國民黨第六屆候補中央執��委員等職。在第一戰區預備軍總司令任上,他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鄂豫邊區紅軍游擊隊代表就「停止內戰、共同抗日」進行了談判,並對游擊隊給與資助。1938年日軍進攻武漢,他從雞公山遷居西安。此後,他參與創辦了麟鳳煤礦公司、勉縣民生煤礦公司,創辦了西北中學。日軍進入河南後,河南難民大量逃入陝西。張鈁以河南同鄉會會長的身份救濟並安置了大批難民,被難民譽為「老鄉長」。[1][2]
抗日戰爭結束後, 張鈁任總統府國策顧問等職,並被授予陸軍上將軍階。1949年9月,他擔任豫陝鄂邊區綏靖公署主任,12月,他動員並且參加了國軍第二十兵團陳克非部在四川郫縣舉行的起義。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成都後,應賀龍的邀請,張鈁遷居成都。[1][2]
晚年生活
[編輯]1951年,應中共中央統戰部的邀請,張鈁到北京任第二屆全國政協委員、民革中央團結委員會委員。1956年,張鈁參加了全國人大和全國政協的視察小組,到河南參觀。自1960年起,他寫下了約30萬字的回憶錄。 [1][2]
1966年5月25日,張鈁病逝於北京,[1][2] 並在一周後的6月1日歸葬河南新安原籍。
著作
[編輯]- 張鈁,風雨漫漫四十年,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6年 ISBN 9787503473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