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格林威治皇家海軍學院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格林威治海岸地區
世界遺產
官方名稱Maritime Greenwich(英文)
Maritime Greenwich(法文)
位置 英國歐洲和北美地區
標準文化:(i)(ii)(iv)(vi)
登錄年份1995年(第19屆會議
擴展年份2008年
格林威治皇家海軍學院
Royal Naval College, Greenwich
存在時期1873–1998
國家或地區 英國
部門 英國皇家海軍
種類訓練
功能海軍軍官訓練
別稱RNC
格言Tam Minerva Quam Marte ("By Wisdom as much as by War")[1]

格林威治皇家海軍學院 (英語:Royal Naval College, Greenwich)是1873年到1998年之間的英國皇家海軍軍官的訓練設施。它是皇家海軍參謀學院的位置,該學院為軍官提供了高級培訓。該學院也為晚清海軍 培養資深軍官和技術人員。

格林威治皇家海軍學院的教堂

歷史

[編輯]

皇家海軍學院創建由樞密院命令下成立於1873年1月16日,1914年樸茨茅夫的皇家海軍戰爭學院併入,一次世界大戰時期該學院教學工作中斷,1919年又重新恢復工作[2], 1939年10月30日開始培養女���海軍軍官[3]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該學院訓練和超過35000名男女海軍戰鬥人員。

1959年,皇家海軍核技術部開設,並在此學院安裝了一個訓練用反應堆。[4]

1967年,海軍結構設計學院轉移給了倫敦大學學院[5]1998年該學院關閉。

建築

[編輯]

該學院建築英語Old Royal Naval College現為世界文化遺產。

中國籍校友

[編輯]
  • 葉祖珪(1852年-1905年),清朝北洋水師將領,中軍右副將,1894年甲午戰爭黃海海戰中為靖遠號管帶,1899年4月,官復原職,加提督,1904年,擢升廣東水師提督。1905年夏,感染傷寒,7月29日病逝上海。
  • 林永升(1853年-1894年),清朝北洋水師將領,左翼左營副將。1894年甲午戰爭黃海海戰中為巡洋艦經遠號管帶,在戰事中被日軍炮彈擊中殉國。
  • 方伯謙(1853年-1894年),清朝北洋水師將領,中軍左副將。1894年甲午戰爭黃海海戰中為巡洋艦濟遠號管帶,1894年9月24日凌晨,方伯謙被清政府以怯戰之罪處斬於旅順黃金山腳下,時年42歲。
  • 何心川(1853年-1926年),清朝南洋水師將領及中華民國海軍將領,1885年5月奉派南洋水師,任開濟快船管駕,1886年調鏡清快船管帶。民國建立後,1912年9月7日何任海軍部視察,同年12月30日授海軍上校。1913年10月5日出任鏡清砲艦艦長,1914年3月13日調任肇和艦總教官。5月25日晉陞海軍少將。1919年1月4日給予三等文虎章。1926年6月病故。
  • 嚴復 (1854年1月8日-1921年10月27日),中國近代著名翻譯家,啟蒙思想家。
  • 薩鎮冰(1859年3月30日-1952年4月10日),清朝北洋艦隊和中華民國海軍將領。
  • 李鼎新(1861年-1930年)中華民國海軍上將,曾任海軍總長。
  • 鄧兆祥 (1903年4月-1998年8月6日),中華民國海軍將領,1949年率中華民國海軍最大的巡洋艦重慶號投共。

英籍在華任職校友

[編輯]
  • 琅威理(英語:William Metcalfe Lang,1843年1月19日-1906年12月15日),兩度擔任清朝北洋水師學堂監督(副提督銜)。

參考文獻

[編輯]
  1. ^ The Mariner's Mirror, vol. 52 (Society for Nautical Research, 1966), p. 150
  2. ^ Kevin Littlewood, Beverley Butler, Of Ships and Stars: Maritime Heritage and the Founding of the National Maritime Museum (1998), p. 43
  3. ^ Marjorie H. Fletcher, The WRNS: A History of the Women's Royal Naval Service (1989), p. 115
  4. ^ Jason casts a cloud over naval college sal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The Independent, 22 October 1995
  5. ^ J. R. Parkinson, The Economics of Shipbuilding in the United Kingdom (2011), p.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