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據學
外觀
考據學又稱考證學或樸學,是一種治學方法。
內容主旨
[編輯]考據學的歷史久遠,歐洲有《聖經》考據學。中國的考據之學鼎盛於清朝乾嘉年間(乾隆、嘉慶年間),故又名乾嘉學派。著名學者有惠棟、戴震、段玉裁、王引之,王念孫等人,「畢注於名物訓詁之考訂,所成就亦超出前儒之上。」[1]
桐城健將姚鼐提倡「義理(內容合理)、考據(材料確切)、詞章(文詞精美),三者不可偏廢。」[2]道光、咸豐之際,曾國藩又把經濟與義理、考據、詞章並列[3],他認為,「天下之大事宜考究者凡十四宗:曰官制、曰財用、曰鹽政、曰漕務、曰錢法、曰冠禮、曰婚禮、曰喪禮、曰祭禮、曰兵制、曰兵法、曰刑律、曰地輿、曰河渠」[4]。
郭嵩燾認為:「專門名家言考據者又約有三途:曰訓詁,研審文字,辨析毫芒;曰考證,循求典冊,窮極流別;曰讎校,搜羅古籍,參差離合。三者同源異用,而各極其能。」[5]
參見
[編輯]註釋
[編輯]研究書目
[編輯]- Benjamin A. Elman著,趙剛譯:《從理學到樸學——中華帝國晚期思想與社會變化面面觀》(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7)。
- 艾爾曼(Benjamin Elman):〈早期現代還是晚期帝國的考據學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黃克武:〈清代考證學的淵源── 民初以來研究成果之評介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周啟榮:〈儒家禮教思潮的興起與清代考證學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羅志田:〈方法成了學名:清代考據何以成學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王晴佳:〈考據學的興衰與中日史學近代化的異同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中山久四郎著,連清吉譯:〈清朝考證學風與近世日本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金原泰介:〈清代考據學對日本古典文學研究之影響研探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