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維特魯威隕石坑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維特魯威隕石坑
阿波羅17號拍攝的維特魯威隕石坑,美國宇航局圖片
坐標17°40′N 31°17′E / 17.66°N 31.28°E / 17.66; 31.28
直徑30.94公里
深度2.03公里
余經日出時329°
命名來源維特魯威

維特魯威隕石坑(Vitruvius)是位於月球正面靜海西側邊緣的一座小撞擊坑,約形成於38-32億年前的晚雨海世[1],其名稱取自古羅馬建築師機械師百科全書編纂人馬爾庫斯·維特魯威·波利奧(約公元前一世紀),1935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批准接受。

描述

[編輯]
維特魯威隕石坑的周邊,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拍攝。
阿波羅15號全景相機拍攝的維特魯威隕石坑北向斜視圖
阿波羅17號全景相機拍攝的維特魯威隕石坑南向斜視圖

該隕坑西側毗鄰道斯隕石坑、西北靠近法布隆尼隕石坑、長形的維特魯威山矗立在它的西北偏北面,沿東北、東面和東南偏南分別坐落了馬拉爾第隕石坑加德納隕石坑卡哈爾隕石坑,它的西南分佈有熔岩淹沒的揚松隕石坑揚松月溪,而西南偏西則橫亙了卵狀的普林尼隕石坑[2]

該隕坑中心月面坐標17°40′N 31°17′E / 17.66°N 31.28°E / 17.66; 31.28,直徑30.94公里[3],深約2.03公里[1]

維特魯威隕石坑外觀輪廓大致圓狀,東、北二側略為參差,隕坑邊緣清晰、壁沿峻峭,沿南側外壁附靠了一座小撞擊坑。該隕坑平均高出周邊地形930米[1],其中西北側坑壁最高聳,內部容積約660立方千米[1],其亮度在施羅特亮度表中的等級為2½°。坑底表面凹凸不平,地形極為崎嶇,西南偏南部分佈有一些低矮的山脊。該隕坑周邊為平坦的月海地表,但北側地形則較為崎嶇、隆起。

衛星隕石坑

[編輯]

按慣例,最靠近維特魯威隕石坑的衛星坑將在月圖上以字母標註在它的中心點旁邊。

衛星坑圖
維特魯威 緯度 經度 直徑
B 16.4° N 33.0° E 18 公里
G 13.9° N 34.6° E 6 公里
H 16.4° N 33.9° E 22 公里
L 19.0° N 30.7° E 6 公里
M 16.1° N 31.5° E 5 公里
T 17.1° N 33.2° E 15 公里
  • 衛星坑「維特魯威 A」在1976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更名為加德納隕石坑
  • 衛星坑「維特魯威 B」曾被稱作「費希爾隕石坑」(Fisher)[4],但該名稱並未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接受;
  • 衛星坑「維特魯威 A」在1976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更名為法布隆尼隕石坑
  • 在 61-A1 月圖中,衛星坑「維特魯威 G」被臨時���註為「埃爾格列柯隕石坑」(El Greco)。

飛船降落點

[編輯]

阿波羅17號登月艙挑戰者號降落在衛星坑「維特魯威 L」以北40公里處的「陶拉斯-利特羅月谷」中。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1.3 Lunar Impact Crater Database
  2. ^ Crater Vitruvius on the map LAC-43 (PDF). [2017-05-1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12-27). 
  3. ^ Directory of the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2017-05-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04). 
  4. ^ [ Wilkins, H. P., and Patrick Moore. 1955. The moon; a complete description of the surface of the moon, containing the 300-inch Wilkins lunar map. New York: Macmillan.]

另請參閱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