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馬塞納
帝國元帥 安德烈·馬塞納 André Masséna 里沃利公爵、埃斯林親王 | |
---|---|
暱稱 | l'Enfant chéri de la Victoire |
出生 | 薩丁尼亞王國尼斯 | 1758年5月6日
逝世 | 1817年4月4日 法國巴黎 | (58歲)
墓地 | 法國巴黎拉雪茲神父公墓 |
效命 | 法蘭西王國 法蘭西王國 法蘭西第一共和國 法蘭西第一帝國 |
軍種 | 陸軍 |
軍銜 | 帝國元帥 |
參與戰爭 | 法國大革命戰爭 那不勒斯入侵 (1806年) 半島戰爭 拿破崙戰爭 |
獲得勳章 | 榮譽軍團大鷹勳章 鐵冠騎士團大勳章 聖休伯特騎士團勳章 忠貞之家大綬帶勳章 聖路易騎士團指揮官[1] |
簽名 |
安德烈·馬塞納(法語:André Masséna,1758年5月6日—1817年4月4日)是法國大革命戰爭與拿破崙戰爭期間的法蘭西帝國元帥,綽號「勝利的寵兒」(l'Enfant chéri de la Victoire)。是近代歷史少有,從未受過軍事教育的名將。他被廣泛地視為是偉大的軍事指揮官,拿破崙稱其為:「我軍事帝國中最偉大的名字」。
軍旅生涯不順的馬塞納在大革命後迅速升遷,短短三年內從準尉晉升為少將。他在土倫圍城戰立功後,被任命為「意大利軍團」的右翼指揮官,打通前進皮埃蒙特平原的道路。拿破崙接任意大利軍團司令後,馬塞納成為其麾下的進攻箭頭,是拿破崙計劃的執行者。他在長達兩年的意大利戰役中贏得無數戰役,顯現出非凡的戰術天賦。戰後他因里沃利戰役中的指揮,被封為「里沃利公爵」。
第二次反法同盟組建後,馬塞納被任命為「赫爾維蒂軍團」司令。他在戰爭初期打擊奧軍部隊,俘虜大量敵軍人員。在意大利與萊茵局勢崩盤時,他向瑞士一帶的反法聯軍發動攻擊,於第二次蘇黎世戰役中摧毀聯軍進軍巴黎的計劃。之後,他被調任至意大利軍團,在熱那亞圍城戰中以劣勢��力多次出擊,為拿破崙翻越阿爾卑斯山爭取到寶貴時間。奧軍司令在馬倫戈戰役後稱:「你們獲得了勝利,但不是在亞歷山德里亞(馬倫戈)前,而是在熱那亞」。
1805年8月,馬塞納再次接手意大利軍團,他率領約4萬人的野戰部隊向卡爾大公約9萬的部隊發動攻擊,迫使其無法增援中歐地區的友軍。馬塞納在第五次反法同盟中的阿斯珀恩-埃斯靈與瓦格拉姆之戰中表現出色,戰後被封為「埃斯靈親王」。1810年,馬塞納率軍入侵葡萄牙,受限於其每況愈下的健康、聯軍的焦土戰略與防線,最終撤回西班牙。戰爭後期,馬塞納被診斷為不適合服役,不再參與前線戰事。
早年生活
[編輯]安德烈·馬塞納出生在尼斯的一個意大利-法國家庭,父親是個小商販。1764年,馬塞納的父親去世,母親改嫁,他被送到親戚處寄養。十三歲時,他上了一艘商船當侍應生,在船上生活了四年。1775年,他接受叔父的建議,於17歲之齡加入法國皇家意大利兵團。由於當時尼斯隸屬於薩丁尼亞-皮埃蒙特王國,因此這時他才開始學習法文。由於他在軍中的表現出色,從一名小兵漸次晉升為準尉,這已是那時代平民百姓在軍中能夠取得的最高軍銜。1789年,他離開了服役14年的軍隊,並當起走私客。1791年,他接納昂蒂布鎮議會聘用,出任剛組成國民衛隊的教官。1792年晉升為上校團長,並率部在皮埃蒙特擊敗奧地利軍。
法國大革命戰爭
[編輯]1793年,馬塞納升為準將,在土倫圍城戰中組織了對要塞的成功進攻。後升任少將師長,並分派至意大利軍團。1795年馬塞納於洛阿諾戰役擊敗奧地利軍。當原任意大利軍區司令的約瑟夫·謝勒將軍去職時,很多人原本預期馬塞納會接替他的位置,然而最終是年僅27歲的拿破崙得到了這份職位。儘管如此,馬塞納在意大利戰役期間仍與拿破崙配合良好,並在里沃里戰役中表現出色。
拿破崙在關於馬塞納的報告中寫道:「積極、大膽且不知疲倦。」還稱讚他為"l'Enfant chéri de la Victoire"意即「勝利的寵兒」。在意大利戰役期間,馬塞納因向意大利在地居民勒索錢財而臭名昭彰,然而他的部隊卻經常挨餓也領不到軍餉。
1798年馬塞納調任瑞士軍團司令。次年由於法軍在意大利北部及萊茵地區戰敗,馬塞納擔負起保衛法國本土的任務。他主動出擊,在第二次蘇黎世戰役擊敗俄奧聯軍。霧月政變後,馬塞納接任意大利軍團司令,負責防守熱那亞,並與奧軍展開圍城戰,他堅守近兩個月,因面臨嚴重的斷糧危機,最終與奧軍談判交出城池,但馬塞納仍為拿破崙穿越阿爾卑斯山爭取了足夠的時間,隨後法軍取得馬倫哥戰役的決定性勝利。歷經磨難的馬塞納因被指控貪污而被解職,並回到巴黎暫時退休。
拿破崙戰爭
[編輯]當拿破崙稱帝後,馬塞納於1804年被授於法國元帥,馬塞納對此感到有些意外,在接受旁人祝賀時,他顯得沒好氣地說道:「元帥可是有14人來着!」但馬塞納的能力很快就證明拿破崙的眼光是對的。1805年馬塞納擔任意大利戰區司令,於維羅納戰役、卡爾迪耶羅戰役接連戰勝奧軍,讓卡爾大公疲於奔命,使其無法北上支援馬克的部隊以及庫圖佐夫率領的俄軍,讓拿破崙得以取得烏爾姆戰役、奧斯特利茨戰役等輝煌勝利。
1806年馬塞納奉命佔領了那不勒斯王國,並殘酷地鎮壓該地的反抗。1807年馬塞納負責指揮大軍團的第五軍,前往波蘭作戰。由於馬塞納的任務是防守華沙,因此他並未參與埃勞戰役與弗里德蘭戰役。馬塞納在一次於楓丹白露舉行的打獵中,一隻眼睛意外被拿破崙一世射瞎,但在場的貝爾蒂埃對於這場意外堅持是自己的責任。
1808年由於里沃利戰役中的功勞被封為里沃利公爵。1809年馬塞納擔任進攻奧地利的先鋒部隊指揮官,在阿斯珀恩-埃斯靈戰役中他率部先渡過多瑙河,堅守阿斯珀恩村直到拿破崙的主力抵達。在炮火連天的戰場,馬塞納仍泰然自若,在接到撤退命令後,仍確保部隊能夠有序撤退,儘管法軍戰敗,但馬塞納的表現仍可圈可點。六周後,馬塞納參與了瓦格拉姆戰役,因不久前從戰馬摔落受傷,他不得不乘坐馬車指揮部隊。他靈活地指揮着法軍左翼,戰後因戰功被封為埃斯林親王。
在半島戰爭中,拿破崙任命馬塞納為入侵葡萄牙的軍團司令,儘管馬塞納對此百般不情願,他因飽受風濕及肺病所苦,在部下眼裏52歲的他像是年過60的老人。半島戰爭期間的馬塞納已是老態龍鍾,失去過往的活力與敏銳戰術眼光,戰役期間馬塞納甚至還帶上了他的情婦,並將她偽裝成一名龍騎兵軍官。內伊元帥對他的領導相當不滿,多次與其爆發衝突。
即便於1810年7月佔領羅德里戈要塞,但不久之後,馬塞納在布薩庫戰役中受阻於英葡聯軍的英國將軍威靈頓公爵。他試圖將部隊開往里斯本,卻受阻於托雷斯韋德拉什防線,兩方僵持了幾個月。1811年,由於食物和供給缺乏,馬塞納不得不撤回到西班牙[2]。次年再繼續遭遇失敗後,被奧古斯特·德·馬爾蒙所取代。拿破崙接見馬塞納時,以尖酸刻薄的口吻說道:「怎麼着,埃斯林親王,你已不再是過往的馬塞納了是嗎?」即便馬賽納的健康狀況不甚理想,他仍於1814年擔任馬賽軍區司令,但並未再擔任大型戰役的指揮官。
退役後的生活
[編輯]路易十八復位之後,馬塞納復職,仍擔任馬賽軍區司令。當翌年拿破崙復位時,馬塞納拒絕為任何一方效忠,並且保持了地方的安定。拿破崙被擊敗後,他不情願地證明了他對帝制的忠誠。他拒絕參加對米歇爾·內伊元帥的審判。馬塞納於1817年在巴黎去世,葬於拉雪茲神父公墓。[3]
評價
[編輯]眾多軍事史學者都認為,除了拿破崙外,當世沒有一位指揮官能比他更傑出的。拿破崙的將軍多數都接受過法國或歐洲軍事教育,但馬塞納並未接受過正規軍事教育。拿破崙稱讚他是帝國中最響噹噹的人[4] 。馬塞納除了戰功彪炳,不少法國元帥都曾經受馬塞納指��作戰,是歐洲歷史中鮮見[5],與達武、蘇爾特並列軍中三傑,並為三人中最優秀者。即便馬塞納當上元帥後,已不復過往的巔峰,但他昔日的指揮能力仍讓他的對手膽寒,威靈頓公爵曾說:「當馬塞納在戰場上與我對壘,我從未能睡得安穩。」
參考連結
[編輯]- ^ Paris, Louis. Dictionnaire des anoblissements 1. Paris: Bachelin-Deflorenne. 1869 [2022-0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4) (法語).
- ^ Napoleon's Peninsular Marshals: A Reassessment. Richard Humble, 1972.
- ^ Monuments and Memorials of the Napoleonic Era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Honoré Charles Reille
-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autogenerated1973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INS Scholarship 1997: André Masséna, Prince D'Essling, in the Age of Revolution. Napoleon-series.org. [2013-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