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藤周作
遠藤周作 | |
---|---|
出生 | 1923年3月27日 日本東京府北豊島郡西巣鴨町 |
逝世 | 1996年9月29日 日本東京都新宿區信濃町 慶應義塾大學醫院 | (73歲)
職業 | 作家 |
國籍 | 日本 |
創作時期 | 1953年—1996年 |
體裁 | 小說、隨筆、文學評論、戲劇 |
主題 | 天主教 |
代表作 | 《白色的人》(1955年) 《海與毒薬》(1958年) 《沉默》(1966年) 《侍》(1980年) 《深河》(1993年) |
獎項 | 芥川龍之介獎(1955年) 新潮社文學獎(1958年) 毎日出版文化獎(1958年) 谷崎潤一郎獎(1966年) 讀賣文學獎(1979年) 日本藝術獎(1979年) 野間文藝獎(1980年) 每日藝術獎(1994年) 文化勳章(1995年) |
日語寫法 | |
---|---|
日語原文 | 遠藤 周作 |
假名 | えんどう しゅうさく |
平文式羅馬字 | Endō Shūsaku |
遠藤周作(日語:遠藤 周作,1923年3月27日—1996年9月29日),日本著名小說家、文學評論家和劇作家,以其獨特的日本天主教徒創作視角聞名(日本人口中的基督徒比例小於1%)。與吉行淳之介、安岡章太郎、庄野潤三、阿川弘之、曾野綾子和三浦朱門同為二戰後的日本「第三代」作家。
生平
[編輯]遠藤1923年生於東京巢鴉,其父為遠藤常久,其母為遠藤郁子,其兄為遠藤正介。於三歲時父母舉家遷往關東州住在大連。1932年,時年九歲的遠藤周作目睹父母失和,對遠藤周作之後的作品有深遠的影響,在父母失和期間,連帶影響上學心情因而份外鬱悶,當時養了一條雜種狗,自然成了他當時最好的朋友,跟他上下學。狗也多次出現在他往後的作品。1933年父母離異後,遠藤隨同母親回到了日本,寄居在在神戶的姨母家。姨母是虔誠的天主教徒,失帶他上夙川教會,跟別的小朋友一起聽天主教(公教)的要理。翌年在他11歲時,接受了洗禮,取教名保祿(Paul)。但是,這並不是他自願,當時回應神父的問答「你相信神嗎?」,「是的,我相信!」時並不知道這句話中做了多麼大的決定。
十五歲時,從六甲小學畢業,入私立灘中學。從剛入學那年,能力分班在前段的A班,畢業時卻是最未的D班,同班同學中,俳句詩人楠木憲吉。據楠木憲吉的回憶:「有一次幾何考題:請證明三角形兩邊和大於第三邊,及三角形的內角和為一百八十度。當時的遠藤君的答案竟然是:『不錯,是這樣子,我也認為是這樣子。』,中學時代的遠藤君經常逃學蹺課,調皮搗蛋,糗事一籮筐。」
遠藤於1950年1953年留學法國,在里昂大學專攻法國文學。留法期間除學習小說技巧之外,重要的收獲是能以「相對」的觀點探討日本的宗教。
1996年(平成八年)時年73歲,四月住進慶應大學醫院治療腎臟疾病。九月二十九日下午六時三十分,因肺帶辭世。十月二日在東京都佐麴町的教堂St. Ignatius Catholic Church,舉行葬禮彌撒。靈柩中依其遺志有《沉默》、《深河》兩部作品。遺骨葬在位於府中天主教墓園的達藤家之墓,埋在母親與兄長之間。
他的許多作品是他早年經歷的反映,主題涉及作為局外人身份的屈辱、作為父母離異孩子、在病房的住院經歷,以及自己因肺結核疾病的掙扎。他的創作關注人性和道德,其作品總是在某種程度上體現着他的天主教信仰。他筆下的大部分角色是在道德困境中抗爭的人物,而其選擇往往造成令人困惑的、悲劇性的後果。正因如此,他的作品常常被拿來同英國作家格雷厄姆·格林作比較,而格雷厄姆·格林自己則把遠藤稱作「20世紀最優秀的作家之一」。
文學生涯
[編輯]遠藤周作的文學活動可以分為評論家和小說家兩個時期。前者從1947年到1954年,後者是從1954年至今。最初運藤周作是作為批評家出現在文壇上的。他在1947年發表的論文《諸神與神》巳表明他的思想開始轉向探求關於一神論和泛神論這一永恆的問題。1953年回國後他參加了「構想之會」和《現代評論》雜誌社,作為評論家活躍在文壇上。在遠藤周作加入「構想之會」期間,安岡章太郎、言行淳之介、小島信夫、庄野潤三相繼獲得芥川文學獎,在這種刺激下,他試創作了短篇小說《到阿登去》,發表在《三田文學》雜誌1954年10月號上。在此同時他又開始創作中篇小說,以在法國留學時的筆記為底本寫成了中篇小說《白人》,發表在《近代文學》雜誌上,並獲1955年上半年度芥川文學獎。圍繞着《白人》這篇小說究竟應不應該獲獎,曾引起一場爭論。石川達三、佐藤春夫表示支持,攏井孝作認為這篇小說是學究式的形式主義作品,像一篇翻譯作品。1956年他在《文學界》雜誌第一至六期上發表了小說《又青又小的葡萄》。1957年發表了以戰爭時期發生在九州大學的解剖活人事件為素材的中篇小說《海和毒藥》。這部小說描寫了理想世界和對一切事物持冷漠態度二者的對立。貫穿這些作品最根本的主題是存在於遠藤周作自身的信仰問題。這種創作基調在遠藤周作從評論到小說創作的轉交中被繼承下來了。
1958年9月遠藤周作同作家伊藤整、野間宏、加藤周一赴蘇聯參加塔什干召開的亞非作家會議。同年12月他的小說《海與毒藥》獲第十二次每日出版文化獎和第五次新潮社文學獎。1959年發表了小說《火山》和《傻瓜先生》。11月攜夫人重遊法國。經由英國、西班牙、意大利和希臘,第二年一月回國。歸國後肺結核復發,臥病兩年半。1965年出版了病後創作的短篇小說集《哀歌》。1966年由新潮社出版了中篇小說《沉默》,並創作了《沉默》的妹妹篇、劇本《黃金國》。同年10月以《沉默》獲谷崎潤一郎文學獎。其後還發表了《狐狸寇閒話》、《女人的決鬥》、《我的影子》、《石頭的聲音》、《天主教的故鄉》等。1971年11月,由遠藤周作改編的電影《沉默》上映。
主要作品
[編輯]- 白色的人(白い人,1955)
- 黃色的人(黃色い人,1955)
- 海與毒藥(海と毒薬,1958)
- 火山(火山,1960)
- 我拋棄的女孩(わたしが・棄てた・女,1964)
- 留學(留學,1965)
- 沉默 (小說)(沈黙,1966)
- 薔薇之館(薔薇の館,1969)
- 黃金之國(黃金の國,1969)
- 死海之上(死海のほとり,1973)
- 最後的殉教者(最後の殉教者,1974)
- 悲歌(悲しみの歌,1977)
- 瑪麗・安托瓦內特王后(王妃マリーアントワネット,1979)
- 武士(侍,1980)
- 醜聞(スキャンダル,1986)
- 國王的輓歌(王の輓歌,1992)
- ���河(深い河,1993)
獎項
[編輯]相關人物
[編輯]- George Nelan - 遠藤周作小說中的虛構人物,神父
- 廣石廉二 - 遠藤周作研究學者
- 阿川弘之
- 北杜夫
- 三浦朱門
- 吉行淳之介
- 加賀乙彥
- 筱田正浩
- 三浦美紀
- 瀨戶內寂聽
- 堀辰雄
- 原民喜
- 佐藤愛子
- 柴田錬三郎
- 梅崎春生
- 山口時子
- 林水福 - 翻譯家,遠藤周作在台灣的翻譯作品均由林水福教授翻譯。
紀念館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中村真一郎《遠藤周作的世界》(1997年9月,朝日新聞社)
- 《遠藤周作的一生》(文藝春秋,1998年)
- 遠藤順子《夫・遠藤周作談話錄》(1997年9月,文藝春秋)=>(2000年,文春文庫)
- 加藤宗哉《遠藤周作》(2006年10月,慶應義塾大學出版社)
外部連結
[編輯]- 遠藤周作文學館ホームページ
- 長崎市立遠藤周作文學館
- 白い人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日本ペンクラブ:電子文藝館)
- "Japan's Faithful Juda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by Philip Yancey
- "Confessions of a True Believer"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by Caryl Phillips
- "Short biograph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by Koichi Kato
- Shusaku Endo's gra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