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星海爭霸II:自由之翼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星際爭霸II:自由之翼
  • StarCraft II: Wings of Liberty
類型科幻即時戰略
平台Windows [1]macOS[2]
開發商暴雪娛樂
發行商台灣香港澳門智凡迪
中國大陸網易
製作人克里斯·西戈帝
設計師達斯汀·布勞德
編劇克里斯·梅森
安德魯·錢伯斯
布萊恩·肯德拉根
程式Carl Chimes
鮑勃·菲奇
美術山姆衛斯·迪迪埃
音樂Derek Duke
格倫·斯塔福德
羅素·布勞爾
尼爾·阿克里英語Neal Acree
系列星際爭霸系列
引擎Havok物理引擎
模式單人遊戲多人遊戲
發行日
  • 全球:2010年7月27日[3][4]
  • 中國大陸:2011年4月6日

星際爭霸II:自由之翼(英語:StarCraft II: Wings of Liberty,中國大陸譯作「星際爭霸II:自由之翼」,香港和臺灣譯作「星海爭霸II:自由之翼」)暴雪娛樂發行的一款即時戰略遊戲。是《星際爭霸》的續作,2010年7月27日全球同步上市。[5]遊戲於目前支援WindowsmacOS平台。整個《星際爭霸II》由《自由之翼》以及資料片《蟲群之心》(Heart of the Swarm)、《虛空之遺》(Legacy of the Void)與《星海爭霸II:諾娃特務密令》(StarCraft II: Nova Covert Ops)組成。

遊戲發生在公元26世紀銀河系的邊緣,分為三個種族:地球人的後裔人類(Terran)、一種進化迅速的生物群體蟲族(Zerg),以及一支高度文明並具有心靈力量的遠古種族神族(Protoss)。《自由之翼》的劇情集中在人類,《蟲群之心》與《虛空之遺》則分別着重於蟲族與神族。遊戲中的故事發生在《星際爭霸:母巢之戰》後的第四年,[6]玩家將跟隨着吉姆·雷諾與他的遊騎兵一起對抗帝國。

遊戲內容

[編輯]

《星海爭霸II》是一款即時戰略遊戲,透過俯瞰的視角模式觀閱整個戰場並對玩家的軍隊下達指令,最終目標就是擊敗戰場上的對手們。遊戲中單人劇情戰役主要是扮演人類的角色來進行故事,但玩家可以在多人對戰模式中選擇《星海爭霸II》中的三個獨特種族:星靈人類以及異蟲

每個種族都擁有獨特的單位;這些單位都在戰場上各自扮演著自己特定的角色。配合不同的單位來組成一支多元化的軍隊將帶領走上勝利之路。

在玩家指揮下最基本的單位便是工作單位,scv、探機、工蜂。它們將採集用來擴展玩家的基地、發展單位和部隊所需的資源,同時它們也可用來建造建築。更進階的單位將於玩家的基地滿足特地需求後開放,例如建造某個建築或研發某種科技。

在多人對戰中,透過殲滅敵人所有的建築或對方先行投降來取得勝利。

多人遊戲

[編輯]

《星際爭霸II》取消了傳統的局域網方式,要對戰的話只能登入暴雪官方的BattleNet 2.0,也就是說只有正版用戶才能享受線上對戰服務。[7]想要玩《星海爭霸II》,玩家必須先註冊一個暴雪Battle.net 帳號並在此賬號上建立一個《星海爭霸II》角色。此角色將記錄玩家的所有成就、排名和其他遊戲相關資料。戰網上有兩種基本多人對戰模式,排名賽與非排名賽。

  • 排名賽:排名賽會透過Battle.net自動對戰配對系統安排實力相當的對手與玩家對戰。當進行這些戰鬥時,玩家的努力將可為自己爭取《星海爭霸II》天梯競賽的排名。贏得對戰勝利將能夠提升玩家的排名,並於天梯排行榜上晉升,戰敗則恰好相反。排名賽是種快節奏、有趣和公平的競爭遊戲。在Battle.net中頭200名玩家的ID將會在這裡顯示,好讓玩家之間能夠保持競爭,爭奪在星際中「霸主」的地位。
  • 戰階:戰網排名賽的等級,由高而低依序為:宗師、大師、鑽石、白金、黃金、白銀、青銅,其中宗師組每個伺服器限制200名,而且只有一對一的排名有宗師級,其餘多對多的聯賽排名各自分開,一開始玩家要進行幾場"預選賽"來決定戰階。
  • 非排名賽:非排名賽將不會影響玩家的天梯排名,但它提供了更多不同的遊戲選擇。玩家將可以創建或加入玩家自訂的各種戰鬥設定、體驗自製地圖、選擇 A.I. 對手和更多。非排名賽可以和排名賽一樣具有挑戰性,但玩家卻不用擔心戰績會影響他們的排名。

編輯器

[編輯]

星際爭霸II的編輯器能夠自定遊戲的戰役、地圖,也可以製作遊戲模組。它比《魔獸爭霸3》的編輯器更複雜,這是暴雪第一次在編輯器中內置mod編輯的功能。

暴雪宣稱,編輯器能夠像魔獸爭霸3那樣創建英雄單位進行RPG模式。[8]在Blizzcon 2009上,暴雪展示了新編輯器的能力,比如它能夠通過改變用戶界面將魔獸爭霸3的物品系統加入遊戲中,還能用第三人稱視角進行遊戲。[9]

暴雪還改變了自定地圖的發行方式。以前的地圖存儲在本地文件中,而現在用戶只能使用Battle.net上那些發布了的地圖。在Battle.net上,地圖/mod被限制為5個文件最多共20MB的大小,每個文件不能超過10MB。雖然現在的編輯器能自定更多的遊戲內容,但Battle.net的限制卻可能減少地圖的數量。除非能有一個第三方的地圖發布工具。[10][11]

種族

[編輯]

神族

[編輯]

以宗教為政治核心的種族,人數不多,使用高科技在宇宙間建立自己的殖民地,曾經被薩爾納加(X'el Naga)——一個擁有如上帝造物能力的種族統治,之後神族驅逐薩爾那加人,並陷入內戰(永世之戰)。最後整合了宗教,創造出了卡拉聖典,並將絕大多數神族的心靈連接起來。那些不願臣服於卡拉聖典的神族遭到流放,稱為黑暗聖堂武士。蟲族的主宰(the Overmind),以蟲海戰術和永無止盡的攻擊,摧毀神族的主星艾爾(Aiur)。最後神族的執行官塔薩達以同歸於盡的方式,殺死主宰,雖然主宰死了,但在艾爾上的蟲族還是非常多。被擊敗的神族,不得不與被其驅逐千年之久的黑暗聖堂武士合流,以收復他們所失去的母星。

人類

[編輯]

未來世界中,人類成立了一個統一的組織——地球聯合理事會以管理全人類的事務。地球聯合理事會挑選了大量的刑事犯、政治犯以及幽能基因變種者組成地球移民遠征軍,以冬眠的形式下,分別搭乘四艘移民船艦前往外太空,尋找適合居住的星球,原本預定一年航程,卻在命運的作弄下持續航行,數年後四艘移民船裡其中一艘因引擎融毀而墜毀,其餘三艘分別降落在莫瑞亞、塔桑尼斯以及尤摩揚三顆行星,並逐漸建立了繁榮的殖民地,而這些地球人的遠房親戚們又被稱作「泰倫」。經過數次工會戰爭,塔桑尼斯最終取得了各個殖民地的主導權,並組建成一個獨裁專制的政府——泰倫聯邦。西元2499之後,阿克圖洛斯·蒙斯克領導的組織克哈之子推翻泰倫聯邦創立泰倫自治聯盟,然而後來的事實證明這只是一個比前任更加獨裁與腐敗的政權。

蟲族

[編輯]

當蟲族第一次抵達克普魯星區時,主宰是所有蟲族的感知中樞,對主宰的絕對服從形成了蟲族一貫的社會格局。主宰通過一種階級式的感知傳輸來控制著每一隻蟲的行為。而這個階級的頂層則由腦蟲組成,每隻腦蟲授命直接掌管某一大片蟲群。腦蟲的指令則由王蟲輪流負責傳達,以此來直接控制和指揮那些漫天蓋地的蟲族單位。儘管主宰的首要目標是吸收和同化神族這種高等生物,但它卻在人類身上發現了尚未被利用的潛能。在俘虜了擁有強大幽能的人類戰士莎拉‧凱莉根之後,主宰把她異化成了一個絕無僅有的新生物:刀鋒女皇。但主宰在入侵艾爾行星時被神族摧毀,刀鋒女皇則威脅黑暗教長——澤拉圖消滅了殘存的腦蟲。從那以後,她便開始了對蟲族的全面統治。並且在刀鋒女皇的帶領下,蟲族變得將近無敵狀態,統治了克普魯星區。

故事情節

[編輯]

《自由之翼》主線情節

[編輯]

《星際爭霸II:自由之翼》的故事發生在《星際爭霸:母巢之戰》後的第四年。

吉姆·雷諾所領導的革命軍一直在為推翻蒙斯克的帝國而進行一次次戰鬥;然而一個昔日的夥伴——泰凱斯·芬利突然來訪並且打亂了他的生活。泰凱斯·芬利曾經與吉姆有過合作,不過在一次行動中泰凱斯被帝國逮捕,吉姆·雷諾卻趁機逃走了;重逢時,穿著巨大鎧甲的泰凱斯告訴吉姆他是因為在「被轉移到新福爾松的途中赤手空拳幹掉了好幾個的守衛」才逃了出來;並且提議和吉姆一起去搶奪星靈的神器碎片,因為一個叫做莫比斯基金會的研究機構裡面有些「書呆子」願意出大價錢購買,而他一向是「科學的守護神」。

吉姆相信昔日的夥伴,二人經過多次戰鬥,陸續從星靈的守護者塔達林手中奪取了多個神器的碎片;在搶奪神器的過程中,刀鋒女王凱瑞甘率領異蟲捲土重來,她也在尋找這些神器,不過每次都被機警的吉姆搶先得手;戰鬥期間,吉姆的星靈好友暗影聖堂武士澤拉圖突然出現並且留下了一塊記憶水晶,從水晶的記憶中雷諾看到了澤拉圖解讀薩爾那加神殿中的預言後所看到的未來景象,按照預言的描述,創造他們的薩爾那加人將會歸來消滅他們;一股墮落的黑暗力量製造出一個新的種族——異蟲與星靈的混合體。在未來的景象中墮落者消滅了人類;在人類的勢力殺死凱瑞甘之後奴隸了異蟲;在墮落者的影響之下整個銀河燃燒殆盡,並且星靈也將作為最後的抵抗力量而全軍覆沒;最後澤拉圖告訴雷諾刀鋒女王凱瑞甘不能死亡,因為凱瑞甘或許可以帶領異蟲戰勝被奴隸的命運,從而成為解救整個銀河的希望。

隨着最後一塊神器碎片即將到手,雷諾發現泰凱斯背後的買家——莫比斯基金會的實際擁有者是蒙斯克的兒子瓦倫里安,瓦倫里安為了證明自己是個合格的皇位繼承人而準備了一個周密的計劃:如果所有神器碎片重新組裝成神器的話,將擁有對異蟲的毀滅性力量,而這種力量將可以將凱瑞甘重新恢復成人類;瓦倫里安想以此打敗刀鋒女王。

儘管遭到戰友的反對,雷諾還是說服了他們;並且選擇了繼續與瓦倫里安合作,最終運用神器的力量擊潰了異蟲的進攻;當雷諾找到幾乎回復為人型且奄奄一息的凱瑞甘時,泰克斯終於顯露出他那不為人知的另一面;他找到雷諾的真正原因是因為「和魔鬼(蒙斯克)做了一筆交易」,交易的內容則是接近雷諾並藉機殺死凱瑞甘,他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他身上穿著的巨大鎧甲實際上是蒙斯克用來監視他的移動監獄,若他抗命,則蒙斯克可以透過這個鎧甲直接殺了他。

雷諾最終阻止了泰凱斯行兇並將其擊斃,從而成功解救了刀鋒女王,《星際爭霸II》三部曲之第一部《自由之翼》由此結束。

故事花絮

[編輯]

雷諾的旗艦是「海伯利昂(中國大陸翻譯為「休伯利安」)號,艦長麥特·霍納是與雷諾並肩作戰的戰友。馬特曾經去過一個海盜聚集的地方——亡者之港,他在那裡曾經和傭兵贏得過一場牌局;然而令他始料未及的是勝利者獲得的賭注居然是一個新娘,這個新娘就是遊戲中出現的角色:米拉·韓(中國大陸翻譯為「米拉·漢」)。

海伯利昂號是整個遊戲中火力最猛,服役最久的英雄級戰略巡洋艦,然而在劇情戰役中只是在過場動畫時做了一次表演,玩家如果要想真實操控要通過對地圖或模組進行少量修改來實現,也可以在合作模式中使用雷諾的指揮官技能召喚。

泰倫金剛是整個遊戲中個頭最大的單位,在遊戲內置小遊戲《失落的維京》中作為Boss出現,身體由多個人類的建築組裝而成,不過玩家對地圖或模組稍作修改就可以進行真實的操控。

幽魂托什與人類科學家女博士漢森也有參與支線情節,根據玩家的選擇二者擁有截然不同的結局:

  • 漢森:如果玩家最終選擇拯救海文星,則漢森最終找到一個可以容身的殖民星球並且愛上吉姆·雷諾;反之漢森則因研究解藥失敗被感染,變異為異蟲,被吉姆·雷諾擊斃於海伯利昂號的實驗室。
  • 托什:如果玩家最終選擇與諾娃合作,則玩家需要幫助諾娃摧毀托什的老巢,失敗的托什利用巫術詛咒泰克斯但被諾娃刺殺,諾娃在任務結束後幫助玩家訓練新單位幽靈;反之如果玩家與托什合作,則吉姆·雷諾攻破新福爾松監獄釋放了托許的手下,並因此獲得托什的幫助可以訓練幽魂;此時如果漢森博士的情節尚未結束的話,與她交談可以得知諾娃之前試圖欺騙吉姆·雷諾。

故事中人物的心理更加複雜。雷諾曾一度懷疑托什是否要背叛自己,為解救刀鋒女王,雷諾與帝國的個別將領和瓦倫里安·蒙斯克王子合作,但帝國一直是雷諾欲推翻的對象。雖然泰凱斯曾為雷諾的好友,但雷諾感到與前者已無共同語言,因此只對自己更加信任的艦長霍納吐露心聲。

電視頻道「UNN」被遊戲設計者製作成一個以滑稽方式進行新聞封鎖的帝國喉舌媒體,許多情節都極具諷刺。最後,UNN的男主持人沃米利安在雷諾的反抗軍攻入查爾地表後發瘋,並且自己入住了克哈星上的精神病院,其主播職位由比較有正義感的記者凱特·洛克韋爾取代。

評價

[編輯]
評價
匯總得分
匯總媒體得分
GameRankings93.36%[13]
Metacritic94%[12]
評論得分
媒體得分
電腦與電子遊戲9.3 / 10[14]
Eurogamer9 / 10[15]
Game Informer10 / 10[16]
GamesRadar+10 / 10[17]
GameSpot9.5 / 10[18]
GameSpy4/5顆星[19]
GameTrailers9.5 / 10[20]
IGN9 / 10[21]
VideoGamer.com10 / 10[22]
X-Play英語X-Play5/5顆星[23]

與原作類似,星際爭霸II在遊戲內容方面廣受讚譽,特別是其新特性和遊戲敘事模式。但是批評的觀點認為星際2去除了原作中一些相當優秀的內容,比如缺乏局域網對戰以及限制玩家遊戲區域等等。並且《星際爭霸II》60美元的高昂售價,以及對於硬件配置的高要求,也造成了許多玩家的不滿。而且暴雪為了平衡性,持續減少單位功能,導致調整後的某種族過於強勢或弱勢,使遊戲品質下降,目前在各大玩家群體都引起了論戰。

  • 本作的單人戰役內容非常豐富而有趣,玩家可以使用資金來購買各兵種的升級項目,甚至購買比普通單位更強的「傭兵」,並且在任務中可以獲得神族和蟲族的研發點數,能在實驗室中開發出新的科技能力,能夠自由選擇戰役進行的順序(優先前往哪顆星球)等等,都使得本作戰役的可玩性提高並廣受讚譽。

2010年8月3日,暴雪宣布《星際爭霸II》發布的第一天就售出了100萬份,兩天之後又售出了50萬份。因此,它也是世界上銷售最快的策略類遊戲。[24]在第一個月的銷售中,星際爭霸2在全球共售出300萬份拷貝。[25]

開發

[編輯]

遊戲的開發在2003年《魔獸爭霸III:冰封王座》出版後就開始了。

2007年5月19日在韓國首爾開幕的暴雪全球邀請會(2007 Blizzard Worldwide Invitational)上暴雪總裁在會中宣布該公司的新作品《星際爭霸II》。[26]《星際爭霸II》在隨後的表演賽中被首次公開展示。[27][28]

2009年4月底,《星際爭霸II》已經展開內部封閉測試

2010年2月18日,暴雪開始了《星際爭霸II》的Beta測試。[29]東亞地區在7月27日全球同步上市後還將有一個公開測試環節,[30]玩家可以在一段時間內免費遊玩全部《星際爭霸II》內容。

星際爭霸II的設計負責人是達斯丁·布勞德(Dustin Browder),他是資深的即時戰略遊戲設計師,2005年3月加入暴雪。他曾是《魔戒:中土戰爭》的設計負責人,早前參與《紅色警戒2》和《命令與征服:將軍》等遊戲的開發。

《星際爭霸II:自由之翼》將使用DirectX 9與像素着色引擎2.0(Pixel Shader 2.0)規格,與DirectX 10完全兼容,但是最終不使用DirectX 10特效。[1]Mac OS X的程序將使用OpenGL規格。遊戲將利用Havok物理引擎來讓[1]「物體的碎片滑下斜坡」,[31]可以增進三維繪圖效率。另外,他們還計劃在遊戲中增加VoIP語音電話。[32]

《星際爭霸II:自由之翼》在2010年9月23日的1.1.0更新後,遊戲平衡性有了新的調整及也進入了3D遊戲的年代,並新增支援NVIDIA 3D Vision技術。

與原《星際爭霸》的不同

[編輯]
星際爭霸II的螢幕截圖。

與原作《星際爭霸》相比,新的遊戲更注重多人遊戲的開發。暴雪在Battle.net上做了很多關鍵性的改進,它改變了玩家排名的機制(「天梯」系統),開發出一套更容易找到相同水準玩家進行對戰的搜尋系統。遊戲的錄像系統也得到提高。

星際爭霸II遊戲中的一部分過場動畫是用遊戲中的引擎進行渲染的。暴雪宣稱使用新的引擎能使遊戲中的過場動畫達到「接近電影般的效果」。[33]

星際爭霸II有更為豐富而真實的音效設定,加入了共13種不同語言的配音和文字系統,當中包括在中國發行的簡體中文版本與在台灣發行的繁體中文版本也完全使用了普通話/國語中文遊戲配音,及後於蟲族之心的更新檔可以自由選擇語言。

發行歷程

[編輯]
  • 2011年2月,該遊戲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的審核,3月29日公測,4月6日正式運營。大陸版本屏蔽、刪改了一些被認為暴力血腥的內容及劇本詞彙(關閉人類單位的死亡特效、減少單位流血量等)。
  • 2017年11月的暴雪嘉年華上,暴雪CEO、聯合創始人邁克·莫漢宣布,《星際爭霸II》(限自由之翼)轉為免費遊戲,進一步擴大免費用戶可體驗到的功能[34][35]
  • 2020年10月16日,暴雪宣布,將停止為《星際爭霸II》製作例如指揮官或是戰爭寶箱這樣的額外付費內容,但會繼續為這款遊戲提供賽季更新並進行必要的平衡性調整[36]

電子競技

[編輯]

從發行開始,星際爭霸II就快速成為了電競的主要比賽項目之一,包括了韓國GSL、OSL、SPL、WCG,歐美MLG、IPL、Dreamhack,台灣TESL、ASL,中國大陸NSL,以及暴雪自己舉辦的BWC、Blizzcon等等眾多賽事都使用了星際爭霸II做為比賽項目,也因此帶動全球即時戰略遊戲與電子競技的發展。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1.2 (英文)SC2FAQ [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 ^ (英文)Press Release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7-05-21., 暴雪娛樂, 19 May 2007, Retrieved 19 May 2007
  3. ^ Starcraft II launches July 27. GameSpot. [2021-08-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5). 
  4. ^ (英文)On Kotaku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5. ^ (英文)StarCraft II: Wings of Liberty Digital Sales Available July 27. Blizzard Entertainment. [2010-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26). 
  6. ^ (英文)Park, Andrew. Blizzard talks Starcraft II gameplay details. GameSpot. 2007-05-20 [2007-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7-06). 
  7. ^ 星际争霸2取消局域网 暴雪:要防盗版. ZOL.com.cn. [2009-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06). 
  8. ^ (英文)StarCraft II Terrans: Wings of Liberty PC Games Interview. [2010-09-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7-01). 
  9. ^ (英文)BlizzCon 2009: Battle.net 2.0 and the Galaxy Editor’s Hour. Sc2blog.com. 2009-08-24 [2010-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28). 
  10. ^ (英文)Battle.net 2.0 Concerns.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7-23). 
  11. ^ (英文)StarCraft II Map Publishing Intro.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9-18). 
  12. ^ (英文)StarCraft II: Wings of Liberty (pc) reviews at Metacritic.com. Metacritic. [2010-08-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7-21). 
  13. ^ (英文)Starcraft II: Wings of Liberty for PC. GameRankings. [2010-08-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01). 
  14. ^ (英文)Wooden, Andrew. Review: StarCraft 2: Wings of Liberty Review. Computer and Video Games. 2010-07-30 [2010-08-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8-18). 
  15. ^ (英文)Welsh, Oli. StarCraft II: Wings of Liberty PC Review. Eurogamer. 2010-08-03 [2010-08-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7). 
  16. ^ (英文)Beissener, Adam. StarCraft II: Wings of Liberty Review. Game Informer (GameStop Corporation). [2010-08-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3). 
  17. ^ (英文)Tyler Nagata. StarCraft II: Wings of Liberty super review, StarCraft II Review, PC Reviews. Games Radar.com. 2010-07-30 [2010-08-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3). 
  18. ^ (英文)VanOrd, Kevin. StarCraft II: Wings of Liberty Review for PC. GameSpot. 2010-08-02 [2010-08-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08). 
  19. ^ (英文)Neigher, Eric. GameSpy: StarCraft II: Wings of Liberty Review - Page 1. GameSpy. 2010-08-04 [2010-08-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4). 
  20. ^ (英文)StarCraft II: Wings of Liberty Video Game | Reviews, Trailers & Interviews. GameTrailers.com. [2010-08-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05). 
  21. ^ (英文)Onyett, Charles. StarCraft II Wings of Liberty Review. IGN. 2010-08-03 [2010-08-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30). 
  22. ^ (英文)Gaston, Martin. Starcraft 2: Wings of Liberty Review for PC. Videogamer.com. 2010-07-30 [2010-08-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27). 
  23. ^ (英文)Webb, Morgan. X-Play Review. X-Play. 2010-07-29 [2010-08-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20). 
  24. ^ (英文)StarCraft® II: Biggest PC Game Launch of 2010!. Blizzard Entertainment. 3 August 2010 [4 August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02). 
  25. ^ (英文)Purchese, Robert. StarCraft II sells 3 million in a month. Eurogamer. 2010-09-01 [2010-09-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4). 
  26. ^ 官方公告:Starcraft II Unveiled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7-08-21.
  27. ^ (英文)Onyett, Charles. IGN: StarCraft II Officially Announced. IGN. 2007-05-19 [2007-05-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24). 
  28. ^ (英文)Park, Andrew. StarCraft II warps into Seoul. GameSpot. 2007-05-19 [2007-05-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5-21). 
  29. ^ 《星际争霸II》Beta测试 系统需求公布. cnBeta. 2010-02-19 [2010-0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3). 
  30. ^ Blizzard Entertainment 公布《星海爭霸II:自由之翼》公開測試細節. Blizzard Entertainment. [2010-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9-02). 
  31. ^ (英文)Onyett, Charles. IGN: StarCraft II Officially Announced. IGN. 2007-05-19 [2007-05-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24). debris [to] roll down a ramp 
  32. ^ (英文)Gwinner, Stefanie. StarCraft 2 Q&A Batch 13. Blizzard Entertainment. 2007-09-14 [2007-1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13). 
  33. ^ (英文)Blizzard Entertainment. Insider Interview: "The Making of the StarCraft II Cinematic Teaser". [2007-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6-06). 
  34. ^ 喜迎星际II免费 国服玩家专属福利公布 - 《星际争霸II》官方网站_暴雪出品,史诗级竞技大作. [2017-1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17). 
  35. ^ 《星际争霸2:自由之翼》下月免费-驱动之家. [2017-1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31). 
  36. ^ 《星际争霸2》后续付费内容取消,仍有平衡性更新. 遊戲時光. 2020-10-16 [2021-08-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22).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