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动车组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在中国大陆,现今大多数运营的动车组均是动力分散式列车,如和谐号CRH380A型电力动车组
按照“动车组”的定义,一般的普速通勤用车型也可以算作动车组
德国ICE-TD摆式列车动力分散式

动车组(英语:multiple unit,亦称列车组,台湾称联车)系指由若干带动力的车辆(动车)和不带动力的车辆(拖车)组成的,在正常使用寿命周期内始终以固定编组运行,不能随意更改编组的一组列车。动车组按动力类型分为柴联车电联车,按动力配置分为动力集中式动力分散式[1]与传统挂载列车不同,动车组不要求铁路车站配备机务整备设施

JR西日本的N700系新干线电动列车N1编组通过东海道新干线的米原站

一般共通特征

[编辑]

动车组一般由一至多节动车和零至多节拖车组成,自行承载运营载荷编组内自带运营动力具有特定编组方式

比较
传统推拉式列车 推拉式联车 动力分散型动车组
控制系统 铁路机车内部集成 整车集成
动力系统 机车内部集成
全车低度集成或不集成
动力输出机车不载客
全车集成,不超过2节机车输出
动力输出机车不��客
全车集成,多节动力车输出
动力输出车厢载客
制动系统 铁路机车内部集成
各车厢手工紧急制动阀
全车集成
动力输出 全力输出

正常输出

双机车版

单机车版
比利时版

随意
车站机务整备设施 偶需 不需要
加减挂车厢与机车 机务随时 普通联车不可变更
可变编组动车组厂内完成
举例
推拉式自强号列车

NDJ3型推拉式联车

仅两节动力车的CJ6型动力分散式联车

自行承载运营载荷

[编辑]
  • 动车组自身即有足够的能力搭载其设计中的全部乘客、货物或为完成特殊目的所需要的特定设备,完成客运、货运或线路状况检测等正常的预期任务,而无须通过拖带、夹带或顶推其他车辆来实现搭载。

编组自带运营动力

[编辑]
  • 正常情况下,在设计的使用环境内,动车组编组内即有动车提供动力,用以保障其设计的运营方式,而不需要用到机车、轨道车等其他车辆作为动力来源。

具有特定编组方式

[编辑]
  • 一般情况下,动车组中的车辆只能与同体系的车辆达成最佳配合,因为动车组多为整体设计,设计上强调以组为单位运营
  • 正常运营状态下的动车组有相对固定的编组方式,编组中的每类、甚至每节车辆都有自己的用途与定位。随意与其他型号或系列的车辆混编,甚至仅仅是编组内车辆顺序、方向排列不当,都可能破坏动车组的运营能力。
  • 动车组一般是可以拆解的,甚至可以与不同型号、系列的车辆混编,但这多见于厂内测试、调车、回送或临时堆放等非运营场合。运营需要满足很多严格的条件限制,而混编状态的动车组很难满足。确有动车组在混编状态下运营,但都是特例,不具代表性 (Esast-i 轨检列车其他车厢检修时,轨道检测车厢会被加塞在一列 E2 系列车中,构成 N21 编成,临时代替 East-i 执行检测任务) 。

所谓“运营”

[编辑]
  • 本条目中的“运营”是为提高叙述条理性而提出的一次性概念,仅用于本条目,指实现列车建造初衷的运行
  • 多数情况下,对于多数动车组,“运营”即为载客、运货等以盈利为目的的运输。特定情况下,或对于某些特定的动车组,“运营”也可以是以路轨、接触网检测等为目的的特别开行。

组成

[编辑]

动车组一般由动车拖车组成,其中动车指有动力车厢,拖车指无动力车厢。

也有的动车组全列均由动车卡组成,不包含拖车,如新干线0系列车,为全列动车编组。

分类

[编辑]

按本质属性分类

[编辑]

高速动车组:正常运行速度高于200KM/H的动车组。 普速动车组:正常运行速度低于200KM/H的动车组。

动拖比分类

[编辑]
类别 动拖比 典型代表 备注
动力集中 小于1:3 型号和数量稀少。
动力分散 弱动力分散 介于1:1和1:3之间 型号和数量较少。
强动力分散 大于等于1:1 型号和数量众多。

按驱动方式分类

[编辑]
类别 典型代表
电力动车组
内燃动车组
燃气轮机动车组

其他

[编辑]

台湾铁路管理局官方将电力驱动的动车组称为“电车组”(包含推拉式),而柴油动力驱动的动车组则归类在“机动车”的各别车厢编制当中(俗称柴联车)。[来源请求]与动车组相对应的是拖车组[来源请求],即需要一节或数节机车来拉动无动力的车厢行走的列车。

单辆则称为动车,全称动力客车[来源请求]

备注与参考资料

[编辑]
  1. ^ 《动车组的定义及分类》,《内燃机车》2011年1月刊。

明细

[编辑]

与“动车组”相关的出版物

[编辑]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 Author's first name; Co-authors. 自然辩证法通讯 第2卷. 加利福尼亚大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 1980: 53. 
  2.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第2卷,1980年版,第53页;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编写、出版,美利坚合众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发行。
  3. 《交通运输经济》1981年版,书中有3页提到“动车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社编写、出版,美利坚合众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大学发行。
  4. 《自然辩证法通讯》1989年,版本3,书中有2页提到“动车组”;中华人民共和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编辑委员会编写,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美利坚合众国密歇根大学发行。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 《中国政府公务百科全书》1994年版,书中有3页提到“动车组”;王嵩山编写,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美利坚合众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发行,ISBN/ISSN=7503508337/9787503508332。
  6. 《中国交通年鉴》第1992卷,2005年版,书中有3页提到“动车组”;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年鉴社编写、出版,美利坚合众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发行。
  7. 《中国交通年鉴》第2001卷,2006年版,书中有3页提到“动车组”;中华人民共和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编辑委员会编写,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美利坚合众国密歇根大学发行。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8. 更多提到“动车组”的出版物,其中两部为日文出版物,其余全部为中国大陆出版。

被中国大陆称作“动车组”的列车

[编辑]
  1. 市内轨道交通通勤列车至少被以下资料称作“动车组”:
  2. 中国大陆NMI“东风”摩托化列车组至少被以下资料以拼音方式称作“动车组”——此型列车年代过于久远,仅有此一处有价值的来源:
  3. 中国大陆NC3列车至少被以下资料称作“动车组”:
  4. 中国大陆KDZ1列车至少被以下资料称作“动车组”——此型列车年代过于久远,网络上已无法获得官方性质的资料,只能从铁路主题网站和BBS提取资料:
  5. 中国大陆“春城”列车至少被以下资料称作“动车组”:
  6. 中国大陆DDJ1“大白鲨”列车至少被以下资料称作“动车组”:
  7. 中国大陆DJJ1“蓝箭”列车至少被以下资料称作“动车组”:
  8. 中国大陆“先锋”列车至少被以下资料称作“动车组”:
  9. 中国大陆DJF1“中原之星”列车至少被以下资料称作“动车组”:
  10. 中国大陆DJJ2“中华之星”列车至少被以下资料称作“动车组”:
  11. 中国大陆NYJ1“北海”/“北亚”/“旱露”/“晋龙”/“集通”号列车至少被以下资料称作“动车组”:
  12. 中国大陆NZJ1“新曙光”列车至少被以下资料称作“动车组”:
  13. 中国大陆NZJ2“金轮”/“神州”号列车至少被以下资料称作“动车组”:
  14. 中国大陆NDJ3“和谐长城号”列车至少被以下资料称作“动车组”:
  15. 中国大陆CRH系列列车至少被以下资料称作“动车组”:

用于长途班次的动车组

[编辑]
  1. 中国大陆动车组已坐在多个地区开通多个方向无换乘长途直通班次:

相关条目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