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公主
金城公主 | |
---|---|
姓 | 李 |
出生 | 约则天圣历元年 (约698年) |
逝世 | 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 |
親屬 | |
父親 | 嗣雍王李守礼 |
養父 | 唐中宗 |
夫 | 赤德祖赞(尺帶珠丹) |
其他親屬 | 祖父章怀太子李賢 |
金城公主(藏文:ཀིམ་ཤེང་ཁོང་ཅོ་或གྱིམ་ཤིང་ཀོང་ཇོ་,[1],约698年(武周圣历元年)—739年(玄宗开元二十七年)[2]),唐宗女,和亲公主之一。生父为嗣雍王李守礼,养父为叔祖唐中宗。
步曾祖姑文成公主之后尘和亲吐蕃,嫁赞普赤德祖赞(即尺带珠丹)。金城公主在吐蕃三十年,为唐蕃称为甥舅宿亲,“和同为一家”(见赤德祖赞上玄宗皇帝表)维系纽带,贡献匪浅。
系谱
[编辑]金城公主生父李守礼为唐高宗孙,即章怀太子李贤之次子。武则天幽废太子李贤于巴州,旋责令自杀,李贤有三个年幼的儿子,一人被杀,一人病死,只剩下李守礼。武则天称制,守礼幽禁宫中,十余年不得出,自云“每岁被敕杖数顿,见瘢痕甚厚”,脊上欲雨即沉闷,欲晴即轻健[3]。睿宗废黜皇嗣位改封相王之后,守礼才与他的几个儿子一起进封郡王,出居于外。神龙元年(705年),唐中宗复位,恢复唐朝,授李守礼光禄卿。中宗崩,遗诏进封守礼邠王。玄宗在位年间,以天子兄,颇受礼遇。开元二十九年(741年)薨,赠太尉。
和亲吐蕃
[编辑]当时吐蕃赞普赤德祖赞年幼,国内叛乱四起。祖母没禄氏摄政,平定各处的叛乱。为了巩固政权,没禄氏于唐中宗神龙三年(709年)三月二日,遣使悉薰然来献方物,并为孙赤德祖赞请婚。四月十四日,中宗下诏,以嗣雍王守礼女为金城公主,和亲吐蕃赞普赤德祖赞。《金城公主出降吐蕃制》云:“金城公主,朕之小女,长自宫闱”[4],可见金城实为中宗抚养于宫中。
景龙四年(710年)正月二十七日,诏左骁卫大将军杨矩持节送金城公主入吐蕃。唐中宗亲幸始平(今陕西兴平),设宴百官,命文士赋诗为公主饯别。席间中宗“命吐蕃使进前,谕以公主孩幼,割慈远嫁之旨,悲泣歔欷久之”[5]。“帝念主幼,赐锦缯別数万,杂伎诸工悉从,给龟兹乐”[6]。二月一日,诏改始平县名为金城,其乡为凤池乡,其里为怆别里,并赦其县大辟(死刑)以下囚犯,免百姓给赋一年,以志其事。对比唐太宗之于文成公主,可见唐中宗对于金城公主的感情之深,待遇之厚[7]。
金城公主沿七十年前文成公主的旧道进入吐蕃。吐蕃为迎公主,凿石开路,金城公主至逻些(拉萨)后,又为公主别筑一城以居之。
甥舅之邦
[编辑]710年,安西都护张玄表侵掠吐蕃北境,吐蕃虽怨而未绝和亲。吐蕃贿赂唐朝官员杨矩求取九曲之地,唐朝以杨矩奏,诏以九曲之地为金城公主汤沐邑,赐予吐蕃。不料“吐蕃既得九曲,其地肥良,堪顿兵畜牧,又与唐境接近,自是复叛,始率兵入寇。”[5]为了防吐蕃,景云二年(711)设置河西藩镇(驻今甘肃省武威市)。玄宗即位,开元元年(713年),又设置陇右藩镇(驻今青海省乐都县)。
开元二年(714年)七月,坌达延将吐蕃兵十万进攻,屯大来谷,唐将王晙选勇士七百,衣胡服夜袭之,吐蕃军惊惧混乱,自相杀伤,死者万计,薛讷率唐军夹击,斩首一万七千,获马羊超过二十万,追击吐蕃军,战于长城堡,又败之,吐蕃军相枕藉而死,洮水为之不流,唐军前后杀获数万人。[5]
之后,吐蕃向唐请和,并要求用与唐朝平等的礼节,唐玄宗不许。
开元三年(715年),吐蕃与阿拉伯共立阿了达为王,发兵攻拔汗那,拔汗那王兵败,奔安西求救。孝嵩率军出龟兹西数千里,下数百城,长驱而进。是月,攻阿了达于连城。孝嵩自擐甲督士卒急攻,自巳至酉,屠其三城,俘斩千余级,阿了达与数骑逃入山谷。孝嵩传檄诸国,威振西域。
开元四年(716年),吐蕃进攻松州。松州都督孙仁献袭圌击吐蕃于城下,大破之。 吐蕃再次请和。[8]
开元四年(716年)八月,金城公主上《谢恩赐锦帛器物表》,全文为:“金城公主奴奴言,仲夏盛热,伏惟皇帝兄起居万福,御膳胜常。奴奴奉见舅甥平章书,云还依旧日,重为和好,既奉如此进止,奴奴还同再生,下情不胜喜跃。伏蒙皇帝兄所赐信物,并依数奉领。谨献金盏、羚羊衫、段青长毛毡各一,奉表以闻”[9]。
开元五年(717年),时吐蕃“小小入犯,边无闲岁”,金城公主上《乞许赞普请和表》,求听修好,全文为:“金城公主奴奴言,季夏极热,伏惟皇帝兄御膳胜常。奴奴甚平安,愿皇帝兄勿忧。此间宰相向奴奴道,赞普甚欲得和好,亦宜亲署誓文。往者皇帝兄不许亲署誓文。奴奴降番,事缘和���。今乃骚动,实将不安和。矜怜奴奴远在他国,皇帝兄亲署誓文,亦非常事,即得两国久长安稳,伏惟念之”。[9]玄宗依金城公主所请许和,吐蕃“自是岁朝贡不犯边”。[6]
开元七年(719年)六月,玄宗、皇后各赐赞普杂彩千段,可敦(即金城公主)及赞普祖母、赞普母等杂彩各数百段有差[10]。
开元十年(722年),吐蕃入侵其西部的小勃律,小勃律当时是唐朝属国。北庭节度使张孝嵩遣疏勒副使张思礼将兵四千救之。大破吐蕃军,斩获数万。
开元十五年(727年),唐军破吐蕃军于青海之西,俘获人员辎重牛羊而还。同年,吐蕃军劫掠瓜州。
开元十六年(728年),吐蕃大将悉末朗寇瓜州,都督张守珪击走之。乙巳,河西节度使萧嵩、陇右节度使张忠亮大破吐蕃于渴波谷(今青海湖南);忠亮追之,拔其大莫门城(今青海省龙羊峡),擒获甚众。辛卯,左金吾将军杜宾客破吐蕃于祁连城下。时吐蕃复入寇,萧嵩遣宾客将强弩四千击之。战自辰至暮,吐蕃大溃,获其大将一人(斩副将一,上级五千首)。吐蕃败兵散乱逃入山中,哭声四合。[11]
开元十七年(729年),瓜州都督张守珪、沙州刺史贾师顺击吐蕃大同军,大破之。唐信安王祎攻占石堡城(今青海湟源南)分兵据守要害,令敌不得前进。自是唐朝河、陇诸军得以游弈自如,拓地千余里。玄宗闻之大悦,更名石堡城曰“振武军”。
吐蕃求和。玄宗纳皇甫惟明议,遣惟明、张元方往使吐蕃,二人“见赞普及公主,具宣上意,赞普等欣然请和”。吐蕃遣使致书于境上求和。赞普上表称“甥世尚公主,义同一家。中间张玄表等先兴兵寇钞,遂使二境交恶。甥深识尊卑,安敢失礼!正惟边将交抅,致获罪于舅。屡遣使者入朝,皆为边将所遏。今蒙远降使臣来视公主,甥不胜喜荷。倘使复修旧好,死无所恨!”自是吐蕃复款附。[6]
开元十八年(730年)十月,吐蕃使名悉猎等入长安。金城公主“进金鸭盘盏杂器物等”,请《毛诗》《礼记》《左传》《文选》等各一部,诏与之,并寄公主信物。[5]
开元二十年(732年),金城公主上《请置府表》,全文为:“妹奴奴言,李行祎至,奉皇帝兄正月敕书。伏承皇帝万福,奴惟加喜跃。今得舅甥和好,永无改张,天下黔庶,并加安乐。然去年崔琳回日,请置府。李行祎至,及尚他辟回,其府事不蒙进止。望皇帝兄商量,矜奴所请”。[9]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诏遣工部尚书、宗室李暠往使吐蕃,“赐物万计”。[6]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唐使将军李佺于赤岭(今青海日月山)与吐蕃分界立碑,重申旧好,阐明“不以兵强而害义,不以为利而弃信”。促成此次唐蕃会盟的,由自前年李暠使吐蕃,“金城公主请明疆场,表石赤岭上,盟遂坚定”[12]。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诏张九龄为《敕金城公主书》,其中有“异域有怀,连年不舍,骨肉在爱,固是难忘”之句[13]。
736年,吐蕃人又进攻小勃律,玄宗命吐蕃罢兵,吐蕃不奉诏。
737年,崔希逸发兵大破吐蕃于青海之上,杀获甚众,吐蕃将领乞力徐脱身走。自是吐蕃复绝朝贡。
738年,杜希望率众攻占吐蕃新城,以其城为威武圌军,发兵一千以镇之。杜希望又从鄯州发兵夺吐蕃河桥,于河左筑盐泉城。吐蕃发兵三万反攻。左威卫郎将王忠嗣率所部攻击敌军,所向辟易,敌军遂乱。杜希望纵兵乘之,吐蕃军大败。[8]
741年,吐蕃攻陷石堡城。
742年,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击破吐蕃大岭军,又破青海道莽布支营三万馀众。河西节度使王倕破吐蕃渔海及游弈等军。王难德阵斩吐蕃赞普之子琅支都。
743年,皇甫惟明引军出西平,击吐蕃,行千馀里,攻破洪济城。
746年,王忠嗣率军与吐蕃多次战于青海、积石,皆获大胜。又伐吐蕃属国吐谷浑于墨离,平其国,虏其全部而归。
747年,苦拔海之战,哥舒翰率军连破三路吐蕃军,所向披靡。积石军之战,全歼五千吐蕃骑兵。
747年,高仙芝率一万唐军远征,大破据险而守的近万吐蕃守军,斩首五千级,捕虏千馀人,高仙芝继续进军,攻占小勃律,俘获小勃律王及其妻子吐蕃公主而还。
748年,哥舒翰筑神威军于青海上,吐蕃攻破之;又筑应龙城,吐蕃屏迹不敢近青海。(《旧唐书 列传第五十四》《新唐书列传第六十》有记载。此外,《册府元龟 卷三百九十八》记载:“哥舒翰……筑神威城於青海上,旋为吐蕃所破。又筑城於青海中龙驹岛上……名为应龙城。吐蕃自此遁逃,不复近青海……)
749年,哥舒翰攻占石堡城。该地成了新的唐军驻地。
749年至750年,高仙芝率军击破萨毗、朅师、突骑施等。
天宝十载春正月,高仙芝入朝献所擒突骑施可汗、吐蕃酋长、朅师王等。
753年,哥舒翰击吐蕃,攻拔吐蕃洪济、大莫门等城,占领了九曲之地(今青海省东南部)。置洮阳郡、浇河郡、神策军、宛秀军等。
封常清率军大破归附于吐蕃的大勃律,受降而还。
身后
[编辑]开元二十七年(739年),金城公主薨于吐蕃。[14]二十九年(741年),吐蕃为金城公主举行公开祭祀,[15]并遣使向唐朝报丧。[16]时唐蕃战事方歇,吐蕃使并请和,玄宗不许,“数月后,始为公主举哀于光顺门外,辍朝三日”[5]。
相关传说和争议
[编辑]金城公主夫君的传说与争议
[编辑]藏传佛教文献都声称,金城公主的未婚夫最初并不是赤德祖赞,而是赤德祖赞的儿子姜·察拉温(འཇང་ཚལྷ་དབོན་)。
根据《西藏王统记》、《贤者喜宴》等藏传佛教文献的说法,赤德祖赞与南诏来的王妃姜·墀尊(བཙུན་མོ་ལྗངམོ་ཁྲི་བཙུན)生有一子,名姜·察拉温。此王子容貌俊美,难以寻得佳偶。因此赤德祖赞向唐朝请求和亲,让金城公主嫁给吐蕃王子。然而金城公主刚进入吐蕃境内时,王子意外坠马身亡。赤德祖赞遣使向金城公主通报了情况,对她说如果她不愿意来吐蕃,可以派人礼送她回去。但金城公主拒绝了他的提议,来到了拉萨,最后改嫁给了赤德祖赞,成为赤德祖赞的王妃。[17]
然而事实上,根据敦煌文献《大事纪年》的记载可知,赤德祖赞出生于704年,而金城公主入吐蕃的时间为710年。据此推测,此时的赤德祖赞才7岁,不可能生有成年的儿子。且汉文文献《旧唐书·吐蕃传》也明确地指出祖母没庐氏是给自己的孙子请婚,[18]因此金城公主嫁给王子一事与史实不符。
也有部分学者认为,此传说中的王子,历史原型是《大事纪年》中在内乱中失势的“赞普兄”拉跋布,认为最初和亲的对象是拉跋布。但不被大部分学者所接受。[19]
赤松德赞认母的传说
[编辑]藏传佛教文献中广泛存在着赤松德赞认母的传说。
根据《巴协》、《贤者喜宴》等藏传佛教文献的说法,一位神通广大的汉僧预言金城公主将生下一位菩萨化身的王子,不久,金城公主便在红岩宫生下赤松德赞。皇后那囊·芒波杰西丁(སྣ་ནམ་ཟའ་མང་པོ་རྡེ་བཞི་སྟེང)也诡称怀孕,用药敷在乳房上使乳汁流出,令国王和群臣无法辨识。金城公主十分悲愤,大肆破坏吐蕃的风水,诅咒赞普王统后嗣断绝、才智之臣不再出生,因而吐蕃饥荒遍地、疯病流行。在赤松德赞满岁时,赤德祖赞令两位王妃都参加,令赤松德赞在二人中找出亲生母亲。那囊氏一族用衣服、花朵招引赤松德赞,赤松德赞视而不见,走向金城公主,认定金城公主是自己的亲生母亲。金城公主十分高兴,恢复了被自己破坏的风水。[20][21]
此故事被后世藏传佛教典籍广泛记载,学者才让认为其对赤松德赞的智慧有夸张的嫌疑,而同时期的历史文献则证明这仅仅是一则不实的传说而已。汉文史料中没有赤松德赞是金城公主儿子的任何记载。且根据敦煌发现的藏文文献《大事记年》记载,金城公主于739年去世(《新唐书》则记载吐蕃于740年遣使向唐朝报丧);在此之后的片段又记载:“马年(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赞普赤松德赞诞生于札玛(བཙན་པོ་སྲོང་ལྲོང་ལྡེ་བརྕན་བྲག་མར་དུའ་བལྟམ།)”。以此来看,赤松德赞不可能是金城公主的儿子。而敦煌出土的藏文文献《赞普世系表》亦明确记载,赤松德赞是赤德祖赞与那囊妃芒波杰西丁(སྣ་ནམ་ཟའ་མང་པོ་རྡེ་བཞི་སྟེང)所生之子。[21]
相关条目
[编辑]注释
[编辑]- ^ 敦煌出土文献《大事纪年》作“ཀིམ་ཤེང་ཁོང་ཅོ་”;《贤者喜宴》作“གྱིམ་ཤིང་ཀོང་ཇོ།”(gyim-shing-Kong-jo)。
- ^ 关于金城公主薨年,新旧唐书有不同。《旧唐书·卷196·吐蕃传上》以为薨在开元二十九年(741年)春,是混淆薨年与吐蕃告哀使至长安之年;《新唐书·卷216·吐蕃传上》以为二十八年(740年)薨,但不著月。《资治通鉴·卷214》系之玄宗开元二十八年。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295》,亦称开元二十八年。然而,根据敦煌出土的藏文文献《大事纪年》记载,金城公主死于兔年,即玄宗开元二十七年。
- ^ 《旧唐书·卷90·高宗中宗诸子传》
- ^ 《全唐文》卷16
- ^ 5.0 5.1 5.2 5.3 5.4 《旧唐书·卷196·吐蕃传上》
- ^ 6.0 6.1 6.2 6.3 《新唐书·卷216·吐蕃传上》
- ^ 文成公主不过一宗室女,而中宗于守礼为亲叔,抚养其女,情同所出。今将远别,念女尚幼(以金城公主和赤德祖赞同龄计算,则入藏时金城公主年方十三),悲怆不舍,其来有自。
- ^ 8.0 8.1 《旧唐书.吐蕃传》
- ^ 9.0 9.1 9.2 《全唐文》卷100
- ^ 《册府元龟·卷980》
- ^ 《旧唐书·吐蕃传》
- ^ 《新唐书·卷78·李暠传》
- ^ 《全唐文》卷286
- ^ 《大事纪年》:“及至兔年……赞蒙金城公主薨逝。”(༄།། ཡོས་བུའི་ལོ་ལ། …… བཙན་མོ་ཀིམ་ཤེང་ཁོང་ཅོ་ནོངས་པར་ལོ་ཆིག།)
- ^ 《大事纪年》:“及至蛇年……祭祀赞普王子拉本,及赞蒙公主二人之遗体。”(༄།། སྦྲུལ་གྱི་ལོ་ལ། …… བཙན་པོ་སྲས་ལྷས་བོན་དྔ། བཙན་མོ་ཁོང་ཅོ་གཉིས་གྱི་མདད་བཏང།)
- ^ 《册府元龟·卷295》
- ^ 《西藏王统记》,115~116页。
- ^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六上·吐蕃传上》:“赞普之祖母遣其大臣悉薰然来献方物,为其孙请婚”。
- ^ Beckwith, pp. 69-70.
- ^ 《贤者喜宴》102~103页,又同书110~111页,参见脚注6
- ^ 21.0 21.1 《吐蕃史稿》130~1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