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彭春
张彭春 | |
---|---|
中華民國任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代表 | |
个人资料 | |
性别 | 男 |
出生 | 大清天津市 | 1892年4月22日
逝世 | 1957年7月19日 美国新泽西州納特里 | (65歲)
国籍 | 中華民國 |
政党 | 中國國民黨[來源請求] |
配偶 | 蔡秀珠 |
儿女 | 女儿:张明珉、张新月 |
父母 | 父亲:张久庵 |
亲属 | 兄长:張伯苓 女婿:���师拙[1] |
张彭春(P. C. Chang,1892年4月22日—1957年7月19日),字仲述,中國天津人,张伯苓的胞弟,專長在戲劇和文學方面,中華民國駐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代表、联合国大会《世界人权宣言》主要起草人之一。[2]张彭春出生在中国,他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接受高等教育。他回到中国之后,成为天津南开大学的教授。在1937年日本侵略中国后,他加入南开大学抗日活动。侵華日軍占领天津时,他改扮女装逃离天津。他曾协助国民政府在欧洲和美国促进人们认识南京大屠杀,之后他在芝加哥大学任教。
生平
[编辑]1892年4月22日生于天津,因出生时父亲张久庵已59岁而得乳名“五九”,此后演化出昵称“九儿”以及雅号“九先生”[3]。1904年入天津敬业中学(即天津南开中学前身),1908年毕业并考入保定高等学堂。1910年考取北京游美预备学务处(清华学堂前身),作为第二届庚款游美生入读克拉克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1915年获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文学硕士学位、教育学硕士学位。1916年回中国。1916年至1918年任南开学校专门部主任兼代理校长。[4]
1919年赴美攻读哲学,192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博士学位。1922年7月至同年12月间,应中华教育改进社之邀,赴欧考察各国教育制度。1923年至1926年任清华学校教授兼教务长。1926年任南开中学主任、南开大学教授。1929年赴美,1931年任教于芝加哥大学。中国抗日战争开始后,从事中国国民外交活动。
1938年代表天津出席第一届国民参政会。1940年起,正式担任国民政府外交官,先后过担任驻土耳其公使、驻智利公使。
參與起草世界人權宣言
[编辑]1946年联合国大会期间,任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中華民國代表。1947年7月任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中華民國代表。1947年任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副主席,参与起草《世界人权宣言》。
張是引進儒家孟子的思想,結合了亞里斯多德(Aristotélēs)的理性思想,提醒良知為人類共有,翻成英文叫conscience(良心),也应该体现在宣言中,而令宣言第一条中,將理性與良知都擺在同樣的位置[5]。
晚年与逝世
[编辑]1952年初退休。1957年7月19日因心脏病发作逝世于美国新泽西州,终年65岁。[2]
参见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回到南开的日子里. 北方网. 2011-10-16 [2020-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16).
- ^ 2.0 2.1 PENG CHUN CHANG, DIPLOMAT, 65, DIES; Ex-Chinese Delegate to U.N. Had Taught at Columbia-- Envoy in Chile, Turkey. New York Times. 1957-07-21 (英语).
- ^ 张彭春与“新月派”. 中华读书报. 2008-08-08 [2020-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16).
- ^ Chang, Peng-Chun. 哥伦比亚大学. [2016-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16).(英文)
- ^ 杨凤岗(杨小赵译) 对于《世界人权宣言》 中国人应当引以自豪. 普渡大学中国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The Center on Religion and Chinese Society at Purdue University). 2014-11-03 [2020-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1).
延伸阅读
[编辑][在维基数据编辑]
- 《游美同學錄·張彭春》,出自《游美同學錄》
外部鏈接
[编辑]- 全體會議記錄(部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聯合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