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去內容

英瑪褒曼

出自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英瑪褒曼
姓名原文Ernst Ingmar Bergman
出生日1918年7月14號 喺Wikidata改呢個
出生地Uppsala Cathedral Assembly 喺Wikidata改呢個
本名Ernst Ingmar Bergman
死亡日2007年7月30號 喺Wikidata改呢個 (89歲)
死亡地Fårö parish 喺Wikidata改呢個
國籍瑞典 喺Wikidata改呢個
母語瑞典話 喺Wikidata改呢個
識嘅語言德文瑞典話 喺Wikidata改呢個
信奉不可知論 喺Wikidata改呢個
母校斯德哥爾摩大學、Palmgrenska samskolan 喺Wikidata改呢個
職業電影導演劇場總監編劇、playwright、演員電影製片、autobiographer、filmmaker、導演 喺Wikidata改呢個
名作The Seventh Seal、Persona、Fanny and Alexander、Autumn Sonata 喺Wikidata改呢個
配偶Else Fisher、Ellen Bergman、Gun Bergman、Käbi Laretei、Ingrid von Rosen 喺Wikidata改呢個
仔女Lena Bergman、Eva Bergman、Jan Bergman、Anna Bergman、Mats Bergman、Maria von Rosen、Daniel Bergman、Linn Ullmann 喺Wikidata改呢個
阿爸Erik Bergman 喺Wikidata改呢個
阿媽Karin Bergman 喺Wikidata改呢個
兄弟姊妹Margareta Bergman、Dag Bergman 喺Wikidata改呢個
網站ingmarbergman.se

英瑪褒曼瑞典文Ernst Ingmar Bergman1918年7月14號2007年7月30號)係瑞典電影劇場歌劇導演,佢響瑞典一個路德會傳敎士家庭出世,最出名作品包括《第七封印》(Det sjunde inseglet,1957年拍)同《野草莓》(Smultronstället,1957年拍)。除咗導演之外,褒曼亦幫佢自己大部份電影作品寫劇本。

生平

[編輯]
英瑪褒曼 (1957)

佢喺一個宗教家庭出世,爸爸係一個牧師。褒曼早年受戲劇訓練,又撰寫電影劇本,成為電影導演後,仍然經常排演話劇。佢喺電影風格上創意大膽奔放,喻意無窮,直追超現實畫派嘅畫風。佢早期嘅電影不乏詩情畫意,令佢出名嘅係喜劇《夏夜的微笑》(1955),但真正樹立個人風格嘅作品,卻係存在主義式命題:當人失去上帝嘅照顧,精神失去依靠,存在變成一個難題。

佢認為藝術同信仰割離就失去咗創作嘅基本動力。但當存在主義流行歐陸之際,佢又反過來成為電影界嘅存在主義代言人,質疑上帝嘅存在,揭穿人生假面,刻劃內心沉默,畀人睇到無止境嘅哭泣與呢喃,樹立獨特嘅個人風格。[1]

導演作品

[編輯]

劇情片(電影、電視、劇場)

  • 1946 Kris
  • 1946 Det regnar på vår kärlek
  • 1947 Skepp till Indialand
  • 1948 Musik i mörker
  • 1948 Hamnstad
  • 1949 Fängelse
  • 1949 Törst
  • 1950 Till glädje
  • 1950 Sånt händer inte här
  • 1951 Sommarlek
  • 1952 Kvinnors väntan
  • 1953 與蒙妮卡的夏天 (Sommaren med Monika)[1]
  • 1953 赤裸的夜 (Gycklarnas afton)[1]
  • 1954 En lektion i kärlek
  • 1955 女人夢 (Kvinnodröm)[1]
  • 1955 夏夜的微笑 (Sommarnattens leende)[1]
  • 1957 第七封印 (Det sjunde inseglet)[2]
  • 1957 野草莓 (Smultronstället)[3]
  • 1958 Nära livet
  • 1958 Ansiktet
  • 1960 處女之泉 (Jungfrukällen)[4]
  • 1960 Djävulens öga
  • 1961 對鏡猜謎 (Sasom I en spegel)[5]
  • 1963 冬日之光 (Nattvardsgästerna)[6]
  • 1963 沉默 (Tystnaden)[7]
  • 1964 För att inte tala om alla dessa kvinnor
  • 1966 假面 (Persona)[8]
  • 1967 Stimulantia
  • 1968 午夜魔踪 (Vargtimmen)[9]
  • 1968 烽火桃源 (Skammen)[10]
  • 1969 Riten
  • 1969 En passion
  • 1971 Beröringen
  • 1972 哭泣與耳語(Viskningar och rop)[11]
  • 1973 婚姻暗流 (Scener ur ett äktenskap)[12][13]
  • 1975 魔笛 (Trollflöjten)[14]
  • 1976 面對面 (Ansikte mot ansikte)[15]
  • 1977 Ormens ägg / Das Schlangenei
  • 1978 秋天奏鳴曲 (Höstsonaten)[16]
  • 1980 Aus dem Leben der Marionetten
  • 1982 芬妮與亞歷山大 (Fanny oct Alexander)[17][18]
  • 1984 Efter repetitionen
  • 1986 De två saliga
  • 1997 Larmar och gör sig till
  • 2000 Bildmakarna
  • 2003 夕陽舞曲 (Saraband)[19]

紀錄片

  • 1953 Bakomfilm Gycklarnas afton
  • 1954 Bakomfilm Kvinnodröm
  • 1954 Bakomfilm En lektion i kärlek
  • 1955 Bakomfilm Sommarnattens leende
  • 1956 Bakomfilm Det sjunde inseglet
  • 1957 Bakomfilm Smultronstället
  • 1957 Bakomfilm Nära livet
  • 1958 Bakomfilm Ansiktet
  • 1961 Bakomfilm Såsom i en spegel
  • 1961 Bakomfilm Nattvardsgästerna
  • 1967 Bakomfilm Vargtimmen
  • 1970 Fårödokument
  • 1972 Bakomfilm Viskningar och rop
  • 1973 Bakomfilm Scener ur ett äktenskap
  • 1976 Bakomfilm Ansikte mot ansikte
  • 1976 De fördömda kvinnornas dans
  • 1977 Bakomfilm Höstsonaten
  • 1979 Fårödokument 1979
  • 1980 Bakomfilm Aus dem Leben der Marionetten
  • 1984 Bakomfilm Efter repetitionen
  • 1984 Dokument Fanny och Alexander
  • 1986 Karins ansikte

工作風格

[編輯]

劇團團體

[編輯]
柏格曼同演員英格麗·圖林喺1963年拍攝《寂靜》嘅時候

柏格曼發展咗一個專屬嘅「repertory company」,由一班瑞典演員組成,佢經常喺自己嘅電影中重複起用呢啲演員,包括麥斯·馮·西多畢比·安德森海麗·安德森艾蘭·約瑟夫森、英格麗·圖林、岡妮爾·林布洛姆根納·比永斯特蘭德,佢哋每個人都至少出現過五部柏格曼嘅電影。挪威籍女演員莉芙·烏曼喺九部柏格曼嘅電影同一部電視電影(《莎拉邦德》)中出現過,係最後一個加入呢個團體嘅(喺電影《假面》中),最終成為同柏格曼喺藝術同私人層面上最有聯繫嘅人。佢哋一齊生咗個女,林恩·烏曼(1966年出世)。

喺柏格曼同佢最知名嘅攝影師斯溫·尼克維斯特嘅合作安排中,兩個人培養咗充分嘅默契,令到柏格曼唔使擔心鏡頭嘅構圖,直到拍攝前一日先諗。喺拍攝嗰朝,佢會同尼克維斯特簡單講下佢希望達到嘅氣氛同構圖,然後就畀尼克維斯特自己去做,除咗討論第二日嘅工作之外,唔會打擾或者評論。

融資

[編輯]
柏格曼大量嘅室內場景都係喺斯德哥爾摩北面嘅《電影城》影棚拍攝嘅。

根據柏格曼自己講,佢從來冇融資嘅問題。佢提到兩個原因:第一,佢唔住喺美國,佢認為美國太過執著於票房收入;第二,佢嘅電影通常都係低成本製作。(例如,《吶喊與細語》嘅製作費用大約係450,000美元,而《婚姻場景》,一部六集嘅電視劇,只係用咗200,000美元。)[20]

技巧

[編輯]

柏格曼通常會自己寫電影劇本,喺開始真正寫作過程之前會思考幾個月甚至幾年,佢認為呢個過程有啲乏味。佢早期嘅電影構造細緻,要麼係根據佢嘅舞台劇改編,要麼係同其他作者合作寫成。柏格曼表示,喺佢後期嘅作品中,如果演員想做啲同佢原本意圖唔同嘅嘢,佢會畀佢哋做,但佢指出唔咁做嘅結果通常係「災難性」嘅。隨住事業嘅發展,柏格曼越嚟越畀演員即興發揮對白。喺佢後期嘅電影中,佢只係寫低場景嘅創意,然後畀演員自己決定具體對白。喺睇每日rushes嘅時候,柏格曼強調要批評但唔好帶感情,佢話自己唔會問呢個作品係好定係差,而係問夠唔夠,定係要重拍。[20]

主題

[編輯]

柏格曼嘅電影通常都係講存在主義嘅問題,例如死亡、孤獨同宗教信仰。除咗呢啲理性嘅話題之外,性慾喺佢大部分電影嘅前景都好突出,無論係中世紀瘟疫(《第七封印》),二十世紀初烏普薩拉嘅上流家庭活動(《芬妮與亞歷山大》),定係當代嘅疏離感(《寂靜》)。佢筆下嘅女性角色通常比男性更了解自己嘅性慾,而且唔怕公開宣揚,有時甚至會令人驚訝嘅直白(例如喺《吶喊與細語》中)。正如柏格曼喺1960年《時代雜誌》封面故事中自稱嘅「魔術師」咁。[21] 喺1964年同《花花公子》嘅訪問中,佢話:「性嘅表現好重要,特別係對我嚟講,因為我最唔想做嘅就係單純嘅知識分子電影。我想觀眾能夠感受到、感應到我嘅電影。對我嚟講,呢一點比佢哋理解電影重要得多。」柏格曼話,電影係佢嘅demanding mistress。[22] 雖然佢成年之後係個社會民主主義者,但柏格曼表示「作為一個藝術家,我唔參與政治……我唔會為任何一種態度或另一種態度做宣傳。」[23]

柏格曼對自己事業嘅睇法

[編輯]

喺之後被稱為「英格瑪·柏格曼 - 3部關於電影、戲劇、法羅島同生活嘅紀錄片」嘅一系列訪談中,呢個訪談係由瑪麗·尼勒德為瑞典電視台進行,喺2004年發布。柏格曼話佢嘅作品中,佢最欣賞《冬之光》、[24]假面》同《吶喊與細語》。[25] 佢仲話佢喺《假面》同《吶喊與細語》呢兩部電影中將電影製作推到咗極限。柏格曼多次表示(例如喺訪談書《柏格曼談柏格曼》中),《寂靜》標誌住佢嘅電影以宗教問題為主要關注嘅時代嘅結束。柏格曼話佢自己嘅電影會令佢感到抑鬱:「緊張同想喊……同好慘。」[26] 喺同一個訪談中,佢仲話:「如果有一樣我好掛住嘅關於電影製作嘅嘢,就係同斯溫(尼克維斯特)一齊工作」,尼克維斯特係佢合作過嘅第三位攝影師。

舞台工作

[編輯]

雖然柏格曼以佢喺電影界嘅貢獻而聞名於世,但佢喺一生中都一直係一個活躍同多產嘅舞台導演。喺佢讀斯德哥爾摩大學嘅時候,佢就開始喺學生劇場活躍,好快就出咗名。畢業之後佢第一份工作就係喺斯德哥爾摩一間劇院做實習導演。佢26歲嗰陣成為歐洲最年輕嘅劇院經理,喺赫爾辛堡市立劇院工作。佢喺赫爾辛堡做咗三年,之後喺1946年到1949年成為哥德堡市立劇院嘅導演。

1953年,佢成為馬爾默市立劇院嘅導演,喺度做咗七年。好多佢嘅明星演員都係佢喺舞台上開始合作嘅人。1960年到1966年,佢係皇家戲劇院喺斯德哥爾摩嘅導演,1963年到1966年係經理,喺呢度佢開始同編舞家多尼亞·費爾長期合作。

柏格曼因為逃稅事件離開瑞典之後,佢成為西德慕尼黑王宮劇院嘅導演(1977-1984)。喺90年代,佢仲一直活躍喺劇場界,佢最後一次舞台製作係2003年喺布魯克林音樂學院演出嘅亨利克·易卜生嘅《群鬼》。[27]

[編輯]
  1. 1.0 1.1 1.2 1.3 1.4 電影大師英瑪‧褒曼夢幻之旅 十一齣經典作品九月放映香港政府新聞公報,2002年8月16號
  2. HKIFF Cine Fan 電影節發燒友 —— 第七封印
  3. HKIFF Cine Fan 電影節發燒友 —— 野草莓
  4. HKIFF Cine Fan 電影節發燒友 —— 處女之泉
  5. HKIFF Cine Fan 電影節發燒友 —— 對鏡猜謎
  6. HKIFF Cine Fan 電影節發燒友 —— 冬日之光
  7. HKIFF Cine Fan 電影節發燒友 —— 沉默
  8. HKIFF Cine Fan 電影節發燒友 —— 假面
  9. HKIFF Cine Fan 電影節發燒友 —— 午夜魔踪
  10. HKIFF Cine Fan 電影節發燒友 —— 烽火桃源
  11. HKIFF Cine Fan 電影節發燒友 —— 哭泣與耳語
  12. HKIFF Cine Fan 電影節發燒友 —— 婚姻暗流(1-3)
  13. HKIFF Cine Fan 電影節發燒友 —— 婚姻暗流(4-6)
  14. HKIFF Cine Fan 電影節發燒友 —— 魔笛
  15. HKIFF Cine Fan 電影節發燒友 —— 面對面
  16. HKIFF Cine Fan 電影節發燒友 —— 秋天奏鳴曲
  17. HKIFF Cine Fan 電影節發燒友 —— 芬妮與亞歷山大(一)
  18. HKIFF Cine Fan 電影節發燒友 —— 芬妮與亞歷山大(二)
  19. HKIFF Cine Fan 電影節發燒友 —— 夕陽舞曲
  20. 20.0 20.1 喺2006年Criterion Collection發行嘅《處女泉》DVD中嘅1975年美國電影學院研討會。
  21. 幕:我係個魔術師代雜誌。1960年3月14號。原著喺2007年12月2號歸檔。喺2009年11月16號搵到
  22. Koskinen, Maaret (2010年4月1號)。格瑪·柏格曼嘅打字機裏嘅畫面,銀幕上嘅文字 (英文)。華盛頓大學出版社。ISBN 9780295801957
  23. 《柏格曼談柏格曼:英格瑪·柏格曼訪談錄》。作者:斯蒂格·比約克曼、托斯滕·曼斯同約拿斯·西瑪;翻譯:保羅·布里頓·奧斯丁。紐約西蒙舒斯特出版社。第176-178頁。瑞典版版權1970年;英譯本1973年。
  24. 之光。2005。
  25. Steene 2005.
  26. 格曼因自己嘅電影而BBC新聞。倫敦。2004年4月10號。喺2019年10月2號搵到
  27. Simonson, Robert (2003年6月10號)。典天鵝之歌:英格瑪·柏格曼嘅最後舞台作品喺6月10-14號喺BAM上演Playbill (英文)。喺2021-08-17搵到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