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拿騷級戰艦

典範條目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萊茵蘭號戰艦於1910年
概況
名稱 拿騷級戰艦
使用者  德意志帝國海軍
前級 德國級戰艦
次級 黑爾戈蘭級戰艦
建造期 1907-1910年
服役期 1909-1919年
完成數 4
退役數 4
報廢數 4
技術數據
船型 戰艦
排水量
  • 設計:18,873公噸(18,575長噸)
  • 滿載:21,000公噸(21,000長噸)
船長 146.1米(479呎4吋)
型寬 26.9米(88呎3吋)
吃水 8.76米(28呎9吋)
動力輸出
動力來源
  • 3 × 立式三脹蒸汽機
  • 3 × 螺旋槳
船速
  • 設計:19節(35公里每小時)
  • 最大:20.2節(37.4公里每小時)
續航力 8,300海里(15,400公里)以12節
艦載船 10
乘員
  • 標準:40名軍官、968名水兵
  • 分艦隊旗艦:53名軍官、1,034名水兵
  • 第二旗艦:42名軍官、991名水兵
武器裝備
裝甲

拿騷級戰艦(德語:Großlinienschiff der Nassau-Klasse)是德意志帝國海軍於1900年代建造的首批四艘無畏類戰艦船級,由首艦拿騷號萊茵蘭號波森號西法倫號組成。全部四艘艦均於1907年中期開建,至1910年底前完工。儘管人們普遍認為這是為了回應英國戰艦無畏號而建造的,但它們的設計實際可追溯至1903年;它們實際上是對前無畏艦納爾遜勳爵級英語Lord Nelson-class battleship的回應。拿騷級的主艦炮為在六座雙聯裝炮塔內以獨特六邊形排列的十二門280毫米炮英語28 cm SK L/45 gun。與其它許多無畏艦不同,拿騷級艦隻保留了三脹式蒸汽機,而非更強大的蒸汽輪機

拿騷級戰艦在入役後組成了公海艦隊第一戰列分艦隊的第二支隊。從1910年到1914年,它們參加了公海艦隊在和平時期的例行活動,包括各種分艦隊演練、訓練巡航和每年8月到9月的艦隊演習。在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拿騷級艦隻也多次參與艦隊行動,旨在孤立和摧毀數量上佔優的英國大艦隊個體。這些任務通常包括對襲擾英國沿海城鎮的第一偵察集群大巡洋艦提供遠程支援。相關行動在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爆發的日德蘭海戰中達到高潮,期間拿騷級艦隻協助擊沉了裝甲巡洋艦黑太子號英語HMS Black Prince (1904)

戰爭期間,拿騷級戰艦同樣有在波羅的海實施針對俄國海軍的行動。其中拿騷號和波森號於1915年的里加灣海戰英語Battle of the Gulf of Riga曾與俄國前無畏艦光榮號交火;萊茵蘭號與西法倫號則曾被派往芬蘭以支援芬蘭軍隊反抗蘇聯統治,但萊茵蘭號遭遇擱淺並嚴重受損。德國戰敗後,四艘拿騷級艦隻都被割讓予協約國,並1920年代初拆解報廢

設計

[編輯]

初始設計

[編輯]

儘管拿騷級通常被認為是德國人對革命性的英國戰艦無畏號的回應,[1]但其採用「全裝重型火炮」(all big gun[註 1]的決定甚至早於英艦的建造。最終被納入拿騷級的設計工作始於1903年,並計劃於1906年開建。德皇威廉二世認為,海軍應該建造大型裝甲巡洋艦(即大巡洋艦)作為單一的主力艦類型。1903年12月,威廉二世提議建造一款排水量約為13300噸的新艦,配備四門280毫米炮和八門210毫米炮,速度為18(33公里每小時)。他要求造艦局根據其想法提交草案;至1904年1月,已有三項類似設計得到擬定,分別為「5A」、「5B」和「6」號方案。前兩項方案均配備八門210毫米炮,其中「5A」號安裝在四個單座炮塔和四個炮廓英語Casemate內,「5B」號安裝在四個雙聯裝炮塔內。「6」號方案則有十門火炮,其中四門安裝至四個炮廓內,餘下六門設於中央炮台內。雖然海軍司令部認為「5B」號能夠提供最佳的射擊角度,但他們還是提呈了「6」號方案供進一步考慮。對該方案的評估得出的結論是,它與之前的德國級戰艦相比沒有顯著的改進。[3]

德皇於1904年2月再次介入,要求建造一款14000噸的艦隻,配備十門210毫米炮或240毫米炮作為副炮英語Secondary armament;造艦局和基爾帝國船廠為此重擬了方案。其中的「6B-D」號是前期6號方案的變體,而另外兩個「10A」和「10B」號的特點是採用更大口徑的火炮;由於基爾提呈的文件未能保存下來,其細節信息也不得而知。威廉二世中斷了這項設計工作,他建議以將主炮口徑縮小至240毫米為代價大幅提高航速,這導致了進一步的設計研究,並於4月完成。在國家海軍部進行的進一步研究中,方案被全盤否定。那裏的官員注意到,副炮口徑應限制在210毫米內,因為240毫米炮的重量增加會限制炮的數量。由此,又衍生出了配備十二門炮的「項目I」、配備十六門炮的「項目II」以及配備八門240毫米炮的「項目III」方案。全部三種改型都保留了以280毫米炮作為主炮的設計。[4]

在4月下旬的審議中,項目I成為最受歡迎的方案,因為它比項目II的成本更低(項目II還需要拓寬威廉皇帝運河)。該方案被細化為「IA」和「IB」兩個版本,前者使用炮廓,後者使用單座炮塔。威廉二世於5月批准了「IA」方案,儘管其副炮的佈局仍存在爭議。而另一款於去年12月提呈的改型「7D」號,即將八門火炮移至雙聯裝炮塔內,並採用改進的水下防護系統,也於1904年1月7日得到了德皇的批准。然而,當德國人了解到英國納爾遜勳爵級戰艦英語Lord Nelson-class battleship的特點後,這些計劃立即被打亂:納爾遜勳爵級裝備有十門9.2(230毫米)炮作為副炮,並估計下一代的戰艦船級將攜帶更強大的武器。這意味着「7D」將不足以對抗英國的下一代戰艦,設計人員不得不重新開始工作。[5]

全裝重炮方案

[編輯]
英國納爾遜勳爵級戰艦英語Lord Nelson-class battleship的設計,促使德國人對他們初始方案重新設計

帶有六座210毫米雙聯裝炮塔的改型,連同德國的第一款「全裝重型火炮」戰艦方案得到提呈;後者裝備有八門280毫米炮,其中四門設於標準雙聯裝炮塔內、其餘六門設於單座炮塔中。威廉二世於1905年3月18日批准了全裝重炮方案,之後展開了進一步的設計改良,包括加大舷寬,重新排列八門170毫米副炮,並優化主炮炮塔。當知悉意大利的埃萊娜王后級戰艦英語Regina Elena-class battleship的航速可達22節(41公里每小時)後,德皇再次試圖干預設計進程;他敦促海軍按照其於1903年建議的方案建造一款類似的軍艦。然而,海軍元帥阿爾弗雷德·馮·鐵必制指出,根據1900年的《艦隊法》,合併戰艦和大巡洋艦的類別是不可能的,而造艦局正忙於其他項目,無暇承接另一個項目。[5]

在此期間,鐵必制致力於確保下一部艦隊法的通過;他原本要求建造六艘新的戰艦和六艘大巡洋艦,以及其它一些混雜的小型艦艇,並認為這是打破英國「兩強標準英語History of the Royal Navy」政策的一個絕佳機會。[註 2]隨着主力艦設計在尺寸和功率上的不斷增長,其成本也呈螺旋上升。隨着帝國議會反對增加預算,迫使鐵必制將其要求減少至六艘大巡洋艦(其中一艘本應作為儲備)和四十八艘魚雷艇,新戰艦的要求則完全放棄;經過刪減的提案於1906年5月19日投票通過,成為《艦隊法》的第一修正案。修正案通過一周後,用於兩艘18000噸級戰艦和15000噸級大巡洋艦的經費獲撥付予海軍。資金還撥付用於拓寬威廉皇帝運河及擴建碼頭設施,以便容納更大型艦隻。[1]

設計人員繼續改進新艦方案,到1905年9月,已經提出了幾款改型,包括「F」號方案,它用同等數量的雙聯裝炮塔取代了四個單座炮塔。170毫米炮也被替換為十二門150毫米炮,因為它們可提供更高的射速。此外,還採納了經過改良的水下防護系統,最終將設計定名為「G」號方案,並於10月4日獲得批准。對彈藥艙鍋爐艙英語Fire room的內部重新佈置衍生了「G2」號方案,而將所有炮塔移到舷側的嘗試則被稱為「G3」號方案,但事實證明這是不可行的。「G2」得以選作繼續細化,成為「G7」,然後是「G7b」,於1906年3月3日獲得德皇批准。而當最初的三座煙囪英語Funnel (ship)被改成了兩個,並加入了一款新的艦艏設計後,於4月14日再獲得威廉二世的批准,成為「G7d」方案。首艦拿騷號於5月31日發包訂購,不久後又增加了西法倫號,它們與大巡洋艦布呂歇爾號一同,都是根據1906-07年度的預算案訂購。[6][7]《艦隊法》的第二修正案則於1908年3月27日獲得通過;這項修正案包含10億金馬克的預算,並且規定戰艦的服役年限將從25年降低至20年。這使得岸防艦齊格弗里德級和前無畏艦勃蘭登堡級都具備了被替換的必要性。[8]薩克森級鐵甲艦(最早於1870年代末投入使用)也需要更換,因為即便是在25年的標準下它們都已過時。四艘薩克森艦隻將由拿騷級所替代。拿騷級的另外兩艘——波森號萊茵蘭號隨後根據1907-08年度的預算案進行訂購。[6][9]

規格

[編輯]

整體特徵

[編輯]

拿騷級戰艦的全長為146.1米,舷寬26.9米,有8.9米的吃水深度。這些艦隻的長寬比例為5.45:1,較同時代的設計略為「短粗」。在某種程度上,大於常規的寬度是由於其安裝的四座翼炮塔,這需要更寬的船體[10]它們在標準載荷下的排水量為18873噸,滿載排水量為20535噸。這些艦隻大都分為19個水密艙室,除了拿騷號僅設16個。全部四艘艦都設有占龍骨88%比重的雙層船底英語Double bottom。轉向由一對並排安裝的方向舵控制。艦隻還搭載有一些小型艦艇,其中包括1艘哨艇英語Picket boat、3艘將官駁船、2艘機動艇英語Launch (boat)、2艘小汽艇和2艘小划艇。其標準船員編制為40名軍官加968名水兵;在擔任分艦隊旗艦時還可增配13名軍官和66名水兵,擔任支隊旗艦時則可補充2名軍官和23名水兵。[11]

根據設計,這些艦隻即便在平靜的海面上也並不特別穩定,並且移動相當僵硬。由於翼炮塔的重量,艦隻會遭受劇烈的橫搖。[12]沉重的翼炮塔導致艦隻的穩心高度較大,並應使其成為非常穩定的火炮平台,但事實證明它們的搖擺頻率與北海的平均涌浪周期一致。[13]後期增加的舭龍骨則有助於改善橫搖問題。儘管有搖擺傾向,拿騷級艦隻仍然易於操縱,且轉彎半徑很小。它們在巨浪中僅有輕微的速度損失,但在滿舵時的速度損失卻高達70%。為此艦隻還安裝了減搖龍骨,以改善處理在滿舵時造成的部分速度損失。[11]

推進裝置

[編輯]

帝國海軍在採用先進的帕森斯英語C. A. Parsons and Company蒸汽輪機方面進展緩慢,這主要是由於鐵必制和海軍造艦局的抵制。後者曾於1905年表示「在重型軍艦上使用渦輪機本身並不可取」。[14]這個決定完全是基於成本考量:當時,帕森斯在蒸汽輪機上擁有壟斷地位,並要求每製造一台渦輪機須支付100萬馬克的使用費。德國企業直至1910年才開始大批量生產渦輪機。[15]

因此,拿騷級保留了舊式的三台立式三缸三脹蒸汽機配置,每台都設獨立輪機艙英語Engine room,並各自負責驅動一副直徑為5米的三葉螺旋槳。蒸汽由十二台舒爾茨-桑尼克羅夫特式(Schulz-Thornycroft)燃煤水管鍋爐英語Water-tube boiler提供,它們分置在三個鍋爐艙內。[11][6]翼炮塔及其彈匣將機械裝置進一步分成三組,從而提高了抗打擊能力。[10]鍋爐通過管道引入兩座煙囪中。推進系統的額定功率為22,000匹公制馬力(16,000千瓦特),設計速度19節(35公里每小時);但在實際服役中,全部四艘同級艦都大幅超過了這些數字。其中,功率輸出範圍從26,244至28,117匹公制馬力(19,302至20,680千瓦特)不等,最高速度達20至20.2節(37.0至37.4公里每小時)。[11]相比之下,無畏號的蒸汽渦輪機則可提供21節(39公里每小時)的額定速度。[16]艦隻電力是由八台渦輪發電機英語Turbo generator提供,可在225伏電壓下輸出1,280 kW(1,720 hp)的總電功率。[11]

拿騷級艦隻的燃煤標準荷載量為950噸,但滿載時可搭載高達2700噸煤。若以10節(19公里每小時)的速度巡航,這些艦隻可以航行9,400海里(17,400公里);將速度提高至12節(22公里每小時)後,它們的巡航半徑會縮短為8,300海里(15,400公里);當達到16節(30公里每小時)時,其續航里程則會顯著降至4,700海里(8,700公里);而在19節(35公里每小時)節的高速狀態下,則僅可航行2,800海里(5,200公里)。1915年,鍋爐加裝了燃油補充裝置,並可額外攜帶197噸重油;使艦隻得以通過向煤噴油來提高燃燒效率。[11][註 3]

武器系統

[編輯]
拿騷��線條畫,顯示了主炮的佈局

立式三脹蒸汽機佔用了大量原本可用於彈藥艙的內部空間。[18]由於沒有足夠的彈匣容量來支持背負式的中心線炮塔,設計人員不得不以一種獨特的六邊形佈局來設置其主炮。[18]有兩座雙聯裝炮塔設於艦艏艦艉(每端各一),每邊側翼亦各有兩座。[19]對於直接向前和向後射擊,艦隻可以倚仗六門重炮及八門舷側炮;這與無畏艦的理論性能相同,但拿騷級需要額外兩門重炮來實現[10]。德國設計師認為這種佈局提供了一個有效的重炮儲備,可以躲避敵人的火力。[18]雖然這種佈局在半無畏艦中較為常見,但在其他海軍中唯一為無畏艦採用此佈局的僅有日本的河內級戰艦[20]

行進中的西法倫號,可見其主炮、副炮及次副炮的佈局

每艘艦隻均裝備有十二門280毫米45倍徑速射炮英語28 cm SK L/45 gun[註 4]翼炮塔使用Drh LC/1906型炮架,這也被應用於同級的前兩艘艦——拿騷號和西法倫號的中心線炮塔。波森號及萊茵蘭號的中心線炮塔則使用Drh LC/1907型炮架,其管徑比LC/1906型更長。[19]Drh LC/1906型炮架和280毫米艦炮是在1907年專門為新的德國無畏艦而設計的。兩種炮架均可提升至20度的仰角,但LC/1907型可額外調低2度,降至-8度俯角。除了拿騷號和西法倫號的中心線炮塔外,主炮的裝藥系統均設於彈藥艙上方。它們均可發射302公斤炮彈,其中26公斤的前推進劑裝入絲綢炸藥包,而79公斤的主推進劑則裝至黃銅藥筒內。炮口發射的初速為855米每秒,最大射程為20500米。在12000米的距離下,280毫米炮可以穿透高達200毫米厚的裝甲帶[22][23]

拿騷級艦隻的副炮英語Battleship secondary armament是由安裝在炮廓內的十二門150毫米45倍徑速射炮英語15 cm SK L/45組成。其中六門置於主甲板層的兩邊舷側。這些火炮可以每分鐘4至5發的速率發射穿甲彈。炮管可以壓低至-7度俯角或提升至19度仰角,最大射程為13500米。炮彈則重51公斤,炮口初速為835米每秒。它們需要手動抬升及瞄準。[19][24]

為了近距離防禦魚雷艇,艦隻還配備了十六門88毫米45倍徑速射炮英語8.8 cm SK L/45 naval gun,同樣是安裝在炮廓內。其中四門位於主炮前方、兩側各有兩門。另有四門位於艦艛前部,餘下四門在艦艉。這些火炮能夠以650米每秒的初速發射10公斤重的彈藥,並可在抬升至25度仰角後達到9600米的最大射程。1915年後,有兩門88毫米炮被移除,取而代之的是兩門88毫米高射炮;而在1916年至1917年間,剩餘的十二門88毫米炮都被移除。所替換的防空高射炮在發射較輕的9.6公斤彈藥時的初速可達765米每秒。它們能夠升高至45度仰角並可命中相距11800米內的目標。[11][19]

此外,拿騷級安裝有六具450毫米水下魚雷發射管。其中艦艏、艦艉各一具,兩邊舷側防魚雷艙壁的每一端則各兩具。[19]它們配備了C/06D型魚雷,射程為6300米,速度為26.5節(49.1公里每小時),並攜帶有122.6公斤重的彈頭。艦艏發射管可向任意一側傾斜至多30度,而舷側發射管也可向前30度和向後60度瞄準。[25]

裝甲帶

[編輯]
顯示了裝甲佈局的艦舯截面圖

拿騷級戰艦受到克虜伯生產的滲碳裝甲英語Krupp cemented armour保護。[11]基本的裝甲佈局將艦隻分為三個部分:艦艏、艦艉和中央堡壘英語Armored citadel,後者從主炮炮座的前部延伸到尾部。堡壘由水線裝甲帶的主要部分組成,兩端與橫向裝甲艙壁相連,並以中層甲板上的弧形裝甲甲板作支撐。它用於保護建築的核心部位,包括推進系統相關的機械空間和彈藥庫。在堡壘的兩端,裝甲帶的厚度大幅減少,艏部甲板被降低至與水線英語Waterline齊平,但艉部仍然維持中層甲板的水平。[20]在1904-1905年的日俄戰爭期間,雙方都有多艘戰艦遭水雷和魚雷嚴重致損或擊沉;同樣重要的是,德皇腓特烈三世號戰艦曾於1901年撞上一塊未���的岩石,受到了嚴重的破壞。這些都證明了改進水下防護的必要性。[26]

裝甲帶的主要部分有290毫米厚,高1.2米,與輪機艙平行處增厚至300毫米,但至底部邊緣、即水線以下1.6米處則逐漸減少至170毫米。其位於上層甲板的頂部邊緣也會變薄至160毫米。裝甲帶往艏部將繼續減少至140毫米,最薄處為100毫米。在堡壘的後部,裝甲帶逐漸減弱至130毫米和90毫米,最後在另一個90毫米厚的橫向艙壁前結束。主裝甲帶的之後是一個30毫米厚的防魚雷艙壁;[11][27]由於四個翼炮塔及其炮座佔用了船體近緣的較大空間,這對防魚雷艙壁的安裝造成了一定困難。[10]廓裝炮直接位於裝甲帶的中央部分,並受到160毫米厚的列板英語Strake保護。這部分側裝甲的兩端也由一個20毫米厚的艙壁所覆蓋。[27]

艦隻的主裝甲甲板在中央堡壘處的厚度為38毫米,甲板的兩側向下傾斜,至底緣與裝甲帶相連。傾斜部分的厚度增至58毫米,由此產生的隔艙被用作煤倉,當煤倉滿載時,將為艦隻內部提供額外的保護。防魚雷艙壁兩側的隔艙退縮約4米,同樣用於貯煤。在艦艏和艦艉部分,甲板厚度增至56毫米;它在舵機艙上方會進一步增厚至81毫米。艏樓甲板在副炮上方厚約2.5至3毫米,在防魚雷艙壁上方則有2至3毫米厚。[11][28]

司令塔的頂部和側部分別有80毫米和300毫米厚。司令塔的頂端是一個小型火炮控制塔,其表面呈弧形,厚400毫米。後司令塔的防護較弱,僅有50毫米厚的頂部和200毫米厚的側部。主炮塔的正面、側面和後面分別為有280毫米、220毫米和260毫米厚,以平衡炮塔。它們的頂部由兩部分組成:傾斜的前部是90毫米,平坦的後部是60毫米厚。廓裝副炮受上裝甲帶保護,並配備80毫米厚的炮擋英語Gun shield;每門炮都被一個20毫米厚的橫向隔板隔開,以防止某一門炮被擊中後所產生的彈碎可能侵入相鄰的炮廓。此外,拿騷級還安裝有防魚雷網英語Torpedo net,但它們在1916年之後被移除。[11][27]

建造

[編輯]

拿騷級戰艦是分別以「巴伐利亞代艦」、「薩克森代艦」、「符騰堡代艦」和「巴登代艦」作為臨時代號進行訂購,用以替換四艘薩克森級鐵甲艦。[註 5]拿騷號作為同級的首艦,是在1907年7月22日於威廉港帝國船廠德語Kaiserliche Werft Wilhelmshaven開始進行龍骨架設,1908年3月7日下水,至1909年10月1日投入艦隊。西法倫號則於不到一個月後的1907年8月12日,在不萊梅威悉船廠開建。該艦於1908年7月1日下水,至1909年11月16日入役。[6][30]

萊茵蘭號作為同級的第三艘艦,實際上是首艘動工的艦隻,於1907年6月1日在斯德丁伏爾鏗船廠架設龍骨。但萊茵蘭號的建造進度慢於拿騷號和西法倫號,因此至1908年9月26日才更遲下水,並至1910年4月30日投入艦隊。最後一艘同級艦波森號則於1907年6月11日在基爾日耳曼尼亞船廠開建,1908年12月12日下水,並延至1910年5月31日才加入其姊妹艦陣中。[6]

同級艦

[編輯]
艦隻 造船廠 命名來源 架設日期 下水日期 入役日期 結局[6][30]
拿騷號 威廉港帝國船廠德語Kaiserliche Werft Wilhelmshaven 拿騷公國 1907年7月22日 1908年3月7日 1909年10月1日 1920年拆解於多德雷赫特
西法倫號 不萊梅威悉船廠 西法倫 1907年8月12日 1908年7月1日 1909年11月16日 1924年拆解於伯肯希德
萊茵蘭號 斯德丁伏爾鏗船廠 萊茵蘭 1907年6月1日 1908年9月26日 1910年4月30日 1920年拆解於多德雷赫特
波森號 基爾日耳曼尼亞船廠 波森省 1907年6月11日 1908年12月13日 1910年5月31日 1922年拆解於多德雷赫特

服役歷史

[編輯]
四艘拿騷級艦隻連同第一戰列分艦隊餘部及第二戰列分艦隊於戰爭爆發前

戰前��期

[編輯]

在1910年初入役後,拿騷號和西法倫號號率先被編入公海艦隊第一戰列分艦隊,並由後者擔任旗艦。同年晚些時候,波森號和萊茵蘭號也相繼入列。在接下來的四年裏,四艘同級艦都參加了分艦隊和艦隊的例行活動,包括各類演習、射術操練和訓練巡航。典型的年度夏季訓練巡航在7月達到高潮,通常會駛往挪威水域,然後在8月底和9月初舉行年度艦隊演習。僅有的例外是1912年,由於阿加迪爾危機,德國與英、法兩國的緊張關係加劇,夏季訓練巡航只是進入了波羅的海。1914年的七月危機期間,拿騷級艦隻正身處挪威,當奧匈帝國塞爾維亞之間的衝突明顯無法避免時,它們被匆忙召回,開始動員參戰。[31]

第一次世界大戰

[編輯]
波森號在海上,約1911年

戰爭開始後,公海艦隊對英國海岸發動了一系列的襲擊,意圖牽扯英國大艦隊的一部分,或迫使英國人分散他們的部隊。然後,公海艦隊將能夠集中自己的艦群摧毀孤立的兵力,從而減少英國艦隊的數量優勢。其中第一次是1914年11月2-3日對雅茅斯的突襲英語Raid on Yarmouth,由海軍少將弗朗茨·馮·希佩爾麾下第一偵察集群的大巡洋艦主導實施,而戰艦則提供遠程支援。是次行動未能找到任何重要的英國部隊。隨後是12月15-16日對斯卡布羅、哈特爾浦及惠特比的突襲英語Raid on Scarborough, Hartlepool and Whitby。在夜間,公海艦隊的驅逐艦陣幕群遇到了英國軍艦——一個由六艘戰艦組成的分艦隊及其護航艦隻,但公海艦隊司令、海軍中將腓特烈·馮·英格諾爾誤以為他正與整個大艦隊對峙,遂脫離了交戰。1915年1月24日,第一偵察集群的大巡洋艦在多格灘海戰中遭到伏擊,拿騷級艦隻及艦隊餘部受命趕赴救援,但它們的抵達時間太晚,已來不及干預。公海艦隊於3月、4月和5月對北海又進行了幾次掃蕩,試圖找到英國巡邏隊,但一無所獲。[32][33][34]

1915年8月,第一分艦隊與三艘大巡洋艦從公海艦隊中分離出來,臨時增援波羅的海的一支特遣區艦隊。德國人計劃肅清里加灣,以便德國陸軍佔領里加。俄國的波羅的海艦隊在灣區內部署了光榮號和若干炮艇及驅逐艦,入口處則受到一系列的雷區保護。在8月8日的里加灣海戰英語Battle of the Gulf of Riga中,德國人的首輪攻勢未獲成功,因為清理俄國雷區已耗費太長時間,導致佈雷艇德國號英語SMS Deutschland (1914)遲遲無法佈設己方的水雷。8月16日,特遣隊開始第二輪攻勢,拿騷號和波森號、四艘小巡洋艦以及三十一艘魚雷艇突破了海灣的防線[35]。當天,德國掃雷艦T46號和驅逐艦V99號均被擊沉。8月17日,拿騷號連同波森號與俄艦光榮號展開炮斗,後者在三次中彈後被迫撤退。餘下的掃雷艦清理出了一條直通海灣的航道,但協約國潛艇在該地區出沒的報告則促使德國人於翌日上午撤離。這些艦隻隨後返回駐北海的公海艦隊。[36]

在返回北海後,艦隊於10月進行了另一次突擊,希望能捕獵一支英國分艦隊;進一步的行動開始於1916年3月,此時的艦隊總司令已換成了賴因哈德·舍爾。這些行動包括4月對雅茅斯及洛斯托夫特的襲擊英語Bombardment of Yarmouth and Lowestoft。然而,德國人不知道的是,英國人在襲擊之前便意識到了他們的意圖;1914年8月,德國小巡洋艦馬德堡號在波羅的海擱淺,俄國軍隊從殘骸中打撈出了德軍的電碼本,並將副本交給了他們的英國盟友。有了解碼德國無線信號的能力,英國人便可以派遣部隊在對他們有利的條件下攻擊公海艦隊,就像他們在多格灘所做的那樣。這也導致了5月31日的日德蘭海戰——當時英國人試圖在離港口足夠遠的海域捕獵德國艦隊,以切斷並摧毀它們。[37][38][39]

日德蘭海戰

[編輯]
1916年5月31日-6月1日英國(藍色)與德國(紅色)艦隊的調遣示意圖

公海艦隊於5月31日凌晨出發,打算利用希佩爾的大巡洋艦進行佯動,以吸引英國的戰鬥巡洋艦隊英語Battle Cruiser Fleet。知悉舍爾計劃的英國人已經在海上,於5月30日晚些時候離開了他們在斯卡帕灣的基地。四艘拿騷級艦隻及其所屬的第一分艦隊組成了德國戰列線的中心,它們緊隨在海軍少將保羅·貝恩克率領的第三戰列分艦隊之後,但領先於弗朗茨·毛弗德語Franz Mauve率領、由年邁的前無畏艦組成的第二戰列分艦隊。其中波森號擔任第二支隊的旗艦,受海軍少將華瑟·恩格爾哈特德語Walter Engelhardt (Admiral)指揮。[40]行動的初始階段於5月31日下午4點開始,德軍第一偵察集群與英軍第1戰列巡洋分艦隊英語1st Battlecruiser Squadron展開了一場持久戰,希佩爾將英國指揮官——海軍中將戴維·貝蒂向南引誘至舍爾的艦隊。在發現德國艦隊後,比蒂又轉向北方,帶領德國人前往由海軍上將約翰·傑利科率領的大艦隊。[41][42]

當雙方艦隊在接近18:00聚集時,包括拿騷級在內的德國戰艦開始與英國的輕巡洋艦和驅逐艦交火,期間波森號協助擊沉了驅逐艦涅斯托爾號英語HMS Nestor (1915)。至18:00,大艦隊已抵達現場,並被部署從東北呈「T」形穿越英語tactic舍爾的陣位。為了讓其艦隊擺脫這個危險的陣位,舍爾下令朝西南方向轉舵16點。18:55,舍爾決定再次實施16點轉舵,向英國艦隊發起進攻,但很快被迫中斷並撤退。德國人隨後通過調動設法脫離大艦隊,返回港口;當夜幕降臨時,公海艦隊試圖在大艦隊向南航行時從其艉部掠過,然後自己再向南駛往威廉港。在21:20左右,波森號的瞭望員發現了一群英國戰鬥巡洋艦遂實施開火,命中了長公主號英語HMS Princess Royal (1911)並跨中不撓號英語HMS Indomitable (1907);但其姊妹艦看不清目標,未能開火。此後不久,拿騷號和西法倫號與英國的輕巡洋艦群交戰,並迫使它們撤退。[43][44]

在大約6月1日午夜,拿騷號與英國驅逐艦噴火號英語HMS Spitfire (1912)接觸,並試圖趁混亂撞擊對手。噴火號嘗試規避,但未能迅速駛離,兩艦最終相撞。拿騷號隨即以艦艏的280毫米炮向驅逐艦開火,但它們無法壓低至足夠進入射程的俯角。儘管如此,炮口的衝擊氣流仍然摧毀了噴火號的艦橋。在那一刻,噴火號得以與拿騷號脫離,並掀掉了後者長約6米長的部分舷側外板。這次碰撞導致拿騷號的一門150毫米炮失效,並在水線下方留下一道3.5長的裂縫;艦隻的最大速度因此被迫降低至15節(28公里每小時),直至其完成修復。[45]大約在同一時間,波森號也不慎撞上了己方小巡洋艦埃爾賓號,並造成其水線以下穿孔。埃爾賓號受損嚴重,輪機艙完全被水淹沒,無法動彈;艦長遂下令鑿沉埃爾賓號,以防止被英國人俘獲。[46]

01:00後不久,拿騷號和圖林根號與英國裝甲巡洋艦黑太子號英語HMS Black Prince (1904)相遇。圖林根號首先開火,並以總計27枚大口徑炮彈和24枚副炮彈藥連續重擊黑太子號。拿騷號、東菲士蘭號,以及腓特烈大帝號隨後亦相繼加入增援。[47]黑太子號呈現出可怖及令人驚嘆的景象,因為它伴以熊熊大火漂離戰線,直至經過數次小規模的燃爆,最終連同全體船員在一聲巨大的爆炸後,消失在水平面之下。[47]黑太子號的殘骸直接倒在拿騷號的航路上;為了規避,拿騷號不得不陡然轉舵駛向第三戰列分艦隊。同時艦隻必須全速倒車,以防止與皇后號相撞。隨後,拿騷號重新回到前無畏艦黑森號漢諾威號之間的位置。[47]返回德國水域後,拿騷號、波森號和西法倫號,連同黑爾戈蘭級艦隻黑爾戈蘭號和圖林根號,負責在亞德灣德語Jadebusen錨區組成夜間防禦陣位。[48]在整個戰鬥過程中,拿騷級艦隻僅遭受到大艦隊的少量副炮襲擊;其中拿騷號被命中兩次、西法倫號和萊茵蘭號各一次,波森號則完全沒有受到傷害。四艘同級艦隻無一被對手的重炮擊中。[49]

後續行動

[編輯]
航行中的西法倫號

在日德蘭海戰不到三個月後,舍爾又開始在北海開展另一項行動;在1916年8月19日行動英語Action of 19 August 1916期間,西法倫號遭英國潛艇E23號英語HMS E23發射的魚雷擊中,但損傷程度較輕,並且很快即完成修復。[50]9月和10月還有進一步的行動,但艦隊在1917年幾乎沒有活動。1917年10月,當艦隊大部在里加灣執行的阿爾比恩行動期間,四艘拿騷級戰艦則被派往波羅的海東部巡邏,以防範任何英國企圖干預的可能。1918年2月,西法倫號和萊茵蘭號從公海艦隊中分離出來,受命進入波羅的海。[51]此時芬蘭正在反抗俄國的統治,兩艘艦是為了對內戰中的芬蘭人提供協助。[50]波森號亦於4月初加入它們之列。在4月11日大約07:30,萊茵蘭號於奧蘭群島擱淺。為了減輕負重使其重新浮起,艦上拆除了總計大約6000噸的火炮、裝甲帶和煤炭,並直至7月9日才完成。[52]萊茵蘭號並未進行修復,而是在基爾作為宿營船繼續服役。[50]

1917年末,德國的輕型部隊開始襲擊英國前往挪威的船隊,促使英國派出重型護航艦。這給德國艦隊提供了一個在整場戰爭中一直等待的機會:一個摧毀大艦隊中孤立部分的機會。然而,德國情報部門錯誤地估計了船隊的航行日程,在1918年4月出擊英語Sortie時,未能攔截到任何船隊;拿騷號是同級中唯一參加這次行動的艦隻。[53]西法倫號於8月從芬蘭返回後即撤出現役,改作炮術訓練艦[54]艦隊在戰爭的最後幾個月里幾乎沒有什麼活動,士氣一落千落,當舍爾和希佩爾明顯打算在戰爭的最後幾天對大艦隊發動最後一擊時,導致了威廉港兵變的發生。[55]

隨着第一次世界大戰在1918年結束,國王級皇帝級巴伐利亞級的十一艘戰艦以及五艘大巡洋艦,連同一些小巡洋艦和驅逐艦,都被扣留在英國斯卡帕灣,它們的命運將取決於《凡爾賽條約》的談判。[56]拿騷級和黑爾戈蘭級戰艦則被留在了德國。在1919年6月德國艦隊自沉後,全部4艘拿騷級艦都作為鑿沉艦隻的替代品被劃撥至獲勝的協約國[50]。其中,拿騷號割讓至日本,英國接收了西法倫號和波森號,而萊茵蘭號則被直接售予了多德雷赫特的拆船商。在1920年至1924年間,西法倫號報廢於伯肯希德,其餘艦隻也在多德雷赫特報廢。[30]

註釋

[編輯]

腳註

[編輯]
  1. ^ 譯名參考自《英國戰艦全史 1906-1914》。[2]
  2. ^ 英國一直致力於打造的海軍實力應是不低於任何兩個其它海軍強國加起來的海軍力量。[1]
  3. ^ 由於戰時形勢,德國獲得高質量煤炭的機會有限,但卻容易取得船用劣質煤。高質量煤通常會留給小型艦船,因其船員較難按照劣質煤的增效需求及時清潔鍋爐。結果,德國的主力艦大多獲供應劣質煤,因為他們更大規模的船員編制能夠更好地完成增效的維護工作。1915年以後,又引進了在劣質煤上噴油的做法,以提高燃燒效率。[17]
  4. ^ 根據德意志帝國海軍的命名法,該炮的官方名稱為28 cm SK L/45。其中SK(Schnelladekanone)表示「速射炮」,而L/45表示炮管長度,即45倍徑[21]
  5. ^ 所有德國艦船在訂購時都會被賦予臨時代號;其中新增編入艦隊的使用字母代號,而用於替換舊艦的則使用「替代(舊艦名)」[29]

引用

[編輯]
  1. ^ 1.0 1.1 1.2 Campbell & Sieche,第134頁.
  2. ^ 江泓,第2頁.
  3. ^ Dodson,第72頁.
  4. ^ Dodson,第72–73頁.
  5. ^ 5.0 5.1 Dodson,第73頁.
  6. ^ 6.0 6.1 6.2 6.3 6.4 6.5 Campbell & Sieche,第145頁.
  7. ^ Campbell & Sieche,第150頁.
  8. ^ Campbell & Sieche,第135頁.
  9. ^ Dodson,第74頁.
  10. ^ 10.0 10.1 10.2 10.3 Ireland,第30頁.
  11. ^ 11.00 11.01 11.02 11.03 11.04 11.05 11.06 11.07 11.08 11.09 11.10 Gröner,第23頁.
  12. ^ Friedman,第63頁.
  13. ^ Lyon,第100–101頁.
  14. ^ Herwig,第59–60頁.
  15. ^ Staff,第23, 35頁.
  16. ^ Campbell & Sieche,第21頁.
  17. ^ Philbin,第56頁.
  18. ^ 18.0 18.1 18.2 Breyer,第263頁.
  19. ^ 19.0 19.1 19.2 19.3 19.4 Campbell & Sieche,第140頁.
  20. ^ 20.0 20.1 Campbell,第13頁.
  21. ^ Grießmer,第177頁.
  22. ^ Campbell & Sieche,第140, 145頁.
  23. ^ Friedman 2011,第138–139頁.
  24. ^ Friedman 2011,第143頁.
  25. ^ Friedman 2011,第336–337頁.
  26. ^ Dodson,第75頁.
  27. ^ 27.0 27.1 27.2 Campbell,第14頁.
  28. ^ Campbell,第13–14頁.
  29. ^ Gröner,第56頁.
  30. ^ 30.0 30.1 30.2 Gröner,第23–24頁.
  31. ^ Staff,第11, 23–26頁.
  32. ^ Tarrant,第31–33, 38頁.
  33. ^ Staff,第26, 43頁.
  34. ^ Herwig,第149–150頁.
  35. ^ Halpern,第197頁.
  36. ^ Halpern,第195–198頁.
  37. ^ Staff,第43頁.
  38. ^ Halpern,第36頁.
  39. ^ Herwig,第150–151, 178頁.
  40. ^ Tarrant,第286頁.
  41. ^ Tarrant,第94–101, 110頁.
  42. ^ Campbell,第34頁.
  43. ^ Tarrant,第153, 165, 172頁.
  44. ^ Campbell,第101, 254, 257頁.
  45. ^ Tarrant,第220頁.
  46. ^ Tarrant,第250頁.
  47. ^ 47.0 47.1 47.2 Tarrant,第225頁.
  48. ^ Tarrant,第263頁.
  49. ^ Tarrant,第296頁.
  50. ^ 50.0 50.1 50.2 50.3 Hore,第67頁.
  51. ^ Staff,第26, 31–33頁.
  52. ^ Gröner,第24頁.
  53. ^ Massie,第747–748頁.
  54. ^ Staff,第27頁.
  55. ^ Tarrant,第280–282頁.
  56. ^ Campbell & Sieche,第139頁.

參考文獻

[編輯]
  • Breyer, Siegfried. Battleships and Battle Cruisers 1905–1970: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Capital Ship. Garden City: Doubleday. 1973. ISBN 978-0-385-07247-2. 
  • Campbell, N. J. M. Preston, Antony , 編. German Dreadnoughts and Their Protection. Warship (London: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77, I (4): 12–20. ISSN 0142-6222. 
  • Campbell, N. J. M.; Sieche, Erwin. Germany. Gardiner, Robert; Gray, Randal (編). Conway's All the World's Fighting Ships, 1906–1921. London: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86: 134–189. ISBN 978-0-85177-245-5. 
  • Dodson, Aidan. The Kaiser's Battlefleet: German Capital Ships 1871–1918. Barnsley: Seaforth Publishing. 2016. ISBN 978-1-84832-229-5. 
  • Friedman, Norman. Naval Weapons of World War One: Guns, Torpedoes, Mines and ASW Weapons of All Nations; An Illustrated Directory.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11. ISBN 978-1-84832-100-7. 
  • Grießmer, Axel. Die Linienschiffe der Kaiserlichen Marine: 1906–1918; Konstruktionen zwischen Rüstungskonkurrenz und Flottengesetz [The Battleships of the Imperial Navy: 1906–1918; Constructions between Arms Competition and Fleet Laws]. Bonn: Bernard & Graefe Verlag. 1999. ISBN 978-3-7637-5985-9. 
  • Gröner, Erich. German Warships: 1815–1945. I: Major Surface Vessels.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0. ISBN 978-0-87021-790-6. 
  • Halpern, Paul G. A Naval History of World War I.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5. ISBN 978-1-55750-352-7. 
  • Herwig, Holger. "Luxury" Fleet: The Imperial German Navy 1888–1918. Amherst: Humanity Books. 1998 [1980]. ISBN 978-1-57392-286-9. 
  • Ireland, Bernard. Jane's Battleships of the 20th Century.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Publishing. 1996. ISBN 978-0-00-470997-0. 
  • Lyon, Hugh; Moore, John E. The Encyclopedia of the World's Warships. New York: Crescent Books. 1987 [1978]. ISBN 978-0-517-22478-6. 
  • Massie, Robert K. Castles of Steel. New York: Ballantine Books. 2003. ISBN 978-0-345-40878-5. 
  • Philbin, Tobias R. III. Admiral Hipper: The Inconvenient Hero.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82. ISBN 978-90-6032-200-0. 
  • Staff, Gary. German Battleships: 1914–1918. 1: Deutschland, Nassau and Helgoland Classes. Oxford: Osprey Books. 2010. ISBN 978-1-84603-467-1. 
  • Tarrant, V. E. Jutland: The German Perspective. London: Cassell Military Paperbacks. 2001 [1995]. ISBN 978-0-304-35848-9. 
  • 江泓. 英国战列舰全史 1906-1914. 指文世界艦艇008 第1版. 北京: 中國長安出版社. 2015-03 [2020-04-23]. ISBN 978751070894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03). 

延伸閱讀

[編輯]
  • Dodson, Aidan; Cant, Serena. Spoils of War: The Fate of Enemy Fleets after the Two World Wars. Barnsley: Seaforth Publishing. 2020. ISBN 978-1-5267-4198-1. 
  • Koop, Gerhard; Schmolke, Klaus-Peter. Von der Nassau – zur König-Klasse. Bonn: Bernard & Graefe Verlag. 1999. ISBN 978-3-7637-5994-1 (德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