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類冥矮行星
本条目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 |||||||||||||||||
---|---|---|---|---|---|---|---|---|---|---|---|---|---|---|---|---|---|
|
類冥矮行星曾於2008年7月2日通过新条目推荐投票,登上維基百科首頁的「你知道嗎?」欄位。 |
新條目推薦
[编辑]- ~移動自Wikipedia:新条目推荐/候选~(最後修訂)
- 海王星外天體的矮行星,又稱為什麼?(創建:User:凌雲,9,342 位元組)—天上的雲彩 雲端對話 2008年6月30日 (一) 08:22 (UTC)
- (+)支持--治癒系的小琛兒(探病去)(病歷表) 2008年6月30日 (一) 13:46 (UTC)
- (+)支持—Iflwlou [ M { 2008年6月30日 (一) 15:09 (UTC)
- (+)支持--坦克碌豬靠你(給我坦克!)(碌豬記錄) 2008年7月1日 (二) 02:27 (UTC)
- (+)支持—老陳 (留言) 2008年7月1日 (二) 03:36 (UTC)
- (+)支持—J.Wong 2008年7月1日 (二) 07:27 (UTC)
- (+)支持-hoseumou 2008年7月1日 (二) 16:45 (UTC)
- ~移動完畢~—天上的雲彩 雲端對話 2008年7月2日 (三) 00:01 (UTC)
名称
[编辑]plutoid的中文名不是类冥王星,而是冥王星型天体,见国际天文联合会的新闻稿[1],其中专门提到了他的汉字名称--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8年6月29日 (日) 14:26 (UTC)
我看過了,就是因為文中說明是日文的漢字,才翻譯成類冥王星的,
等譯名塵埃落定後再繼續未完的翻譯了。—凌雲 (留言) 2008年6月29日 (日) 15:23 (UTC)
- 書生低落的英文程度和高強的選擇性忽略能力大家都心知肚明,他說的話看看就好。—bstle2 2008年6月30日 (一) 03:11 (UTC)
- 我知道是日文,但毕竟是目前为一个中文名称--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8年6月30日 (一) 11:38 (UTC)
- 日文就是日文,不是中文,書生的是什么理由?鬼都知道和制的漢字很多時候對應的不是相同的中文。—唐吉訶德的劍(風車之戰)十步殺一人 2008年6月30日 (一) 17:12 (UTC)
不必急著爭論吧,等兩岸四地的名詞委討論後再遵循辦理—凌雲 (留言) 2008年7月1日 (二) 07:28 (UTC)
經過黃天衣老師、趙君亮老師與李競老師等人的討論,認為plutoid最準確的中譯名應該是類冥矮行星,而plutino 的中文名冥族小天体。所以建議本條目的名稱應正名為類冥矮行星。附上黃天衣老師的說明:
IAU决议决定矮行星不算行星,这是最为人诟病之处。我也不赞成。我主张保留 major(classical) planet 和 dwarf planet,两者都是 planet。IAU会不会改变决议,难说。
plutoid最准确的中文命名,我觉得是“类冥矮行星”或是“海外矮行星”(后者有点搞笑)。前面讨论中大家比较同意的“类冥天体”也正确,还简洁些。讨论中没有“小”字。陶先生是正确的,不能有“小”字。
plutino 的中文名“冥族小天体”是我在扬州会议上提出的,当时大家同意。现在我觉得问题是文献中常说冥王星是 plutino 最大的成员,现在又发现了28978 Ixion (直径约800公里)和 90482 Orcus (约946公里)(他们也需要定中文名)。这3位能称为“小天体”吗?后2者可以,Pluto则实在不合适,虽然它也获得了1个编号134340。我想想“冥族小天体”定名不改为好,模糊点过日子,和原文词尾一致。看大家是否同意。
祝好
黄天衣
Original Message -----
From: "Chenzhou CUI" <ccz@bao.ac.cn> To: <astro-terms@googlegroups.com> Sent: Tuesday, July 01, 2008 4:08 PM Subject: [astro-terms] [Fwd: Plutoid的翻譯]
—凌雲 (留言) 2008年7月2日 (三) 04:38 (UTC)
各名称的常用性比较
[编辑]- 在Google.com里对以上大家提到的几个名称进行了搜索结果的比较,"类冥王星"的结果为10,200項,冥王星型天体的结果为9,800項(注意,搜索结果多数为日文网页),"类冥天体"的结果为1,350項,"类冥矮行星"的结果为16项。可见,使用“类冥矮行星”作为条目名是不合适的,那不是一个广泛使用的译名。而“类冥王星”才是最常用的译名,包括新华网、中国新闻网等都使用其作为译名,所以用“类冥王星”来做译名符合Wikipedia:命名常规中的惯例“尽量使用人或物最常见的名称”。—长夜无风(风语者) 2008年7月17日 (四) 05:41 (UTC)
- 据上,“类冥矮行星”甚少使用,但是类冥王星又是一个带有明显错误的名字。鉴于现在中文天文界还没有一个定论,为了兼顾准确性和常用性,类冥天体是个合适的选择--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8年7月17日 (四) 06:10 (UTC)
- 關於維基百科的命名原則, 我覺得百科的「述而不作」原則固有其價值與意義, 但鑒於中文世界在「現代科學」與「專業媒體」上的落後, 對於新的概念及其英文原詞的譯法, 並不覺得應該遵從大眾或傳媒, 而應該首先審查譯名的專業價值.
- 除非不同譯名的專業價值無差, 才會再考慮「媒體或電子媒體使用頻率」或「外行人投票」的方式.
- 「plutoid」根據定義, 的確是「類冥矮行星」的意思. 唯有一個缺憾:「plutoid」原文字面中沒有「矮行星」的字眼. 將來若「plutoid」定義更改, 「類冥矮行星」的中文譯名有可能成為另一個畫蛇添足的錯誤. 「類冥王星」是明顯很差的譯法. 「類冥天體」(plutoid=plutonian object) 大概是最佳的譯法. —roc (talk) 2008年7月17日 (四) 16:14 (UTC)
- 矮行星一詞的出現,將太陽系的結構(階層)重新定義,以太陽為首,其下有行星、矮行星與太陽系小天體,過去的彗星與小行星皆屬於於太陽系小天體,而衛星是繞著行星或小行星的天體(不屬於太陽系小天體)。請仔細觀察目前太陽系的組成,誠如黃老師所說,矮行星不算行星是IAU最讓然詬病的決議,可是在後續的論述中已經出現了以傳統行星與矮行星作為兩者的區分,是否意味著IAU雖然將冥王星改列為矮行星,但並不是將冥王星降級,只是將原來的行星做了次分類。就像人類因為乎色的不同分為黃種人、白人與黑人,所以行星與矮行星的位階是相等的。
- 因此類冥矮行星中的矮行星不是就英文的字面翻譯,而是依據他在太陽系中的位階所給的。
- 不同譯名的出現,在歷史上都會留下痕跡,為了避免日後的困擾,建議仍保留各自的條目。—凌雲 (留言) 2008年8月28日 (四) 10:37 (UTC)
移动请求
[编辑]我在[4]中看到了今年2月份的最新讨论,他们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将plutoid译为“类冥天体”。而根据他们结论更新的英汉双向天文学词典亦是采用“类冥天体”。--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9年5月14日 (四) 06:00 (UTC)
辰州:
有两个建议:
一.Plutoid译名为“类冥天体” :
最近查阅词库《英汉双向天文词典》中的Plutoid一词,其译名为“类冥矮行星、类冥小天体” ,我以为恐不妥。此词经IAU0804号公报公布,其含义应是“新发现的、但还未被证认为是矮行星的、质量足够大的海外天体” ,它虽然是 "类似于冥王星那样的太阳系天体" ,但既还不是“矮行星”,也不是“小天体”。其定义是:
为了命名的目的,对于任何一个太阳系天体,只要具有:
a)轨道半长径大于海王星的;
b)绝对星等亮于H=+1m的;
就可以被认为是Plutoid。
二.Pluton暂停使用(?):
在《英汉双向天文词典》中,原有的pluton一词译名为“类冥天体”,将与Plutoid一词冲突,而且pluton一词, 以后恐不再会使用。
刘炎 09.02.06
考虑到新名称“类冥天体”的来源与“類冥矮行星”相同(中国天文学会),特此提出移动请求。--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9年5月14日 (四) 10:40 (UTC)
- (+)支持--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9年5月14日 (四) 12:24 (UTC)
- (-)反对:參考[1]的標題將【Plutoid】譯為類冥天體固然沒錯,但細看內文,卻明白的指出必須是矮行星才歸屬於此類。所以,我認為類冥天體不足以充分表達其含義,並有擴大適用天體的疑慮,幾乎可以將海王星外天體一網打盡(這樣說可能有點誇張)。
- 補充:a)轨道半长径大于海王星的;b)绝对星等亮于H=+1m的。我認為是在眾多海王星外天體中要成為Plutoid的篩選條件,是用來找出可能是矮行星的手段(輔助參考條件)。凌雲 (留言) 2009年5月14日 (四) 16:33 (UTC)
- (!)意見我認為「冥型天体」也是可以考慮的名稱,而它來自日文。(為甚麼日文名稱不可以是中文名稱?)但是我不會支持或反對把條目「類冥矮行星」移動至「类冥天体」。UU (留言) 2009年5月15日 (五) 09:11 (UTC)
- (-)反对: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和國立編譯館將類似氫原子的原子,命名為類氫原子.依照這方法命名,類似冥王星的矮行星,應該命名為類冥王星.—老陳 (留言) 2009年5月15日 (五) 22:33 (UTC)
- 仍未有共識,需繼續討論。-Alberth2-汪汪 2009年5月21日 (四) 03:27 (UTC)
- 是否應該擱置爭議,共創雙贏?—老陳 (留言) 2009年5月24日 (日) 06:50 (UTC)
- 未完成:無共識,且已停止討論超過一周,暫不移動。—Alberth2-汪汪 2009年5月28日 (四) 08:24 (UTC)
參考資料
[编辑]- ^ News Release - IAU0804: Plutoid chosen as name for Solar System objects like Pluto. IAU. 六月 11, 2008 [2008-06-22].
「水內小行星」和「地內小行星」
[编辑]請往Talk:內地小行星#移动请求繼續討論。UU (留言) 2009年5月15日 (五) 12:04 (UTC)
外部链接已修改
[编辑]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類冥矮行星中的3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 向 http://www.iau2006.org/mirror/www.iau.org/iau0602/index.html 中加入存档链接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61120021330/http://www.iau2006.org/mirror/www.iau.org/iau0602/index.html
- 向 http://www.iau.org/iau0603.414.0.html 中加入存档链接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0103145836/http://www.iau.org/iau0603.414.0.html
- 向 http://www.iau2006.org/mirror/www.iau.org/iau0601/iau0601_release.html 中加入存档链接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60820075858/http://www.iau2006.org/mirror/www.iau.org/iau0601/iau0601_release.html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