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大西洋颶風季時間軸
大西洋颶風季時間軸
2012年大西洋颶風季與2010和2011年大西洋颶風季一樣,形成了19場獲得命名的風暴[注 1][2]。颶風季從2010年6月1日正式開始,同年11月30日結束,傳統上這樣的日期界定了一年中絕大多數熱帶氣旋在大西洋盆地形成和發展的時間段[3]。不過本季的前兩場風暴——阿爾貝托和熱帶風暴貝里爾——分別於5月19和26日形成,均早於颶風季正式開始的時間,是繼1908年以來首次出現這種情況[4]。熱帶風暴托尼是全季最後一場風暴,於10月25日消散,不過在托尼之前形成的上一個熱帶氣旋颶風桑迪卻還要再過4天才會消散[5][6]。
全季一共產生了19個熱帶氣旋,並且全部都達到熱帶風暴強度,10場成為颶風,不過只有兩場達到大型颶風標準[注 2]。本季的風暴給大範圍地區造成了災難性的打擊,其中導致人員傷亡和破壞程度最高的兩場風暴分別是颶風艾薩克和颶風桑迪。其中艾薩克於8月12日以一級颶風強度從路易斯安那州登岸,其存在期間一共奪走了41人的生命[8]。颶風桑迪是全季第二場、也是最後一場大型颶風,其覆蓋範圍創下大西洋颶風的新紀錄,直徑超過了1800公里。這一天氣系統於10月下旬以溫帶氣旋形式從紐澤西州南海岸登陸。桑迪作為熱帶氣旋期間一共導致了至少680億美元損失和285人喪生[9][10]。截至2013年,桑迪仍是有紀錄以來造成損失數額第二高的大西洋颶風,僅次於2005年的颶風卡特里娜[11]。
2012年大西洋颶風季時間軸中記錄了全年大西洋所有熱帶或亞熱帶氣旋形成、增強、減弱、登陸、轉變成溫帶氣旋以及消散的具體信息。還包括實際操作中沒有發布的信息,如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在風暴過後進行的回顧。包括最大持續風速、位置、距離在內的所有數字都是經四捨五入換算成整數。[12]
風暴時間軸
編輯5月
編輯- 5月19日
- 協調世界時早上6點:北卡羅來納州和南卡羅來納州邊界近海的一片低氣壓區發展成熱帶低氣壓[13]。
- UTC中午12點:南、北卡羅來納州邊界近海的熱帶低氣壓增強成熱帶風暴並獲命名為「阿爾貝托」(Alberto)[13]。
- 5月20日
- 5月22日
- 5月26日
- 5月27日
- 5月28日
- 5月30日
- UTC早上6點:熱帶低氣壓貝里爾在北卡羅來納州威明頓西南方向約305公里海域再次達到熱帶風暴強度[14]。
- UTC下午18點:熱帶低氣壓貝里爾在北卡羅來納州近海降解成一片不含對流的殘留低氣壓區[14]。
6月
編輯- 6月1日
- 2012年大西洋颶風季正式開始[3]。
- 6月18日
- 6月19日
- UTC中午12點:百慕達東北偏北方向的亞熱帶風暴轉變成熱帶風暴克里斯[15]。
- 6月21日
- UTC早上6點:熱帶風暴克里斯成為2012年大西洋颶風季的首場颶風[15]。
- UTC中午12點:颶風克里斯在開普雷斯(Cape Race)東南方向約1020公里海域達到風力時速140公里,最低氣壓974毫巴(百帕,28.76英寸汞柱)的最高強度[15]。
- 6月22日
- 6月23日
- 6月24日
- UTC下午18點:熱帶風暴黛比達到每小時100公里的最大持續風速[16]。
- 6月25日
- UTC凌晨0點:熱帶風暴黛比達到最低氣壓990毫巴(百帕,29.23英寸汞柱)的最高強度[16]。
- 6月26日
- 6月27日
7月
編輯- 整個7月都沒有熱帶氣旋在大西洋盆地發展和形成。
8月
編輯- 8月1日
- 8月2日
- UTC中午12點:第五號熱帶低氣壓強化成熱帶風暴並獲命為「埃內斯托」(Ernesto)[17]。
- 8月3日
- 8月4日
- 8月5日
- UTC凌晨0點:熱帶風暴佛羅倫斯達到風力時速95公里,最低氣壓1002毫巴(百帕,29.59英寸汞柱)的最高強度[18]。
- 8月6日
- 8月7日
- 8月8日
- UTC凌晨1點:颶風埃內斯托以風速每小時150公里強度從北島登陸[17]。
- UTC凌晨3點15分:颶風埃內斯托達到二級颶風強度,並在幾乎同一時間達到最大持續風速每小時160公里,最低氣壓973毫巴(百帕,28.73英寸汞柱),同時還在金塔納羅奧州科斯塔瑪雅(Costa Maya)附近登陸[17]。
- UTC中午12點:颶風埃內斯托降級成熱帶風暴[17]。
- UTC下午18點至凌晨0點:熱帶風暴埃內斯托進入坎佩切灣[17]。
- 8月9日
- UTC下午16點15分:熱帶風暴埃內斯托以風力時速100公里強度在夸察夸爾科斯西北方向約15公里處進行了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登陸[17]。
- UTC下午18點:第七號熱帶低氣壓由維德角群島和小安第列斯群島之間中途海岸的一片低氣壓區發展形成[19]。
- 8月10日
- 8月11日
- 8月15日
- UTC中午12點:百慕達東南方向約1100公里洋面的一片低氣壓區發展成第八號熱帶低氣壓[20]。
- 8月16日
- UTC凌晨0點:第八號熱帶低氣壓強化成熱帶風暴並獲命名為「戈登」(Gordon)[20]。
- 8月17日
- UTC中午12點:第七號熱帶低氣壓的殘留在墨西哥坦皮科東南方向約370公里海域再生成熱帶低氣壓[19]。
- UTC下午18點:第七號熱帶低氣壓升級成熱帶風暴海倫,並在幾乎同一時間達到風力時速75公里,最低氣壓1004毫巴(百帕,29.65英寸汞柱)的最高強度[19]。
- 8月18日
- UTC早上6點:熱帶風暴海倫弱化成熱帶低氣壓[19]。
- UTC早上6點:熱帶風暴戈登在亞速爾群島西南偏西方向約925公里洋面增強成一級颶風[20]。
- UTC中午12點:熱帶低氣壓海倫以風速每小時55公里強度從坦皮科附近登陸[19]。
- 8月19日
- UTC凌晨0點:熱帶低氣壓海倫在墨西哥山區上空降解成不含對流的殘留低氣壓區[19]。
- UTC凌晨0點:颶風戈登達到風力時速175公里,最低氣壓965毫巴(百帕,28.49英寸汞柱)的最高強度[20]。
- 8月20日
- UTC早上5點30分:颶風戈登以風速每小時120公里強度從亞速爾群島聖瑪麗亞島登陸[20]。
- UTC中午12點:颶風戈登減弱成熱帶風暴[20]。
- UTC下午18點:熱帶風暴戈登在亞速爾群島東風方向退化成不含對流的殘留低氣壓區[20]。
- 8月21日
- UTC早上6點:小安的列斯群島以南約1160公里海域的一片低氣壓區發展成第九號熱帶低氣壓[21]。
- UTC下午18點:第九號熱帶低氣壓在小安的列斯群島以東約840公里洋面增強成熱帶風暴並獲名「艾薩克」(Isaac)[21]。
- 8月22日
- 8月23日
- UTC中午12點:第十號熱帶低氣壓在維德角群島以西約1950公里洋面升級成熱帶風暴並獲名「喬伊斯」(Joyce)[22]。
- UTC下午18點:熱帶風暴喬伊斯達到最大持續風速每小時65公里,最低氣壓1006毫巴(百帕,29.71英寸汞柱)的最高強度[22]。
- 8月24日
- 8月25日
- UTC早上6點:熱帶風暴艾薩克以風力時速100公里強度從海地雅克梅勒附近登陸[21]。
- UTC下午15點:熱帶風暴艾薩克以風速每小時95公里強度從古巴關塔那摩卡霍瓦沃(Cajobabo)附近登陸[21]。
- 8月27日
- 8月28日
- UTC中午12點:熱帶風暴艾薩克在密西西比河河口東南方向約145公里海域升級成一級颶風[21]。
- UTC下午18點:西亞速爾群島西南方向約2080公里洋面的一片低氣壓區發展成第十一號熱帶低氣壓[23]。
- 8月29日
- UTC凌晨0點:颶風艾薩克以風力時速130公里強度從密西西比河河口附近登陸[21]。
- UTC凌晨0點:第十一號熱帶低氣壓達到熱帶風暴強度並獲名「柯克」(Kirk)[23]。
- UTC凌晨3點:颶風艾薩克達到最大持續風速每小時130公里,最低氣壓965毫巴(百帕,28.5英寸汞柱)的最高強度[21]。
- UTC上午8點:颶風艾薩克以風力時速130公里強度在路易斯安那州拉福什堂區最南端附近登陸[21]。
- UTC下午18點:颶風艾薩克在紐奧良西南偏西方向約65公里海域減弱成熱帶風暴[21]。
- 8月30日
- UTC凌晨0點:第十二號熱帶低氣壓由背風群島東南偏東方向約2405公里洋面的一片低氣壓區發展形成[24]。
- UTC中午12點:熱帶風暴柯克增強成一級颶風[23]。
- UTC中午12點:第十二號熱帶低氣壓升級成熱帶風暴並獲命名為「萊斯利」(Leslie)[24]。
- 8月31日
- UTC凌晨0點:熱帶風暴艾薩克在阿肯色州南部上空弱化成熱帶低氣壓[21]。
- UTC早上6點:颶風柯克成為二級颶風,並在幾乎同一時間達到風力時速165公里,最低氣壓970毫巴(百帕,28.64英寸汞柱)的最高強度[23]。
- UTC下午18點:颶風柯克的強度回落到一級颶風水平[23]。
9月
編輯- 9月1日
- 9月3日
- 9月4日
- UTC早上6點:第十三號熱帶低氣壓在亞速爾群島西南方向約1995公里海域發展成熱帶風暴並獲命名為「麥可」(Michael)[25]。
- 9月5日
- UTC早上6點:熱帶風暴萊斯利升級成一級颶風[24]。
- UTC中午12點:颶風萊斯利在百慕達東南偏南方向約780公里洋面達到最大持續風速每小時130公里強度[24]。
- UTC下午18點:熱帶風暴麥可升級成一級颶風[25]。
- 9月6日
- UTC早上6點:颶風麥可達到二級颶風標準[25]。
- UTC中午12點:颶風麥可成為本季首場大型颶風,並在幾乎同一時間達到風力時速185公里,最低氣壓964毫巴(百帕,28.47英寸汞柱)的最高強度[25]。
- UTC下午18點:颶風麥可的強度回落到二級颶風標準[25]。
- 9月7日
- UTC中午12點:颶風萊斯利減弱成熱帶風暴[24]。
- 9月8日
- 9月9日
- UTC下午18點:颶風麥可第二次減弱為一級颶風[25]。
- 9月10日
- 9月11日
- UTC凌晨0點:颶風麥可降級成熱帶風暴[25]。
- UTC早上6點;颶風萊斯利達到最低氣壓968毫巴(百帕,28.58英寸汞柱)的最高強度[24]。
- UTC上午9點:颶風萊斯利在紐芬蘭島聖勞倫斯(St. Lawrence)西南方向約145公里洋面轉變成溫帶氣旋[24]。
- UTC下午18點:熱帶風暴麥可在百慕達東北方向約1850公里海域退化成一片不含對流的低氣壓區[25]。
- 9月12日
- UTC凌晨0點:第十四號熱帶低氣壓達到熱帶風暴強度並獲命名為「納丁」(Nadine)[26]。
- 9月14日
- UTC下午18點:熱帶風暴納丁升級成一級颶風[26]。
- 9月17日
- 9月21日
- UTC下午18點:熱帶風暴納丁在聖瑪麗亞島西南偏南方向約420公里洋面退化成一片沒有熱帶天氣系統特徵的低氣壓區[26]。
- 9月23日
- UTC凌晨0點:熱帶風暴納丁的殘留在亞速爾群島以南再生成熱帶風暴[26]。
- 9月28日
- UTC中午12點:熱帶風暴納丁再次達到一級颶風標準[26]。
- 9月30日
10月
編輯- 10月1日
- UTC中午12點:颶風納丁減弱成熱帶風暴[26]。
- 10月3日
- 10月4日
- UTC凌晨0點:熱帶風暴納丁在中亞速爾群島西南方向約315公里海域退化成不含對流的低氣壓區[26]。
- 10月5日
- 10月11日
- UTC凌晨0點:第十六號熱帶低氣壓由一片低氣壓區發展形成[28]。
- UTC早上6點:第十六號熱帶低氣壓在巴哈馬聖薩爾瓦多東北偏東方向約280公里洋面增強成熱帶風暴並獲命名為「帕蒂」(Patty)[28]。
- 10月12日
- UTC凌晨0點:熱帶風暴帕蒂達到風力時速75公里,最低氣壓1005毫巴(百帕,29.68英寸汞柱)的最高強度[28]。
- UTC下午18點:聖克洛伊島東南偏南方向約370公里海域的一片低氣壓區發展成熱帶風暴並獲名「拉斐爾」(Rafael)[29]。
- 10月13日
- 10月14日
- UTC凌晨0點到早上6點熱帶風暴拉斐爾經背風群島進入西大西洋[29]。
- 10月15日
- UTC早上6點:熱帶風暴拉斐爾在百慕達以南約1210公里洋面升級成一級颶風[29]。
- 10月16日
- 10月17日
- 10月22日
- UTC中午12點:京斯敦西南偏南方向約560公里海域的一片低氣壓區發展成第十八號熱帶低氣壓[6]。
- UTC下午18點:第十八號熱帶低氣壓強化成熱帶風暴並獲命名為「桑迪」(Sandy)[6]。
- UTC下午18點:第十九號熱帶低氣壓由背風群島北部的東北偏東方向約1150公里洋面的一片低氣壓區發展形成[5]。
- 10月24日
- UTC凌晨0點:第十九號熱帶低氣壓升級成熱帶風暴並獲名「托尼」(Tony)[5]。
- UTC中午12點:熱帶風暴桑迪在牙買加京斯敦以南約140公里處增強成一級颶風[6]。
- UTC中午12點:熱帶風暴托尼在北部北風群島和亞速爾群島之間的中途海途達到風力時速85公里,最低氣壓1000毫巴(百帕,29.53英寸汞柱)的最高強度[5]。
- UTC下午19點:颶風桑迪以風速每小時140公里強度從牙買加布爾灣(Bull Bay)附近登陸[6]。
- 10月25日
- UTC凌晨0點:颶風桑迪增強成二級颶風[6]。
- UTC早上5點25分:颶風桑迪成為本季第二場大型颶風,並於幾乎同一時間在古巴的聖地牙哥-德古巴以西約15公里處以風力時速185公里強度登陸[6]。
- UTC上午9點到中午12點:颶風桑迪穿越古巴進入巴哈馬[6]。
- UTC上午9點:颶風桑迪的強度回落到二級颶風標準[6]。
- UTC下午18點:熱帶風暴托尼轉變成溫帶氣旋[5]。
- 10月26日
- UTC凌晨0點:颶風桑迪減弱成一級颶風[6]。
- 10月27日
- 10月29日
- UTC中午12點:颶風桑迪在大西洋城東南方向約410公里海域重新達到二級颶風標準[6]。
- UTC下午18點:颶風桑迪第二次減弱成一級颶風,並在幾乎同一時間達到最低氣壓940毫巴(百帕,27.76英寸汞柱)的最高強度[6]。
- UTC晚上21點:颶風桑迪在紐澤西州大西洋城東南方向約80公里處轉變成溫帶氣旋[6]。
- UTC晚上23點30分,颶風桑迪的溫帶殘留以風力時速130公里強度從紐澤西州大西洋縣布里根泰恩(Brigantine)附近登陸[6]。
11月
編輯- 整個11月都沒有熱帶氣旋在大西洋盆地發展和形成。
- 11月30日
- 2012年大西洋颶風季正式結束[3]。
參見
編輯解釋說明
編輯- ^ 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定義,一個大西洋颶風季平均會形成12場熱帶風暴,其中6個會成為颶風,兩場會達到大型颶風強度[1]。
- ^ 大型颶風是指最大持續風速可以在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中達到三級或以上的風暴[7]。
參考資料
編輯- ^ Climate Prediction Center Internet Team. Background Information: The North Atlantic Hurricane Season. Climate Prediction Center. 2011-08-04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06).
- ^ Brian McNoldy. Third most active hurricane season on record (tie) ends Friday. The Washington Post. 2012-11-28 [2014-09-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2).
- ^ 3.0 3.1 3.2 Chris Landsea; Neal Dorst (ed.). G: Tropical Cyclone Climatology. Hurricane Research Division: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Atlantic Oceanographic and Meteorological Laboratory. 2011-06-02. G1) When is hurricane season ?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01).
- ^ Robbie J. Berg. Tropical Weather Outlook.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12-06-01 [2014-09-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19).
- ^ 5.0 5.1 5.2 5.3 5.4 Richard J. Pasch; David P. Roberts.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Tropical Storm Tony (PDF)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1–2, 4. 2013-01-24 [2014-09-1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12-04).
- ^ 6.00 6.01 6.02 6.03 6.04 6.05 6.06 6.07 6.08 6.09 6.10 6.11 6.12 6.13 6.14 6.15 Eric S. Blake; et al.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Hurricane Sandy (PDF)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1–4, 24–25. 2013-02-12 [2014-09-1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4-08-24).
- ^ Chris Landsea; Neal Dorst (ed.). A: Basic Definitions. Hurricane Research Division: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Atlantic Oceanographic and Meteorological Laboratory. 2011-06-02. A3) What is a super-typhoon? What is a major hurricane ? What is an intense hurricane ?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26).
- ^ Michael S. Lee. Active 2012 hurricane season had local impact. The Commercial. 2012-12-04 [2014-09-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10).
- ^ Billion-Dollar Weather/Climate Disasters.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14-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9).
- ^ Tom McCarthy. 'Sandy' to be retired as hurricane name by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The Guardian. 2013-04-12 [2014-09-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10).
- ^ Report: Sandy was USA's 2nd-costliest hurricane. USA Today. 2013-02-12 [2014-09-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2).
- ^ 2012 Tropical Cyclone Advisory Archive.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Archive)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09-02-07 [2014-09-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24).
- ^ 13.0 13.1 13.2 13.3 Richard J. Pasch.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Tropical Storm Alberto (PDF)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1, 4. 2012-12-07 [2014-09-1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4-03-18).
- ^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John L. Beven II.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Tropical Storm Beryl (PDF)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1–2, 6. 2012-12-12 [2014-09-1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12-04).
- ^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Stacy R. Stewart.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Hurricane Chris (PDF)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1–2, 5. 2013-01-22 [2014-09-1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4-07-14).
- ^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Todd B. Kimberlain.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Topical Storm Debby (PDF)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1–2, 8. 2013-01-07 [2014-09-1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10-23).
- ^ 17.00 17.01 17.02 17.03 17.04 17.05 17.06 17.07 17.08 17.09 17.10 Daniel P. Brown.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Hurricane Ernesto (PDF)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1–2, 6. 2013-02-20 [2014-09-1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12-04).
- ^ 18.0 18.1 18.2 18.3 18.4 John P. Cangialosi.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Tropical Storm Florence (PDF)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1–2, 4. 2012-10-14 [2014-09-1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05-18).
- ^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Lixion A. Avila.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Tropical Storm Helene (PDF)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1, 3. 2012-12-13 [2014-09-1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05-18).
-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Lixion A. Avila.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Hurricane Gordon (PDF)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1–2, 4. 2013-01-16 [2014-09-1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12-04).
- ^ 21.00 21.01 21.02 21.03 21.04 21.05 21.06 21.07 21.08 21.09 21.10 21.11 21.12 Robbie Berg.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Hurricane Isaac (PDF)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1–2, 14–15. 2013-01-28 [2014-09-1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12-06).
- ^ 22.0 22.1 22.2 22.3 22.4 Richard J. Pasch; Christopher W. Landsea.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Tropical Storm Joyce (PDF)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1–3. 2013-01-08 [2014-09-1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12-15).
- ^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John L. Beven II.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Hurricane Kirk (PDF)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1, 4. 2012-12-07 [2014-09-1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12-04).
- ^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Stacy R. Stewart.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Hurricane Leslie (PDF)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1–3, 6–7. 2013-01-27 [2014-09-1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12-04).
- ^ 25.00 25.01 25.02 25.03 25.04 25.05 25.06 25.07 25.08 25.09 25.10 Todd B. Kimberlain; David A. Zelinsky.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Hurricane Michael (PDF)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1–2, 4–5. 2012-12-04 [2014-09-1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10-16).
- ^ 26.00 26.01 26.02 26.03 26.04 26.05 26.06 26.07 26.08 26.09 Daniel P. Brown.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Hurricane Nadine (PDF)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1–3, 6–8. 2013-01-08 [2014-09-1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4-01-04).
- ^ 27.0 27.1 27.2 27.3 John P. Cangialosi.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Tropical Storm Oscar (PDF)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1, 3. 2012-11-24 [2014-09-1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12-15).
- ^ 28.0 28.1 28.2 28.3 28.4 Robbie Berg.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Tropical Storm Patty (PDF)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1–2, 4. 2013-01-14 [2014-09-1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12-15).
- ^ 29.0 29.1 29.2 29.3 29.4 Lixion A. Avila.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Hurricane Rafael (PDF)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1–2, 4–5. 2012-11-24 [2014-09-1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12-15).
外部連結
編輯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2012年大西洋颶風季時間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