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狂想曲
《未来狂想曲》(英语:The Future is Wild)是一部由英国广播公司制作的13集伪生态纪录片电视节目。剧情以数位科学家推测“人类离开地球后,未来地球的生命将如何演化”这个问题为探讨。在美国探索频道播出的版本则改为“未来人类放弃地球,在外太空另辟生存据点,并发出探测器观察地球上的生命进展”为假设。该节目以自然纪录片的形式播放,实际上是由动画技术制成,于2002年6月25日停播。[1]
未来狂想曲 | |
---|---|
格式 | 科幻 纪录片 |
编剧 | Victoria Coules |
旁白 | Christian Rodska (UK, Europe) ,John de Lancie(US, Discovery Channel) |
国家/地区 | 英国、 美国 |
语言 | 英语 |
季数 | 1 |
集数 | 13 |
每集长度 | 20-25分钟 |
制作 | |
制作公司 | BBC,Discovery Channel |
发行公司 | BBC, Discovery Channel, Arte , ZDF,ORF, Mediaset, Animal Planet |
播出信息 | |
首播频道 | BBC, Discovery Channel |
播出日期 | 2002年4月2日 | —2002年6月25日
外部链接 | |
官方网站 |
内容
编辑本节目将未来的地球环境分为500万年后、1亿年后、2亿年后3个时期,每一时期介绍4个生态系,与生存于该环境中的猜想生物。
五百万年后
编辑此时的地球正处于每10万年为一周期的冰河时代。人类已经离开地球,从巴黎北部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地表大部分的淡水都被封锁在巨大的冰层下。 在冰封大陆的边缘,生物适应了寒冷恶劣的冬天。在热带地区,雨林则几乎完全消失,被干燥的大草原所取代。火山爆发的突然增加将温室气体排放到大气中,行星开始变暖,融化的冰层造成大规模的破坏性洪水。[1]
北欧冰原
编辑整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都被冰丘所覆盖,而其余的北欧地区大多数都变成了辽阔的冻原。一年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气候异常恶劣的冬季,阳光明媚的夏季转瞬即逝,只留下匆匆的脚步。[2]
- 雪原秘兽(Snowstalker)
- 棉毛巨鼠(Shagrat)
- 鲣鲸鸟(Gannetwhale)
地中海盆地
编辑向北漂移的非洲大陆与欧洲融为了一体,直布罗陀海峡就此封闭,而地中海因冰河期的雨量匮乏而变得干涸。在盆地的最深处,坐落着一个含盐量极高的礁湖,一望无边的盐碱滩的边缘,以及曾是度假胜地的克利特岛和塞浦路斯岛上,地表已渐渐从白色变成了灰色。这里成了喀斯特岩溶区,深不见底的岩溶沟将其与周围隔绝[2]。与地质学事件上曾经发生的墨西拿盐度危机类似。
- 隐色蜥蜴(Cryptile)
- 史考法猪(Scrofa)
- 葛莱肯貂(Gryken)
亚马逊草原
编辑全球性的气温下降和气候干燥,对亚马逊盆地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昔日繁茂的热带雨林,如今已萎缩,仅沿着亚马逊河呈带状分布,大部分地区都已变成干旱的稀树大草原。干旱,意味着经常会发生林火,并且能以极快的速度蔓延到整个草原。然而这里的生命早已进化出独特的本领,足以适应草原环境,甚至能抵御林火的侵袭。[2]
- 狒秃猴(Babookari)
- 猎猴鸟(Carakiller)
- 草原鳞鼠(Rattleback)
堪萨斯冷漠
编辑昔日丰饶的北美洲变成了一片干旱荒芜的沙漠。放眼望去,只剩下绵延2400公里的黄沙和岩石。这里一年到头都刮着寒冷而强劲的北风,不时掀起阵阵可怕沙尘暴。[2]
- 死神蝙蝠(Deathgleaner)
- 史宾雉(Spink)
- 沙漠鳞鼠(Rattleback)
- 草原鳞鼠的近亲,为了适应寒冷的沙漠气候,演化出较小的口、鼻、耳与较大的体型以储存体内热量。[2]
一亿年后
编辑制造温室气体的火山使地球变的闷热潮湿。雨林覆盖陆地,大气富含二氧化碳和氧气。为了适应湿热的气候,昆虫变得巨大,翼展足以米计算,世界最大的生物在地表行走。地壳下的活动总是剧烈的,火山运动始终频繁;如今,巨大的火山爆发将为地球带来使上最大的浩劫。大部分的生命消失殆尽,使世界变得荒芜空虚,然而依然有生命茁壮了起来。[1]
孟加拉沼泽
编辑一亿年后孟加拉湾已经变成一个巨大的近海沼泽。近海沼泽方圆数千公里的范围里孕育出了独特的生态系统,它们显示出各种各样的适应和进化关系。这里毗邻赤道,周围有群山环绕,因此气候相当炎热。充沛的雨量使得这里异常潮湿。富含养料的沉积物不断堆积,令这片沼泽肥沃而富饶,但与此同时,也使这片水域暗不透光。[2]
- 沼泽章鱼(Swampus)
- 巨龟(Toraton)
- 放电鱼(Lurkfish)
- 百合植物(Nursery Vase)
浅海
编辑海平面上升近100米,淹没了地势代低洼的地区,一望无际的浅海覆盖了大部分的陆地。阳光能直接射到海床,从而造就了丰富而活跃的生态系统。虽然和人类时代的珊瑚礁非常相象,但生活在这些生态系统里的都是一些庞然大物。充满阳光和养料的水域为红藻进化成全新的礁石生态系统提供了理想的条件。海洋植物第一次开始利用动物来帮助它们繁衍后代,如同数百万年来鲜花与昆虫之间的关系。
- 幽灵水母(Ocean Phantom)
- 藻蛞蝓(Reef Glider)
- 细腿海蛛(Spindle Trooper)
南极森林
编辑曾经荒无人烟、似乎毫无生命迹象的南极洲大陆,在板块构造运动的推动下,一直向北漂移,漂到了温暖的水域。南极洲的北部地区如已是茂密的热带雨林,其规模和密度丝毫不亚于人类时代的亚马逊河流域。但此居住的是一批全新的动植物。[2]
- 隼蝇(Falconfly)
- 炮台鸟(Roachcutter)
- 喷火鸟(Spitfire Bird)
- 振翅鸟类,翅膀具鲜红色图案。将两种喷火花花粉中的化学物质储存在嗉囊中,混和后产生高温化学反应喷出作为防卫武器。[2]
- 拟喷火鸟(False Spitfire Bird)
- 喷火甲虫(Spitfire Beetle)
- 掠食性昆虫,终生以四只为一组生活。利用群体拟态伪装成喷火花,伺机捕食被吸引而来的喷火鸟。[2]
- 喷火树(Spitfire Tree)
- 开花木本植物,花粉是喷火鸟御敌用化学物质的原料,雄蕊和雌蕊各带有不同的化学物质,借由吸引喷火鸟两种补充化学物质时授粉。[2]
大高原
编辑澳洲北移,与亚洲和北美洲合为一体。大陆之间的陆地受到挤压,随后隆起,形成巨大的山脉。新的山脉甚至超越了喜马拉雅山。在海拔九千多米的高原上,空气稀薄,气候恶劣,但仍然有着四季分明的的变化。此时此刻,火山活动越来越频繁,最终导致全球性的灾难——又一次大灭绝。[2]
- 蓝追风鸟(Great Blue Windrunner)
- 草树(Grass Tree)
- 银蜘蛛(Silver Spider)
- 波格鼠(Poggle)
- 地球上最后的哺乳类动物,是银蜘蛛豢养的食用牲畜。[2]
二亿年后
编辑在最后的大规模灭绝后,只有少数生命形式幸存下来。他们摆脱旧世界的竞争压力,演变为远超乎人类所能想像的新型态。此时全球的大陆板块在缓慢飘移下重新聚合再一起,产生名为“新盘古大陆”,又名“新世界大陆”的超大陆与覆盖全世界的“环球海洋”。[1]
环球海洋
编辑环球海洋非常广阔,其中心离最近的海岸也有16000公里之遥。前一次大灭绝将海洋中的生命彻底摧毁。基本上所有的硬骨鱼类都已不复存在,它们原先占据的所有生态位留下一片空白。[2]
- 银壳虾(Silverswimmers)
- 海洋翼飞鱼(Ocean Flish)
- 由现存的硬骨鱼演化而成。鳍肢演化为具肌肉与关节的翼,逐渐脱离海洋,取代过去海鸟的生态栖位,成为天空主宰。[2]
- 彩虹鱿(Rainbow squid)
- 萤光鲨(Sharkopath)
中央沙漠
编辑板块构造力量将所有的大陆合为一体,形成一个单一的超级大陆。大陆中央是漫漫沙漠,昼夜温差可达50多度。更重要的是,云层在进入偏远的内陆前早已被驱散,因此,沙漠可能数百年也不会下雨。那里的水分全都来自泉水,而这些泉水来源于庞大的石灰岩地下溶洞。[2]
- 泰拉虫(Terabyte)
- 由现存的白蚁演化而成。高度社会化昆虫,分为繁衍后代的蚁后,行动力高的搬运蚁及负责战斗却没有脚,由搬运蚁运送的兵蚁。
- 在中央沙漠中筑起巨大的蚁丘,靠着猎捕园艺虫取得藻类,并在蚁穴中加以培养,作为蚁群的食物。[2]
- 园艺虫(Garden Worm)
- 黏结虫(Slickribbon)
- 多毛纲生物,长约一米,生存于沙漠地表下的地下水层,以可延伸的下颚捕食猎物。[2]
- 暗黑虫(Gloomworm)
- 多毛纲生物,栖息在水平面上,藉以躲避掠食者的攻击。[2]
雨影沙漠
编辑两亿年后,比人类时代的飓风强劲50%的超级飓风终年肆虐于超级大陆的东海岸。然而,位于东南地区的巨型山脉,比安第斯山脉还要高10%,却造就了一具炎热的沙漠,其大小和今天的非洲相当。那里的气候极其炎热,那里的动物不得不学会如何储存水分,以及如何长途跋涉寻找食物。除了造成巨大的破坏之外,超级飓风还为沙漠提供了重要的食物来源──它们定期席卷海洋生物。[2]
- 喧嚣甲虫(Bumblebeetle)
- 鞘翅目昆虫。身体内积存大量脂肪,用于高速飞行消耗的热量来源;成虫仅有一天的寿命,唯一的生存目的就是寻找被暴风吹到沙漠中的海洋翼飞鱼尸体,并在上面产下幼虫(阴森虫)。
- 具备幼体性成熟,栖息于同尸体上的雌阴森虫与雄虫交配后迅速成长,吃掉其他阴森虫后羽化成虫,飞离寻找下一具尸体。[2]
- 沙漠跳蜗(Desert Hopper)
- 捕虫瓶草(Deathbottle)
北方森林
编辑在超级大陆的西北角,有一片广袤繁盛的热带雨林绵延数千公里。大气的全球循环为这里带来西风带,降雨总是连绵不绝。由于雨量充沛、空气充满二氧化碳和温暖的全球气候,这里的森林格外繁荣昌盛,从而孕育了许多千奇百怪的生命形态。生活于此的每位居民都必须能够适应这里的潮湿环境,只有少数特别的植物才能够得以生存。[2]
- 丛林翼飞鱼(Forest Flish)
- 地衣树(Lichen Tree)
- 由现存的地衣演化而来,由于湿气足够,地衣树得以长到3米(9.8英尺)高。
- 巨陆鱿鱼(Megasquid)
- 由现存的头足纲生物演化而成。巨大的陆生杂食性鱿鱼,是沼泽章鱼的远亲,身高可达五米,体重可达8吨。八只触手演化为粗壮的行走足,利用两只细长灵活的捕捉足取食水果或小型动物。为在丛林里沟,通额头前方演化出巨大的发声器官,由漏斗管和巨大的共振腔转变而成;遭滑溜菌入侵的个体在发声时会将体内的菌体喷出。[2]
- 滑溜菌(Slithersucker)
- 捷树鱿(Squibbon)
剧集列表
编辑集数 | 英文标题 | 中文标题 | 时间 | 上映时间 |
---|---|---|---|---|
1 | "Welcome to the Future" | 欢迎来到未来 | (剧集概览) | 2002/4/2 |
2 | "Return of the Ice" | 冰河再临 | 距今500万年后 | 2002/4/9 |
3 | "The Vanished Sea" | 消失的海洋 | 距今500万年后 | 2002/4/16 |
4 | "Prairies of Amazonia" | 亚马逊大草原 | 距今500万年后 | 2002/4/23 |
5 | "Cold Kansas Desert" | 堪萨斯的寒冷沙漠 | 距今500万年后 | 2002/4/30 |
6 | "Waterland" | 水世界 | 距今1亿年后 | 2002/5/7 |
7 | "Flooded World" | 被淹没的世界 | 距今1亿年后 | 2002/5/14 |
8 | "Tropical Antarctica" | 热带南极 | 距今1亿年后 | 2002/5/21 |
9 | "The Great Plateau" | 广大的高原 | 距今1亿年后 | 2002/5/28 |
10 | "The Endless Desert" | 无尽的沙漠 | 距今2亿年后 | 2002/6/4 |
11 | "The Global Ocean" | 覆盖全球的海洋 | 距今2亿年后 | 2002/6/11 |
12 | "Graveyard Desert" | 沙漠坟场 | 距今2亿年后 | 2002/6/18 |
13 | "The Tentacled Forest" | 充满触手的森林 | 距今2亿年后 | 2002/6/25 |
顾问团队
编辑本节目的顾问团队成员多为著名的生物学家、生物力学家、气候学家与地质学家。
- Robert McNeill Alexander
- Dougal Dixon
- Stephen Palumbi
- Richard Fortey
- William F. Gilly
- Letitia Aviles
- Phillip Currie
- Stephen Harris
- Mike Linley
- Roy Livermore
- Karl Niklas
- Jeremy Rayner
- Bruce Tiffney
- Paul Valdes
相关条目
编辑参考来源
编辑- ^ 1.0 1.1 1.2 1.3 the future is wild. [2018-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10).
-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林佩君(译)(2006)。狂野进化论:未来世界的自然演化史(原作者:道格‧狄克生、约翰‧亚当斯)。台北:达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