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ān[2][3][註 1]acyl group)是無機或有機含氧酸分子中除去一或多組羥基團(-OH)後剩下的一價原子團所衍生的官能基[4]。酰基的化学通式为 RC(=O)-,包含一組雙鍵氧原子和有機基团或氢(R 为 organyl group 或 hydrogen)。在IUPAC命名法中,若有机基团是烷基的酰基,会写作 alkanoyl group[5]IUPAC名:鏈烷醯基。

酰基的二维结构。
醯基共同结构(藍色,R
1
–C(=O)–),以及醯基在其他化合物內的情況。
例如醯基在:(上左)、醯陽離子[1](上中)、醯自由基(上右)、(下左)、(下中)、醯胺(下右)內的位置。
註:R1,R2,R3 為有機取代基(organyl substituent)或在 R1 的情况下可代表氢。

酰基通常由羧酸衍生,結構式 RC(=O)-,其中R代表附著到CO基用單鍵的烷基。雖然稱呼多用於有機化合物,但原則上可來自磺酸膦酸等其它類型的酸。在最常見的安排,酰基連接到更大的分子片段,在這種情況,碳和氧原子以雙鍵相連。

酰基与原子、烷氧基氨基或取代氨基及酰氧基结合分别获得酰卤酰胺酸酐[6]

通常酰基的中心原子为,但等原子也可形成类似的酰化物,如亞硝酰氟三氯氧磷硫酰氯氯化亚砜四氟一氧化氙。此类酰卤一般称为卤氧化物

註釋

编辑
  1. ^ 】,《說文解字》酸也,《說文解字注》酸、酢也。【xiān】,僅見於史書,不見於字書;古義是毒酒,《春秋纂言》宴安酰毒不可懷也;「酰」後通「醯」,《明史紀事本末》止于酒漿酰醢;《說文解字》不錄。臺灣化學官能基 acyl group 命名採前者,稱為「醯基」;中国大陆舊亦作「醯(基)」,但今改稱「酰(基)」。

參考資料

编辑
  1. ^ 醯陽離子. 樂詞網. 國家教育研究院 (中文(臺灣)). 
  2. ^ 醯基. 樂詞網. 國家教育研究院 (中文(臺灣)). 
  3. ^ 英汉・汉英化学化工词汇.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5: 25. ISBN 9787502513979. 
  4. ^ 化學辭典. 1994: 961. 
  5. ^ CHEBI:22221 - acyl group. EMBL-EBI. European Molecular Biology Laboratory. 
  6. ^ 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IUPAC), The IUPAC Compendium of Chemical Terminology,4-th ed. (The Gold Book) (1997)。在線校正版: (2006–) "Acyl groups"。doi:10.1351/goldbook.A00123

参见

编辑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