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帝國
大英帝國(粵拼:daai6 jing1 dai3 gwok3,英文:British Empire)係英國15世紀開始向世界擴張,到1919年達致頂峯,號稱日不落帝國(粵拼:jat6 bat1 lok6 dai3 gwok3),即係國土無時無刻總有啲地方太陽照住。尤其係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領地逐步獨立。到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中華人民共和國,象徵帝國崩解。
喺18世紀開始,工業革命令到英文創造咗好多新嘅字眼,嚟形容不斷發展嘅新技術同科學知識。工業革命大幅咁提升英國嘅經濟同軍事實力,英格蘭人坐住船四圍去,喺世界各地建立貿易網絡,仲開始大舉咁建立殖民地,造就咗人類史上版圖最大嘅帝國—大英帝國,喺顛峰時期覆蓋咗地球四分一嘅面積,而大英帝國嘅發展令到接觸到英文嘅人口大增,由北美洲至印度至粵港澳等世界多地都開始成日要同英格蘭人打交道,個個都焗住要學英文,自然令到英文成為咗國際語言。到咗21世紀初,全世界有超過10億人識講英文[1]。
目前除咗英國本土,重有十四笪地方散佈世界,但多數地方細,人煙稀少,歸納為英國海外屬土。
英國殖民主義
[編輯]英國嘅擴張喺1169年開始,分幾個階段征服咗愛爾蘭島。1282年成功征服咗威爾士,之後喺1296年試圖統治蘇格蘭王國,但係冇成功。
海外帝國嘅增長
[編輯]英國嘅海外帝國—即係喺歐洲同英倫三島以外嘅海洋進行探索同建立殖民地—始於亨利七世嘅海洋政策。佢喺1485年到1509年期間統治英國,開始建立羊毛貿易嘅商業路線。呢位英國君主建立咗一個現代化嘅英國商船系統,促進咗島上嘅船塢同航海業嘅發展。商船業為之後嘅帝國冒險提供咗重要嘅商業機構基礎,好似馬薩諸塞灣公司同英國東印度公司咁。亨利七世仲下令喺朴茨茅夫建造咗第一個乾船塢。
亨利八世同皇家海軍
[編輯]亨利七世統治期間建立嘅英國海上力量嘅基礎,逐步擴大以保護英國嘅商業利益同開闢新航線。亨利八世建立咗現代英國海軍,將戰艦數量增加咗三倍,仲建造咗首批配備重型遠程武器嘅戰艦。佢透過王國嘅中央行政機構開始建設佢嘅海軍。佢仲建造咗碼頭同燈塔,方便沿海航行。亨利八世創立嘅皇家海軍能夠喺1588年阻止無敵艦隊嘅入侵,佢哋嘅創新成為英國未來幾個世紀海上統治嘅基礎。
伊利沙伯時代
[編輯]喺伊利沙伯一世統治期間,由1577年到1590年,海盜法蘭西斯·德雷克環繞世界一周,成為繼麥哲倫同胡安·塞巴斯蒂安·埃爾卡諾之後第二個成功嘅人。1579年,德雷克喺加利福尼亞北部某處停泊,並為英國皇室聲稱呢個地方叫做「新阿爾比恩」(即「新英格蘭」),雖然佢嘅聲稱冇引致任何殖民。之後嘅地圖將「新阿爾比恩」放喺新西班牙嘅北面。結果,英國喺歐洲以外嘅利益大幅增加。
漢弗萊·吉爾伯特跟隨卡伯特嘅航線,喺1583年出發前往紐芬蘭,並喺8月5號喺聖約翰斯宣布呢度成為英國殖民地。沃爾特·羅利喺1587年喺羅阿諾克組織咗弗吉尼亞嘅第一個殖民地。第一同第二次嘅殖民都冇維持幾耐,因為缺乏食物、惡劣嘅氣候、沉船同遇到敵對嘅土著部落而被迫放棄。
斯圖亞特時代
[編輯]1588年打敗咗西班牙嘅無敵艦隊確立咗英國作為第一海軍強國嘅地位,儘管西班牙喺1590年代嘅其他海軍勝利阻礙咗新嘅殖民嘗試。最終,喺1604年,英王詹姆士一世談判簽訂咗1604年倫敦條約,結束咗同西班牙嘅敵對狀態,而英國喺美洲嘅第一個永久殖民地喺1607年喺詹姆斯敦建立。喺之後嘅三個世紀,英國擴大咗佢嘅國際影響力,並鞏固咗佢嘅內部政治發展。1707年,英格蘭同蘇格蘭嘅議會喺倫敦合併,形成咗大不列顛嘅議會。
美洲殖民
[編輯]英國帝國喺17世紀初開始形成,透過英國建立北美13個殖民地,呢啲殖民地後來成為咗美國嘅起源,仲有加拿大嘅海洋省份。英國仲殖民咗加勒比海嘅一啲小島,例如牙買加同巴巴多斯。
加勒比海嘅糖生產殖民地,以奴隸制為經濟基礎,係英國最重要同最賺錢嘅殖民地。美洲殖民地喺南方生產煙草、棉花同米,喺北方生產造船材料同動物皮毛。
英國帝國喺美洲透過戰爭同建立殖民地慢慢擴張。英國喺英荷戰爭之後控制咗新阿姆斯特丹,之後改名做紐約。美洲殖民地為咗搵新嘅農業土地向西擴張。喺七年戰爭期間,英國打敗咗法國,喺1760年奪取咗新法蘭西,令到英國擁有咗幾乎成個北美洲。
從1788年開始喺澳洲建立嘅流放犯殖民地,同從1840年開始受英國王室統治嘅紐西蘭,為來自英倫三島嘅移民創造咗一個新嘅地區,雖然當地嘅原住民要經歷戰爭,特別係疾病嘅困擾。呢啲殖民地之後獲得咗自治權,成為咗有利可圖嘅羊毛同黃金出口地。
自由貿易:「非正式帝國」
[編輯]英國舊有嘅殖民系統喺18世紀開始衰落。喺國內政治生活由輝格黨主導嘅時期(1714年至1762年),帝國相比國內政策變得次要,直到試圖提高北美殖民地稅收引發咗美國獨立戰爭,最後喺1776年導致佢哋獨立。
呢段時期通常被稱為「第一次英國帝國」,標誌住英國擴張方向嘅轉變。17同18世紀主要集中喺美洲,而「第二次英國帝國」由18世紀開始主要集中喺亞洲同非洲。失去美國顯示擁有殖民地喺經濟上唔一定係優勢,因為英國仲可以控制同前殖民地嘅貿易,而唔使支付佢哋嘅防衛同管理費用。
受到亞當·史密斯思想嘅影響,英國開始優先考慮擴大貿易,而唔係像第一次殖民擴張時期嘅重商主義咁注重領土佔有,轉而採用經濟自由放任政策,即係亞當·史密斯同佢嘅繼承者嘅自由主義。[2]
英國喺失去北美洲之後學到嘅教訓(即使冇殖民統治,貿易仲可以帶來繁榮)促使佢喺1840同50年代將自治殖民地模式推廣到加拿大同大洋洲嘅白人殖民地。愛爾蘭受到唔同嘅對待,喺1801年被納入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1807年,英國禁止咗奴隸貿易,好快就開始迫使其他國家都咁做。到咗19世紀中期,奴隸制已經喺世界大部分地方被根除,喺英國殖民地更喺1834年被廢除。
由1815年嘅維也納會議到1870年嘅普法戰爭期間,英國係世界上唯一嘅工業強國,喺1870年佔全球工業產量嘅30%以上。作為「世界工廠」,英國可以用咁高效同經濟嘅方式生產製成品,以至於可以喺外國市場以比當地生產者更低嘅價格出售。基於某啲海外市場嘅穩定政治條件,英國可以通過貿易繁榮發展,而唔需要喺佢嘅勢力範圍內建立正式嘅統治。
英國帝國喺亞洲
[編輯]Template:Article principal 1757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喺普拉西戰役贏咗,令印度嘅孟加拉省開放俾英國統治,雖然之後1770年嘅饑荒因省政府嘅徵收引起咗好多爭議。19世紀,東印度公司嘅控制範圍擴展到成個印度。1857年發生叛亂之後,公司的地盤喺1858年變成英國王室管治,女皇維多利亞喺1876年被宣佈為印度女皇。
斯里蘭卡同緬甸加入咗英國喺亞洲嘅殖民地,呢啲地盤一路擴展到馬來西亞,自1841年起包括香港,因為第一次鴉片戰爭保護咗公司對中國嘅鴉片出口。
Pax Britannica嘅破裂
[編輯]作為第一個工業化國家,英國能夠喺世界大部分地方攞到原材料同市場。隨住19世紀推進,其他國家開始工業化,利用國家機器保護自己嘅市場同供應來源,呢種情況漸漸惡化。喺1870年代,英國嘅製造商喺工業革命嘅關鍵領域開始面對真正嘅競爭。
德國同美國嘅工業化發展得好快,令呢啲國家超越咗英國同法國嘅“舊”資本主義模式。到1870年,德國喺紡織同金屬行業嘅產業組織同效率已經超過咗英國,並喺自己國內市場上打敗咗英國製造商。隨住世紀轉變,德國工業開始為昔日嘅“世界工坊”生產。英國嘅貿易困難隨住1873年至1896年嘅“長期蕭條”加劇,呢段時期係長期嘅通貨緊縮,持續嘅商業倒閉令政府面臨壓力,促使佢哋支持國內產業,導致歐洲列強之間大規模放棄自由貿易(德國自1879年起,法國自1881年起)。
由此造成嘅國內市場同出口限制,令歐洲同美國嘅政府同經濟部門將解決方案視為保護海外市場,與國內市場聯合,並受到關稅同貿易壁壘保護:殖民地會提供出口市場,同時以平價原材料供應母國。雖然英國直到1932年仍然支持自由貿易,但佢加入咗對重新建立正式帝國嘅新動力,呢樣比讓其影響範圍畀競爭對手的貿易侵佔要好。
新帝國主義
[編輯]1870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1914年,歐洲嘅殖民擴張政策同意識形態經常被叫做「新帝國主義」。呢段時間嘅特徵係前所未有嘅「為帝國而帝國」嘅追求,列強之間為攞海外領土展開激烈競爭,仲有喺殖民國家出現嘅種族優越論,否認被征服民族自我治理嘅能力。
喺呢段期間,歐洲列強加咗將近2,300萬平方公里嘅土地入佢哋嘅殖民地。自1880年前幾乎冇被西方列強佔領嘅非洲,成為新帝國主義擴張嘅主要目標,雖然呢種征服同樣影響到其他地區,特別係東南亞同太平洋,美國同日本都參加咗同歐洲列強爭奪領土。
英國進入新帝國時代嘅時間通常被認為係1875年,當時保守派政府嘅本傑明·迪斯雷利向欠債嘅埃及統治者伊斯梅爾·帕夏買咗蘇伊士運河嘅股份,確保對呢條戰略通道嘅控制,呢條運河自六年前喺拿破崙三世嘅統治下開通以來,就係母國同印度之間嘅交通要道。英法對埃及嘅共同財政控制喺1882年以英國佔領該國而結束。
1875年,歐洲喺非洲嘅兩個最重要嘅殖民地係阿爾及利亞同好望角殖民地。到1914年,只有埃塞俄比亞同利比里亞嘅共和國仍然冇喺歐洲控制之下。從“非正式帝國”到直接控制嘅過渡,意味住列強之間為領土展開競爭。法國、比利時同葡萄牙喺剛果河地區嘅活動威脅到有序地殖民熱帶非洲。1884年至1885年嘅柏林會議想要規範列強之間嘅競爭,將“有效佔領”定義為國際承認領土主張嘅標準,呢個公式需要對土著國家同民族進行常規嘅暴力。
英國喺1882年佔領埃及,出於對蘇伊士運河嘅興趣,呢個加劇咗對尼羅河流域控制嘅擔憂。英國同法國喺1890年8月5日達成協議[3],未諮詢當地人嘅情況下,將西非劃分給呢兩個殖民國,英國攞到直到索科托蘇丹國嘅所有領土,法國就攞北部嘅土地,[4]呢樣嘢導致咗1896年至1898年嘅蘇丹征服。1899年,英國開始完成對南非嘅征服,自1795年好望角併入以來,呢個過程已經開始,通過對金礦產區嘅“非洲人”共和國入侵,同埋鄰近嘅橙自由國。英國南非公司已經喺北部佔據咗土地,將佢哋重新命名為羅德西亞,以紀念佢嘅領袖、富豪同政治家塞西爾·羅德斯。英國喺南部同東部非洲嘅征服,促使羅德斯同英國高級專員阿爾弗雷德·米爾納緊急要求建立一個“由好望角到開羅”的統一帝國,以連接戰略上重要嘅蘇伊士運河同礦產豐富嘅南方,但德國對坦噶尼喀嘅佔領阻礙咗呢個計劃,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諷刺嘅係,英國作為自由貿易嘅堅定捍衛者,喺1914年唔單止擁有最大規模嘅海外帝國,仲因為佢喺印度嘅長期存在而成為非洲爭奪戰嘅獲勝者,因為喺呢場爭奪戰開始時,英國處於有利地位。喺1885年至1914年間,英國約控制咗30%嘅非洲人口,與法國嘅1%、德國嘅9%、比利時嘅7%或者意大利嘅1%相比:淨係尼日利亞就貢獻咗1500萬臣民,已經超過咗整個法屬西非或者德國嘅整個殖民帝國。
自治權喺白人殖民地
[編輯]英國帝國開始轉型,朝向今日嘅英聯邦,透過將自治地位擴展到紐芬蘭(1855年)、加拿大(1867年)、澳洲(1901年)、紐西蘭(1907年)同埋南非聯邦(1910年)等有自治權嘅殖民地。新國家嘅領導人定期同英國政治家開會,進行被叫做殖民地會議(自1907年起叫做帝國會議),第一次會議喺倫敦舉行,係1887年。
殖民地嘅外交關係仲係由英國外交部(Foreign Office)主導:加拿大喺1909年成立咗外事部,但同其他政府嘅外交仍然由倫敦處理。英國對第一次世界大戰宣戰,影響咗所有殖民地。
殖民地喺制定對外政策方面有相當大嘅靈活性,只要唔直接同母國利益衝突:加拿大自由黨政府喺1911年同美國簽咗自由貿易協議。喺防衛事務上,將殖民地視為帝國軍事同海軍結構一部分嘅原本概念,隨著英國面對日益增長嘅德國海軍威脅,自1900年開始變得唔可持續。1909年決定殖民地要有自己嘅軍隊。
第一次世界大戰嘅影響
[編輯]喺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英國帝國達到最大擴張,因為透過國際聯盟嘅委任機制,控制咗巴勒斯坦同伊拉克,喺奧斯曼帝國喺中東崩潰之後,仲得到咗德國以前嘅殖民地——坦噶尼喀、西南非洲(今納米比亞)同新畿內亞(後兩者分別由南非同澳洲控制)。
雖然英國成為戰爭嘅勝利者,佢嘅統治擴展到新地區,但戰爭成本高得嚇人,令到佢維持咁大嘅帝國變得越來越困難。英國人遭受咗數以百萬計嘅傷亡,財政資源以驚人速度枯竭,導致帝國偏遠地區喺非洲同亞洲出現債務增加同現金短缺的情況。民族主義情緒喺新舊殖民地中都增長,因為好多臣民喺帝國軍隊服役後,對參與衝突感到自豪。
喺二十年代,殖民地嘅地位明顯轉變。雖然殖民地喺1914年冇喺正式宣戰中有發言權,但所有殖民地都分別成為1919年《凡爾賽和平條約》嘅簽署國,該條約由英國率領嘅帝國代表團談判。1922年,殖民地對支援英國對土耳其嘅軍事行動提出異議,影響咗尋求妥協嘅決定。1926年,殖民地嘅獨立透過巴爾福宣言同韋斯敏斯特地位(1931年)正式化:自此以後,每個殖民地嘅地位同母國平等,唔再受到來自英國嘅立法干預,喺國際關係上享有自治。
加拿大成為先驅,喺1923年獨立簽署咗國際條約。加拿大喺1927年喺華盛頓特區開設咗第一個永久外交代表處,之後澳洲喺1940年跟進。
愛爾蘭自由邦喺1921年同母國達成自治地位,但喺1937年終止與王室嘅憲法關係,更名為艾爾蘭,並喺1949年脫離英聯邦成為愛爾蘭共和國。埃及自1922年起正式獨立,但依然透過條約與英國保持關聯,直到1936年,並喺1956年之前仍然受到部分佔領。伊拉克喺1922年成為英國保護國,喺1932年獲得獨立。
擴展
[編輯]喺1910年,英國帝國包括以下地區:
非洲
[編輯]- 貝南(今博茨瓦納)
- 英屬多哥(今多哥)
- 喀麥隆
- 黃金海岸(今日叫加納)
- 埃及(參見英國佔領)
- 肯尼亞
- 毛里求斯
- 尼日利亞
- 北羅德西亞(今贊比亞)
- 南尼亞(今馬拉維)
- 塞拉利昂
- 索馬利亞
- 南羅德西亞(今津巴布韋)
- 西南非洲(今納米比亞)
- 史瓦帝尼
- 蘇丹
- 坦噶尼喀(今坦尚尼亞)
- 烏干達
美洲同大西洋
[編輯]南極洲
[編輯]亞細亞
[編輯]- 亞丁(今也門一部分)
- 不丹
- 英屬新幾內亞(今巴布亞新幾內亞南部)
- 文萊
- 緬甸(今緬甸)
- 斯里蘭卡(昔日錫蘭)
- 香港
- 英屬印度(今印度、巴基斯坦同孟加拉)
- 伊拉克
- 科威特
- 馬來亞(今馬來西亞一部分)
- 馬爾代夫
- 巴勒斯坦(今以色列同巴勒斯坦佔領區)
- 尼泊爾
- 北婆羅洲(今馬來西亞一部分)
- 阿曼
- 卡塔爾
- 砂拉越(今馬來西亞一部分)
- 新加坡
- 約旦河西岸(今約旦)
- 阿曼酋長國或酋長國聯盟(阿拉伯聯合酋長國)
- 威海衛(今威海市)
歐洲
[編輯]太平洋
[編輯]攷
[編輯]- ↑ Algeo, John. 2010. The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Boston, MA: Wadsworth. pp. 182-187.
- ↑ James 1997, p. 119–121, 165.
- ↑ Template:Ref-llibre
- ↑ Template:Ref-llib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