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廣播劇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聲劇

廣播劇也稱為聲劇播音劇音效劇,是指通过声音演绎内容,由播音員配音員所演出的戲劇,屬於剧集的一種類型。

在历史上,廣播劇总是以电台为载体,通过广播播送,当今广播剧的播送平台逐渐转移至互聯網音频平台[1]

概說

[编辑]

世界上最早的廣播劇一般被認為是理查·修斯英语Richard Hughes (writer)的作品 "A Comedy of Danger"。

各地廣播劇

[编辑]

台灣

[编辑]

轉載自《台灣廣播劇本土的扎根》文/黃裕元(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研究助理)閱讀全文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臺灣的廣播劇隨著廣播媒體而出現,至少在1930年,臺北放送局就開始有廣播劇的演出。最早是轉播日本電影製作社的演出,如日本中古歷史故事的源平氏合戰、描繪都會故事的現代戲劇等,多半是在東京或大阪的放送臺演出,由臺北放送臺轉播。1932 年之後,臺北、臺南放送臺也演出廣播劇節目,不過在有限且官方色彩濃厚的媒體上,多半是在臺日本人的編演作品。據當時劇評家中山侑的分析,這些作品只能說是掛上廣播劇之名的新劇。1937 年之後,中山侑(1905-1959)成為引領臺灣廣播劇的關鍵人物。他以筆名「志馬陸平」編導主演多部廣播劇,率領「臺北放送劇團」、「臺北童話劇協會」,常在傍晚兒童節目時段或夜間娛樂時段演出,劇本多半與日本近代戰爭有關。中山侑生於臺北,活躍於本土文化圈,而後成為臺北放送臺文藝單位負責人,特別跟臺灣本土作家、文化人往來密切,他的作品也格外強調臺灣本土精神,而與之後的皇民化劇有所不同。前述均為在臺日本人主導,以日語演臺灣廣播劇的本土扎根出的廣播劇,至於第一部登上廣播電臺的本土廣播劇,據戲劇家呂訴上的撰述,是起於 1942 年由他編導的廣播劇《宣戰佈告》。然而,從一張廣播節目表中我們發現,早在 1934 年 3 月 23 日晚間時段,臺北放送局就演出過一部名為《悔悟》的臺語廣播劇。

日本

[编辑]

日本於1925年廣播放送的開始同時展開了其歷史。當時據說也稱為電影台詞劇、放送舞台劇、廣播劇(ラジオ劇)。日本最早的廣播劇據說是將舞台轉播在攝影棚重現的《桐一葉》(1925年7月12日放送),或是將英國BBC的廣播劇劇本翻譯後製作的《炭坑の中》(1925年8月13日),依據何種標準來定義廣播劇有許多不同的說法。在NHK有培養廣播劇專門的的演員,發展出東京放送劇團,被視為是配音員的起源。現在日本大部分的情況是以小說輕小說動畫等為原作來製作的作品,不過沒有原作的作品也有不少。

香港

[编辑]

香港的中文廣播業40年代開始發展,早期戲劇類節目,多以單人講述的形式出現。所謂單人講述,即一人分飾幾角,度故事演繹一人包辦,很依賴播音人員本身的才華,人稱播音天王的李我就是當中表表者,講故毋須看稿,代表作有《天空小說》。

1950年代廣播劇十分流行,跟今日模式近似、集體製作的廣播劇在五十年代尾開始流行,孕育出一群專業的廣播劇演員,1959年商台開台,更掀起過檔潮。

1967年無綫電視開台,亦未有將廣播劇打殘,而七十年代更是廣播劇全盛時間,港台每周播放廣播劇達52.5小時,從愛情倫理恐怖懸疑文教歷史到艷情劇,種類包羅萬有。因七十年代是香港工業起飛期,勞動階層雙手忙工作,閒着雙耳,正好用來追劇。有前輩說,當時工廠請工人,會講明准你聽收音機,當成是福利之一。當年麥潤壽去探工人,下午四點鐘,全部開台聽悲歡離合劇。電視是放工才看、廣播劇是返緊工聽。[2]

到踏入九十年代,社會氣氛轉變,九七逼近,市民加倍關注時局,廣播劇隨即踏入冰河期,最大原因是政策轉變,論政節目成為大勢。從製作角度,論政節目比較易做,幾個人在就得,不似廣播劇,要找人編劇、演戲、場務、混音,牽涉人力物力很廣。」快餐取代功夫菜,根本是全香港的命運;除了個別彈起的幾齣異數,廣播劇文化完全無以為繼。

廣播劇十分多元,有以反映社會、諷刺時弊為主,如李我一人所演出的說書式廣播劇天空小說。後來又有多人演出的情景廣播劇大丈夫日記。至1967年,又有18樓C座播放至今。其後有把小說、漫畫等改編為廣播劇。當時電台創作劇及小說改編劇鼎足而立,從流行類到文學類、亦舒三毛到張愛玲,賣埠賣到手軟。

大陆

[编辑]

在2010年前,大陆的广播剧通常由与中国共产党关联的机构演绎,如在1954年成立的中央广播剧团。[3]广播剧所反映的内容亦与对应时期的历史事件相关,起到政治宣传的作用。1950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宣传二���大罢工而制作的《一万块夹板》被认为是中共建政后的第一部广播剧。类似的剧目还有《朝鲜丹娘——金玉姬》、《感谢斯大林》等。[4]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日本ACG文化的传播,大陆的二次元爱好者开始于2010年左右独立制作广播剧。这些广播剧通常不会在广播电台上播出,而是上传至猫耳FM等线上音频平台上。[5]

種類 

[编辑]

被改編成廣播劇的原作一覧

[编辑]

英國

[编辑]

小說作品

[编辑]

日本

[编辑]

小說作品

[编辑]

漫画作品

[编辑]

動畫作品

[编辑]

輕小說作品

[编辑]

聽眾公開應募作品

[编辑]
  • 知ってる?ストーリー(腳本是楠野一郎,Hello! Project成員演出,以「知ってる?24時。」的名稱在2003年~2004年3月放送)
  • 其他有作為「タンポポ編集部 OH-SO-RO!」的一環播送的廣播劇。

香港

[编辑]

情景廣播劇

[编辑]

小說作品

[编辑]

日本

[编辑]

小說作品

[编辑]

漫畫作品

[编辑]

說書式作品

[编辑]

大陆

[编辑]

小說作品

[编辑]

原创广播剧作品一覧

[编辑]

日本

[编辑]
  • クリック&デッド NETWAYスイーパーズ

香港

[编辑]

大陆

[编辑]

相關條目

[编辑]

製作團隊

[编辑]

參考資料

[编辑]
  1. ^ 王小玉. 传统广播剧借网络音频平台“变身”. 新华网. [2023-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15). 
  2. ^ 劉嘉蕙. 歲月留聲2:當年經典 留得聲音在. 蘋果日報. 2013年4月6日 [2014年5月1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6月8日). 
  3. ^ zac. 下一个风口?关于广播剧的前世今生. 搜狐网. [2023-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15). 
  4. ^ 李奕. 剧动广播——中国广播剧发展历程大事记.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 [2023-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15). 
  5. ^ 肖映萱 邹梦云. 中文广播剧进化史:从“为爱发电”到“声音经济”. 澎湃新闻. [2023-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15).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