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塞尔坑
外观
世界遗产 | |
---|---|
官方名称 | Messel Pit Fossil Site(英文) Site fossilifère de Messel(法文) |
位置 | 德国(欧洲和北美地区) |
参考编码 | 720 |
登录年份 | 1995年(19th会议) |
坐标 | 49°55′03″N 8°45′24″E / 49.9175°N 8.7567°E |
梅塞尔坑(Messel pit),是一个位于德国黑森州达姆施塔特-迪堡县梅塞尔附近的化石坑。位于法兰克福东南30公里。梅塞尔坑面积约0.7平方公里,低于地面60米,原为一处废弃的沥青页岩矿场,199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自然遗产。梅塞尔坑在20世纪初便已因出土许多化石而闻名,包括麦塞尔达尔文猴、长鼻跳鼠、巨蚁、原古马、古翼手属、冠恐鸟等,但大规模的化石发掘工作尚要等到1970年代方才进行。
化石
[编辑]梅塞尔坑保留有目前已知最完整的始新世动物与植物化石。大多地层组仅能发现部分骨骸,但是梅塞尔坑不仅保留了完整个体,甚至包括个体的毛发、羽毛及皮肤所留下的轮廓。其他较特殊的化石包括在叶脉两侧发现有哑铃状的“死亡啮咬”,而这咬痕来自于被偏侧蛇虫草寄生的巨山蚁,这项行为于现今仍然能被观察到,偏侧蛇虫草会操控它们的寄主到特定高处的叶片,紧咬住叶脉并开始萌发子实体。梅塞尔坑是目前已知最早发现有真菌对寄主进行行为操控证据的地区[1]。
目前倾向认为如果大量且完整的化石来自于当地定期的瓦斯气体喷发,以下为大略目前于梅塞尔坑的发现:
- 早期的灵长类
- 9对正在交配中的化石乌龟物种Allaeochelys crassesculpta[2],所有化石均为一雄一雌交叠,且能明显观察到雄龟的尾巴塞在雌龟下方。这样的化石发现代表牠们当时的死亡是极为迅速的,原本于湖表面交配的乌龟可能随着过程逐渐下沉,并于较深的水中碰上有毒的火山气体,尸体则迅速被湖底的沉积物所掩埋 [3]。这种已灭绝的乌龟与现存的猪鼻龟为近亲,同样也缺乏爬虫类的硬鳞,这让牠们能直接从水中吸收氧气,得以长时间待在水下。然而在缺氧水体中,裸露的外皮也容易吸收到水中的二氧化碳与其他有毒物质,而这可能是牠们会迅速死亡的主要原因 [3]。
- 超过10,000只分属不同物种的鱼类
- 上千只的水生及陆生昆虫,部分化石仍然保留有物种生前的体色
- 许多小型哺乳动物,包括早期的马、啮齿目、灵长目、刺猬、有袋类、穿山甲、土豚近亲与蝙蝠等
- 大量的鸟类
- 鳄鱼、青蛙、乌龟与蝾螈
- 至少30种的植物化石,包括棕榈叶、果实、花粉、枝干、坚果及葡萄等
以下为部分目前已知于梅塞尔坑所发现的物种列表:
哺乳类
[编辑]- 麦塞尔达尔文猴 Darwinius masillae:2009年被确认属于灵长目兔猴型下目
- Kopidodon:已灭绝的树栖白垩兽目物种
- 长鼻跳鼠 Leptictidium:已灭绝的杂食性哺乳动物
- 原古马 Propalaeotherium:马的早期近亲
- Ailuravus:外表形似松鼠的啮齿目物种
- Peradectes:外表形似负鼠的后兽下纲物种
- 古翼手属 Palaeochiropteryx:已灭绝的蝙蝠
- 小鬣兽属 Lesmesodon:小型的鬣齿兽科物种
- 始穿山甲属 Eomanis:早期的穿山甲物种
- 欧食蚁兽属 Eurotamandua:不具有鳞片,外表形似食蚁兽的穿山甲
- 欧狐猴属 Europolemur:已灭绝的灵长目物种
- 貘犀 Hyrachyus:犀牛的祖先
- Paroodectes:早期的细齿兽类物种
- 肉腺猬属 Pholidocercus:早期的刺猬物种
- 大猴猬属 Macrocranion:早期的刺猬物种,具有长尾
- Masillamys:早期的啮齿目物种
- 梅氏锥齿兽 Messelobunodon:早期的偶蹄目物种
- 高帝纳猴 Godinotia:早期的灵长目物种
- Buxolestes:半水生,形似水獭的白垩兽目物种
鸟类
[编辑]- 古鸨属 Palaeotis:早期的鸵鸟目物种
- 鸮鹫属 Strigogyps:已灭绝的叫鹤目物种
- 萨米拉鸟属 Salmila:已灭绝的叫鹤目物种
- Messelornis:已灭绝的鸟类物种,原先认为是日鳽目的一种,目前被视为早期的鹤形目
- Masillastega:栖息于淡水的鲣鸟科物种
- Lapillavis:可能为咬鹃科的近亲
- Cypseloramphus:雨燕目的基群物种
- 梅塞尔鹘科 Messelasturidae:鹦鹉的近亲,为肉食性
- Palaeoglaux:早期的鸮形目物种
- Paraprefica:早期的夜鹰目物种
- Paraortygoides:已灭绝的鸡形目物种[4]
- 梅塞尔隼属 Masillaraptor:早期的隼形目物种
- Parargornis:早期的雨燕目物种
- 买撒里丝鸟属 Messelirrisor:体型娇小的犀鸟目物种,为戴胜与林戴胜的近亲
- Selmes:早期的鼠��科物种
- 加斯顿鸟属 Gastornis:大型无飞行能力的雁形目近亲
- Hassiavis[5]:夜鸟类物种
- Quasisyndactylus[5]:Alcediniformes物种
- Vanolimicola:可能为鸻形目的物种[6]
- 尚未命名的石板鸟科物种:外表形似鹬科的古颚类物种[7]
- 梅塞尔咬鹃属 Masillatrogon:早期的咬鹃科物种
爬虫类
[编辑]- 亚洲鳄属 Asiatosuchus:大型的鳄鱼
- 双犬齿鳄属 Diplocynodon:短吻鳄
- Hassiacosuchus:食壳性的鳄鱼
- 贝尔格鳄属 Bergisuchus:西贝鳄支物种
- 古蟒属 Palaeopython:蛇
- Cryptolacerta:可能为蚓蜥的近亲
- 盖塞尔蜥属:可能为冠蜥的近亲
- Allaeochelys crassesculpta:乌龟
鱼类
[编辑]- 可能为弓鳍鱼属或圆尾鱼属(Cyclurus)的弓鳍鱼物种
- Amphiperca:早期的鲈形目物种
- Palaeoperca:早期的鲈形目物种
- 大雀鳝属 Atractosteus:雀鳝
- 鳗鱼
蚂蚁
[编辑]- Casaleia
- Cephalopone
- Cyrtopone
- 短角蚁属 Gesomyrmex
- Messelepone
- 粗针蚁属 Pachycondyla
- 原针蚁属 Protopone
- Pseudectatomma
- 泰坦蚁属 Titanomyrma
植物
[编辑]- 臭椿属 Ailanthus
- 腰果属 Anacardium
- Camelliacarpoidea
- 橄榄属 Canarium
- 巴拿马草属 Cyclanthus
- Myristicacarpum:肉豆蔻科物种
- Darmstadtia:紫葳科物种
- 壳菜果属 Mytilaria
- 猴欢喜属 Sloanea
外部链接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Guardian.com, "'Zombie ants' controlled by parasitic fungus for 48 m year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8 August 2010]: accessed 21 August 2010
- ^ Amos, Jonathan 2012. Turtles fossilised in sex embrace. BBC News: Science & Environment. [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3.0 3.1 Joyce, W. G; Micklich, N; Schaal, S. F. K; Scheyer, T. M. Caught in the act: The first record of copulating fossil vertebrates. Biology Letters. 2012, 8 (5): 846–8. PMC 3440985 . PMID 22718955. doi:10.1098/rsbl.2012.0361.
- ^ Dyke, Gareth J; Gulas, Bonnie E. The Fossil Galliform Bird Paraortygoides from the Lower Eocene of the United Kingdom (PDF). American Museum Novitates. 2002, 360: 1–14. doi:10.1206/0003-0082(2002)360<0001:TFGBPF>2.0.CO;2. hdl:2246/2913.
- ^ 5.0 5.1 存档副本 (PDF). [2020-06-0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6-03-03).[需要完整来源]
- ^ Mayr, Gerald. A small, 'wader-like' bird from the Early Eocene of Messel (Germany). Annales de Paléontologie. 2017, 103 (2): 141–7. doi:10.1016/j.annpal.2017.01.001.
- ^ Mayr, Gerald. First substantial Middle Eocene record of the Lithornithidae (Aves): A postcranial skeleton from Messel (Germany). Annales de Paléontologie. 2008, 94 (1): 29–37. doi:10.1016/j.annpal.2007.1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