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里 (印第安納州)
外觀
(重新導向自加里 (印第安納州))
加里 | |
---|---|
城市 | |
Gary | |
加里市中心雙子塔(原名加里酒店)及加里州立銀行大廈 | |
格言:我們在做偉大的事 | |
加里在印第安納州湖縣的位置 | |
坐標:41°35′44″N 87°20′43″W / 41.59556°N 87.34528°W[1] | |
國家 | 美國 |
州 | 印第安納州 |
縣 | 萊克縣 |
城鎮 | 卡盧梅特及霍巴特 |
建制 | 1906年7月14日 |
語源 | 埃爾伯特·亨利·加里 |
政府[2] | |
• 類型 | 市長-議會制政府 |
• 市長 | Jerome Prince(D) |
• 市議會 | |
• 城市職員 | Suzette Raggs(D) |
• 城市法官 | Deidre L. Monroe(D) |
面積[3] | |
• 總計 | 148.17 平方公里(57.21 平方英里) |
• 陸地 | 128.78 平方公里(49.72 平方英里) |
• 水域 | 19.40 平方公里(7.49 平方英里) |
海拔[1] | 185 公尺(607 英尺) |
人口(2010)[4] | |
• 總計 | 80,294人 |
• 估計(2016)[5] | 76,424 |
• 密度 | 593.46人/平方公里(1,537.06人/平方英里) |
生活水平(2008-12)[4] | |
• 人均收入 | $15,764 |
• 土地價值中位數 | $66,900 |
時區 | 北美中部時間(UTC−6) |
• 夏時制 | 北美中部時間(UTC−5) |
郵政編號 | 46401-46411 |
電話區號 | 219 |
FIPS編號 | 18-27000 |
GNIS特徵ID | 2394863[1] |
州際公路 |
|
美國國道 |
|
美國州道 |
|
機場 | 加里/芝加哥國際機場[6]
|
水道 | 大卡魯米特河 密歇根湖 |
南岸線車站 | 阿當·班哲明都會中心 加里/芝加哥機場 – 米勒站 |
公共交通 | 加里公共交通公司 |
網站 | 官方網站 |
加里(英語:Gary)是位於美國印第安納州西北部萊克縣密歇根湖畔的一座城市,人口約七萬。加里市1980年代因米高積遜及其家族成員而出名,很多人慕名前來該市遊覽積遜家族的家鄉,為當地旅遊業創收,該市政府網站專門建立頁面來紀念麥克積遜及其家人[7]。雖然如此,作為一座前工業城市,伴隨着鋼鐵工業的衰退,該市的人口自20世紀中期開始就在持續減少。
歷史
[編輯]加里是圍繞1906年美國鋼鐵公司建立的加里工廠(Gary Works)興建起來的,其名來自美國鋼鐵公司創始人艾伯特·亨利·加里。1919年發生的席捲全國的鋼鐵工人罷工在10月4日波及加里,倫納德·伍德將軍不得不調集軍隊來維穩。[8]
1960年代隨着鋼鐵工業的衰退,該城市的人口也不斷減少。1970年加里工廠僱員尚有三萬多人,到1990年已降至六千,2015年8月只有約5,100名工人在此工作。市政府試圖轉型,但以失敗告終。[9][10]
21世紀初的十幾年中,因為缺乏資金和生源,大批學校也隨之倒閉。[11]
人口
[編輯]調查年 | 人口 | 備註 | %± |
---|---|---|---|
1910 | 16,802 | — | |
1920 | 55,378 | 229.6% | |
1930 | 100,666 | 81.8% | |
1940 | 111,719 | 11.0% | |
1950 | 133,911 | 19.9% | |
1960 | 178,320 | 33.2% | |
1970 | 175,415 | −1.6% | |
1980 | 151,968 | −13.4% | |
1990 | 116,646 | −23.2% | |
2000 | 102,746 | −11.9% | |
2010 | 80,294 | −21.9% | |
2017年估計 | 76,008 | [12] | −5.3% |
參考文獻[13][14] |
根據美國人口調查局2000年統計,共有人口102,746,其中非裔美國人佔84.03%、白人佔11.92%。2010年人口普查時降至80,294。
教育
[編輯]印第安納艾維社區技術學院和印第安納大學西北分校位於此地。
名人
[編輯]- 米高積遜:男歌手、作曲家、舞蹈家、唱片製作人、慈善家
- 珍納·積遜:女歌手、作曲家、舞蹈家、唱片製作人
- 弗蘭克·博爾曼:太空人
- 保羅·森穆遜:經濟學家,197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
- 約瑟夫·斯蒂格利茨:經濟學家,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
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1.2 美國地質調查局地名資訊系統:加里市
- ^ 2014 Public Officials Directory. Lake County Board of Elections and Voter's Registration. [2014-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07).
- ^ 2016 U.S. Gazetteer Files.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 [Jul 28,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24).
- ^ 4.0 4.1 American FactFinder.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 [December 11,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17).
- ^ Population and Housing Unit Estimates. [June 9,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3).
- ^ City of Gary. City of Gary, Indiana Comprehensive Plan (PDF). 2008: 58 [2019-05-1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9-07-19).
- ^ 存档副本. [2009-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7-09).
- ^ O'Hara, S. Paul. Gary, the most American of all American cities. Bloomington, Ind. [u.a.]: Indiana Univ. Press. 2011. ISBN 9780253222886.
- ^ The Sheraton Hotel of Gary, Indiana. Sometimes Interesting. 2013-06-08 [2019-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7).
- ^ Chris Bentley. How Gary, Indiana, Got Serious About Tackling Blight. City Lab. 2015-02-26 [2019-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7).
- ^ Kirk, Chelsea. For sale: 11 schools, slightly used in Gary. Indiana Economic Digest. [April 1,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24).
- ^ Population and Housing Unit Estimates. [May 26,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2).
- ^ U.S. Decennial Census. Census.gov. [June 6,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19).
- ^ Annual Estimates of the Resident Population: April 1, 2010 to July 1, 2013. Census.gov. [July 11,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