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
(1945年—1963年)
Federativna Narodna Republika Jugoslavija[a]
Федеративна Народна Република Југославија[b]
Federativna ljudska republika Jugoslavija[c]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1963年—1992年)
Socijalistička Federativna Republika Jugoslavija[a]
Социјалистичка Федеративна Република Југославија[b]
Socialistična federativna republika Jugoslavija[c]
1945年—1992年
国歌:嘿,斯拉夫人

南斯拉夫的位置
地位联邦
首都贝尔格莱德
常用语言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全国通行)
斯洛文尼亚语
马其顿语
阿尔巴尼亚语
匈牙利语
政府联邦制社会主义共和国
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总书记/主席 
• 1945—1980
约瑟普·布罗兹·铁托(首任,1974年起为终身主席)
• 1989—1990
米兰·潘切夫斯基(末任)
南斯拉夫总统/主席团主席 
• 1945—1953
伊万·里巴尔(首任)
• 1953—1980
约瑟普·布罗兹·铁托(1963年起为终身总统)
• 1991—1992
斯捷潘·梅西奇(末任)
南斯拉夫总理 
• 1945—1953
约瑟普·布罗兹·铁托(首任)
• 1989—1992
安特·马尔科维奇(末任)
历史 
• 建立
1945年11月29日
• 终结
1992年4月27日
面积
1989年[1]:161255,804平方公里
人口
• 1989年[1]:161
23,690,000
货币南斯拉夫第纳尔
时区UTC+1
电话区号38
互联网顶级域.yu
前身
继承
民主联邦南斯拉夫
第里雅斯特自由区
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马其顿共和国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克罗地亚
斯洛文尼亚
科索沃共和国
今属于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塞尔维亚-克罗埃西亚语拉丁字母Socijalistička Federativna Republika Jugoslavija马其顿语Социјалистичка Федеративна Република Југославија斯洛维尼亚语Socialistična Federativna Republika Jugoslavija),是一个存在于1945年至1992年的巴尔干社会主义国家联邦,由马其顿塞尔维亚波士尼亚与赫塞哥维纳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黑山等6个社会主义共和国所组成,首都为贝尔格勒。南斯拉夫为多民族国家,政府奉行联邦制,由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一党执政。由于该国承袭有“第一南斯拉夫”之称的南斯拉夫王国,因此另有别名“第二南斯拉夫[2][3]

该国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受轴心国武装侵略而灭亡的南斯拉夫王国。在德国、意大利、匈牙利、保加利亚占领期间,原南斯拉夫境内出现反抗势力,其中一支为约瑟普·布罗兹·铁托所领导的共产党游击队,1943年意大利投降后,西方盟军认可其为领导南斯拉夫抗战的盟军[4]:97,开始大量军事增援,狄托的共产党政权成为了该国的政府代表之一。1945年3月,南斯拉夫由当时的流亡政府和狄托领导的“民族解放委员会”组成联合政府,同年11月29日,狄托排除与整肃了其他政党,建立完整的共产党一党制政权,并将国号立为“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1963年4月7日,新宪法生效,又改名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冷战期间,在狄托领导下的南斯拉夫走上了与其他东欧国家不同的路线,不但有著偏向自由化的经济体制、政治气氛与言论自由,也不参加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为首的华沙公约组织两大军事联盟,反而与印度埃及印尼拉丁美洲国家创立了不结盟运动组织,并拥有领导地位。

1980年代至1990年代,随著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衰退、民族主义的复活与东欧剧变,南斯拉夫各组成国之间的矛盾逐渐激化。民族间的不和及分裂,伴随著暴力的排斥其他民族的行为逐渐升级。在此之后,南斯拉夫联邦走向解体。新国家从南斯拉夫的6个国家联盟中陆续独立出来,之间因民族问题产生了一系列的暴力冲突,并发展为南斯拉夫内战。时至1992年,除了塞尔维亚和黑山之外,其他加盟国均退出南斯拉夫联邦,剩下的两国则组建成新的“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宣告终结。2008年后,前南斯拉夫的领土分裂出北马其顿塞尔维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黑山等六个受联合国承认的国家,而他们在联邦中本来就是有限主权的国家,而科索沃(原为自治省)只得到部分国家承认。

历史

[编辑]

南斯拉夫共产党的兴起

[编辑]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诞生与该国的共产党有紧密的关系,十九世纪末,曾留学于西欧和俄国的学生、技术工人和艺术家将社会主义思想带入南斯拉夫,并开始展开政治活动。1917年,俄罗斯帝国爆发了十月革命,鼓舞了塞尔维亚社会民主党联合其他社会主义组织[5]:16-18,于1919年4月20日组成了“南斯拉夫社会主义工人党(共产党人)[6]:502。1920年6月,该组织再改名为“南斯拉夫共产党”,并加入共产国际,以苏联作为效法对象拟定未来国家的政府形式。除了透过正常的集会游行争取选票外,共产党人亦煽动工人罢工、暗杀政府要员等非法活动,并渗透至军队与工会之中,南国政府宣布共产党非法,并加以镇压[5]:16-18,在国王亚历山大一世于1929年起开始实施个人独裁后,南共自1929年的3,000名党员一度降至1932年的200名,受到几近致命的打击,一度沈寂下来。然而到了1933年,全欧洲受到了纳粹德国对外扩张的威胁,南斯拉夫共产党而后宣布放弃派系分别,联合任何反法西斯组织加以对抗[5]:21,党活动再度活络了起来,还曾加入“国际旅”远征西班牙内战为其左翼政府作战。然而在这时候苏联领导人约瑟夫·斯大林开始了政治迫害的“大清洗”,数位与莫斯科关系密切的南斯拉夫共产党的要员都遭到不同程度的处置,有许多人无故失踪或被处决,共产党又变回解体的状态。1937年,斯大林任命约瑟普·布罗兹·铁托南斯拉夫共产党总书记,负责改组其组织,共产党因此开始复苏[5]:22

1941年,南斯拉夫王国被德国为首的轴心国军入侵,国家遭德国、义大利匈牙利保加利亚军队分别占领[7]:210-211,政府流亡至伦敦。尔后,南斯拉夫人民开始进行武装抗战,是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战争”。南斯拉夫开始出现了大量的游击队组织,主要为狄托领导的组织—“游击队”(后期改名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与德拉查·米哈伊洛维奇的“切特尼克”。切特尼克虽反轴心国,亦反共产党,且米哈洛维奇认为冒险反抗轴心军,不如储备力量、伺机反击,另外,它们也对南斯拉夫境内的混乱有所加剧,并以塞尔维亚人的利益优先,不惜采取诸多民族主义的恐怖手段[8]:111,大战后期更是将枪口转向狄托的部队,遂不被西方国家所承认为对抗轴心军的同盟国,失去大量的支援[5]:30。在四年多的抗战里,狄托将大量旧势力、政治对手肃清[8]:114,建立由共产党人控制的政府机构,而民族解放军人数也大幅提升,至1945年时已有80万人之众,轴心军撤出南斯拉夫后,狄托的共产党即成为了南斯拉夫当地的最大势力。

1943年11月29日,狄托于亚伊采的会议上宣布将游击活动中建立的政治领导机构——“南斯拉夫反法西斯人民解放委员会”立为临时政府,并否定了流亡的王室政府,并在会议中决定国家将采取联邦制[9]:152-155。1944年12月,共产党与流亡政府签下《狄托-苏巴希奇协定》,规定在南斯拉夫上的轴心军被驱逐后三个月内举行自由选举,决定新政府的型态,在此之前先由共产党管理军队、警察、司法和交通[5]:39。然而,本次选举仅具有象征性,共产党不但运用恐怖暴行操纵选举,还将其政敌扣上“通敌者”之名而相继除去[6]:507,最终组成的联合政府里,共产党掌握了几乎全部的重大职位[5]:39。1945年11月29日,国家制宪会议举行,决议废除君主制,建立一个独立共和国,该日也成为南国的国庆日[7]:210-212。1946年1月30日,制宪会议通过宪法,将南斯拉夫定名为“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塞尔维亚-克罗埃西亚语拉丁字母Federativna Narodna Republika Jugoslavija塞尔维亚-克罗埃西亚语西里尔字母Федеративна Народна Република Југославија斯洛维尼亚语Federativna ljudska republika Jugoslavija[7]:211,由六个共和国——塞尔维亚斯洛维尼亚克罗埃西亚波士尼亚与赫塞哥维纳马其顿蒙特内哥罗以及两个自治省—科索沃佛伊弗迪纳所组成。

苏南决裂,国家战略的转捩点

[编辑]
“东方集团”各国与苏联关系,南斯拉夫于1948年脱离苏联的控制。

南斯拉夫建国的同时,世界进入了冷战时期,分成美国资本主义和苏联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南斯拉夫加入了后者,并仿造苏联社会建立法律与经济体制,狄托本人也忠于莫斯科,视西方国家为主要敌人,还曾数次击落美国飞机[10]

然而由于苏联持续以各种手段榨取南斯拉夫的资源、控制其经济与干涉外交、史达林无法忍受狄托的自主性,且苏联未考量南斯拉夫复杂的背景、仅以其自身经验而强加不合理的政策于后者[5]:74。苏联还视南斯拉夫为红军解放的成果,无视南斯拉夫游击队长达四年抗战的牺牲,以其“解放者”身份傲视南国人[4]:107, 109,红军甚至在进入南斯拉夫时抢劫和强奸居民[11]。史达林还暗中安插忠于莫斯科而非狄托的间谍[6]:518,使后者深感不被信任,最终转化为对苏联的反感,走上自主的路线。

苏南两国关系自1948年起急速恶化,首先是2月10日史达林强逼南斯拉夫代表,该国的外交政策必须先过问苏联的意见;接著于2月底无预警地中断两国间的贸易条约;三月,苏联撤回其于南斯拉夫的顾问团[6]:521,双方也开始论战、彼此攻讦、南斯拉夫批评俄国军官道德水准不如英军、苏方则称南斯拉夫共产党领袖们具有“托派”色彩,是“有问题的马克思主义者”。6月28日,史达林设置用于控制东欧共产党的机关——共产党情报局发表声明,指责狄托的错误政治路线,并将南斯拉夫自共产党情报局开除,欲掀起南斯拉夫共产党内哄、令狄托失势,但因为该日是历史上南斯拉夫抵御外敌统治的一个纪念性日子,反而使南斯拉夫群众更加抵制苏联的沙文主义威胁[4]:112[6]:523。狄托接著在7月21日发表演说,对共产党情报局的指责反击和公布苏南两国的往返信件,虽然苏联召集了其他东方集团国家予以责备,但最终狄托胜利,其立场稳固,并获得中央委员会的广泛支持,更受到南斯拉夫人民的拥护[4]:112。苏联与南斯拉夫的决裂为社会主义阵营的首次分裂,对于后者国家政策与东欧影响甚据,南斯拉夫走上了开放式的社会主义体制与外交中庸路线,后者亦被有所鼓动,一定程度上促成后来东欧各国爆发的反苏运动,以及对“狄托分子”的政治清算[5]:101, 123

与苏联决裂后,南斯拉夫原先以其为样版所打造的一切社会、政府与经济制度受到了全面性的冲击,使南斯拉夫不得不走上了独立于东方集团的社会主义国家之路,成为其中的一个特例。此后,狄托进行大幅改革,将原有的苏联式体制转化为适合南斯拉夫的模式,其种种政策被统称作“狄托主义”,本质上即是一种针对苏联制社会主义制度的修正[6]:525。改革主要集中于经济、外交与内政三方面,皆有相当的自由化与弹性。对于党内异己,南共颇为包容、批评文章可登于党内刊物即可见得其自由风气。1950到1960年代初期,南斯拉夫的经济成长还相当突出。虽然其生活水准始终无法真正趋近于西欧的水平,但是显然超过其他共产党所领导的国家。人民的满意度与内部的安定度,不但能够维持,甚至还进一步提升;随之而来的骄傲感也不断增加,使大部分的南斯拉夫人相信,他们的模式是一种有效的办法。[8]:119-120。1950年代,南斯拉夫开始寻求外交上的突破而与亚非等地的第三世界国家有所接触,先是印度缅甸,之后拓展到埃及印尼,1955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1956年,狄托与印度总理尼赫鲁埃及总统纳瑟三人在布里奥尼岛发表声明,支持不结盟运动,并于1961年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召开首次高峰会,使其不论在国内,或是第三世界国家,都越来越受到欢迎。这项运动的成员国不愿涉入冷战,拒绝与美苏两大强国结盟,至2007年已有118成员国,涵盖了联合国三分之二的成员国,全世界55%的人口居住在这些国家之中[12]:25

然而南斯拉夫政府从未成功解决过民族问题,狄托为此打出二战对抗轴心国的口号—“兄弟情与统一”,要求各民族互相尊重与共存,并走中间路线,一方面将反对地方分权、要求强化中央的群体整肃(如1966年,狄托整肃南斯拉夫三号人物亚历山大·兰科维奇即为其中一著名示例),另一方面又对任何要求更大自治权、乃演变至分离主义运动的民族采取铁腕作风镇压(如1971年,克罗埃西亚爆发要求更多自治权的“克罗埃西亚之春”事件,也使得克罗埃西亚的领导层遭到整肃)。狄托也为因应情势修改宪法,增加了各共和国的自主权[13]:18,然而此举不仅未解决独立运动的问题,中央权力的下放也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日后南国的解体。

解体危机

[编辑]
斯洛博丹·米洛塞维奇,“大塞尔维亚主义”代表人物,也是南斯拉夫内战中人民军与塞军的领导人

1980年5月4日,狄托去世,结束其在南斯拉夫长达37年的统治。长期以来,南斯拉夫之所以面对内部存在的大量问题能不致解体,全有赖于狄托的个人魅力、国家面对外敌(特别是苏联)所产生的凝聚力与共产党统治机关,而当狄托去世后,其各种弊端即接连爆发。1980年代起,南斯拉夫同其他东欧社会主义���家一样面临到经济衰退的问题,国内通货膨胀严重、失业率攀升、外债高筑(狄托去世时,南斯拉夫已有外债200亿美元[14]:112),引起了社会与政治动荡,而南斯拉夫因为先前过度分配了地方权力,使得中央政府变得缺乏决策力,人们倾向分离主义,争取各自加盟国的权益而不再信任中央的宏观经济计划,使得南斯拉夫经济一再恶性循环。各民族的领导人也纷纷打出分裂国家、进行激烈改革的旗号,以煽动群众将现有的不满转为对自己的支持[4]:152

此外,1980年代后期东欧诸国发生了民主化革命,冲击了南斯拉夫,南共对民众已失去了以往的凝聚力,迫于1989年宣布放弃一党专政,各个带有强烈民族主义色彩的非共政党开始出现,民族矛盾的问题进而激化,许多以往的仇恨又浮上了台面,并扩散到其他领域。当狄托去世后,新任的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斯洛博丹·米洛舍维奇成为塞族的领导人,强硬地要求于未来重新建立一个强力政府,收回以往被分配到各共和国的权力,重回王国时期,由塞族重揽大权。此主张与其他共和国权益起了冲突,在1990年1月20日南斯拉夫政府召开第十四届党特别代表大会、预计将通过“放弃一党专政”的宣言时,会议演变成塞尔维亚欲强化南斯拉夫联邦的中央权力与斯洛维尼亚、克罗埃西亚代表希望一个结构更松散的联邦的辩论[4]:162。2月,斯洛维尼亚共产主义者联盟率先退出了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南斯拉夫共产党自1952年起改用的名称),3月7日时则屏弃国家名称中的“社会主义”,将政党多元化,而后共产党失去了执政权。5月30日,克罗地亚新任总统弗拉尼奥·图季曼发表声明,表示南斯拉夫必须成为邦联制国家或一个松散的主权国家联盟,不然克罗地亚将脱离南斯拉夫而独立[15]。到此阶段,南斯拉夫已变成一国三制的局面,塞尔维亚与黑山坚持一个社会主义联邦政府、斯洛文尼亚与克罗地亚则要求松散的邦联制,并希望施行资本主义,而波黑、马其顿则政治情势不明朗,介于两极之间[16]:42

1990年12月23日,斯洛文尼亚举办全民公投,期望借此“民族自决”获得国际认同,最终有投票数94.6%赞成其独立[14]:134,并表示未来六个月内与联邦政府还无法达成协议,斯国将脱离联邦而独立[17]:137,克罗地亚也在积极修改宪法来获得脱离联邦之权力,两国也开始准备未来可能与联邦军发生的战争,整顿共和国自己的军队。对于斯洛维尼亚和克罗埃西亚的一意孤行,南斯拉夫联邦政府警告将动用武力进行干预,塞尔维亚总统的米洛舍维奇也表示不再与斯、克两国谈判,扬言一旦南斯拉夫分裂,塞尔维亚将不再尊重各共和国边界[14]:127。在协商谈判之馀,克国境内的塞克两族军队、警察与平民已出现了数次流血冲突。

内战爆发,联邦灭亡

[编辑]
2008年,南斯拉夫解体后独立的诸国地图与首都位置。

1991年6月25日,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同时宣布了独立,成为一连串南斯拉夫内战的导火线。斯洛文尼亚立即占领了其与周边国家的海关与过境通道、破坏了斯境内的联邦军水电供应设备,而南斯拉夫联邦立即宣称其为非法而无效的独立行动,并于27日派兵进入斯洛文尼亚。对于当时全欧洲正处于“非共化”的政治改革时期,南斯拉夫的动乱被欧洲共同体视为重建新秩序的障碍,故积极调停战事。7月7日,交战双方签订停火协定,结束此“十日战争”,斯洛文尼亚已获得了实质的独立地位。由于斯洛文尼亚基本上是一个单一民族国家,境内的塞尔维亚族并不多,并无与塞尔维亚欲统一民族的意图抵触,故米洛舍维奇对于斯洛文尼亚独立的既定事实也予以承认[4]:168。然而在克罗地亚方面,米洛舍维奇毫无妥协,双方关系变得极为紧张,克罗地亚境内的塞族人因为担忧受到克族人的迫害,宣布建立了“塞尔维亚克拉伊纳共和国”,成了克罗埃西亚的国中国[18]:168。7月25日,“克罗埃西亚战争”爆发。与斯洛文尼亚情况不同的是,克境内有为数不少的塞族人,与塞国界相交地区人数更多,这变成大塞尔维亚主义的一项焦点,塞尔维亚欲将塞族人集结起来、驱逐该地的克族人,而克族人亦有著大克罗埃西亚主义,欲将国境内的塞族人加以驱逐,变成一场夺取领土和“净化民族”的残酷战争[4]:169,最终由克罗埃西亚获得了胜利,克罗地亚人随即驱逐了境内的塞尔维亚人,成为单一民族国家。

鉴于斯克两国已展开独立,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担忧南斯拉夫未来缺乏制衡塞尔维亚人的政治势力,自己的权益将会受到限制,特别是波黑境内的穆克两族人,更忧心受到塞族的迫害,于是波黑政府也走上了脱离联邦之路[4]:175。1991年10月,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国会通过了主权宣言,在宣言中暗示将会独立。塞尔维亚人议员在表决时退场抗议并声称这份宣言违法[18]:179。马其顿方面则同波黑政府,认为若继续留存于南斯拉夫则极可能受到塞尔维亚的控制,故也展开独立行动[4]:173。1991年9月8日,马其顿共和国举行了独立公投,其中有95%的投票人赞成马其顿脱离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独立。11月20日,马其顿颁布新宪法,正式宣告独立,由于塞族居民不多,与塞尔维亚利益并未冲突、两者也想合作解决彼此境内都有阿尔巴尼亚人分离主义的问题、而且美国与欧盟均已积极介入[4]:173,马其顿因而成为各共和国中罕见的和平独立国家。12月1日,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义大利波兰五国于威尼斯宣布了“南斯拉夫联邦已不复存在”[19]。1992年2月15日,南斯拉夫联邦政府宣布,塞尔维亚蒙特内哥罗两个共和国合并为新的南斯拉夫国家—“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下称南联盟),并表示其为原联邦的继承国,但因为内战中负有重大责任、未达欧盟承认之标准,故不被联合国所接受其继承地位[4]:172;在1992年9月22日的联合国大会上,南联盟被联合国逐出[16]:46-47

1992年2月,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举行了公民投票决定是否自南斯拉夫独立。穆克两族大多投票支持独立,而塞族则抵制这次公投[18]:180。3月,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宣布独立。4月,“波士尼亚战争”爆发,波赫境内的塞族自行成立了“塞族共和国”,自前者独立出来,与联邦军对抗穆克两族。波士尼亚战争除了涉及民族与宗教因素外,战争背后还存在著大国间的角力,美国、俄罗斯与英法德三国欧洲代表各自支持三族阵营,所提出的和平计画皆有所偏袒而不被全体所接受[4]:193,故一直到1995年10月战争才结束。最终,交战各方在1995年12月14日于巴黎签订《岱顿协定》,协议确认波黑维持独立,由占有49%的塞族共和国与51%的波士尼亚与赫塞哥维纳联邦两个政治实体所组成。波赫战争结束后隔年,塞尔维亚的自治省科索沃也开始了独立运动,南联盟也以武力镇压,引来了北约的干涉,“科索沃战争”爆发。最终南军放弃其军事行动,科索沃被转交给北约管辖。2000年10月,米洛舍维奇下台,由温和派的沃伊斯拉夫·科什图尼察接任南联盟总统,南联盟与欧洲和北约关系开始好转,并逐渐走向民主化。随著时间过去,南联盟中蒙特内哥罗与塞尔维亚之间不平等的问题逐渐符上台面,导致黑山的分离主义,为加以安抚,南联盟于2003年舍弃原名,改作“塞尔维亚与蒙特内哥罗”。然而2006年黑山依然举办了独立公投,独立派以些微差距获胜,蒙特内哥罗因而于2006年6月3日宣布独立。两年后,科索沃亦宣布独立,塞尔维亚则表示永远不会认同科索沃独立,宣布未来将以谈判的方式加以推翻,绝不会施以军事行动[20],科索沃的独立地位亦不为俄罗斯、中华人民共和国、西班牙等国家所承认[21][22]

地理与行政区划

[编辑]
南斯拉夫三种时期的领土:上为南斯拉夫王国、中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下为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南斯拉夫联邦大部分领土承袭南斯拉夫王国,位于欧洲东南部的巴尔干半岛上,为该区最大的国家,北与奥地利匈牙利相邻,东与保加利亚、西北与义大利接壤,西部面临亚得里亚海,南方与阿尔巴尼亚以及希腊相接,国界长为2,969公里、面积为255,804平方公里[1]:161,首都设为贝尔格勒。南联邦约有三分之二的领土为山区和高原地形[23],境内中部和南部多山地,狄那里克阿尔卑斯山脉巴尔干山脉罗多彼山脉在此汇合,狄那里克山脉为南国最高者,列为欧洲第三高的山脉。南国北部属多瑙河中游平原、土壤肥沃,主要河流为多瑙河及其支流萨瓦河蒂萨河摩拉瓦河[24]。气候受地势影响而分作地中海型气候大陆型气候,前者主要于西部平原,后者主要在山区[25]。南斯拉夫南部还有著地质断层,偶尔会有地震发生,灾情较大者如1963年的斯科普里地震,共造成超过1,000人死亡[26]

南联邦存有不少的领土问题。1948年苏南决裂之前,南斯拉夫奉行亲苏政策,在对外关系上亦同苏联展开侵略性的扩张,最初为与义大利发生争执的威尼斯朱利亚地区、与奥地利卡林西亚一地主权的争议(后于1955年获得解决[13]:111)、之后还欲吞并整个阿尔巴尼亚、以及朝保加利亚与属于希腊的马其顿地区扩张[5]:42。其中最大的问题为的里雅斯特(或又称作“的港”)的主权。二战时期的1943年9月,“南斯拉夫联邦民族解放反法西斯会议”宣布的港与威尼斯朱利亚属于南斯拉夫,但不为西方盟军所接受[27]:305。1945年春季德军撤退后,南斯拉夫民族解放军与盟军近乎同时进入该市,局势甚为紧张。最终的港被划为AB两区,前者拥有86平方公里和29万7千人的居民,由英美管理,后者则有199平方公里,人口仅有7万人,划给南斯拉夫[5]:46。南斯拉夫固然大力反对,并认为苏联会为南斯拉夫争取更为合理的条件,但苏联历经完大战,不欲仅为一个城市就和西方决裂,而赞成西方国家的决定,南斯拉夫最终怀著相当的不满于1947年签署了对义大利的和约[27]:312。的港问题中苏联与南斯拉夫的利益有所冲突,甚至将后者牺牲,从而使南斯拉夫耿耿于怀,为后来苏南决裂的另一项重要因素[5]:48

国家结构上,鉴于南斯拉夫为多民族国家,狄托将国家设为联邦制,由六个共和国、一个自治省和一个自治区所组成,分别为:斯洛维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克罗埃西亚社会主义共和国波士尼亚与赫塞哥维纳社会主义共和国蒙特内哥罗社会主义共和国马其顿社会主义共和国塞尔维亚社会主义共和国,为了维持各共和国的均势,狄托修正以往南斯拉夫王国时代占有大量领土的塞尔维亚,将其共和国领土额外再规划由少数马扎尔人居住的“佛伊弗迪纳自治省”与有少数阿尔巴尼亚人居住的“科索沃和梅托希亚自治区”(后于1963年将其升格为“科索沃和梅托希亚社会主义自治省”,1974年时又改为“科索沃社会主义自治省”)[6]:509。下为各共和国基本资料:

各加盟共和国与自治省 国旗 国徽 首都与首府 面积(平方公里) 人口数(1988年)
斯洛文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卢布尔雅那 20,251 1,900,000
克罗埃西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札格雷布 56,538 4,700,000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社会主义共和国 塞拉耶佛 51,129 4,400,000
蒙特内哥罗社会主义共和国 狄托格勒 13,812 633,000
马其顿社会主义共和国 斯科普耶 25,713 2,100,000
塞尔维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贝尔格勒 55,968 5,800,000
佛伊弗迪纳社会主义自治省 诺维萨德 21,506 2,100,000
科索沃社会主义自治省 普里斯提纳 10,887 1,900,000
资料来源:[1]:162-166

政府

[编辑]

中央集权

[编辑]
旧南斯拉夫联邦议会大楼

南斯拉夫建国后,狄托考量国家民族组成复杂、历史仇恨的因素,为降低彼此的隔阂,决定将南国建为联邦制,有别于其他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单一共和国。南斯拉夫第一部宪法为1946年1月31日启用的《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宪法》,其参考1936年苏联宪法制定而来[28],特点是使南斯拉夫为一高度中央集权国家,各共和国虽有自己的政府、宪法和法律,但其权力受到制约,各共和国部会仅为联邦政府的下层机构。南斯拉夫的最高权力机关为“联邦人民议会[29],其由制宪议会的反法西斯人民委员会改组而来,相当于苏联的“最高苏维埃”。联邦人民议会拥有立法与行政两大权力,由“联邦院”与“民族院”两院组成,另外还有“主席团”。联邦院代表经由普选产生,每五万人选出一代表,共有348席。民族院则自各共和国、自治区与自治省中选出,各自代表为30人、20人和15人,共215人,议员任期为4年。主席团则由两院联席会议选出,负责于议会休会时行使其权力,还另外握有司法审查与任命人事的权力,主席团人数为30人内,设有主席一人与副主席六人[29],前者地位同一般国家的总统,但无实权。南斯拉夫内阁的各部会也同苏联区分为“联邦部”与“共和部”两种,前者负责掌控全国性的外交、国防、交通、贸易等事务,后者则管理各共和国的财政、劳动、内政与司法等,还设有企划、教育、宗教、科学艺术文化等各委员会[6]:508-510

1946年制的宪法规定无论共和国彼此人口与经济地位,代表人数皆相同,因此可视为南联邦以齐头式平等的权力保障与联邦制政体来解决民族问题的选择。然而这种强硬要求各共和国服膺中央领导、牺牲某些民族来满足另一民族需求的体制引起各共和国的不满,累积对排斥中央决议的地方主义。苏南决裂后,狄托也认知到未充分考量南国国情、仅全盘移植苏联式政体是一个错误,便开始筹备修改宪法的工作[4]:117

“国家消亡论”的转型

[编辑]
1946年联邦成立时的宪法草案

南斯拉夫理论家反复研究马列主义,并指望从中找到不同于苏联体制的道路。南斯拉夫理论家卡达尔取材于前者的“国家消亡论”,以将政府干涉人民的能力降低为重点,开始在宪法上修改国家体制。首先,消除苏联式中央独裁的体制,证明南斯拉夫政府是一个由各个欲将国家领至民主社会、在意识形态上有所关联的共产党人团体[30],狄托将原有的南联邦执政党—南斯拉夫共产党改名为“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施行党政分离,党不能指导经济、国家和社会生活,只能作为对群众进行意识形态和政治相关的工作。1953年1月13日,南联邦人民议会通过了由莫萨·皮雅杰为首的制宪议会拟定的第115条新宪章,题名为《关于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基础和联邦权力机关的宪法性文件》[31]:116-117,为原1946年制宪法的补充[28],或又被称作“1953年制宪法克罗地亚语Ustavni zakon 1953.”。

1953年制宪法规定其权力分给共和国和自治区政府,并各自成立机构行使相关职务,如教育、文化和卫生服务[28]。中央则将国家直接统治机构精简化、时行省、县、区完全自治、废除民族院,其职能并入联邦院中,并另外设立了“生产者院”,作用同劳工代表委员会,实行工人自治[32]。联邦院议员选举方式亦由原来的普选改为一部分由全国人民选出(每6万人选出一代表),一部分由共和国与自治省选出[28]。由于转型过于剧烈,共产主义者联盟内部出现了若干负面现象,如党员对社会主义的发展丧失责任感、转为消极、自由民主的小资产阶级或无政府主义者的观点,也因此出现南斯拉夫副总统米洛万·吉拉斯此一持不同政见者,其为消除官僚主义的急进派,欲将南国统治机关转化为现代化的多党制政府,袪除南斯拉夫共产党独霸政权的局面,因此理论危及南共统治基础,吉拉斯遂成为狄托所批斗的对象,最终以“反国家宣传”为名将其监禁两次[8]:118、解除其党内外的一切职务,连带其“吉拉斯主义英语Đilasism”同路人跟著清洗[33]:399

1963年4月7日,南斯拉夫颁布了第三部宪法—《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宪法克罗地亚语Ustav Jugoslavije iz 1963. godine》,将国名自“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改作“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并设置了宪法法院、制订了宪法监督原则,由该机关维护公民与自治组织的自治权[34]。第259条新宪法也强调国家萎化,其功能逐渐由“社会自治”机构接管之(不包括党与军队),以“社会共同体”和“社会政治共同体”代替国家,强调“社会自治”[31]:138-139(一般指南国1964至1970年时期[33]:394)。联邦人民议会改名为“联邦议会”,由联邦院和民族院组成,前者由各地选出120名代表,后者为各共和国代表10人、自治省5人[31]:138-139。另外还将科索沃升级为同佛伊弗迪纳等级的自治省[35]。然而1967年克罗埃西亚与科索沃又爆发大规模民众示威事件,为解决共和国间的利益冲突、缓和情势,南国政府更加下放权力给各共和国和自治省。地方政府官员也不再由中央指派,而改由地方选出,连联邦中央人员也是由地方派代表所组成,使得其只对选区负责,不会去考量整体联邦之利益,使得各区的地方主义逐渐增长[4]:118。狄托也位促使各区之间的平等,令所有共和国和自治省都具有否决权,任何决议都必须由所有代表皆同意才能通过,这其中以塞尔维亚的处境最为尴尬,佛伊弗迪纳与科索沃虽名义上隶属于塞尔维亚,却有著否决后者决议的能力,而且还不得干涉前两者之内政,无异形成了塞尔维亚国中之国的现象[4]:118

过度分权,联邦解体

[编辑]
斯捷潘·梅西奇,克罗埃西亚政治领袖,末代联邦主席团主席

1971年,南斯拉夫再发布宪法修正案,其使共和国及自治省获得了近乎国家性的主权,使联邦仅掌握国防、外交、统一的政治经济体制及对外经济关系等全国性权力,但这些职能仍然需各共和国和自治省一致同意才能执行,这也使得联邦中央和各共和国关系不再是上对下的从属关系,而是平行的协调关系,过度下放权力已令南斯拉夫联邦逐渐转为邦联国家[4]:119。当时已80岁高龄的狄托为了减缓自己去世后造成联邦中央权力真空的现象,设立了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主席团的职务,其由各共和国组成23名委员,用于协调共和国间的争端。1974年2月21日,南国再发布新宪法克罗地亚语Ustav Jugoslavije iz 1974. godine[33]:402,再度强化联邦制度的分权运作,修改内容包括了:一,各种法律文件、社会政治共同体的章程、自治组织的文件必须保证到某些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平等以及其民族性文化,并有决定使用自己语言进行教育的权利[33]:402。二,公民拥有表达其自己民族归属的自由,同时也没有需要表达的义务,任何企图推行民族不平等或煽动的言论应受严惩[33]:102。三,各共和国有权利退出联邦,这部份后成了分离主义者的法律依据[4]:120,而伏伊伏丁那和科索沃两个自治省拥有与共和国几乎同等的权利,但并无退出联邦的权利。联邦主席团还被减为9人,由各共和国及自治省各派一名代表,并从中选出一位担任主席,称作“联邦主席团主席[17]:70-77。除了共产主义者联盟主席外,所有联邦主席团委员都拥有否决权,并轮流担任主席,在狄托过世后,联邦主席团成为了联邦的领导集团,主席团主席则为南斯拉夫的国家元首[8]:125

随著联邦走向解体,中央机构的权力逐渐被架空,狄托原指望集团总统制可变成联邦决策时的共识建立机制,但到了1980年代,它变成了各民族间辩论的论坛,狄托的继承人也不具备与其相当的影响力[36],导致总统制最终瘫痪瓦解[37]。1991年5月,以轮流形式决定的主席将由克罗埃西亚人斯捷潘·梅西奇担任,但却受到塞尔维亚与其盟友的黑山和两个自治省所抵制,以四比四票数落选,导致南斯拉夫不存在国家元首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一度爆发宪政危机,直到欧洲共同体介入协调,塞尔维亚才不继续反对,梅西奇因而于7月就任主席。然而,梅西奇虽名义上拥有三军总司令的指挥权,但却无法指挥南斯拉夫人民军,连国防部长韦利科·卡迪耶维奇英语Veljko Kadijević(塞尔维亚人)也不把他放在眼里,塞尔维亚还迳自宣布控制了联邦主席团,梅西奇因而感到自身权力已遭架空,便于12月辞去联邦主席职务[14]:123-124,成了末代南斯拉夫联邦主席。南斯拉夫总理、克罗埃西亚裔波士尼亚人安特·马尔科维奇还继续试图维护联邦的存在,进行诸多改革,如举办“南斯拉夫广播电视”报导公正而不具民族主义的新闻,但后来这遭到各个共和国抵制[12]:28-29。随著各共和国独立,马尔科维奇逐渐丧失行政权,该人便于12月辞职[12]:28-29,成为南斯拉夫联邦末任总理。至此,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已不存在正当性与合法性[14]:123-124

军事

[编辑]
南斯拉夫造的M-84主力战车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武装力量为南斯拉夫人民军边防军两大部门,另外还有国安局英语State Security Administration指挥的民防队,于战时可转调人力至南国武装力量[38]:17。南斯拉夫人民军下有陆军英语Yugoslav Ground Forces海军英语Yugoslav Navy空军英语Yugoslav Air Force三军种,曾为欧洲第四大的军队[39]、欧洲各国陆军第三大规模的陆军常备兵力[40]:40。1952年,人民军成长至50万人,国防开支占22%国民生产总值[41],尽管因为经济因素其比率之后有所下降,但就当时的世界标准来看仍是相当高[42]

南斯拉夫人民军以二次大战时期的南斯拉夫民族解放军为基底所组成。战争结束时,狄托下令所有超过27岁的士兵复员,将军队规模缩编为一半,并按照苏联模式组成新军,在南斯拉夫的观点中,苏联红军不仅是最优秀的,更重要的是,它是一支“社会主义的军队”[38]:15。1948年苏南决裂后,南人民军面临苏联军事入侵的巨大威胁,此时前者仅为一支游击战武力,在人员物资与作战准备上皆有所不足。这段时间里,美国为南人民军事方面的一大助力,不仅直接支付后者600万美元作为军事补助金、强化其国防工业外[41],还供应大量美式装备,如M4雪曼战车M26潘兴战车与许多韩战时期缴获的苏制武器,1951年亦派遣军事顾问团至南斯拉夫[41]。1951年12月,南斯拉夫民族解放军更名为“人民军”[12]:21-22。在史达林于1953年去世、赫鲁雪夫上台后,苏南之间爆发战争的可能性大为降低,人民军的现代化工作即延缓了下来,美军顾问团亦于1961年撤出[41]。然而在1968年苏联武装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后,南斯拉夫再度面临前者的威胁,遂紧急对军队进行改组与现代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南人民军导入了其新的军事理论:“全民防御”,将国家转化为可动员政府的全部机关与民众来遂行总体战的体制,常备军人数大为减少、各单位训练更扎实、装备更佳,在此理论下,南斯拉夫亦编组了边防军作为紧急动员兵力之来源,该单位隶属于各共和国[43],其地位与人民军相等[44]。1990年时,人民军常备军仅有185,000人,但可自边防军动员兵力至超过300万人[45]

1991年巴黎航空展上,南斯拉夫空军展示其国产机—G-4超级海鸥式攻击机英语Soko G-4 Super Galeb

南人民军很重视军备的自给能力,其军工业颇为发达,仿造了许多苏式武器,如AK-47、便携式反战车火箭筒、多管火箭炮和这些轻武器装备所需的弹药都达到了可本国自产的程度,也曾研制了数种教练机、轻型攻击机与战斗机、飞弹快艇、柴油潜艇[40]:41,甚至在1948年至1987年期间开发过核武器[46][47],南斯拉夫还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地雷生产国之一[48]。然而如T-55T-72战车MiG-29战斗机等重型武器,南斯拉夫就相当依赖苏联,根据联合国调查报告指出,1967年和1976年间,苏联占了南斯拉夫武器采购来源93%、波兰和法国各占2%、西德和捷克斯洛伐克各占1%,而美国则不到1%[49]。虽然南斯拉夫的军事工业复合体很大程度地依赖苏联的军事科技,但另一方面来说,南斯拉夫也是最快和最早使用苏联最新式武器的国家,甚至比华约成员国更早获得[40]:41

在狄托去世后隔年,南人民军66.3%的军官为塞尔维亚和黑山人,1985年时人民军现役人员有62.99%为塞尔维亚和黑山人[50],克罗埃西亚和斯洛文尼亚为人民军军官配额比率最低的民族,仅占有15%和5%[51]。此种比例常被视作人民军站在受塞尔维亚与黑山控制的联邦中央政府一方的原因,但实际上之所以有此比例乃因基于传统、而非政治上的理由,内战爆发前人民军与其军官团的整体行为并未敌视联邦内的单一民族[8]:193-195,其主要目标乃维护联邦之统一、取得国家经济上的支持来保全本身的存在,而斯洛维尼亚与克罗埃西亚为削弱中央政府的权力,即将人民军视为潜在的敌人、不愿提供此支持[8]:193-195,共和国接连脱离联邦也令许多人民军军官与士兵改变了效忠对象,旧体制消亡后存留下来的真空逐渐由塞尔维亚对南斯拉夫的想法所填补。因此很大程度上,人民军倒向塞蒙实因维系中央集权体制的利益结合,而非军中受其主宰之故,也可以说几乎到最后关头,人民军才站到塞蒙一边[8]:193-195、于随后爆发的内战中,对抗各共和国以其边防军为基底组成的新军队[8]:192

外交

[编辑]

苏联

[编辑]

在1948年前,南斯拉夫同其他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相同,不仅政治上以苏联为宗主国,经济上也仅与东方集团的国家往来,而当苏南决裂时,两国关系处于紧张状态,史达林为使狄托屈服,联合了其他东欧国家对南斯拉夫进行贸易封锁。史达林于1953年3月5日去世后,苏南两国关系即开始解冻。同年4月29日苏联即主动表示愿意与南斯拉夫恢复正常关系,6月15日,两国恢复了大使级外交关系[4]:112-113。1955年5月26日,苏联新领导人尼基塔·赫鲁雪夫尼古拉·布尔加宁访问南国,承认苏联于先前两国关系破裂之责任,要求狄托予以谅解,事后发表了《贝尔格勒宣言》,解冻两国关系,保证两国间互不干涉内政、主权、领土等问题,亦停止所有不实的指控与宣传,之后苏联还取消了南国一笔九千万美元的债款,两国发表《莫斯科宣言》,表示双方政党地位之平等,并要继续保持合作与加强贸易[4]:112-113

1956年10月,匈牙利���为受到南斯拉夫反苏联运动的影响,爆发了反苏的“匈牙利革命”,匈国总理纳吉·伊姆雷即是亲狄托派份子,而苏联则以军事镇压作为回应,扑灭了革命。11月11日,狄托于普拉谴责苏联的出兵行为与其制度,两国关系又陷入紧张。由于赫鲁雪夫欲向世界昭告苏联不再走回史达林主义,不对南国采取贸易和政治上全面封锁等过激措施,仅与其进行理论的争辩,两国仍维持住正常的外交关系,接替伊姆雷的匈国总理卡达尔·亚诺什政权稳固后,狄托亦宣称苏联的干涉实属“必须”[52]。后来随着中苏交恶与决裂,苏南关系又迅速升温。[53]1968年,捷克爆发了自由化运动—“布拉格之春”事件,苏联与华约国家联合于8月20日发动武装入侵。9月,苏联《真理报》发表了“勃列日涅夫原则”,声称社会主义国家的“有限主权论”,表示“为维护社会主义大家庭,其他国家—尤其是苏联,有权力也有义务进行干涉,并维护社会主义体制。[13]:59”这项声明令南斯拉夫与苏联关系极度恶化,狄托认为苏联再度回到了史达林主义,并恐惧其入侵南国。

南斯拉夫各报指责苏联令欧洲陷入紧张的两极对抗局势,而后者亦大骂南斯拉夫支持右翼势力、狄托为反革命爱好者,还派兵集结于罗马尼亚边境。狄托与部属也在这段时间里往返于中国、罗马尼亚和西方国家,商讨如何防卫苏军,美国也表态支持南斯拉夫的独立。最终苏联于1969年发表声明,勃列日涅夫原则(苏联可以为了安全而武装干涉社会主义大家庭中任何一国的内政)所宣称的范围不包涵南国在内,两国关系才转为解冻[13]:60-63,此后狄托也访苏确认维持南斯拉夫的独立,替后者铺好后路,苏南关系才再度改善。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南斯拉夫再度发表声明谴责[54]。80年代、狄托死亡后十年内,苏联与南斯拉夫之间历经了一段相当平稳的时期,尤其是经济与政治上形成友好的关系[54]。1991年苏联的“八一九事件”发生后,苏联武装入侵西欧和南斯拉夫的威胁就此消失,南斯拉夫因而将外交重心转为对西方国家的贸易[54]

东欧国家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编辑]
巴尔干联邦构想图,为狄托扩张主义的目标之一,也因而导致南斯拉夫和希腊、苏联与保加利亚关系的紧张。

南斯拉夫与东欧国家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与苏联关系的消长。立国之初,南斯拉夫可说是东欧国家的领袖,狄托在东方集团中地位也仅次于史达林。狄托有著扩张其势力的野心,欲先将巴尔干国家组成联邦,后再联合全东欧国家组成邦联,并皆由自己担任领袖[6]:514-515。狄托亦于1947年走访东欧各国,受到热烈欢迎,地位已同东欧领袖[6]:514-515

在这些国家中,南斯拉夫与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两国最为亲近。狄托曾提出将马其顿地区扩张,包括吞并希腊北部、阿尔巴尼亚和保加利亚西部,并将这个扩张后的马其顿并入南斯拉夫中[6]:548,保国领导人格奥尔基·季米特洛夫虽然自1944年就曾与狄托热切讨论将南斯拉夫与保加利亚合并为联邦,还提出将罗马尼亚拉入联邦的想法[6]:514-515,但战后进行实质商讨时,保加利亚又不同意将其与马其顿比邻的地区割给南联邦的马其顿社会主义共和国,亦不愿成为南联邦之下的一个共和国[31]:98-99。之所以如此转变,原因在于苏联的设计,其鼓励南共政治领袖爱德华·卡达尔促成南保联邦、吞并阿尔巴尼亚,使南斯拉夫内部于大战中培养出的民族团结受到破坏,而狄托也察觉到保加利亚完全为苏联之附庸,故暂且将南保联邦的想法屏弃,仅签订友好与互助协定[31]:98-99。阿尔巴尼亚情况较为特殊,阿共即由南共自1941年起培植壮大、重要领导人恩维尔·霍查穆罕默德·谢胡皆听命于狄托[6]:514-515,南斯拉夫亦采取合营企业等手段控制其经济,因此很大程度上,阿尔巴尼亚为后者的附庸国[6]:548。苏联也在阿尔巴尼亚派遣多名特务,宣传南斯拉夫的政治野心,挑拨两国的对立[31]:98-99

1948年,南斯拉夫与苏联公开决裂后,很长的时间里除了外交自主性高的罗马尼亚与执行自由化改革的捷克斯洛伐克亚历山大·杜布切克政权外,先前与南斯拉夫交好的各邻国皆转为敌人,保加利亚共产党总书记托多尔·日夫科夫发表声明,斥责狄托为英美之间谍[55]:28,之后也一直在马其顿的问题上与南斯拉夫有所纠纷。由狄托一手栽培、已为阿尔巴尼亚领导人的霍查亦在当时宣布支持莫斯科、抨击南国修正主义、争取此机会摆脱南国之控制[13]:126-127,另外由于南斯拉夫科索沃地区有约100万的阿尔巴尼亚人,霍查便声称阿尔巴尼亚于此地有主权,两国一直在这方面有所纠纷,并多次爆发边界冲突[55]:23。在赫鲁雪夫与狄托和解后,阿尔巴尼亚为寻求盟友而倒向中华人民共和国(下简称中国),与苏联断交。阿尔巴尼亚出于对苏联的恐惧,又修补与南斯拉夫之关系,于1971年2月恢复外交,但领土、意识形态和民族相关的问题仍常为两国争执的焦点[13]:126-127

中国共产党早于1948年苏南决裂时即对南斯拉夫加以谴责,斥其为“彻头彻尾的修正主义”,即使南斯拉夫立即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合法性,但两国一直到1955年才建立外交关系[13]:86-87。匈牙利革命爆发后,中国亦支持苏军动武,并批评狄托于普拉的演说。两国在1958至1968年期间的关系最为恶劣,相互断绝了党国两方面的关系[13]:86-87,一直到中苏交恶才有了转机。中国利用苏联入侵捷克时巴尔干诸国的恐惧心理,拉拢在第三世界中颇具声望的南斯拉夫[13]:86, 93、增加其国际上的影响力,两国关系逐渐热络、不再相互批评与攻击。1977年8月8日,狄���访问北京,与中共中央主席兼国务院总理华国锋会面,1978年8月14日,华国锋亦访问南斯拉夫[13]:94-95。中国与南斯拉夫交好也直接影响了它与阿尔巴尼亚的关系,前者于1978年7月14日照会阿尔巴尼亚驻北京大使,告知将召回所有技术、经济和军事顾问,并停止相关的一切援助,中阿关系正式决裂[13]:94-95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编辑]
1971年,狄托夫妇与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夫妇会于白宫

南斯拉夫于苏联决裂后走向了西方国家,从波罗的海至黑海上的“铁幕”因此产生了缺口,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领导者─美国则为鼓励其他国家如南斯拉夫脱离苏联控制,故向其投入大量金援,促成了南斯拉夫亦与西欧国家改善关系、加强贸易与吸取西方科技,1949年还加入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4]:125,南斯拉夫在50年代经济最为艰困的时期,就是倚赖美国、英国、西德以及国际货币基金会的贷款所度过的[13]:111,西方国家使得南斯拉夫工业获得了快速发展的机会,经济援助达两亿美元之钜,一直到1967年截止,随后又给南斯拉夫农产品予以优惠待遇[13]:102。除了经济上,南美两国也在文化、教育等方面有所交流,1964年即陆续签订多项相关协定,南斯拉夫是当时唯一与美国签订此类协定的社会主义国家[13]:103。1970年,美国总统理察·尼克森访问南斯拉夫,为第一位访问该国的美国总统[13]:103,隔年狄托回访美国,双方亦发表联合公报,宣示保障和平、独立和相互尊重的原则[13]:103

虽说美国给予狄托大量援助,但南斯拉夫并未停止过国内的反美宣传,诸如韩战、中东战争和越战等,美国被南斯拉夫的官宣描写为“新殖民主义者”、“帝国主义者”[13]:104,其大使劳伦斯·H·希伯曼英语Laurence H. Silberman因曾为一位出生于南斯拉夫、且在南斯拉夫犯罪的美国公民奔走,被南斯拉夫官方列为不受欢迎人物,不久后该人也被解除了职务。美国国务院顾问海尔穆特·索南菲尔德英语Helmut Sonnenfeldt的“索南菲尔德主义”亦招惹南斯拉夫的不满,其主张美苏两方规划彼此的欧洲“责任区”,南斯拉夫称其为“雅尔达会议之复活”,而美苏双方皆对此予以否认[13]:104。南斯拉夫还有发表美国的经济援助乃干涉其内政、影响其分离主义运动的看法,两国亦对不结盟国家的看法不同,美国视其为社会主义国家势力正联合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工业国家对抗,对美国形成威胁,而狄托则视美国这在破坏不结盟国家的团结[13]:106

不结盟运动

[编辑]
1959年,狄托与埃及总统贾迈勒·阿卜杜-纳赛尔

南共自从被共产党情报局除名后,向西方靠拢,但1950年韩战爆发后,南斯拉夫深忧自己卷入东西两大阵营的交战中,开始转向其他小国寻求合作[52]。首先,南斯拉夫先与邻近的非社会主义国家—希腊土耳其签订友好条约,而后与义大利和奥地利处理领土问题,改善和西方国家的关系,再来,提出“独立于和两大超级强权的意识形态与军事关系、无关国家大小与强弱,各国关系一律平等、对于国际纠纷将避免以武力解决”等外交政策,积极拉拢第三世界国家[13]:133。1956年,狄托邀请印度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埃及总统贾迈勒·阿卜杜-纳赛尔比奥尼举行会议,商讨将上述理念发展成一国际组织的构想,1960年狄托于南斯拉夫召开筹备会议,隔年又在贝尔格勒举办了不结盟组织的首次高峰会议,与会者除了南斯拉夫外,皆是自西方国家殖民地独立的新兴国家,其基本立场为反对西方国家、争取政治上的独立[13]:134

南斯拉夫在这段时间于国际上脱颖而出,狄托本人也连带被称作“不结盟运动之父”[13]:134,在尼赫鲁去世、纳赛尔失势后更成为了不结盟国家的领袖[6]:549。此外,由于与大量不结盟国家的交往,南斯拉夫与许多自由经济国家相接触,进而促成了国内经济与社会的自由化[13]:135,如1967年1月1日,南斯拉夫成为首个允许所有外国人免签证入境的社会主义国家[56]。然而,南斯拉夫与第三世界国家在经济上的往来并无显著的成就,1958年南斯拉夫与不结盟国家之贸易额占其外贸总额17%,至1969年只占6.6%,到了1971年更是降到仅6%[57]:176,相对地,南斯拉夫与欧洲共同市场的贸易额逐年增加[13]:174

经济

[编辑]
南斯拉夫与其他东欧国家的人均GDP成长比较图。

二次大战重创了南斯拉夫,该国人口一共死亡170万人,占战前人口11%,死亡者平均年龄为22岁,包括9万名熟练劳工和4万名知识份子,另有大量基础设施与产业受到毁灭性打击[31]:195-196。因为上述缘故,狄托乃采非常手段以恢复国民经济为目标之政策。首先,南国仿造苏联模式,实行“第一次五年计划塞尔维亚语Први_петогодишњи_план_у_Југославији”(1947–1952)、大量将生产资料收归国有、无视农民的反抗来大规模推行集体农场[31]:195-196。1948年苏南决裂后,南国原倚赖苏联贷款、机器、原料与技术才能遂行的五年计划完全被推翻,并遭到后者连同卫星国的经济封锁。此剧变令南斯拉夫国内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南斯拉夫被苏联逐出共产情报局后,为反击其攻击言论、证明自己为忠实的马列主义者,继续加强计划经济和农业集体化[31]:103,使得原有重视重工业、忽视轻工业与民生物资的问题逐渐放大,狄托因而曾说道:“尽管知道集体农场在苏联经过二十多年的试验,情况仍然不妙,而我们却还是走俄国人的这条老路,这真的是犯了一个大错误。[58]”在此危机之下,英美两国给予南斯拉夫大量贷款、生产器具与原料,令其生产得以继续,维持其对外贸易和工业化[31]:106-108。南斯拉夫领导人认清国家不适用苏联模式,但亦不愿走资本主义之道路,因此吉拉斯、比查德和卡达尔等人研究新路线,其成果即“自主管理制度”[31]:106-108

南斯拉夫解释其共产主义与苏联的不同,指责后者违背马克思主义最终使“国家”与“政府”消逝的理想,反而政府官员缺乏负责精神、官僚主义盛行、运用国家资源谋求私利,使中央集权政府反而成为制约其经济发展的力量。因此,为使国家经济职能消逝,必须采取分权,令其权力紧缩至最低限度[59],实行方式即为工人自治与管理的作法,达到“社会共有”、由劳工自行经营的原则[6]:526-527,国家才将成为人民之工具,而非人民为国家之工具。以此为基础,1950年6月联邦政府通过了《国家经济企业与组织交付工人自治基本法》,开拓了企业自治的道路[60]:22,1953年1月新宪法通过后又将此制度由工矿业延伸至所有部门,包括教育、医疗、文化等非营利机构中。企业仅需依照国家计画规定的生产总比例,其他可自行设计其生产计画、自由经营、自负盈亏,其收入仅需缴纳给政府税款,部份可允许企业自行用于扩大投资,鼓励其提升经营效率、改善产品素质、提高市场消费率、视市场情况决定产品种类与产量。至此阶段,南斯拉夫已彻底脱离中央计划式经济,成为市场社会主义。50年代,南斯拉夫出口比例占进口比例的62%,国民生产毛额成长率超过10%,于东欧国家中特别显著[5]:155,自1947年至1978年,南斯拉夫的社会产品每年平均增长6.2%、工业产量每年平均增长9%以上,为当时经济发展最迅速的国家之一[31]:220-221。1980年代时,更成为世界上第7大工业国[61]

5,000亿第纳尔钞票,为南国当时恶性通货膨胀的象征。

然而由于过度削弱国家扮演的“平衡总体经济”的角色,又无类似的机关可担任此职,长期累积下来的问题终究日益恶化,爆发后即难以收拾。南斯拉夫的自治制度本身也存在著缺陷,有流于表面化的倾向,经常为改革而改革[8]:120。1970年代中后期,国际爆发能源危机,令南斯拉夫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和通货膨胀。政府为鼓励出口而将货币—“南斯拉夫第纳尔”多次贬值,造成国内进口产品价格升高、相关企业成本增加、物价不断上升[60]:26,1980年全国通货膨胀率为30.4%、1983年增为38.9%[62]、1987年升至118%[63]、1988年则高达250%[64],计算下来南斯拉夫人民在1980至1985年个人实际收入减少了35%[65],群众因此纷纷走上街头抗议,仅1988年就爆发了1,700次的罢工[60]:26。政府亦因为权力的下放,造成在冻结物价和干涉市场的能力皆有限,南斯拉夫经济发展较佳的斯洛维尼亚等联邦,亦不愿意提供提供资金协助开发南方的落后地区,视其为经济的负担,后者则认为前者压榨它们,以便宜的价格换取其原料[4]:137。资源分配不均使各区经济条件与人民生活水准不齐,滋长了各地区的本位主义,导致无法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甚至连铁路、邮政、电信此类必须全国统一的行业都被封闭隔绝,各共和国经济联系因而越趋薄弱、严重破坏了国家统一的物质基础[66]。对于经济改革的问题,各共和国亦争执不休,并升级成政治冲突、影响国家的稳定,最终成为分裂的原因[4]:130-131

交通运输

[编辑]

航空

[编辑]
南斯拉夫航空公司的波音737-300

南斯拉夫国内航空事业相当发达,贝尔格勒札格雷布斯普利特杜布罗夫尼克卢布尔雅那等城的机场规模最大,1988年时全国一共有184座机场[67],在1989年时南国国内外航线共有291条[68]。在南国航空公司中最大规模者为国营航空公司—南斯拉夫航空公司(现为“塞尔维亚航空公司”),该公司于1985年购入了波音737-300飞机,为欧洲最早采购此机型的航空公司。南航于1980年代中期的年乘客量达到了500万,同时也运营了80条的航线[69]

水运

[编辑]

海运方面,由于境内狄那里克阿尔卑斯山脉与亚得里亚海接壤,因而海滨地区地势偏高、良港极少[7]:215,为沿海航运的一大障碍,南国的主要港口有9个,其中最重要的克罗埃西亚的里耶卡(为南国第一大港,其总吞吐量占全国之半[70]:781)、黑山的巴尔、斯普利特(驻有南国的海军总司令部)与斯洛维尼亚的科佩尔,另外还有24个小型港口。1975年时海上航运量共有2,240万吨[70]:813,1988年时则有3,410万吨,1990年时有270艘超过1,000总吨的商船,共达3,608,705总吨[71]。南国内陆的水运也十分便利,1982年时国内航道有2,600公里长[71],主要为多瑙河与其支流,该河上最大的出口商埠为贝尔格勒[7]:216,1975年时南国河川运输量为23,600吨[70]:813

铁路

[编辑]
1971年8月,南斯拉夫铁路波希涅线上的JŽ 28-012货运列车。

南斯拉夫的所有铁路均由国营企业“南斯拉夫铁路”运营,其不仅连接了南斯拉夫国内各主要都市,贝尔格勒中央车站还有开往伊斯坦布尔等城市的国际列车[72]。二次大战刚结束时,南斯拉夫铁路线十分混乱,有五种规格的轨距(0.60公尺、0.75公尺、0.76公尺、1公尺和1.435公尺)[73],一直到1964年才进行大规模现代化工作。1970年,贝尔格勒-希德-萨格勒布一线开通,是为南斯拉夫第一条电气化铁路[73]。1945-70年期间,南斯拉夫修建了2,200公里以上的铁路,达铁路总长度的四分之一[74]:116。1975年时南斯拉夫铁路共10,100公里长[70]:813,至当年底时货物运输量达6,170万吨,旅客运输人数达12,560万延人[70]:813。1980年时,南斯拉夫有33.5%的铁路实现电气化,铁路年旅客运送人数为10,700万人,货物运送量达8,500万吨,其中26.8%是国际货物[74]:115。南斯拉夫铁路遍及全国所有主要城市,其中自贝尔格勒北至奥地利和匈牙利、南及伊斯坦堡的这条路线,就是一次大战前德意志帝国所主张建设的“三B铁路德语Bagdadbahn”其中一段[7]:227。大多数电力机车内燃机车都购自意大利的安萨尔多法国阿尔斯通瑞典通用电机公司[75],少数为南斯拉夫自行生产。

公路

[编辑]

1975年,南斯拉夫国内公路总长度达到100,300公里[70]:813,但其中柏油路仅38,700公里,道路状况颇为粗劣[70]:813。在南斯拉夫公路中最为重要的是1950年修建的“兄弟情和统一”干线公路,这条公路从南斯拉夫西北和奥地利的国境处出发,途径卢布尔雅那、萨格勒布、贝尔格莱德和斯科普里,到达南斯拉夫东南部和希腊的国境处,纵贯南斯拉夫全国,后来部份路段被建为高速公路[74]:122。南国在亚得里亚海沿岸修建了从扎达尔至铁托格勒的公路,对南斯拉夫的观光产业助益颇多[74]:122

社会

[编辑]

人口

[编辑]
历史人口
年份人口±%
1948 15,772,058—    
1953 16,936,573+7.4%
1961 18,549,291+9.5%
1971 20,522,972+10.6%
1981 22,427,585+9.3%
资料来源:[76]:21

南联邦于1989年人口约有23,690,000,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92.6人[1]:161。平均寿命自二次大战结束后大幅提高,上升了35年,根据1981年的调查,男性平均寿命为67.7岁,女性为73.2岁,出生率为1.51%、死亡率为0.96%[1]:161。南斯拉夫人口于二次大战刚结束时仅有1,500馀万人,而到了1990年时成长至2,300万人,增加了约50%。1961年至1981年,人口年增长率为0.95%,与当时已开发国家大致相同[77]。全国人口增长率则按地区不同而差异极大,根据1986年的纪录,较为发达的斯洛文尼亚和伏伊伏丁那人口年增长率为0.46%和0.87%,而同期较为落后的科索沃和马其顿则为2.51%和1.53%[77],特别是科索沃,1950年至1983年南斯拉夫人口总增长只有39%的时候,科索沃的人口增长了约220%[77],还在1980年代时还成了南斯拉夫人口密度最高的区域,达每平方公里146人[77]。南斯拉夫的劳动年龄人口的年均增长率为1.25%,在越落后的地区其比例即越高[77],而全国平均年龄为33.9岁,男性平均年龄为32.6岁,女性则35.1岁[77]。1960年代中期,政府开始支持计划生育的措施,以控制人口增长,并通过了堕胎法、加强现代避孕技术和性教育宣导[77]

南斯拉夫1961~91年人口增长

在二次大战刚结束时,南斯拉夫有不少人选择移民到他国,包括战争期间与轴心国合作者(其中有不少人被同盟国遣返回来)以及因为反共意识形态而选择离开南斯拉夫,据估计外移者约有数10万人[78],另外还有将德国侨民驱逐出境。40年代里,南斯拉夫政府进行国内移民,塞尔维亚、黑山和波黑等山区的平民大举迁移到肥沃、原属德裔居民的伏伊伏丁那土地[78]。50年代中,南国进入快速工业化时期,开拓了第二次的移民潮,高达数十万的低技术工人自乡村迁移到都市,其中以斯洛文尼亚移入者最多,其他共和国移民大量移住使其从一个农业为主的共和国转为南国唯一的现代工业化共和国[78],据统计,截至1990年为止,斯洛维尼亚曾有超过289,000人移入,并有约207,000人移出[78],移出者多前往西方国家或其他共和国谋生。据估计,因移民因素而使斯洛维尼亚实际上升了约14万的人口[78]

国外移民方面,在1960年至1966年期间,约有38万人从南斯拉夫移民到其他国家(主要是经济因素),70年代中期,西欧国家的劳工需求极高,南斯拉夫许多人便前往作为临时劳工谋生,最高峰时约有140万人[78],之后此数逐渐下降,后于80年代为100万人,40万人返回了南斯拉夫[78]。这些前往欧洲劳力市场的移民里以塞尔维亚人最多,占了37%,排名第二的是克罗埃西亚人,约有24%,但至80年代后反而是波黑人的数量持续上升[78]

民族

[编辑]
南斯拉夫各民族分布图。

1971年的南斯拉夫宪法将全国民族分为两类:“主体民族”与“非主体民族”,前者指其各个加盟共和国的主要民族,分别为塞尔维亚人克罗埃西亚人阿尔巴尼亚人斯洛维尼亚人马其顿人黑山人,后者则为其他所有民族的统称。根据1991年的统计,南斯拉夫最大的民族群体为塞尔维亚人,占了全国人口36%,其次为克罗地亚人(20%)、穆斯林人(10%)、阿尔巴尼亚人(9%)、斯洛文尼亚人(8%)、马其顿人(6%)、南斯拉夫人(2%)、黑山人(2%)和匈牙利人(2%)[79]

南斯拉夫民族中有著“穆斯林人”和“南斯拉夫人”两种特殊的民族,在联邦立国初期并未有“穆斯林人”的类别,也没有“波士尼亚人”这样的称呼,“波士尼亚”仅作国籍而非民族[12]:33-34,这些人仅能自称塞尔维亚人或克罗埃西亚人[12]:33-34,他们到了1963年才有了新的称呼:“穆斯林民族单位”,而到了1973年时才出现了“穆斯林人”此一称呼,同时政府也承认其为第六个主体民族,而波赫共和国脱离了南斯拉夫后,穆斯林人方改称“波士尼亚克人”,为非信仰回教波士尼亚人所接受[12]:33-34南斯拉夫人则为南国内自称属南斯拉夫,而非任何单一民族的群众[80],或可说是对国家的认同超越种族意识的群体[81],与亚历山大国王提出的“超民族”群体概念颇为相似,而与狄托“兄弟情与统一”政治口号,要求各民族平等、行动一致的理念有所区别,狄托此一口号也使那些自认为南斯拉夫人的群众感到失望[8]:115。1970年代初,全国只有约2%的人登记为南斯拉夫人[57]:194,在狄托的葬礼刚结束的1981年,自称为南斯拉夫人的人数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共1,216,463人,为当时总人口数的5%[80]

南斯拉夫自1918年成立后过了70多年,尽管人口上升了约70%,除了二次大战造成日耳曼人犹太人、匈牙利人人数下降、阿尔巴尼亚人增加较多外,其整体民族构成并未有什么变化[82]。南斯拉夫六个共和国与其两个自治省民族多样性甚大,除了塞尔维亚、斯洛维尼亚(1948年时,全国有98%的斯国人居住于斯国,而到了1981年则有90%[82])和黑山(全国70%的黑山人居住于黑山共和国内)属于民族单一之共和国外,其馀共和国国内皆有相当数量的少数民族,约有40%(850万人)塞尔维亚人居住在塞国外(主要为克国和波士尼亚)[79][82],另有克罗埃西亚20%的人口居住在克国外(主要为波士尼亚和佛伊弗迪纳)[79]。克罗埃西亚国内有著12%的塞尔维亚少数民族[82]。马其顿里有大量的土耳其人弗拉赫人和人数急剧增加的阿尔巴尼亚人[82]。科索沃则主要为阿尔巴尼亚人、塞尔维亚人、黑山人和穆斯林人[82]。另外波黑与佛伊弗迪纳的民族多样性最为复杂,前者有著塞尔维亚人(31%)、穆斯林人(44%)和克罗埃西亚人(17%),三者皆不具独霸的地位[79],而后者则有塞尔维亚人(51%)、匈牙利人、克罗埃西亚人、罗马尼亚人和卢森尼亚人等等[79]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南斯拉夫有著相当庞大的吉普赛人群体,根据1981年一次官方的统计,南国共有168,099名吉普赛人,而非官方数据则统计为此数的五到六倍之多[83]

宗教

[编辑]
圣萨瓦教堂,于南联邦时期完成的东正教教堂,是巴尔干半岛上最大、世界第二大东正教教堂。

南斯拉夫有著三种主要信仰,其与民族相连结,从信仰的不同可区分出族群。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埃西亚人以及匈牙利人信仰天主教,波士尼亚人与阿尔巴尼亚人信仰伊斯兰教,黑山人、塞尔维亚人及马其顿人信仰东正教[84]。除了上述三种主要宗教外,南国还存在著约40多种宗教团体,如犹太教旧公教会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国际奎师那知觉协会以及其他东方宗教,新教则有著耶和华见证会福音教会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循道宗等教派与组织[84]

南联邦立国后,尽管宪法有保障了政教分离、每位国民拥有宗教信仰自由,但由于宗教与民族意识联系至深,对南共提倡的“民族团结”与忠诚于国家的理念构成威胁(另外二战期间天主教教会曾和纳粹与克罗埃西亚法西斯组织乌斯塔莎有不同程度的合作[85]),故前者遂对教会组织进行报复与打压[86][87],将教会建筑与土地收归国有[86],还对许多牧师进行政治指控、迫害、监禁和殴打[86][84]。由于上述原因,1945年9月天主教主教联合写信向南斯拉夫当局抗议,但南斯拉夫政府的回应则是再起诉萨格勒布的枢机主教阿洛希斯·斯坦皮尼克英语Aloysius Stepinac和卢布尔雅那主教格瑞葛里·罗兹曼英语Gregorij Rožman,使得梵蒂冈当局表示抗议[84],在1945年至50年代初期,南共与教会(尤其是天主教)的关系极为恶劣[87]。苏南决裂后,狄托为争取西方国家的支持,才一改此类激进手段[86],南斯拉夫一般社会走向开放,许多神职人员都得到了赦免释放[87],当局才与教会关系转好。1958年,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埃西亚的主教首次被准许访问教宗[87]。1961年斯坦皮尼克去世后,南斯拉夫政府允许其以国葬待遇,标志著南斯拉夫与罗马教会的和解[86]。1985年还允许在东正教教会于贝尔格勒继续建造停工已久的“圣萨瓦教堂[88],该建筑物完成后成了巴尔干半岛上最大、世界第二大的东正教教堂[89]

南斯拉夫信教比率自王国时期至联邦时期有明显下降,根据1921和1948年的调查,信教人数达总人口的99%以上[84],而经过现代化、城市化和政府的宣传影响,到了1964年仅有总人口70.3%的人有信教,其比例分布不均,信教比例最高者为科索沃(91%),其次为穆斯林族(83.8%),最低者为斯洛文尼亚(65.4%)、塞尔维亚(63.7%)与克罗埃西亚(63.6%)[84],据后来调查指出,80年代时期信教人数有所回升,特别是在年轻族群[84]。1991年后爆发的南斯拉夫内战本身虽不具宗教战争的程度,但百年来三种主要宗教信众之间的仇恨也加剧了战争的残酷性[85],也影响了他国对其民族的支持,如后来俄罗斯政治家与东正教会支持相同信仰的塞尔维亚人[85]

教育

[编辑]
克拉古耶瓦茨大学英语University of Kragujevac,为1976年所建,位于塞尔维亚克拉古耶瓦茨一市。

狄托统治下的南斯拉夫相当注重教育,为此投注了相当的金钱与努力,每年国民收入约4%被用于教育[90]。南斯拉夫为联邦制国家,因此教育事务由各共和国与自治省自行负责[91]:9,但由于几度宪法的修订,各共和国的教育也受到中央的规定所影响。南斯拉夫教育建基于1958年的《教育通法》,将国内教育分作义务教育(osnovna skola)、中等教育(或又称“二级教育”)和高等教育(相当于大学教育)[91]:8

义务教育的对象为7到15岁的儿童,于1958年时延长至8年[92],毕业获得证书后,即可从其意愿投入职场。然而,多数南斯拉夫年轻人选择继续进修。中等教育则如职校、技术学校、艺术学校、体育学校、师范学校、军校等,学习更进一步的专业谋生技能,教育时间依各校性质有所不同,最短者如职校为3年,最长者如师范学校要5年,一般平均为4年的时间。高等教育则分作三类:高级学校(više škole)、高等学校(visoli škole)和军事学院。高级学校一般提供中等教育到大专院校之间的教育水准,高等学校则提供完整的大学学院教育[91]:13-14

南斯拉夫教育普及度相当高,1945年到1981年,7到10岁的儿童在义务教育的入学率从40%上升至98.6%[92],同时教师数量也上升了5倍之多,师生比由1比59降至1比20[92]。1984年时,90%以上的学生在完成义务教育后选择继续进修中等教育[93],高等教育学校也从1939年的26所上升到1987年的322所,同一时期学生也自20,000名增加到347,000名[94]

然而南斯拉夫政府也面临许多教育问题,教育发展会因共和国不同而有所差异[91]:6,举例来说,原为奥匈帝国一部分的斯洛维尼亚和克罗埃西亚就有著较高的教育与文化水准,而科索沃与波赫就很低,特别是穆斯林族群[91]:8。经济问题也影响到教育方面,由于政府出现资金周转问题,教育经费自1977年国民总收入的5.9%下降至1984年的3.5%[93],企业也抱怨年轻人花太多时间在职校,技能工作人才缺乏[93]。1990年代时大学辍学率颇高,在学生也要花很长时间才能获得学位,如花7年获得一个4年制学位、5年完成一个2年期的专案[94]

语言

[编辑]
1963年7月发表于《电报》报纸上的《关于克罗地亚语言名称和地位的宣言》,克罗埃西亚以此宣言向中央政府表示其与塞尔维亚语的不同,反对《诺维萨德协定》。

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主要有塞尔维亚-克罗埃西亚语斯洛文尼亚语马其顿语三种官方语言。

塞尔维亚-克罗埃西亚语为克罗埃西亚、塞尔维亚以及波士尼亚三个共和国的官方语言,依其使用的人或地方而有不同的名称,塞尔维亚人使用时将其称作“塞尔维亚克罗埃西亚语”(Srpsko hrvatski),书写上使用西里尔字母,若为克罗埃西亚人使用时,则将其称为“克罗埃西亚塞尔维亚语”(Hrvatsko srpski),书写使用拉丁字母。塞尔维亚语和克罗埃西亚语两种语言除了使用字母之外极为相似,故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就有如塞尔维亚文学家约凡·史可力克英语Jovan Skerlić宣扬促成语言上的统一[95],但此事一直受到战争与国内政治动荡所搁置,直到南联邦立国后,统一语言的运动才重新开始。1954年12月,塞尔维亚与克罗埃西亚的语言学者于塞国诺维萨德商讨,最终签署了《诺维萨德协定英语Novi Sad Agreement[96],宣示“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黑山人的民族语言是相同的,拥有埃化发音和伊耶化两种发音、使用字母的地位相等”等[95],促成了语言上的统一,将克语和塞语统称作“塞尔维亚-克罗埃西亚语”或“克罗埃西亚-塞尔维亚语”。

然而这道协议持续引来争议,一些塞人和克人的文化机构认为两种语言完全不同、坚持两者语言的独立性[97],对该语言持续进行著分化的行动,寻找两种语言一些单字和文法的差别证明之。1967年,联邦中央的诺维萨德出版局推出《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辞典》,其制定全国统一的发音标准,却引来克罗地亚知识份子不满,他们认为编撰者有将一些克国词汇“塞语化”、为大塞尔维亚文化沙文主义的表现、企图抹煞克罗地亚语言文化,故于1967年3月17日,克罗地亚130名著名知识份子联合发表《关于克罗地亚语言名称和地位的宣言》[4]:142-143,宣称塞语与克语并非是“用两种字母书写、实质上为同一种语言”的主张,属东方化与西方化语言之差别[98],要求中央政府与联邦宪法承认其主张。此一宣言引起广泛的争议,还进而牵扯了塞克两族的民族冲突,克族要求自己共和国里只准使用克语,塞族则反击表示克罗地亚国内的塞族应使用自己的语言,而中央政府则将两方领导整肃处理,并在后来的1974年新宪法给予地方更大权力[4]:142-143。新宪法的上路使得克国有权决定其官方语言,致使塞克两族统一语言的努力倒退[99],最终化为乌有。

塞克两族外的语言较无明显的争执,联邦政府对于民族组成复杂的波士尼亚并无承认有所谓“波士尼亚人”的存在,连带语言也不被认定具有单一性,仅管波黑由于历史上曾受到奥斯曼帝国统治所影响,混有不少土耳其语汇(多为口语上,较少出现于正式文件中)[100],但政府只承认其使用塞尔维亚-克罗埃西亚语,波黑本身也对于塞尔维亚-克罗埃西亚语的争议并无塞克两共和国强烈,较不关注[97],在教育上拉丁字母与西里尔字母也是完全平等地位、交互使用[100]。至于斯洛文尼亚语使用拉丁字母,马其顿语则为西里尔字母[12]:34-35。除了上述三种主要语言外,联邦也宪法保障了少数民族的语言,其中人数最庞大为阿尔巴尼亚语匈牙利语使用者,另外还有义大利人、斯洛伐克人、罗马尼亚人、保加利亚人、土耳其人和吉普赛人等少数民族皆有资格根据自身的语言进行教育和文化沟通[8]:42-43。教育上,政府也开放给这些少数民族得以学习他们自己的母语,但条件是后者必须先学会三种官方语言其中一种[101]

在联邦分裂的过程中,语言也随民族认同有所改变,除了塞克两族外,波士尼亚人也开始称他们所使用的语言为波士尼亚语,而非以往的“塞尔维亚-克罗埃西亚语”。至于与塞尔维亚关系密切,将官方语言设为塞尔维亚语蒙特内哥罗,也有部分人认为自己的语言应称作“蒙特内哥罗语[102]

文化

[编辑]
1961年卢布尔雅那街头南斯拉夫官方纪念劳动节活动

1990年代南斯拉夫崩溃之前,南斯拉夫曾是多元文化主义的社会。狄托在政治事务上把持著独裁、打击异己,但在文化方面相当开放[103]

电影

[编辑]

南斯拉夫的电影产业是在二次大战期间发展起来的,由1943年起,南共创建拍摄反侵略战争的新闻纪录片开始[104]。1944年12月13日,狄托于政府内创设电影部门,1945年9月则收归国有化,望透过集中管理以提升其文化素质[105]。这段期间里,各共和国也设置了相关部门,包括札格雷布的加德朗制片厂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Jadran Film、贝尔格勒的阿瓦拉制片厂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Aval Film基诺特卡电影档案馆英语Yugoslav Film Archive和电影学院、卢比安纳的特里格拉夫制片厂英语Triglav Film等等[105]。1947年5月,南国也有了第一部电影—《赞歌塞尔维亚语Славица (филм)》,内容为游击斗争的故事[104],由福杰克斯拉夫·阿福利克英语Vjekoslav Afric导演。

出身自南斯拉夫的演员包括达尼罗·巴塔·斯托科维奇英语Danilo Stojković留巴·塔迪奇英语Ljuba Tadić法比安·索瓦戈维奇英语Fabijan Šovagović拉德·舍博德兹加英语Rade Šerbedžija米拉·福兰英语Mira Furlan埃娜·贝戈维奇英语Ena Begović等。电影导演则有艾米尔·库斯杜力卡杜尚·马卡维耶夫英语Dušan Makavejev戈兰·马克维奇英语Goran Marković (film director)哈伊鲁丁·克尔瓦瓦茨英语Hajrudin Krvavac等人。南斯拉夫电影还邀请了外国的著名演员参与演出,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提名的《百万雄师满江红英语Battle of Neretva (film)》请来奥森·威尔斯尤·伯连纳[106],《苏捷什卡战役英语The Battle of Sutjeska (film)》请来理查德·伯顿演出[107]

此外,南斯拉夫亦开放给不少外国电影于国内拍摄,如哈里森·福特劳勃·萧弗兰科·尼罗英语Franco Nero等人主演的《纳瓦隆第十突击队英语Force 10 from Navarone (film)》、成龙主演的《龙兄虎弟[108]艾伦·阿金乔安娜·帕库拉英语Joanna Pacuła鲁格·豪尔主演的《逃离索比堡》等都在南斯拉夫国内拍摄[109]。为迎合政府的民族政策,电影界直到1990年代都避免出现民族主义的内容[110]

音乐

[编辑]
伊娃·薛尔森英语Eva Sršen,于1970举办的欧洲歌唱大赛为南斯拉夫取得第11名。

南斯拉夫音乐文化相当繁盛,由于其位于东西两大阵营之交集处,文化在两方取得了相当的平衡,也有著相当的区域特色,如波士尼亚的“赛富达林卡英语Sevdalinka”乐派即深受奥斯曼帝国统治后的东方文化影响[111]

40年代,南斯拉夫较为著名的音乐人为克罗埃西亚的伊弗·罗比克英语Ivo Robić,该人于南联邦立国后大量作曲,发行了约100多部唱片,多为单曲和流行乐,代表作为《夜间的陌生客英语Strangers in the Night》的原唱,罗比克后走入国际获得成功[111][112]。另外还有多迪·马尔扬诺维奇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Đorđe Marjanović推出融合南斯拉夫风格的现代舞蹈[111],该人后来成了南国的超级巨星之一[103]。南在50年代开始发展出真正的摇滚文化,这期间深受美国摇滚乐热潮所影响(尤其是查克·贝里巴迪·霍利),米勒·罗杰普尔英语Mile Lojpur即是被认为是最早出现的南斯拉夫摇滚歌手之一[103],许多年轻人开始玩起此类音乐,将其称作“电音”(električari)[111]。摇滚乐在70年代发展最盛[103],同时有著前卫摇滚、爵士摇滚、艺术摇滚、华丽摇滚、民谣摇滚、交响摇滚等多种风格,著名代表为波士尼亚裔克人塞尔杰克·贝贝克英语Željko Bebek[113]。80年代,南斯拉夫也同世界各地音乐文化,受到了“新浪潮”影响,音乐更具多样性。

南斯拉夫国内还有多种音乐文化活动,如“杜布罗夫尼克夏季音乐节英语Dubrovnik Summer Festival”、“斯普利特音乐节英语Split Festival”和“斯特鲁加诗歌之夜英语Struga Poetry Evenings”等等,该国也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唯一持续参加了欧洲歌唱大赛的国家,该国自1961年的法国坎城赛即开始参加,其他东欧国家一直到东欧剧变后1994年才陆续加入[114]

文学

[编辑]
伊沃·安德里奇,获得了1961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南斯拉夫的文学自1945年解放至1990年代解体历经了不同阶段的发展,有著各自民族风格的色彩,不存在单纯而笼统的“南斯拉夫文学”[115]:431。立国之初,南斯拉夫主要以歌颂解放战争时期南斯拉夫人民的苦难和反应社会主义的作品,如诗人迪桑卡·马克希莫维奇古斯塔夫·科尔科莱兹英语Gustav Krklec以及原有的社会文学运动作家怀著对新社会主义社会的期待、创作了不少赞颂社会主义的作品,后者代表如约凡·波波维奇英语Jovan Popović希多米尔·敏德洛维奇英语Cedomir Minderovic尤尔·卡斯戴拉英语Jure Kaštelan维西纳·帕伦英语Vesna Parun等。同时,马其顿文学和阿尔巴尼亚文学在这时大力发展,走上了复兴之路,特别是在科索沃、黑山和马其顿的阿尔巴尼亚人长期以来受到异族的侵略统治,连使用自己语言文字写作的权利都没有,人民政权的成立使其得以使用阿尔巴尼亚文自行发展,著名的几位作家如希伏齐·舒莱曼尼英语Hivzi Sulejmani希南·哈桑尼英语Sinan Hasani[115]:433

南斯拉夫文学界也反应了该国的政治变化,当其自1948年被共产党情报局除名后,长期在苏联文学俄语Советск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界处支配地位的社会现实主义受到南斯拉夫文人的严厉批评和攻击,从而成为南斯拉夫现代主义文学蔓延的契机[115]:434奥斯卡·达维科英语Oskar Davičo的小说代表了先锋派,而斯丹尼斯拉夫·维纳尔英语Stanislav Vinaver米洛斯·希尔加斯基英语Miloš Crnjanski等人的作品则反应了南国文坛从表现主义文学转化为超现实主义文学的历程,加上其与西方国家接触,亦造就了国内追随后者现代派诗歌的诗人,如杜桑·马帝奇英语Dušan Matić法斯科·波巴马太加·马太夫斯基英语Mateja Matevski皆为此派代表[115]:435。1956年前后,现代主义文学在南国立足脚跟后、稳固发展,转为低调,不再与现实主义针锋相对,开始互相承认其作品。到了1960年代,南斯拉夫文学界逐渐平静下来,当代文学转为平稳发展,青年作家和文学评论家追求深刻地诠释和复兴其传统的民族文学,还产生一股魔幻与黑色幽默的风潮,这类作品尤以米欧德拉格·布拉多维奇英语Miodrag Bulatović波拉·乔希斯英语Bora Cosic的小说为代表[115]:440。1961年,南斯拉夫小说家伊沃·安德里奇因著作—《德里纳河上的桥英语The Bridge on the Drina》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为巴尔干各国第一位获得此奖项的作家[115]:448。1970至80年代,现实主义再度复苏,成为影响南国文坛的一大派别,现代派作家的作品也因此发生本质上的改变,波里斯拉夫·贝基奇英语Borislav Pekić的《如何令吸血鬼安静》(Kako upokojiti Vampira)、米尔科·科瓦奇英语Mirko Kovač (writer)的《内脏之门》(Vrata od utrobe)皆为颇有影响力的作品[115]:442

总体来说,在南联邦约40馀年的存在时间里,其文学可说由解放战争、反抗法西斯的斗争的题材为基础所建立起来,其革命精神、英雄主义一直是历久不衰的主题,不仅数量可观、其质量亦有较高的艺术色彩,可谓为南国当代文学的精华[115]:444。从本质来看,南斯拉夫文学同其外交政策,既不属于西方资本主义文学,亦与苏联和东欧各国有所差别,缺乏社会主义国家作家具有的“主体思想”,各种流派皆在南斯拉夫文学界流行过一阵子,尽管最终看来仍是现实主艺文学最具影响力和最受南国读者之欢迎[115]:445

体育

[编辑]
伊维卡·奥西姆,出身波赫的南斯拉夫足球教练,率领南斯拉夫队参加洛杉矶奥运会,获得铜牌。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在体育上拥有很强实力。足球是南斯拉夫最为兴盛的体育运动。此外,南斯拉夫在体操篮球排球手球水球上也有很强的实力。南斯拉夫在奥运会上共获得过23块金牌、27块银牌和25块铜牌[116]。和其他东欧国家不同,南斯拉夫参加了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这届奥运也是南斯拉夫获得奖牌最多的一届奥运会。南斯拉夫在1984年于萨拉热窝举办了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这也使得南斯拉夫成为继苏联之后第二个举办奥运会的社会主义国家[110]

南斯拉夫足球重视技术和地面配合,有“东欧巴西”之称[117] ,是足球强国。南斯拉夫足球界相当重视教练培养,许多大学都设有足球教练课程,这也使得南斯拉夫不少足球教练都拥有硕士、博士学位。南斯拉夫也出了众多知名足球教练,其中有许多在外国活跃,如维利博尔·米卢蒂诺维奇。1976年,南斯拉夫还举办了欧洲足球锦标赛,这是东欧国家首次举办大型足球赛事[118]贝尔格莱德红星队1990-1991赛季获得欧洲联赛冠军杯锦标[119],这是在1985-86赛季布加勒斯特星队之后,第二次有东欧球队获得此荣誉[120]南斯拉夫国家队获得了1960年的“欧洲杯”和1968年的“欧洲足球锦标赛”的亚军[121][122],还获得了1978年的“欧洲U-21足球锦标赛”和1987年“世界青年足球锦标赛”的冠军[123]。1980年代后期,在伊维卡·奥西姆教练的指导下,南斯拉夫拥有德拉甘·斯托伊科维奇德扬·萨维切维奇罗伯特·普罗辛内茨基兹沃尼米尔·博班斯雷奇科·卡塔内茨达尔科·潘采夫等众多球星,在1990年的“意大利世界杯”上打入前八强,在四分之一决赛时和阿根廷对战,一直坚持到点球大战才分出胜负[124]。然而这时南斯拉夫的民族和地区之间的对立已日益尖锐,南斯拉夫的解体也已经开始。1990年5月,在贝尔格莱德红星和萨格勒布迪纳摩的一场足球比赛中,塞尔维亚人球迷和克罗地亚人球迷之间发生了大规模暴动[125]。南斯拉夫虽然通过了1991年之前举行的1992年欧洲足球锦标赛的预选,但该年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马其顿宣布独立。在大赛开始之前,1992年春天波黑也宣布独立,奥西姆为了表示对南国内战的不满而辞去了教练职务[126]。南斯拉夫也受到了联合国的制裁,国家队被禁止参加国际赛事[127]

南斯拉夫还是手球强国,南斯拉夫国家手球队获得过1986年的“世界男子手球锦标赛”的冠军[128],在1970年和1974年获得这项赛事的季军[129][130]、1982年获得赛事的亚军[131]。南斯拉夫在水球上也有相当实力。南斯拉夫男子水球国家队英语Yugoslavia men's national water polo team奥运比赛上三次获得金牌(1968年、1984年、1988年)、四次获得银牌(1952年、1956年、1964年、1980年)[132]。在世界游泳锦标水球赛上获得过两次金牌(1986年、1991年)、两次铜牌(1973年、1978年)[133]水球世界杯上两次夺得金牌(1987年、1989年)、两次夺得银牌(1981年、1991年)、一次夺得铜牌(1979年)[134]欧洲水球锦标赛英语European Water Polo Championship上的表现也很杰出,自南国1945年立国至1991年灭亡期间举办过的15场比赛中,仅有1947、1981和1983年三次的赛事没有得牌,南国共保有1面金牌、7面银牌和4面铜牌的战绩[135]

多元性

[编辑]

人们常这样形容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多样性:[136][13]:7

“五个民族”一般不包括普遍被视为塞尔维亚人的黑山人,以及分布于科索沃阿尔巴尼亚人、塞尔维亚北部伏伊伏丁那自治省匈牙利人以及遍布国内各处的少数罗姆人等三个非斯拉夫民族。

“七个邻国”在南斯拉夫内部有时会被称作“七个不幸”,因“不幸”一词在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中写作“brigama”,正好是南斯拉夫各邻国在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中的首字母(B-保加利亚、R-罗马尼亚、I-意大利、G-希腊、A-奥地利、M-马扎尔(匈牙利)、A-阿尔巴尼亚)[137]。“一个联邦国家”有些也为“一个铁托”或“一个政党”(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13]:7[138]

参见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吴贞正, 南斯拉夫民主化進程之研究, 淡江大学欧洲研究所, 1992 
  2. ^ Yugoslavia (former federated nation, 1929-2003) : The second Yugoslavia. britannica.com.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Inc. [2014-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15). 
  3. ^ Chip Gagnon. "Historical Roots of the Yugoslav Conflict" Part 3: The Second Yugoslavia. Ithaca College Website. [2014-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3). 
  4.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4.17 4.18 4.19 4.20 4.21 4.22 4.23 4.24 李浩维, 族群衝突的理論與實證:以前南斯拉夫聯邦解體為例, 淡江大学欧洲研究所, 2006 
  5. ^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胡莉莉, 南斯拉夫與蘇聯之分裂及其影響, 淡江大学欧洲研究所, 1982 
  6. ^ 6.00 6.01 6.02 6.03 6.04 6.05 6.06 6.07 6.08 6.09 6.10 6.11 6.12 6.13 6.14 6.15 李迈先, 東歐諸國史, 三民书局, 1990, ISBN 957-14-0023-8 
  7. ^ 7.0 7.1 7.2 7.3 7.4 7.5 刘必权, 世界列國誌–西歐、東歐、加拿大, 川流出版社, 1967 
  8. ^ 8.00 8.01 8.02 8.03 8.04 8.05 8.06 8.07 8.08 8.09 8.10 8.11 Crnobrnja, Mihailo, 南斯拉夫分裂大戲, 麦田出版, 1999, ISBN 9577088422 
  9. ^ 马细谱. 南斯拉夫興亡.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 ISBN 978-7-5097-1140-8. 
  10. ^ Air victories of Yugoslav Air Force. Vojska.net. [2010-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27). 
  11. ^ The Yugoslav-Soviet Rift. 联邦研究部. [2012-1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3). 
  12. ^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江秉彝, 南斯拉夫疆界與民族衝突 (1991-2006), 东海大学政治学研究所, 2008 
  13. ^ 13.00 13.01 13.02 13.03 13.04 13.05 13.06 13.07 13.08 13.09 13.10 13.11 13.12 13.13 13.14 13.15 13.16 13.17 13.18 13.19 13.20 13.21 13.22 13.23 13.24 13.25 彭杰夫, 南斯拉夫的外交政策, 淡江大学欧洲研究所, 1979 
  14. ^ 14.0 14.1 14.2 14.3 14.4 洪茂雄, 南斯拉夫史:巴爾幹國家的合與分, 三民书局, 2005, ISBN 957-14-4148-1 
  15. ^ 岑尚. 南斯拉夫種族獨立運動之研究. 国防杂志. 1991, 7 (3): 55. 
  16. ^ 16.0 16.1 尹庆耀. 南斯拉夫的今昔. 共党问题研究. 1992, 18 (11). 
  17. ^ 17.0 17.1 Bennett, Christopher, Yugoslavia's Bloody Collapse: Causes, Course and Consequences,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995, ISBN 081-471-234-7 
  18. ^ 18.0 18.1 18.2 久保庆一, 引き裂かれた国家―旧ユーゴ地域の民主化と民族問題, 有信堂高文社, 2003, ISBN 978-4842055510 
  19. ^ 潘志平, 民族自決還是民族分裂—民族和當代民族分離主義, 新疆: 新疆人民出版社: 79, 1999 
  20. ^ 塞爾維亞不承認科索沃獨立,美俄中立場不同. 中国评论新闻网. [2014-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15). 
  21. ^ 普京重申俄罗斯反对科索沃独立的立场. 新华网. [2012-05-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10). 
  22. ^ 法英德意宣布承认科索沃独立,西班牙等国反对. 新浪新闻. [2012-05-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3). 
  23. ^ 环球风光旅游:外国旅游地理. eur.bytravel.cn. [2012-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15). 
  24. ^ Yugoslavia Drainage Systems. 联邦研究部. [2012-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3). 
  25. ^ Yugoslavia Climate. 联邦研究部. [2012-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3). 
  26. ^ Yugoslavia Topography. 联邦研究部. [2012-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1). 
  27. ^ 27.0 27.1 Wolff, Robert Lee, The Balkans in Our Tim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6 
  28. ^ 28.0 28.1 28.2 28.3 Titoism (PDF). ff.uni-lj.si. [2012-12-1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06-26). 
  29. ^ 29.0 29.1 Constitution of the Federative People's Republic of Yugoslavia, January 31, 1946. arhivyu.gov.rs. [2012-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12). 
  30. ^ Government - Yugoslavia - Europe. countriesquest.com. [2012-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15). 
  31. ^ 31.00 31.01 31.02 31.03 31.04 31.05 31.06 31.07 31.08 31.09 31.10 31.11 郑学稼, 共產主義之異化(上), 黎明文化事业, 1982 
  32. ^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自治的失败—关于集权与分权关系的思考. 中国社会科学院. [2012-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13). 
  33. ^ 33.0 33.1 33.2 33.3 33.4 孔寒冰, 東歐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 ISBN 978-7-208-09125-2 
  34. ^ 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憲法監督制度. 中国社会科学院. [2012-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15). 
  35. ^ Djokić, Dejan, Yugoslavism: Histories of a Failed Idea, 1918–1992, London: Hurst & Co: 129, 2003, ISBN 1-85065-663-0 
  36. ^ Yugoslavia State Presidency. 联邦研究部. [2012-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3). 
  37. ^ Denitch, Bogdan, Ethnic Nationalism: The Tragic Death of Yugoslavia,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04–105, 1994, ISBN 0-816-624-593 
  38. ^ 38.0 38.1 Combined Arms Center, Military Review November, 1980, Kansas: Combined Arms Center, 1980 
  39. ^ History of the war in Bosnia. balkandevelopment.org. [2012-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09). 
  40. ^ 40.0 40.1 40.2 Combined Arms Center, Military Review November, 1993, Kansas: Combined Arms Center, 1993 
  41. ^ 41.0 41.1 41.2 41.3 Yugoslavia Postwar Development. 联邦研究部. [2012-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10). 
  42. ^ Yugoslavia Military Budget. 联邦研究部. [2012-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10). 
  43. ^ 地方防禦部隊. 中国百科网. [2012-0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06). 
  44. ^ Thomas, Nigel, The Yugoslav Wars (1) - Slovenia & Croatia 1991-95, Osprey Publishing: 7, 2006, ISBN 184-176-963-0 
  45. ^ Bloxham, Donald, The Oxford Handbook of Genocide Studi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55, 2010, ISBN 019-161-361-4 
  46. ^ Nuclear. nti.org. [2012-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01). 
  47. ^ Serbia - Nuclear Weapons Activities. fas.org. [2012-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08). 
  48. ^ The Use of Landmines in Bosnia and Herzegovina (PDF). essex.ac.uk. [2012-06-0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3-12-12). 
  49. ^ Yugoslavia Arms Imports. 联邦研究部. [2012-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10). 
  50. ^ Cohen, Lenard, State Collapse in South-Eastern Europe: New Perspectives on Yugoslavia's Disintegration, Purdue University Press: 306, 2008, ISBN 978-1557534606 
  51. ^ Yugoslavia The Military and Society Development. 联邦研究部. [2012-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10). 
  52. ^ 52.0 52.1 Rubinstein, Alvin Z., Yugoslavia and the Nonaligned World, Princeton: 220, 1970 
  53. ^ 1963年中共三评苏共中央公开信:南斯拉夫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吗?. [2013-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07). 
  54. ^ 54.0 54.1 54.2 Yugoslavia The Soviet Union. 联邦研究部. [2012-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3). 
  55. ^ 55.0 55.1 李迈先, 東歐共產國家現況剖視, 行政院敌情研究室, 1962 
  56. ^ Beyond Dictatorship. 时代. [2012-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04). 
  57. ^ 57.0 57.1 Singleton, Fred, Twentieth Century Yugoslavia,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6 
  58. ^ 沈志华. 论1948年苏南冲突的结果——南斯拉夫是如何走上独立道路的?. 世界历史. 1999, (5): 16. 
  59. ^ 问题与研究 1980,第21页
  60. ^ 60.0 60.1 60.2 黄文宏,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經濟改革之研究, 淡江大学欧洲研究所, 1989 
  61. ^ Brzezinski, Zbigniew, The Grand Failure: The Birth and Decay of Communism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New York: Charles Schribner's Sons: 141, 1989, ISBN 0-684-19034-6 
  62. ^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Yugoslavia-Analysis of Economic and Political Trends Every Quarter, Country Report(第四冊), London: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2, 1988 
  63. ^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Quarterly Economic Review of Yugoslavia(第一冊), London: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2, 1986 
  64. ^ 严正. 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出版社). 1989-01-04: 6. 
  65. ^ 李乾亨、李瑞龙, 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改革的理論與實踐, 北京: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 1987 
  66. ^ 郭永学. 原苏联与前南斯拉夫民族政策的比较. 东欧中亚研究. 2000, (4): 28. 
  67. ^ Yugoslavia transport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联邦研究部. [2012-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3). 
  68. ^ Yugoslavia and Telecommunications. 联邦研究部. [2012-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10). 
  69. ^ JAT Yugoslav Airlines Fleet Details and History. Planespotters.net. [2012-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05). 
  70. ^ 70.0 70.1 70.2 70.3 70.4 70.5 70.6 台湾经济研究所, 台灣經濟研究所叢書:東歐經濟與貿易, 台湾经济研究杂志社, 1980 
  71. ^ 71.0 71.1 Yugoslavia Communications - 1990. theodora.com. [2012-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11). 
  72. ^ Putovanja - Balkan Express saobraća samo do Sofije - B92 Putovanja. b92.net. [2012-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10). 
  73. ^ 73.0 73.1 SERBIAN RAILWAYS - History. zeleznicesrbije.com. [2012-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22). 
  74. ^ 74.0 74.1 74.2 74.3 中村泰三, 東欧圏の地誌, 古今书院, 1987 
  75. ^ Die Aufteilung des JŽ-Triebfahrzeugparkes. le-rail.ch. [2012-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15). 
  76. ^ National structure of population in SFR Yugoslavia (PDF). http://pod2.stat.gov.rs/. [2016-04-3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6-03-04). 
  77. ^ 77.0 77.1 77.2 77.3 77.4 77.5 77.6 Yugoslavia Population. 联邦研究部. [2012-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3). 
  78. ^ 78.0 78.1 78.2 78.3 78.4 78.5 78.6 78.7 Migrations in the territory of former Yugoslavia from 1945 until present time (PDF). ff.uni-lj.si. [2012-08-1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2-04-03). 
  79. ^ 79.0 79.1 79.2 79.3 79.4 Yugoslavia. autocww2.colorado.edu. [2012-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5). 
  80. ^ 80.0 80.1 Perica, Vjekoslav, Balkan Idols: Religion and Nationalism in Yugoslav Stat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01, 2002, ISBN 0-19-514856-8 
  81. ^ Wachte, Andrew, Making a Nation, Breaking a Nation Making a Nation, Breaking a Nation Literature and Cultural Politics in Yugoslav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93, 1998, ISBN 0-8047-3181-0 
  82. ^ 82.0 82.1 82.2 82.3 82.4 82.5 Yugoslavia. 联邦研究部. [2012-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10). 
  83. ^ Yugoslavia. 联邦研究部. [2012-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10). 
  84. ^ 84.0 84.1 84.2 84.3 84.4 84.5 84.6 Yugoslavia. 联邦研究部. [2012-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1). 
  85. ^ 85.0 85.1 85.2 Religion, Conflict and Prospects for Peace in Bosnia, Croatia and Yugoslavia. georgefox.edu. [2012-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2). 
  86. ^ 86.0 86.1 86.2 86.3 86.4 Religious and Ethnic Diversity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War and Political Changes in the Territories of Former Yugoslavia. 联邦研究部. [2012-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3). 
  87. ^ 87.0 87.1 87.2 87.3 Yugoslavia (PDF). stm.unipi.it. [2012-12-0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4-03-15). 
  88. ^ Yugoslavia. 联邦研究部. [2012-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3). 
  89. ^ The Cathedral of Saint Sava – Via Balkans. viabalkans.com. [2012-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19). 
  90. ^ 于沛、戴桂菊、李锐, 斯拉夫文明, 福建教育出版社: 327, 2008, ISBN 9787533449605 
  91. ^ 91.0 91.1 91.2 91.3 91.4 Georgeoff, Peter John, The Educational System of Yugoslavia. Education around the World.,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Washington, DC. Div.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1982 
  92. ^ 92.0 92.1 92.2 Yugoslavia Primary Schools. 联邦研究部. [2012-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3). 
  93. ^ 93.0 93.1 93.2 Yugoslavia Secondary Education. 联邦研究部. [2012-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3). 
  94. ^ 94.0 94.1 Yugoslavia Higher Education. 联邦研究部. [2012-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1). 
  95. ^ 95.0 95.1 Greenberg, Robert D., Language and Identity in the Balkans : Serbo-Croatian and Its Disintegration: Serbo-Croatian and Its Disintegr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0, 2004, ISBN 0-191-514-551 
  96. ^ Bellamy, Alex J., The Formation of Croatian National Identity: A Centuries-old Dream,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38, 2003, ISBN 9780719065026 
  97. ^ 97.0 97.1 LANGUAGE POLITICS IN BOSNIA, CROATIA, AND SERBIA. [2012-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08). 
  98. ^ Language Evolution in Bosnia (PDF). [2012-12-0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2-06-16). 
  99. ^ Yugoslavia Languages. 联邦研究部. [2012-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10). 
  100. ^ 100.0 100.1 Socio-Political Controversies about the Bosnian Language (PDF). 联邦研究部. [2012-12-0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01-03). 
  101. ^ 田鹏. 文化民族主義與前南斯拉夫地區的民族語言問題. 世界民族. 2009, (2): 14–22 [2012-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24). 
  102. ^ Janich, Nina, Sprachkulturen in Europa: Ein internationales Handbuch, Tübingen, Tübingen: Gunter Narr Verlag: 13, 135, 261–263, 2002, ISBN 3823358731 
  103. ^ 103.0 103.1 103.2 103.3 Former Yugoslavia. prog-sphere.com. [2012-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15). 
  104. ^ 104.0 104.1 郑雪来, 世界电影鉴赏辞典/四编, 福建教育出版社: 438, 2003, ISBN 9787533431112 
  105. ^ 105.0 105.1 Nationalization of the film industry - Yugoslavia - director, cinema. filmreference.com. [2012-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21). 
  106. ^ Bitka na Neretvi (1969) - IMDb. IMDb. Amazon. [2012-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31). 
  107. ^ Sutjeska (1973) - IMDb. IMDb. Amazon. [2012-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7-14). 
  108. ^ Movie > Armour of God. filmapia.com. [2012-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03). 
  109. ^ Film - Robert Gwilym. freewebs.com. [2012-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01). 
  110. ^ 110.0 110.1 Lampe, John R., Yugoslavia as History: There Twice was a Count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42, 2000 
  111. ^ 111.0 111.1 111.2 111.3 (ex)Yugoslavian popmusic before 1960 - Europopmusic. europopmusic.eu. [2012-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25). 
  112. ^ Barikada - World Of Music. barikada.com. [2012-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25). 
  113. ^ (ex)Yugoslavian popmusic in the seventies - Europopmusic. europopmusic.eu. [2012-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16). 
  114. ^ Olexandr - Hasta La Vista (Ukraine 2003). eurovision.tv. [2012-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2-15). 
  115. ^ 115.0 115.1 115.2 115.3 115.4 115.5 115.6 115.7 115.8 林洪亮, 東歐當代文學史, 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8, ISBN 7-80109-234-1 
  116. ^ Olympic Medal Winners. IOC. [2012-1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09). 
  117. ^ 欧洲杯预选赛刮起斯拉夫风“欧洲巴西人”奉献惊喜. 足球-劲体育. [2012-1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07). 
  118. ^ 足球周刊, 歐洲杯50年, 体坛周报社: 64, 2008 
  119. ^ 1990–91 All matches – season at UEFA website. UEFA. [2012-1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03). 
  120. ^ 宇都宫彻壱, 幻のサッカー王国―スタジアムから見た解体国家ユーゴスラヴィア, 古今书院: 4, 1998, ISBN 978-432-685-151-5 
  121. ^ Delaunay's dream comes true. UEFA. [2009-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1-23). 
  122. ^ The Italian job. UEFA. [2009-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1-30). 
  123. ^ Chile 1987: Yugoslavian fireworks. FIFA. [2009-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5-16). 
  124. ^ 阿根廷两次夺得世界杯冠军. sports.iqilu.com. [2012-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15). 
  125. ^ 検証-1990.5.13. [2012-1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0). 
  126. ^ War - Football by other means. empower-sport.com. [2012-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15). 
  127. ^ FAI History Chapter 38 - UEFA 2000 qualifying tournament. fai.ie. [2012-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8). 
  128. ^ International Handball Federation (PDF). 国际手球联合会. [2012-09-2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2-10-31). 
  129. ^ International Handball Federation (PDF). 国际手球联合会. [2012-09-2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2-10-31). 
  130. ^ International Handball Federation (PDF). 国际手球联合会. [2012-09-2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2-10-31). 
  131. ^ International Handball Federation (PDF). 国际手球联合会. [2012-09-2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2-10-31). 
  132. ^ Vito Padovan - YU Water Polo National Team. oocities.org. [2012-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15). 
  133. ^ Australian Water Polo Inc.: FINA World Championships. waterpoloaustralia.com.au. [2012-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29). 
  134. ^ Australian Water Polo Inc.: FINA World Cup. waterpoloaustralia.com.au. [2012-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29). 
  135. ^ Professional Water Polo DVDs. prowaterpolo.com. [2012-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15). 
  136. ^ 6共和国制と74年憲法. h3.dion.ne.jp. [2012-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4). 
  137. ^ Allcock, John B., Explaining Yugoslavia, C. Hurst & Co. Publishers: 211, 2000, ISBN 9781850652779 
  138. ^ Yugoslavia - Television Tropes & Idioms. tvtropes.org. [2012-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