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靖(147年—222年),文休豫州汝南平輿人,蜀漢政治家。三國時代人物評論家許劭的堂兄、許瑒的堂弟、許欽之父、許游祖父。

生平

编辑

許靖自年輕時就與堂弟許劭同為評論人物的名士,但與許劭關係惡劣[1],所以當許劭擔任汝南功曹(郡的人事長官)時,故意不用許靖[2]。之後劉翊來了做太守,才推舉許靖為孝廉,任尚書郎

董卓掌權時,任命周毖為吏部尚書,許靖則和周毖共同選拔人才,像是進用了荀爽韓融陳紀等德高望重之人,並任命韓馥劉岱張咨孔伷張邈等人就任地方刺史太守,許靖也被任命為巴郡太守,但沒有上任,後來補任御史中丞。後來韓馥等人追隨袁紹起兵,董卓於是殺了周毖,許靖擔心被連累,加上堂兄許瑒也跟隨孔伷起兵,遂輾轉逃亡各地,先後投靠豫州刺史孔伷、揚州刺史陳禕吳郡都尉許貢會稽太守王朗孫策平定江東後,又逃往交州避難。在交州避難時,張翔曾出使交州,想要招募許靖,但許靖拒絕,張翔憤而在回京途中,把許靖所寫給曹操的書信投諸江水。後來受到益州劉璋邀請,受任為巴郡廣漢太守,在原蜀郡太守王商過世之後,又轉任蜀郡太守。

劉備包圍成都,許靖想要棄城逃跑但失風被捕。劉備看不起許靖貪生怕死而棄用他;但法正認為許靖雖然無才無德,但卻是名滿天下的名士,如果不起用會對劉備聲望造成影響,以後人才召募以及政治號召上將多有困難。劉備遂採納法正意見任用許靖為左將軍長史,給許靖沒有實權的虛職。

劉備自稱漢中王時,被任命為太傅,章武元年(221年)劉備稱帝時,更升任為司徒三公之一),僅次於丞相諸葛亮但並無實權,許靖自知自己的官位只是幌子所以也不強求功名,過著樸素節儉的生活。六月,為劉備兩個庶子劉永劉理��封王詔命[3],次年(222年)逝世,年過七十。

亲属

编辑
  • 子:许钦,许靖长子,在许靖死前即去世。
  • 孙:许游,许钦之子,景耀(258年—263年)年间任尚书。
  • 堂兄:許瑒,官至陈国相,与豫州刺史孔伷合兵反董卓
  • 堂弟:許劭,字子将。

另有一哥哥,名不詳,有外孫陳祗,因少孤而被許靖收養,後為劉禪的寵臣。[4]

评价

编辑
  • 袁徽:“许文休英才伟士,智略足以计事。自流宕已来,与群士相随,每有患急,常先人后己,与九族中外同其饥寒。其纪纲同类,仁恕恻隐,皆有效事,不能复一二陈之耳。”(《三国志·蜀书·许麋孙简伊秦传第八》)
  • 宋忠:“文休倜傥瑰玮,有当世之具,足下当以为指南。”(《三国志·蜀书·许麋孙简伊秦传第八》)
  • 诸葛亮:“靖人望,不可失也,借其名以竦动宇内。”
  • 法正:“天下有获虚誉而无其实者,许靖是也。”(《三国志·蜀书·庞统法正传第七》)
  • 蒋济:“许文休者,大较廊庙器也,而子将贬之。若实不贵之,是不明也;诚令知之,盖善人也。”(《三国志·许靖传》注引《万机论》)
  • 杨戏:“司徒清风,是咨是臧,识爱人伦,孔音锵锵。”(《三国志·蜀书·邓张宗杨传第十五》)
  • 陈寿:“许靖夙有名誉,既以笃厚为称,又以人物为意,虽行事举动,未悉允当,蒋济以为‘大较廊庙器’也。”(《三国志·蜀书·许麋孙简伊秦传第八》)
  • 孙盛:“夫礼贤崇德,为邦之要道,封墓式闾,先王之令轨,故必以体行英邈,高义盖世,然后可以延视四海,振服群黎。苟非其人,道不虚行。靖处室则友于不穆,出身则受位非所,语信则夷险易心,论识则殆为衅首,安在其可宠先而有以感致者乎?若乃浮虚是崇,偷薄斯荣,则秉直仗义之士,将何以礼之?正务眩惑之术,违贵尚之风,譬之郭隗,非其伦矣。”
  • 裴松之:“文休名声夙著,天下谓之英伟,虽末年有瑕,而事不彰彻,若不加礼,何以释远近之惑乎!”“许靖羁客会稽,闾阎之士,孙策之来,於靖何为?而乃泛万里之海,入疫疠之乡,致使尊弱涂炭,百罹备经,可谓自贻矣。谋臣若斯,难以言智。孰若安时处顺,端拱吴、越,与张昭、张纮之俦同保元吉者哉?”(《三国志·许靖传》)
  • 叶适:“许靖以汝南胜士著名,既尝预汉谋议,及其流播,无所茍容其身者,则臣役之晚岁,遂有翻成见薄之事。然则如荀彧之出处,殆未可以轻责也。法正薄夫,乃知靖为当敬。发悟刘备用贤之机,诸葛亮之亲厚,正有以哉。”
  • 杨维桢:“汝南许文休,丧乱一驽士。敢当诸葛拜,合受玄德鄙。 士论推指南,无乃失臧否。乃知群公曹,排摈有公是。”(《览古四十二首·其二十一》)

艺术形象

编辑

影视

编辑

參考資料

编辑

註釋

编辑
  1. ^ 太平御覽》卷四九六引曹丕《典論》曰:「汝南許劭與族兄靖俱避地江東,保吳郡。爭論於太守許貢座,至於手足相及。」
  2. ^ 《三國志·卷三八·許靖傳》載,靖「少與從弟劭俱知名,並有人倫臧否之稱,而私情不脅。劭為郡功曹,排擯靖不得齒敘,以馬磨自給」。
  3. ^ 見《三國志·蜀書·二主妃子傳》
  4. ^ 《三國志·董允傳》:祗字奉宗,汝南人,許靖兄之外孫也。少孤,長於靖家。

延伸阅读

编辑

[]

 三國志·卷38》,出自陳壽三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