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高宗
朝鮮高宗(朝鮮語:조선 고종/朝鮮 高宗 Joseon Gojong;1852年9月8日—1919年1月21日[2])姓李,諱㷩[1](朝鮮語:이희/李㷩 Yi Hui),字明夫(後改聖臨),1864年即位為朝鲜王朝第26代國王,後於1897年登基大韓帝國開國皇帝,1907年退位。本名載晃,乳名命福,是兴宣大院君嫡二子,母为骊兴府大夫人闵氏。
朝鮮高宗 | |
---|---|
朝鲜国第26代國王 第1代大韓帝國皇帝 | |
在位期間:1864年1月16日-1907年7月20日 | |
前任:朝鲜哲宗 | |
繼任:朝鮮純宗 | |
年號 | 同治、光绪(沿用清朝) 建阳(朝鲜王朝) 光武(大韓帝國) |
姓名 | 李㷩[1] |
封號 | 翼成君 德寿宫李太王 |
字 | 明夫,后改聖臨 |
號 | 珠淵 |
別名 | 李載晃(本名) 命福(乳名) |
出生 | 朝鮮國漢城府雲峴宮 | 1852年9月8日
逝世 | 1919年1月21日 日治朝鮮京城府德壽宮 | (66歲)
廟號 | 高宗 |
諡號 | 文憲武章仁翼貞孝太皇帝 |
尊號 | 1873年上尊号“統天隆運肇極敦倫” 1888年加尊号“正聖光義明功大德” 1890年加尊号“堯峻舜徽禹謨湯敬” 1892年加“應命立紀至化神烈” 1900年加尊号“巍勳洪業啓基宣曆” 1902年加尊号“乾行坤定英毅弘休” 1907年加尊号“寿康” |
陵墓 | 韩国京畿道南楊州市金谷洞洪裕陵 |
父親 | ��明世子(過繼)、興宣大院君(生父) |
母親 | 神貞王后(過繼)、纯穆大院妃闵氏(生母) |
皇后 | 明成皇后閔玆暎 |
妃 | 純獻皇貴妃嚴氏 |
貴人 | 永寶堂貴人李順娥 貴人張氏 內安堂貴人李氏 寶賢堂貴人鄭氏 福寧堂貴人梁春基 光華堂貴人李完興 |
尚宮 | 三祝堂尚宮金玉基 貞和堂尚宮金氏 |
宮人 | 宮人廉氏 宮人徐氏 宮人金氏 宮人張氏 |
1864年1月16日(哲宗十五年/同治二年十二月八日),因朝鲜哲宗无子而逝,孝明世子(後尊為朝鮮翼宗,大韓帝國時又尊為朝鮮文祖)的趙大妃擇由李㷩入繼為孝明世子之嗣子,繼登大寶,封翼成君,12月13日即位。高宗在位期間先後由生父興宣大院君、妻子閔氏等執掌大權,自己並無實權。此時朝鮮正在受到列強的威脅,岌岌可危。國內則因政見不同,分為���大黨和開化黨兩派,互相爭權。
甲午戰爭日本勝利之後,在一系列的日俄政治鬥爭下,高宗選擇了聯俄制日,俄羅斯帝國在1896年2月派兵進入了首都漢城,高宗肅清了朝鮮親日派後於1897年宣佈朝鮮脫離清朝的朝貢體系,建立大韓帝國,改元光武,因此又別稱「光武帝」(朝鮮語:광무제/光武帝 Gwangmuje)。高宗的政權因為有俄羅斯帝國保護,所以日本在1905年前不敢輕舉妄動,高宗在位時試圖進行改革,但因為俄羅斯在1905年日俄戰爭中戰敗,導致日本完全控制了朝鮮而失敗了。最終在1907年因為海牙密使事件而被日本人逼迫禪讓帝位予其子李坧(朝鮮純宗)。高宗改稱太上皇,事實上是被日本人軟禁於慶運宮(改名德壽宮)內。
生平
编辑早年、即位
编辑1852年壬子(哲宗三年;咸豐二年)7月25日生于汉城贞善坊私第(兴宣大院君私第)。
1864年1月16日(同治二年十二月八日)癸亥(同治二年),哲宗去世,无子。當時與哲宗血緣最近的宗室為其兄長永平君,可是他身為全溪大院君奉祀者又成了實際上的獨子,使他無法繼位,而永平君亦無子嗣;其他的朝鮮孝宗後裔也都數代單傳,不可能入繼大統;李載晃的三位伯父皆只有嗣子或獨子,而他本人有一個同母兄長和一名庶兄。故孝明世子(後追尊為翼宗,朝鲜纯祖之子)之赵大妃擇李載晃入承翼宗大统,封翼成君,行冠礼。12月13日即位于昌德宫之仁政门。
当时朝鲜两大外戚集团——安东金氏和丰壤赵氏围绕王位问题发生严重对立。大院君拉拢赵成夏、赵宁夏兄弟,又买通宫女,与赵大妃联络,称让赵妃垂帘听政,对抗安东金氏。赵大妃的决定遭到了把持朝政的领议政金左根、判府事金兴根及哲宗之妃金氏(哲仁王后)的反对,理由是“我邦古来无生存之大院君,若立命福,其生父昰应健在,则将何以处其父?且昰应性质凶险,若恃太上之尊,搅乱朝政,必为国家大患!”[3]
原本倾向安东金氏的朝鲜宪宗之妃洪氏(孝定王后)倒向赵大妃,院相郑元容也支持赵大妃,就连安东金氏出身的金炳学也支持赵大妃,再加上赵大妃本身是宫廷最高长辈,所以具备优势。安东金氏考虑到李昰应是一个街头无赖,没有多少能力,便没有坚持反对下去。李载晃遂改名李㷩,过继为翼宗养子即位为王,史称朝鲜高宗。李昰应作为国王生父,被封为“大院君”。
大院君摄政
编辑高宗即位之后,朝鮮王朝五百年来,首次出现了国王本生父兴宣大院君在世,並且長期攝政的局面。
由於清朝太平天國運動的風氣傳至朝鮮半島,大院君执政后對國內的天主教徒采取严厉的措施迫害,全国有12万天主教徒被捕,當中包括12名法国传教士,其中9人被害。此举导致法国在1868年派出军舰出兵朝鮮西海岸寻求报复,史称“丙寅洋扰”。
1871年,美国驻华公使要求朝鮮开国,遭到拒绝,美军军舰前往江华岛示威,史称“辛未洋扰”。两次洋扰均以外国军舰撤兵作罢告终,大院君认为这是锁国政策的成功,于是日益保守,在汉城和各地树立“斥和碑”,上书“洋夷侵犯,非战则和,主和卖国,戒我万年子孙”。
江华岛开国
编辑1873年,高宗年满二十一岁而宣告亲政。闵妃外戚集团的新政��主张废除封闭锁国的做法,在面临洋夷入侵的情况下恢复同日本的国交。但是因为日本试图令朝鮮解除与中国的宗藩关系而受到朝方的拖延。1868年3月,明治政府应对马藩的要求,依旧例将对朝鮮的外交事务全权委托给对马藩。日本政府委托对马藩交给朝鮮“王政复古”的告知书,因书中有“皇帝”“朝臣”“奉敕”等只有中国皇帝才能使用的字眼,朝鮮拒绝接受。之后明治政府派外务权大录佐田白茅出访朝鮮,但朝鲜不接待对马藩之外的日本使节。佐田在釜山滞留交涉期间探知了朝鮮的国情,回国后大力倡导“征韩论”。为了催促朝鮮加快建立日韩国交的速度,日本派出军舰云扬号、第二丁卯号前往朝鮮西海岸示威并测量海图,与江华岛炮台发生交火。史称“江华岛事件”(云扬号事件)。之后日本以当年美国佩里舰队的开国要求为蓝本,勒令朝鮮迅速开国。次年日本与朝鮮在江华岛讲武堂签定《大日本国大朝鮮国修好条约》,史称江华条约。条约中规定朝鮮开放釜山、元山、仁川三港;日本派驻公使和领事;日本在朝鮮享有领事裁判权等等内容。此后又签定了相关的通商章程。
此时朝鮮的一些有识之士已经看到了实行改革的必要性。1879年,礼曹参议金宏集(金弘集)率团访问日本,商谈仁川开港、米穀禁运、修改关税等问题。他于1880年回国时,带回一本清朝驻日公使馆的官员黄遵宪所写的小册子,名为《朝鮮策略》。该书建议朝鮮为了求得经济发展应接受欧洲的各种体制和技术,并同中国、日本和美国合作,加强自己的防卫能力,以阻遏俄国向南扩张。实际上该书体现了当时清朝外交的基本政策,即抵御沙俄,牵制日本,拉拢美国。这一“策略”在朝鮮一披露,于1876年曾主张赶走日本势力的儒学家便发动了一个强烈反对外国资本主义渗入的运动。这一运动很快便在庆尚道、江原道、京畿道、忠清道和全罗道的儒学者中扩展开来。朝鮮政府于1881年派一批年轻贵族,即所谓“绅士游览团”去日本考察行政、军事、教育、工业和技术体制。与此同时,应清朝的要求,另一批由吏曹参议金允植率领的60名朝鲜青年访问了清国。在那里他们主要是研习制造和操作西方武器的技艺。这种改革尝试发自政府本身,所以改革的浪潮不久便广为蔓延,不仅席卷了两班和中等阶级,而且席卷了整个社会。1882年5月,朝鮮与美国签订《朝美修好条约》,朝鮮正式对西方打开了国门。条约签订后,美、英、法、德、俄、意、奥、比、荷、丹等国接踵而来,签订了类似条约。
脱离清朝
编辑高宗童年一天参加经筵3次,分别是早上7时至9时,中午11时至1时,下午2时至4时。高宗读《孟子》“汤七十里,文王百里”时,慨然顾曰:“七十里、百里,犹可以为政于天下,况我国三千里乎!何以则能秣马燕雲,洗祖宗之耻也(指丙子胡乱)?”[4]
闵妃集团执掌国政后,国际国内局势动荡。1881年发生了针对高宗的未遂政变,次年发生壬午兵变。清朝派兵进入朝鮮。日本则因公使馆被兵变士兵焚毁提出赔偿要求,最后与朝鮮签订了《济物浦条约》。1884年,朝鮮的开化派发动甲申政变,宣布朝鮮脱离清朝而独立,但是兵变被清朝驻军将领袁世凯镇压。
高宗想摆脱袁世凯控制,1886年8月,在高宗默许下朝鮮政府联络沙俄,请求出动軍艦驱逐清军。「引俄反清」、「斥華自主」,事情败露,袁世凯联络大院君打算逼高宗退位,但被李鸿章否决。
1894年甲午(高宗三十一年,清光绪二十年,日本明治二十七年),朝鮮爆发甲午农民战争。两湖招讨使洪启薰兵败,上疏请借外国援兵。1894年6月3日,朝鮮政府照会清朝,请求出兵。为了争夺对朝鮮的控制权,清朝与日本进行了中日甲午战争。日军在6月21日夜间迅速攻占汉城,控制国王,强迫其归政于大院君。6月23日,新组成的朝鮮政府宣布废除与清朝签订的一切条约,朝鮮将依赖日军从朝鮮领土上驱逐清朝军队。在中日战争中又强迫朝鮮签订与日本的同盟条约,共同反对清朝。
1894年7月30日,朝鲜政府公布从今以后在国内外公私文牒中,采用“开国纪年”以取代原来使用的“清国年号”,后来“与清国改正约条后,派送特命全权大使于列国事”,显示今后不通过清朝干预而直接派使世界各国,建立外交关系。[5]
甲午战争后,在日本协助下,朝鮮新政府设立“军国机务处”,开始了内政改革,包括废除吏户礼兵工刑六曹,设立内务、外交、度支、军务、法务、农商务、学务、工务八部;废除八道,设立二十三府;宫府分离,政府以总理大臣执掌,宫廷事务由宫内大臣执掌;废除科举考试;还有使用李朝开国纪年、对腐败官员的纪律处置、放宽贸易活动限制、建立银本位的新货币制、在财政部管辖下统一财政管理、度量衡标准化、一切赋税用现金缴纳、建立股份公司、依据法院改组法把司法权分离、统一警察力量等社会、财政、文化等等方面的改革措施共208条,史称“甲午更张”。1895年1月7日(高宗三十一年十二月十六日),高宗率领世子、百官参拜宗庙,举行誓告典礼,將國王稱號改為大君主,王妃为王后,王世子为王太子[6],並宣布《洪范十四条》,其中第一条即宣告“割断依附清国虑念,确建独立自主基础”,正式宣告朝鮮半岛与中国上千年的宗藩关系就此终结。
1895年10月15日。金允植记载:“今日阁议,以我国处东洋两帝国之间,素称自主独立,而尊号尚迟,有碍时局,奏上皇帝号,建元。上谦让数回,可之。”[7]因为得到日本的支持,所以遭到俄、法、美三国公使的坚决反对,而终致流产。[8]
1896年7月4日,多年旅居美国的徐载弼作为顾问组建了高官社交中心“独立协会”,将“慕华馆”改为“独立馆”。11月,作为庆祝“对清独立”的象征开始建立“独立门”,以取代“迎恩门”,1897年正式竣工。为此事业,王太子特意下赐100元,独立协会的发起人等政府高级官僚共献纳510元[9]
1900年8月7日,李熙派宫内府参理官吴仁铎带白米一千石,麦粉三千包,叶卷烟二千匣乘坐船只蒼龍号从仁川去天津犒劳八国联军。[10]29日发电报祝贺八国联军攻克北京保全外交人员。[11]
联俄制日
编辑甲午战争后,高宗和王妃闵氏集团对中国彻底失去了依附的信心和基础,他们看到日本在俄国、法國、德國的干涉下被迫将辽东半岛交还给清朝,企图利用俄羅斯帝國来牵制日本。1895年年中,朝鲜政府以策划暗杀闵妃为由下令逮捕亲日派大臣朴泳孝,朴泳孝被迫亡命日本。闵妃日益亲俄,俄国在朝鲜的势力和影响也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1895年10月8日拂晓,日本公使三浦梧楼率领日本士兵、浪人,挟持大院君衝入景福宫,在乾清宫杀死了闵妃并点火焚尸,清除了宫中的亲俄派势力,组成了以金弘集为首的新政府,史称乙未事变。金弘集内阁宣布实行公历,改开国五百零四年十一月十七日为五百零五年一月一日(1896年1月1日),并建元号为“建阳”。同时还宣布了断发令,要求朝鲜人民剪发易服。此举引发了朝鲜全国范围内的义兵运动。俄国公使韦伯利用这一形势,从停泊在仁川的兵舰上调兵100多人至汉城,经与亲俄派协商后,1896年2月11日,高宗率领王世子走出王宫,前往俄国公使馆请求避难(「俄馆播迁」事件)。高宗在俄国公使馆命令逮捕逆贼五大臣,总理大臣金弘集在俄馆播迁当天即倒台,和农工商大臣郑秉夏在押送入狱途中被巡检和市民打死,逃亡外地的度支大臣鱼允中也在回乡途中被杀,内部大臣、法部大臣和前军部大臣逃亡日本。朝鲜建立起以金柄植为总理大臣、李完用为外部大臣的亲俄政权。
1896年5月朝鲜政府选派闵泳焕为特使参加俄皇加冕典礼。10月24日朝鲜《独立新闻》的评论指出:“在朝鲜历史上单独派遣公使到一个欧洲朝廷是第一次,当世界诸多国家纷纷派其使臣共同参加俄皇加冕祝仪之际,吾国政府专派的朝鲜使臣确实让欧美各��国民从内心感到朝鲜无疑已成为远东地区的一个独立王。”[12]
1897年2月11日,高宗一行离开俄国使馆,返回慶運宫,当时大臣从国际法和“朝鲜是明朝正统传人”两个角度恳请高宗称帝,[13]10月高宗宣布改国号为「大韩帝国」,簡稱「韓國」,意为三韩之地。[14]改建阳二年为光武元年,改大君主稱號为皇帝,王世子为皇太子,追封闵妃为明成皇后,并在汉城的圜丘和皇穹宇祭拜天地,是為光武改革。所有即位礼仪之程序、规格均效仿明朝,主要是依据《大明会典》卷四十五所录《高皇帝登极仪》[15]。10月13日,李熙在慶運宫太极殿接受群臣朝贺,并颁发了即位诏书。此后日本与俄国为了确立双方在韓國的利益,先后签署了《小村—韦伯协定》、《山县—罗巴洛夫协定》、《西—罗先协定》,协调两国在韓國的势力范围和各种利益。
清朝则与朝鲜王朝建立了平等的近代外交关系。1897年9月,李熙派外部大臣闵种默向驻朝鲜总领事唐绍仪试探清朝对“称帝问题”有何种看法。问:“设使我国加尊皇帝字样,中朝视之若何?”唐绍仪称:“自甲午事后,我国本未认朝鲜为平行自主之国,况认国王为皇帝乎?”“此事枚关昔年体制,我政府定不愿与闻。”他在报告中又提及“伏思楼使及韩廷小臣,屡劝王加尊皇帝字样,恐王一时犹难息此奢念也”。但在列国纷纷承认韩国改正国号的背景下,清朝方面也不得不承认与其处平行地位。1899年1月,清朝派徐寿朋赴韩,国书开头部分谓“大清国大皇帝敬问大韩国大皇帝好”。2月1日,徐寿朋觑见李熙,而韩国方面以西方通行的礼仪规格待之。韩皇西装戎服,握手为礼,立受国书。
高宗称帝后废除了甲午更张时期的责任内阁制,恢复了议政府制度,恢复君主专制。重用沈舜泽、金炳始、尹容善、赵秉世等元老,却只奉尊位,不予实权。倚靠赵秉式、闵种默为首的亲俄派,李址镕、俞箕焕为首的亲日派,闵商镐、闵泳焕为首的亲美派,另外还有李容翊、李根泽等人所组成的君王近侧派,君王近侧派里面也有区别,比如李容翊亲俄,李根泽亲日等,只是他们相对其他派别而言与高宗关系更亲密而已。[16]高宗利用这些派别相互牵制,强化皇权;对外与不同国家打交道,以平衡各国(尤其是日俄)在韩势力,避免独大一方。光武二年(1898年)9月,前俄语通译金鸿陆指使厨师孔洪植等人在高宗的咖啡中下毒,但没有成功。金鸿陆被处死。
当时独立协会举行“万民共同会”这样的大规模群众集会,要求政治民主经济富强,实现真正的独立自主。1898年12月,高宗出动军队镇压独立协会的集会,数十人死亡,同时宣布取缔独立协会,领导人李承晚等被捕下狱。光武三年(1899年)8月17日頒佈宪法“大韩国国制”,明确规定实行“专制政治”、“无限君权”。高宗的权力至此达到顶峰。实行“光武改革”,在经济和军事上大规模推进近代化,但维护君主专制制度,实行“旧本新参”路线(以旧制为根本,参酌新事物)。
1903年前后,日本和俄羅斯的矛盾逐渐激化。日本不確定自己是否有能力對抗俄國而主张“满韩交换”,日俄分别占有韓國和满洲。俄国则主张独占满洲,北纬39度以北的朝鲜半岛为俄国势力范围,39线以南为日本势力范围,但是日本不可将其用于军事目的。1904年2月10日,日本对俄国宣战,日俄战争爆发,韓國被迫签订六条议定书,协助日本作战。
日本统治
编辑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公使林权助又强迫韓國签署日韩新协约(第一次日韩协约),规定韓國雇用日本财政和外交顾问、与外国缔结条约前要与日本协商等等。
1905年日本派遣数万军队开入汉城,包围王宫,强迫韓國外部大臣朴齐纯签订了《日韩保护协约》(第二次日韩协约,又称“乙巳保护条约”),共有 5条:
- 第一,“今后韓國对于外国的关系及事务”,“由(日本)外务省监理指挥”,在外国的韓國侨民及利益,由“日本国的外交及领事保护”。
- 第二,“由日本负责履行韓國与外国所签订的现存条约,今后不经过日本政府同意,不得签订任何国际性的条约及协定”。
- 第三,由日本政府设统监一名,专理外交一项,驻紮汉城,日本政府还往各地方派驻理事官,“在统监指挥之下,行使从前属于驻韩日本领事的一切职务,并掌管本协约的完全实施”。
- 第四,“日本韓國之间的现存条约及协定,凡不抵触本协约的条款,均继续有效。”
- 第五,“日本政府保证维持韓國皇室的安宁及尊严”。
根据这个协约,韓國撤銷其外交机構,并不设外务大臣职务,这样,韓國就失去外交及内政主权,变成日本的保护国,实际上已成为日本的殖民地。此后,在韓國全国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反抗运动和第二次反日义兵斗争。此时主掌韓國国政的学部大臣李完用、军部大臣李根泽、内部大臣李址鎔、外部大臣朴齐纯、农工商大臣權重顯 被韓國人民称为“乙巳五贼”。
《日韩保护协约》签订后,日本对韓國的控制由顾问统治转为日本韓國统监府的统治。11月23日,日本政府公布了协约全文,并将此事通知与韓國有外交关系的各国政府,要它们撤走驻韩外交代表机构。在各国外交使团尚未撤离时,日本就关闭了驻汉城的使馆,成立了统治韓國的新机关——统监府,派枢密院院长伊藤博文为第一任统监,各道的日本领事馆也撤销,成立了统监府的地方机关-理事厅。
《日韩保护协约》签订不久,高宗就秘密写信给美、俄、德、法4国首脑,宣布《日韩保护协约》无效。1907年,海牙召开第二届万国和平会议。高宗秘遣密使带着高宗致俄国沙皇的书信和参加会议的委任状前往海牙,控诉日本对韓國的侵略,呼吁各国声援韓國,宣佈日韩保护条约无效。由于与会各国均承认日本对韓國的保护权,于是向高宗确认代表身分,此时韓國电信权落入日本手中,询问电文被日方扣留,伊藤博文闻讯大怒,通知和会委任状係伪造。日本指责韓國违反了保护条约。伊藤威胁高宗说:“陛下用如此阴险手段蹂躏日本的保护权,不如对日宣战”,“陛下若想抵抗日本,不必秘密进行,大可以公开幹”。伊藤还授意韓國亲日组织“一进会”开展要求高宗退位的活动。在伊藤的指使和恫吓之下,李完用内阁在7月6日至18日举行3次御前会议。会上农商工部大臣、一进会会长宋秉畯对高宗威胁说:“今为陛下着想,只有两计:一则陛下亲赴日本,向天皇谢罪,二则陛下……迎长谷川(好道)司令官,向其谢罪”,不然开战败后将如何受辱,难以设想。”17日,李完用等7大臣逼迫高宗退位。同日日本外相林董抵达汉城,和总理大臣李完用一起逼高宗退位,双方僵持不下。高宗宣布“军国大事由皇太子代理”,日本人却称韓國皇帝已经退位。1907年7月19日,日军在汉城南山倭城台正对着慶運宫驾设6门大炮,并派日军包围慶運宫。在日軍士兵严密看护��,在慶運宫中和殿举行禅位仪式。皇太子李坧即位,是为纯宗。李垠被强行送往日本。1910年日韩合併,韓國皇帝、太上皇和皇太子被授予日本皇族的身份,高宗的封号降为“德寿宫李太王”。
寺内正毅主张从日本皇族中挑选女性皇族与李垠结婚,并说服了天皇和山县有朋公爵。1917年山县有朋挑选梨本宫守正王的女儿方子为李垠妻子。梨本宫由于天皇的敕命而被迫答应。高宗向日本提出希望婚礼在朝鲜举行,遭拒。日本计划1919年1月25日举行婚礼。
去世
编辑1919年1月22日凌晨3时,高宗突然在德壽宮去世,终年六十八岁。李垠回国奔丧,原定于1月25日的婚礼推后一年。关于其死因,朝鲜总督府官方公布为“心肌梗塞”,但是没有病理报告,死因不明。
同年3月1日,在为去世的高宗举行国葬的时候,韓國国民借悼念这位一生经历坎坷的国王的机会,在各地聚集游行,要求韓國独立。是为“三一運動”,也是韓國近代独立斗争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高宗離世後,與皇后合葬於南楊州市的洪陵。
起初,日本以德壽宮李太王為日本王公族,使用「高宗」廟号、「皇帝」等稱號不妥,不過李王家以這是「家禮」為由而被默許。同樣地,原本皇族的墓葬應稱為「墓」,而「陵」為天皇專屬,而洪陵的管理人仍然自行立碑,上書「大韓高宗太皇帝洪陵」;不過因為這個時候韓國獨立運動正高漲,為避免引發朝鮮貴族的不滿,朝鮮總督府、宫内省也對這種「僭越」達成妥協。[17]
陰謀論
编辑據聞由於高宗计划向巴黎和会派遣密使,代表韓國民众诉说在日本统治下韓國的苦难,要求韓國独立,但是这一计划被洩露了,所以朝鲜总督府命令高宗身边的侍从在高宗的御膳裡暗中下了毒。高宗去世当晚用了解毒的醋,不久便毒性发作,痛苦地说“我吃的是什么东西,这么难过”,不久便死去,死后两眼发赤,全身有红斑,且很快腐烂。[來源請求]
评价
编辑- 梁启超:“朝鲜所谓太皇帝者,在位垂五十年。上则见挠于所生,内则见制于晳妇,下则见胁于贵戚豪右,见荧于左右近习,政出多门,举棋不定,而国家之元气,遂斫丧以尽。韩之亡,实韩皇亡之也。”[18]
- 黄玹:“于君人之德无一允蹈。”[19]
- 韩国通史:不以厚我民力为自强之图,徒以庆运宫在各国使馆之侧为太平之基,竭吾国财謟事外人,朝秦暮楚,择强而交,实依赖以苟安,其能久乎?[20]
- KBS:高宗常常被评价为无能之君。高宗在位期间,朝鲜王朝一直处于历史的波澜之中,他治理国家的能力成为人们议论的话题。现在的史学界也在为高宗平反并指出,恨铁不成钢的高宗并不是人们曾经评论的那种昏君,而一直梦想韩国成为富强的现代国家。[21]
紀年
编辑高宗元年為清同治三年;十二年為光緒元年;三十一年全面停止清朝紀年,改用開國紀元;三十三年,建元建陽;三十四年,改元光武,同年十月高宗稱帝,建立大韓帝國。
朝鮮高宗 | 元年 | 二年 | 三年 | 四年 | 五年 | 六年 | 七年 | 八年 | 九年 | 十年 |
---|---|---|---|---|---|---|---|---|---|---|
公元 | 1864年 | 1865年 | 1866年 | 1867年 | 1868年 | 1869年 | 1870年 | 1871年 | 1872年 | 1873年 |
干支 | 甲子 | 乙丑 | 丙寅 | 丁卯 | 戊辰 | 己巳 | 庚午 | 辛未 | 壬申 | 癸酉 |
朝鮮高宗 | 十一年 | 十二年 | 十三年 | 十四年 | 十五年 | 十六年 | 十七年 | 十八年 | 十九年 | 二十年 |
公元 | 1874年 | 1875年 | 1876年 | 1877年 | 1878年 | 1879年 | 1880年 | 1881年 | 1882年 | 1883年 |
干支 | 甲戌 | 乙亥 | 丙子 | 丁丑 | 戊寅 | 己卯 | 庚辰 | 辛巳 | 壬午 | 癸未 |
朝鮮高宗 | 二十一年 | 二十二年 | 二十三年 | 二十四年 | 二十五年 | 二十六年 | 二十七年 | 二十八年 | 二十九年 | 三十年 |
公元 | 1884年 | 1885年 | 1886年 | 1887年 | 1888年 | 1889年 | 1890年 | 1891年 | 1892年 | 1893年 |
干支 | 甲申 | 乙酉 | 丙戌 | 丁亥 | 戊子 | 己丑 | 庚寅 | 辛卯 | 壬辰 | 癸巳 |
朝鮮高宗 | 三十一年 | 三十二年 | 三十三年 | 三十四年 | 三十五年 | 三十六年 | 三十七年 | 三十八年 | 三十九年 | 四十年 |
公元 | 1894年 | 1895年 | 1896年 | 1897年 | 1898年 | 1899年 | 1900年 | 1901年 | 1902年 | 1903年 |
干支 | 甲午 | 乙未 | 丙申 | 丁酉 | 戊戌 | 己亥 | 庚子 | 辛丑 | 壬寅 | 癸卯 |
朝鮮高宗 | 四十一年 | 四十二年 | 四十三年 | 四十四年 | ||||||
公元 | 1904年 | 1905年 | 1906年 | 1907年 | ||||||
干支 | 甲辰 | 乙巳 | 丙午 | 丁未 |
家庭
编辑祖先
编辑先祖[22] | ||||||||||||||||||||||||||||||||||||||||||||||||||||||||||||||||||||||||||||||||||||||||||||||||||||||||||||||||||||||||||||||||||||||||||||||||||||||||||||||||||||||||||||||||||||||||||||||||||||||||||||||||||||||||||||||||||||||||||||||||||||||||||||||||||||||||||||||||||||||||||||||||||||||||||||||||||||||||||||||||||||||||||||||||||||||||||||||||||||||||||||||||||||||||||||||||||||||||||||||||||||||||||||||||||||||||||||||||||||||||||||||||||||||||||||||||||||||||||||||||||||||||||||||||||||||||||||||||||
---|---|---|---|---|---|---|---|---|---|---|---|---|---|---|---|---|---|---|---|---|---|---|---|---|---|---|---|---|---|---|---|---|---|---|---|---|---|---|---|---|---|---|---|---|---|---|---|---|---|---|---|---|---|---|---|---|---|---|---|---|---|---|---|---|---|---|---|---|---|---|---|---|---|---|---|---|---|---|---|---|---|---|---|---|---|---|---|---|---|---|---|---|---|---|---|---|---|---|---|---|---|---|---|---|---|---|---|---|---|---|---|---|---|---|---|---|---|---|---|---|---|---|---|---|---|---|---|---|---|---|---|---|---|---|---|---|---|---|---|---|---|---|---|---|---|---|---|---|---|---|---|---|---|---|---|---|---|---|---|---|---|---|---|---|---|---|---|---|---|---|---|---|---|---|---|---|---|---|---|---|---|---|---|---|---|---|---|---|---|---|---|---|---|---|---|---|---|---|---|---|---|---|---|---|---|---|---|---|---|---|---|---|---|---|---|---|---|---|---|---|---|---|---|---|---|---|---|---|---|---|---|---|---|---|---|---|---|---|---|---|---|---|---|---|---|---|---|---|---|---|---|---|---|---|---|---|---|---|---|---|---|---|---|---|---|---|---|---|---|---|---|---|---|---|---|---|---|---|---|---|---|---|---|---|---|---|---|---|---|---|---|---|---|---|---|---|---|---|---|---|---|---|---|---|---|---|---|---|---|---|---|---|---|---|---|---|---|---|---|---|---|---|---|---|---|---|---|---|---|---|---|---|---|---|---|---|---|---|---|---|---|---|---|---|---|---|---|---|---|---|---|---|---|---|---|---|---|---|---|---|---|---|---|---|---|---|---|---|---|---|---|---|---|---|---|---|---|---|---|---|---|---|---|---|---|---|---|---|---|---|---|---|---|---|---|---|---|---|---|---|---|---|---|---|---|---|---|---|---|---|---|---|---|---|---|---|---|---|---|---|---|---|---|---|---|---|---|---|---|---|---|---|---|---|---|---|---|---|---|---|---|---|---|---|---|---|---|---|---|---|---|---|---|---|---|---|---|---|---|---|---|---|---|---|---|---|---|---|---|---|---|---|---|---|---|---|---|---|---|---|---|---|---|---|---|---|---|---|---|---|---|---|---|---|---|---|---|---|---|---|---|---|---|---|---|---|---|---|---|---|---|---|---|---|
|
父母
编辑兄弟姐妹
编辑- 同母姐妹:
皇后
编辑明成太皇后(1851年10月19日-1895年10月8日),本贯骊兴,1866年被立为王妃,1894年升为王后,1895年被日本公使三浦梧楼等人杀害,1897年被追封为皇后,谥号“明成”,举行国葬。
后宫
编辑封号 | 姓名 | 本貫 | 位階 | 生卒年 | 子女 |
純獻皇貴妃 | 嚴氏 | 寧越 | 尚宮→貴人→淳嬪→淳妃→皇貴妃 | 1854年-1911年 | 生英親王 |
貴人 | 李順娥 | 不詳 | 尚宮→淑媛並賜堂號為永保堂→高宗四十三年(1906年)五月冊封貴人 | 1843年-1928年 | 生完親王、翁主 |
貴人 | 張氏 | 不詳 | 尚宮→高宗三十七年(1900年)九月贈淑媛→高宗四十三年(1906年)五月追封貴人 | ?-? | 生義親王 |
貴人 | 李完興 | 不詳 | 宮人→貴人並賜堂號光華堂 | 1887年-1970年 | 生李堉(早夭) |
貴人 | 鄭氏 | 海州 | 尚宮→貴人並賜堂號寶賢堂 | ?-? | 生李堣(早夭) |
貴人 | 梁氏 | 忠州 | 尚宮→貴人並賜堂號福寧堂 | 1882年-1929年 | 生王子、王子(夭折)、德惠翁主 |
貴人 | 李氏 | 不詳 | 尚宮→淑媛→昭儀→貴人並賜堂號內安堂 | 1847年-1914年 | 生翁主(夭折) |
尚宮 | 金玉基 | 安東 | 尚宮→純宗即位後賜堂號三祝堂 | 1890年-1972年 | |
尚宮 | 金氏 | 安東 | 尚宮→純宗即位後賜堂號貞和堂 | ?-? | |
尚宮 | 廉氏 | 不詳 | 尚宮 | ?-? | |
尚宮 | 徐氏 | 不詳 | 尚宮 | ?-? | |
尚宮 | 不詳 | 尚宮 | ?-? |
子
编辑序 | 稱號 | 名 | 生卒年 | 生母 | 配偶 | 備註 |
---|---|---|---|---|---|---|
庶長子 | 完親王 | 墡 | 1868年-1880年 | 永保堂貴人李氏 | 無 | 字善之,初封完和君。 |
嫡長子 | 元子 | 1871年 | 明成太皇后閔氏 | 無 | 高宗八年十一月四日誕生,同月八日卒逝。[35] | |
嫡二子 | 純宗孝皇帝 | 坧 | 1874年-1926年 | 明成太皇后閔氏 | 純明孝皇后閔氏 純貞孝皇后尹氏 |
|
嫡三子 | 大君 | 1875年 | 明成太皇后閔氏 | 無 | 高宗十二年四月五日誕生,同月十八日卒逝。 | |
庶二子 | 義親王 | 堈 | 1877年-1955年 | 貴人張氏 | 親王妃延安金氏 | 初封義和君。 |
嫡四子 | 大君 | 1878年 | 明成太皇后閔氏 | 無 | 高宗十五年二月十八日寅時誕生,同年六月五日卒逝。 | |
庶三子 | (懿愍皇太子) | 垠 | 1897年-1970年 | 純獻皇貴妃嚴氏 | 方子女王 | 初封英親王。 |
庶四子 | 王子 | 堉 | 1914年-1916年 | 光華堂貴人李氏 | 無 | 1914年7月3日誕生,1916年1月22日過世。 |
庶五子 | 王子 | 堣 | 1915年-1916年 | 貴人鄭氏 | 無 | 1915年8月20日誕生,1916年7月25日過世。 |
女
编辑序 | 稱號 | 生卒年 | 生母 | 配偶 | 備註 |
---|---|---|---|---|---|
嫡長女 | 公主 | 1873年 | 明成太皇后閔氏 | 無 | 高宗十年二月十三日誕生,同年九月廿八日卒逝。無封號。 |
庶長女 | 翁主 | ? | 內安堂貴人李氏 | 無 | 昭儀李氏出,早卒。[36] |
庶二女 | 翁主 | ? | 永保堂貴人李氏 | 無 | 淑媛李氏出,早卒。[37] |
庶三女 | 德惠翁主 | 1912年-1989年 | 貴人梁氏 | 宗武志 |
相關影視及飾演者
编辑影視作品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1.0 1.1 《高宗太皇帝行狀》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8-01-05.)寫作「李㷩」。「㷩」字為「熙」字的異體字,故而許多中文書籍寫作「李熙」。
- ^ 2011年1月21日历史上的今天. 韩国联合通讯社. 2011-01-21 [2011-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18) (中文(简体)).
- ^ 林泰辅著,陈清泉译.《朝鲜通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第242、243页
- ^ 黄玹 《梅泉野录》 韩国国史编纂委员会 1955年 第2页
- ^ 宋炳基等编著:《韩末近代法令资料集》I,大韩民国国会图书馆1970年版,第14页。
- ^ 《高宗實錄》三十一年十二月十七日:「主上殿下稱大君主陛下,依允;王大妃殿下稱王太后陛下,敬依;王妃殿下稱王后陛下,王世子邸下稱王太子殿下,王世子嬪邸下稱王太子妃殿下,箋稱表,並依允。」”. [2019-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5).
- ^ 《续阴晴史》卷七,高宗三十二年八月二十七日
- ^ 《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第八卷,第3412号文件
- ^ 懊铺厦:《独立协会研究》,一潮阁1976年版,第254页。
- ^ 《皇城新闻》1900年8月7日、8月8日
- ^ 《皇城新闻》1900年8月29日
- ^ 《独立新闻)1896年10月24日
- ^ 1897年朝鲜国王李熙称帝史事考 福田忠之
- ^ 《高宗实录》卷三十五,高宗三十四年十月十一日。
- ^ 奥村周司:《李朝高宗的皇帝即位—其即位礼仪与世界观》机密第62号(1897年9月27日),国史编纂 《朝鲜史研究会论文集)第33辑,1995年。
- ^ 森山德茂《近代日韩关系史研究》,第59页。
- ^ (李昇燁「滅びし王朝の君主一族」『歴史学への招待』世界思想社
- ^ 梁启超《朝鲜灭亡之原因》,《饮冰室专集之二十》第1页
- ^ 《梅泉野录》 :韩国国史编纂委会 ,1955年 :第109页
- ^ 朴殷植《韩国痛史》第二编,第2页。
- ^ 大韩帝国皇帝 高宗 http://world.kbs.co.kr/chinese/program/program_koreanstory_detail.htm?No=2173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선원계보기략(璿源系譜紀略). 디지털 장서각. [2021-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6).
- ^ 《迎日鄭氏世譜》卷之上,貞肅公第四子諱自淑金堤公派再疊. FamilySearch.(第583、584頁)
- ^ 《清州韓氏大同譜》卷之十二. FamilySearch.(第47頁)
- ^ 《慶州金氏雞林君派大同譜》卷之一. 仁濟大學族譜圖書館. [2021-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1).(第153、154頁)
- ^ 驪興閔氏三房派譜(1959年版). FamilySearch. [2021-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4).(第63、127、129面)
- ^ 《驪興閔氏世系譜》卷之四. FamilySearch. [2021-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4).(第690、691、815頁)
- ^ 덕흥대원군파 권3(德興大院君派 卷之三). 장서각기록유산DB. [2021-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4).(第18、20面)
- ^ 임천조씨대동보 林川趙氏大同譜, 4, 980-ca. 1959. FamilySearch. [2021-02-19].(第三卷,第11版)
- ^ 승정원일기 2745책 (탈초본 129책) 고종 6년 11월 18일 을유 9/18 기사. 承政院日記. [2021-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1).
- ^ 《高宗實錄》六卷,高宗6年(1869)11月18日條. 朝鮮王朝實錄. [2021-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8).
- ^ 풍양조씨세보 豊壤趙氏世譜, 권 1-4. FamilySearch. [2021-02-19].(第2371-2372頁)
- ^ 우봉이씨세보 牛峰李氏世譜, 권1-10. FamilySearch. [2021-02-19].(第四卷,第87版)
- ^ 《高宗實錄》卷六,高宗6年(1869年)4月14日條. 朝鮮王朝實錄. [2021-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1).
- ^ 高宗實錄8卷,高宗8年(1871年)11月8日1번째기사. [2018-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5).
- ^ 紀年便攷·v3. [2013-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16).
- ^ 紀年便攷·v3. [2013-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16).
朝鮮高宗 | ||
朝鮮國 | ||
前任: 朝鮮哲宗 |
朝鮮國王 1864年—1896年 |
末任 原因:稱號更改為大君主 |
新頭銜 自朝鮮國王改稱
|
朝鮮大君主 1896年—1897年 |
末任 原因:與大清脫離藩屬;改國號為大韓帝國 |
大韓帝國 | ||
新頭銜 改國號自朝鮮國
|
大韓帝國皇帝 1897年—1907年 |
繼任: 朝鮮純宗 |
大韓帝國太上皇 1907年-1910年 |
末任 原因:被大日本帝國兼併,降為李太王 | |
李王家 | ||
新頭銜 李王家建立
|
德壽宮李太王 1910年-1919年 |
廢止 原因:去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