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将元朝明朝清朝的一个军衔级别,又称为协镇;次于总兵,高于參將,相当于以前的副总兵

努爾哈赤於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置“固山額真”(旗主),其下有左、右“梅勒額真”各一人,可理解为旗主的副官,又译“翼主”。[1]后金天聪八年(1634年),以梅勒章京满语ᠮᡝᡳᡵᡝᠨ ‍ᡳ
ᠵᠠᠩᡤᡳᠨ
转写meiren-i janggin)称呼副将。清朝入关后,满语中改以“梅勒章京”称呼副都统,副将成为汉人专属官职。副将为从二品武官,一般是绿营军官,可以担任督标(总督直辖的绿营兵)的中军,下辖的兵力称为“一协”(约几千人),又漕运总督下亦设副将,掌理催护粮艘等事。

蒙旗下设的梅勒章京通常称梅林或梅伦(蒙古语ᠮᠡᠢᠷᠡᠨ)。

清朝綠營軍階由高至低分別為提督(軍門)、總兵副將參將游擊都司守備千總百總(軍總副參遊都守千百)。

臺灣

编辑

臺灣民間對綠營旗下的武官,普遍敬稱「總爺(臺灣話tsóng-iâ)」,若須因官職細分,參將、副將、總兵、提督,皆敬稱「大人(tāi-jîn / tāi-lîn)」。[2]:264

相關條目

编辑

參考資料

编辑
  1. ^ 清代八旗制度流变:顺治年修改官名后沿用至清终. 中国新闻网. 人民政协报. [2012年11月22日]. 
  2. ^ 劉澤民; 臺灣古文書學會 (编). 《契文解字:解碼臺灣古文書》. 台���市: 玉山社. 2020. ISBN 9789862942574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