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白
关白为日本律令制下的令外官,是天皇成年后的辅政大臣。关白自9世纪末诞生以来便是日本朝廷实际上的公家最高官职,取代太政官首长太政大臣成为首席宰相职��,三公之首的太政大臣则演变为名誉职。唐名称其为执柄、博陆、摄箓、惣己百官,敬称则是称为殿下。
日语写法 | |
---|---|
日语原文 | 関白 |
假名 | かんぱく |
平文式罗马字 | Kanpaku |
日语旧字体 | 關白 |
关白本为“陈述、禀告”[1]之意,关白一词由中国传入日本,典故出自《汉书·霍光金日䃅传》“诸事皆先‘关白’光,然后奏天子”,也就是说任何大事皆先陈述或禀报给霍光知道,然后上奏于皇帝。因霍光受封博陆侯,故又名博陆。中国亦有许多官位,原本只是个动作,即动词变成名词的事例,如总督、巡抚、提督、巡按。
关白作为实际职务的名称始于日本的独创,为摄政一职在天皇成年后的称呼。在古代日本,摄政并不常见,后至平安时代,藤原氏始开关白一例,开创摄关政治。而摄政与关白,合称摄关。当时藤原氏掌控朝廷并且架空天皇,所以摄关一变为常设职位,几乎每一代天皇皆有摄关执政。藤原氏的嫡派后裔继承摄关之职,即称为摄关家。
后来太上天皇的院政与武士兴起,摄关家的权力衰落。藤原氏再分为五支,他们是近卫、九条、二条、一条和鹰司。自此五家轮替此职,称五摄家。到室町时代后,幕府及征夷大将军掌权,摄关与朝廷一样变成有名无实。关白退位后称太阁,若太阁出家为僧,则称为“禅阁”,自丰臣秀吉后,有鹰司政通适合此称。关白除丰臣秀吉(1585年-1591年)(因他买通近卫前久收他为犹子)及丰臣秀次(1591年-1595年)两任外,概由藤原氏或五摄家所任。日本最后一任关白是左大臣二条齐敬,任职于孝明天皇文久三年(1863年)至庆应二年(186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