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皇腓特烈三世級戰艦
德皇腓特烈三世級戰艦或稱凱撒腓特烈三世級戰艦[註 1](德語:Linienschiff der Kaiser-Friedrich-III.-Klasse)是德意志帝國海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建造的五艘前無畏戰艦所使用的船級,其成員包括德皇腓特烈三世號、德皇威廉二世號、德皇威廉大帝號、德皇巴巴羅薩號和德皇卡爾大帝號,均以德裔君主命名,建於1895年至1901年之間。作為無畏艦於20世紀初面世之前的產品,該級仍採用德國戰艦傳統的武器佈局:在兩座炮塔內裝備四門大口徑、但與同時代相比尺寸較小的主炮。德國人採用小型火炮的原因是他們更注重火力,而非炮彈的重量。德皇腓特烈三世級還標準化了三槳戰艦的使用,並引入了水管鍋爐和滲碳裝甲。
德皇威廉二世號
| |
概況 | |
---|---|
建造者 | |
使用者 | 德意志帝國海軍 |
前級 | 勃蘭登堡級 |
次級 | 維特爾斯巴赫級 |
建造期 | 1895-1901年 |
服役期 | 1898-1920年 |
規劃數 | 5 |
完成數 | 5 |
報廢數 | 5 |
技術數據 | |
船型 | 前無畏戰艦 |
排水量 |
|
船長 | 125.3米 |
型寬 | 20.4米 |
吃水 | 7.89米 |
動力輸出 | 9,560千瓦特 |
動力來源 | 三軸三脹蒸汽機 |
船速 | 17.5節 |
續航力 | 3420海里以10節 |
乘員 | 658-687人 |
武器裝備 |
|
裝甲 |
五艘同級艦入役後都被編入練習艦隊的第一戰鬥分艦隊,其中德皇腓特烈三世號擔任分艦隊旗艦,而德皇威廉二世號則擔任艦隊總司令的旗艦。這些艦隻在1900年代初進行了例行訓練和巡航,其中德皇腓特烈三世號1901年在波羅的海航行時因擱淺事故而嚴重受損。隨着新式戰艦在這十年的後期入役,德皇腓特烈三世級艦隻於1905年被轉移到第二分艦隊,且除德皇卡爾大帝號之外的所有同級艦都在1907年至1910年間重建。此後,由於更強大的無畏艦開始入列,它們自1908年起被降格至預備役,在和平時期餘下的運用生涯中僅定期重啟,參加每年一度的艦隊訓練演習。
當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德皇腓特烈三世級戰艦重返現役並被編入第四分艦隊,它們的任務是在北海擔當警戒值勤,但很快就被轉移到波羅的海,以支援德國對俄羅斯帝國的行動。在此期間,這些艦隻的活動有限,並於1915年初返回北海執行警戒任務。隨着現代武器的威脅與日俱增,尤其是已經開始在該地區活動的英國潛艇,再加上更有價值的艦艇人員短缺,促使海軍於1915年3月將德皇腓特烈三世級的全部五艘艦退役。它們之後被用於各種輔助角色。1920年代初,德國根據《凡爾賽條約》的條款裁軍,這批戰艦遭全數拆解報廢。
設計
編輯在德意志帝國海軍於1889年訂購了四艘勃蘭登堡級戰艦後,由於受到預算限制、帝國議會反對以及缺乏連貫的艦隊規劃影響,導致進一步購買戰艦的計劃被推遲。在整個1890年代初期和中期,時任國家海軍辦公室國務秘書的海軍中將弗里德里希·馮·霍爾曼一直在爭取議會的批准來替換老舊的鐵甲艦普魯士號,但議會的阻力將撥款推遲到1894-1895預算年度。應德皇威廉二世的要求,新艦型的設計於1891年6月啟動,並迅速決定對之前的勃蘭登堡級設計進行重大變更。艦隊基礎設施不足,尤其是旱塢和其他港口設施的匱乏,以及當時正在開鑿的威廉皇帝運河,都對新艦的尺寸構成了限制。為了使新艦的排水量保持在極限範圍內,如果要加入更重的副炮系統,就必須犧牲在勃蘭登堡級上使用的中心炮塔。設計部門共製備了五種不同的設計方案,前四種包含十門105毫米和八門88毫米副炮,第五種則以八門150毫米炮取代105毫米炮。全部五種方案都配備四門280毫米炮作為主炮。威廉二世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但它存在嚴重的穩定性問題,並不是一個可行的選項。[2]
軍艦的設計工作仍在繼續優化,而海軍則在議會上爭取資金,最終於1894年3月獲得批准,這給設計人員施加了壓力,要求他們完成設計,以便開始建造。到5月,設計部門已經完成了第十六號草圖,該方案放棄了大多數海軍使用的傳統雙聯裝炮塔,取而代之的是四門單座炮塔,採用與同時代法國戰艦(如布韋號)類似的菱形佈局。倘若重量允許,全部四門均列裝280毫米炮,但如有必要也可選擇將翼炮塔的口徑減小為210毫米。副炮設計為十六門105毫米炮,至少有一些是採用雙聯裝炮塔,但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副炮口徑增至150毫米,因為當時公認的觀點是,副炮在近距離戰鬥中造成的傷害最大。[2]這種主張所謂「火雹」原則的觀點,似乎在1894年晚些時候的黃海海戰中,日本巡洋艦戰勝了裝備更精良的北洋水師後得到證實。這種更小巧、發射速度更快的火炮旨在對敵人戰艦的艦艛造成嚴重破壞,並使船員士氣低落。[3]
在設計過程中,演習分艦隊司令漢斯·馮·克斯特建議放棄280毫米炮而改用240毫米炮,因為後者的射速是大型火炮的2.5倍,而且它們足夠威力,仍然可以用來擊穿當時設想的近距離戰鬥中的重型裝甲。克斯特說服威廉二世否決了希望保留重型火炮的帝國海軍部。這一決定為德國海軍在接下來的20年裏確立了一種模式,即青睞更輕量化、射速更快的火炮,而不是更大、更具威力的火炮。儘管這一決定在當時受到了批評,因為240毫米炮比280毫米炮更小,因此更弱,但較大的火炮在近距離上幾乎沒有實質性的優勢,而且更高的射速允許它隨着時間的推移催生出更重的舷炮。[2]
1894年8月,海軍選定了一款11,000公噸、裝備有四門240毫米炮和十八門150毫米炮的艦船方案。這個決定是一場賭博,因為克虜伯實際上並未設計出240毫米的火炮,如果測試被證明是失敗的,這款艦就不會有主炮,因為其炮塔無法重新加工來容納280毫米炮。克虜伯滲碳裝甲的出現則大大減輕了重量,因為它比傳統的克虜伯裝甲更有效,因此可以使用更少的裝甲來實現相同的保護水平。它們保留了與勃蘭登堡級相同的裝甲佈局,而重量的節省所允許採用更全面的佈局,將用於後續的維特爾斯巴赫級。推進系統通過採用水管鍋爐進行了改進,並重組納入第三副螺旋槳軸,這成為了德國主力艦的標準配置。海軍最初擔心桑尼克羅夫特鍋爐的可靠性,因此同級首艦德皇腓特烈三世號僅使用了四台新型鍋爐,其餘八台仍是老式的火管鍋爐。[4][5]
繼第一艘艦開始建造後,同級的下一艘成員於1896-1897預算年度才獲得批准;在其間的兩年中,當局曾考慮重新設計第二艘艦以匹配國外的發展,最重要的是採用305毫米炮,就像英國莊嚴級戰艦上的主炮一樣。這種變化將需要將主炮數量減半,並拆除四門150毫米炮,以抵消較大火炮的重量。此外,這將使得德皇腓特烈三世級沒有對應艦,導致戰術控制複雜化。這些犧牲被認為過於嚴重,所以德國海軍決定繼續使用240毫米炮,因為當時新炮的成功試射已經完成。[6]
整體特徵及推進裝置
編輯德皇腓特烈三世級艦隻的水線長度和全長分別為120.9米和125.3米,舷寬22.8米,有7.89米的前吃水和8.25米的後吃水。艦隻所設計的標準排水量為11,097噸,滿載排水量則可達11,785噸。艦體為鋼質框架結構,採用縱橫方式進行佈置;船殼板以焊接方式安裝在鋼質框架上。其內部分為十二個水密隔艙,部分區劃採用雙層船底設計,涵蓋佔總長度約70%的範圍。[7]德皇腓特烈三世號在竣工時配備有一根高挑的軍用桅杆作為其前桅和柱形主桅;其餘四艘艦則為這兩處安裝了較短的軍用桅杆。至1901年,德皇腓特烈三世號的前桅也被縮短。德皇腓特烈三世號和德皇威廉二世號都計劃用作旗艦,因此在竣工時都搭載了大型艦橋,其中前者為雙層、後者為單層艦橋。其餘三艘艦則安裝了更小的開放式艦橋。[8]
德國海軍認為本級艦具有卓越的船舶耐波性。它們的轉向半徑緊湊,反應非常靈敏。艦隻的橫搖幅度最高可達15°,橫搖周期為12秒。在波濤洶湧的海面上,它們的速度損失很小,但在滿舵轉向的情況下,速度下降高達40%。其穩心高度在0.917米至1.18米之間。德皇腓特烈三世級艦隻還可以搭載一些小型艦載艇,其中包括兩艘哨艇、兩艘機動艇、一艘大舢板、兩艘獨桅縱帆船、兩艘高低桅帆船和兩艘小划艇。艦隻的標準船員編制為39名軍官及612名士兵;若擔任分艦隊旗艦,還可補充12名軍官和51至63名水兵。[7]
德皇腓特烈三世級艦隻是以三台三缸三脹式蒸汽機負責驅動三副螺旋槳軸。其中德皇腓特烈三世號、德皇巴巴羅薩號和德皇威廉大帝號配備了三副直徑為4.5米的三葉螺旋槳;德皇卡爾大帝號和德皇威廉二世號則是在兩側外軸上配備了兩副相同尺寸的三葉螺旋槳,在中心軸上安裝一個直徑為4.2的四葉螺旋槳。由於海軍起初擔憂新式水管鍋爐的可靠性,同級各艦接受了不同的鍋爐安排。德皇威廉二世號的裝備與德皇腓特烈三世號類似,惟桑尼克羅夫特鍋爐被船用火管鍋爐所取代。德皇威廉大帝號配備了四台船用和六台筒形火管鍋爐,而德皇巴巴羅薩號則配備了四台桑尼克羅夫特和六台筒形鍋爐。德皇卡爾大帝號最為特殊,擁有兩台船用鍋爐、兩台船用雙鍋爐和六台筒形鍋爐。所有艦隻的鍋爐都被匯入兩具煙囪,但德皇腓特烈三世號和德皇威廉二世號的艉部煙囪更細,而其餘三艘艦的煙囪則完全相同。[7][9]
推進系統的額定功率為13,000匹公制馬力(9,560千瓦特),但在試航中最高可達到13,950匹公制馬力(10,260千瓦特)。由此產生的最高速度為17.5節(32.4公里每小時)。艦隻的煤艙貯煤量為650噸,但如果利用艦內額外的空間,燃煤容量將可增加至1,070噸。這使得它們可以10節(19公里每小時)的速度續航3,420海里(6,330公里)。在電力供應方面,德皇腓特烈三世號和德皇威廉二世號都配備了五台320千瓦的74伏特發電機,其餘三艘艦則是四台240千瓦的74伏特發電機。[7]
武器裝備
編輯德皇腓特烈三世級艦隻的主炮為四門240毫米40倍徑速射炮[註 2],分別分設於中央艦艛一前一後的兩座雙聯裝炮塔內。這款Drh.L. C/98型炮塔允許火炮壓低至-5°俯角和提升至30°仰角,最大射程為16,900米。它們在發射140公斤重的炮彈時的初速為690米每秒,射速為每分鐘3-4發。主炮共配備340枚炮彈,其中每門75枚。[11][12]
副炮則由十八門150毫米40倍徑速射炮,其中六門放列在艦舯的單座炮塔上,其餘則架設於MPL型炮廓內[註 3]。這些火炮大多安裝在上甲板層,只有四門位於主甲板層,這使得它們在艦上保持足夠高的位置,從而避免了當時戰艦的一個常見問題,即在巨浪海況下可能導致火炮無法使用。根據海軍歷史學家艾丹·多德森的說法,這種佈局「也許是那個時期的最佳佈局」。[13]這些火炮可於每分鐘4-5發的速度射出穿甲彈。副炮共配備2,160枚炮彈,其中每門120發。它們可降低至-7°俯角和提升至20°仰角,最大射程為13,700米,在發射51公斤重的炮彈時的初速為735米每秒。[12][14]
這些艦隻也裝備有十二門88毫米30倍徑速射炮用於防禦魚雷艇,[7]同樣獨立安裝在炮廓和樞軸支架上。這些火炮每門可提供170至250枚炮彈,在發射7.04公斤重的炮彈時的初速為590米每秒。它們需要手動操縱,射速約為每分鐘15發,最遠可命中6,890米開外的目標。[12][15]近身搏鬥武器則由十二門37毫米機關炮組成。[7]
此外,德皇腓特烈三世級戰艦還配備了六具450毫米魚雷發射管,全部安裝在水線上方的旋轉支架上,其中兩邊舷側各兩具,艦艏、艦艉各一具。[7]這款武器有5.1米長,可攜帶87.5公斤重的三硝基甲苯彈頭,並可設定兩種不同的速度範圍。在26節(48公里每小時)的情況下,魚雷的射程為800米;若增速至32節(59公里每小時),則射程會縮短為500米。[16]
裝甲保護
編輯德皇腓特烈三世級戰艦採用克虜伯生產的滲碳裝甲。它們是最後一批使用舊式窄裝甲帶佈置的德國主力艦;舊的複合裝甲需要大量的鋼材來抵禦大口徑炮火,這意味着由於其重量,艦上幾乎沒有裝甲可以覆蓋。克虜伯的新鋼要堅固得多,但設計人員並沒有利用減輕的重量來提供更全面的保護,而是在後續的維特爾斯巴赫級上才實現。[2]
裝甲帶在水線處的艦體中央部分有300毫米厚。它向前逐漸變薄至150毫米,向後逐漸弱化至200毫米,儘管裝甲帶並沒有完全延伸到艦艉。帶狀裝甲的下部厚度從100毫米到180毫米不等。整條裝甲帶還配以250毫米厚的柚木作背襯。主甲板的裝甲厚65毫米,[7]但至後主炮座後方的厚度增加到75毫米,艉部不受裝甲帶保護。甲板的這一部分在兩側向下彎曲,以提供一定程度的保護,抵禦炮彈命中。[17]
司令塔受到250毫米厚的側面和30毫米厚的頂面裝甲保護。每個主炮塔都設有一個50毫米厚的頂板和250毫米厚的側板。塔裝的150毫米炮在側部的裝甲增加至150毫米厚,另有70毫米厚的炮擋。而廓裝的150毫米炮也受150毫米厚的鋼板保護。[7]
建造
編輯德皇腓特烈三世號作為同級首艦,是以「普魯士代艦(Ersatz Preussen)」為代號[註 4]由威廉港帝國船廠所訂購,用於取代鐵甲艦普魯士號。它於1895年開始架設龍骨,工程編號為22。[7]1896年7月1日,該艦正式下水,然後開始舾裝工作;其中包括安裝艦隻的武器和完成艦艛。德皇腓特烈三世號最終於1898年10月7日竣工並投入德國艦隊服役。[19]德皇威廉二世號的龍骨於1896年開始架設,同樣是在威廉港的帝國船廠,工程編號為24。其代號為「腓特烈大帝代艦(Ersatz Friedrich der Grosse)」,用於取代鐵甲艦腓特烈大帝號。[7]艦隻於1897年9月14日下水,至1900年2月13日投入使用。[19]
德皇威廉大帝號的訂購代號為「威廉國王代艦(Ersatz König Wilhelm)」,以取代過時的鐵甲艦威廉國王號。其龍骨自1898年架設於基爾的日耳曼尼亞船廠,工程編號為79。[7]該艦於1899年6月1日下水,至1901年5月5日投入艦隊服役。[19]德皇巴巴羅薩號是作為新增編入艦隊的單位以合同代號「B」進行訂購,於1898年在但澤的希肖船廠開建,工程編號為640。[7]它於1900年4月21日下水,至1901年6月10日投入使用。[19]同樣於1898年,德皇卡爾大帝號的龍骨在漢堡的布洛姆及福斯船廠安放,工程編號為136。它是以新增編入艦隊進行訂購,因此得到了「A」為合同代號。[7]作為同級最後完工的艦隻,德皇卡爾大帝號於1899年10月13日下水,至1902年2月4日投入艦隊服役。[19]
同級艦
編輯艦隻 | 造船廠[20] | 命名來源[20] | 架設日期[20] | 下水日期[20] | 入役日期[20] | 結局[20] |
---|---|---|---|---|---|---|
德皇腓特烈三世號 | 威廉港帝國船廠 | 德意志皇帝腓特烈三世 | 1895年3月5日 | 1896年7月1日 | 1898年10月7日 | 1920年拆解於基爾 |
德皇威廉二世號 | 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 | 1896年10月26日 | 1897年9月14日 | 1900年2月13日 | 1921年拆解於不萊梅 | |
德皇威廉大帝號 | 基爾日耳曼尼亞船廠 | 德意志皇帝威廉一世 | 1898年1月22日 | 1899年6月1日 | 1901年5月5日 | 1920年拆解於基爾 |
德皇巴巴羅薩號 | 漢堡布洛姆及福斯船廠 | 神聖羅馬皇帝腓特烈一世 | 1898年8月3日 | 1900年4月21日 | 1901年6月10日 | 1920年拆解於呂士他令根 |
德皇卡爾大帝號 | 但澤希肖船廠 | 神聖羅馬皇帝查理曼 | 1898年9月17日 | 1899年10月18日 | 1902年2月4日 | 1920年拆解於不萊梅 |
服役歷史
編輯戰前役期
編輯入役後,德皇腓特烈三世號即擔任練習艦隊(Übungsflotte,即公海艦隊前身)第一分艦隊司令海因里希親王的旗艦,德皇威廉二世號則成為艦隊總司令克斯特的旗艦。這兩艘艦並肩作戰到1901年初,直到德皇腓特烈三世號4月在波羅的海巡航時因觸礁事故嚴重受損。調查表明該地區存在幾塊未知的礁石,而燈船也出錯,沒有出現在合適的位置。當該艦因維修而停運時,其船員被轉移到剛剛完工的德皇威廉大帝號。在接下來的四年裏,德皇腓特烈三世級艦隻共同在第一分艦隊服役,進行訓練巡航、每年8月和9月參加艦隊演習,並訪問外國港口。[21]
到1905年,隨着維特爾斯巴赫級、賓士域級和德國級等幾個新級別的戰艦相繼入役或接近完工,德皇腓特烈三世級的成員開始被轉移到第二分艦隊。1906年,新式戰艦德國號取代德皇威廉二世號成為艦隊旗艦。在接下來的幾年裏,和平時期例行的訓練程序繼續進行,但至1900年代中後期被重建計劃打斷。德皇巴巴羅薩號於1905年成為第一艘重建的同級艦,這是由於1903年它在前往西班牙的巡航中舵受損而退役維修所致。德皇腓特烈三世號於1907年重建,德皇威廉二世號和德皇威廉大帝號於1909-1910年重建。[22]這項工程包括削減艦艛以降低重量,拆除四門150毫米炮和一具魚雷發射管,並將88毫米炮移至上甲板。[23]然而,德皇卡爾大帝號並未進行現代化改造。[7]
從1908年開始,德皇腓特烈三世級的成員相繼撤出前線服役,它們在陣中的位置被德國級艦隻和拿騷級的第一艘無畏艦所取代。德皇卡爾大帝號於1908年率先被轉移到預備役編隊,隨後是德皇巴巴羅薩號和德皇腓特烈三世號於1909年以及次年的德皇威廉二世號和德皇威廉大帝號。在和平時期餘下的日子裏,它們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都處於停運狀態,惟每年8月至9月會為了參加年度艦隊演習而重新啟用。在演習中,它們組成為第三分艦隊,並由德皇威廉二世號擔任分艦隊���艦。[24]
第一次世界大戰
編輯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五艘德皇腓特烈三世級戰艦重新啟用,獲動員組成第五戰鬥分艦隊,並由德皇威廉二世號再度擔當旗艦。在9月被調往波羅的海對抗俄羅斯帝國之前,它們曾短暫地在北海執行海岸防禦任務。這些艦隻原計劃於9月底將一支兩棲攻擊部隊運送到文道,但有關英國軍艦進入波羅的海的虛假情報導致這次行動被取消。它們於12月對波羅的海北部進行了掃蕩,但沒有遭遇任何俄國軍艦。1915年1月,德皇腓特烈三世級艦隻被調回北海執行警戒任務,但於次月便迅速退役。這批戰艦在當時已經完全過時,面對現代武器不堪一擊,尤其是已經開始在波羅的海活動的英國潛艇。此外,德國海軍正面臨着嚴重的船員短缺,故而決定停用像德皇腓特烈三世級這樣作戰用途有限的老舊艦艇。[25]
1915年3月5日,這些艦隻被分散到各個港口,裁減船員編制,並最終被解除武裝。德皇威廉二世號作為公海艦隊司令的參謀艦駐紮在威廉港,並於戰後繼續擔任此職。德皇卡爾大帝號在被改造成監獄船之前曾臨時充當輪機艙人員的訓練艦;德皇腓特烈三世號和德皇巴巴羅薩號也分別在基爾和威廉港擔任浮動監獄。德皇威廉大帝號則先是被用作供應母艦,自1916年起又降格為一艘魚雷靶艦。[26][19]從這些艦上移除的火炮被用作北海北菲士蘭和東菲士蘭群島的海岸炮,以及用於守衛波羅的海港口利鮑。[11]在戰爭結束後的1920年至1922年間,全部五艘同級艦都遭拆解,以確保德國遵守《凡爾賽條約》的海軍裁軍條款。德皇腓特烈三世號及德皇威廉二世號的艦艏飾則被保留了下來,現存於德累斯頓的聯邦國防軍軍事史博物館。[19]
註釋
編輯- 腳註
- 引用
- ^ 現代艦船雜誌社,第30頁.
- ^ 2.0 2.1 2.2 2.3 Dodson,第45頁.
- ^ Ropp,第297頁.
- ^ Dodson,第45–47頁.
- ^ Herwig,第26頁.
- ^ Dodson,第47–48頁.
- ^ 7.00 7.01 7.02 7.03 7.04 7.05 7.06 7.07 7.08 7.09 7.10 7.11 7.12 7.13 7.14 Gröner,第15頁.
- ^ Dodson,第49–50頁.
- ^ Dodson,第48–49頁.
- ^ 10.0 10.1 Grießmer,第177頁.
- ^ 11.0 11.1 Friedman,第141頁.
- ^ 12.0 12.1 12.2 Campbell & Sieche,第140頁.
- ^ Dodson,第47頁.
- ^ Friedman,第143頁.
- ^ Friedman,第146頁.
- ^ Friedman,第336頁.
- ^ Dodson,第75頁.
- ^ Gröner,第56頁.
- ^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Gröner,第16頁.
-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23, 28, 39, 41, 66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28–34, 41–58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23, 35, 60–61, 66頁.
- ^ Lyon,第247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23, 36, 39, 62, 66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63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37, 39, 63–64, 67頁.
參考資料
編輯- 現代艦船雜誌社. 《德国战列舰实录》. 北京: 航空工業出版社. 2010. ISBN 978-7-80243-493-6.
- Campbell, N. J. M. & Sieche, Erwin. Germany. Gardiner, Robert & Gray, Randal (編). Conway's All the World's Fighting Ships 1906–1921. London: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86: 134–189. ISBN 978-0-85177-245-5.
- Dodson, Aidan. The Kaiser's Battlefleet: German Capital Ships 1871–1918. Barnsley: Seaforth Publishing. 2016. ISBN 978-1-84832-229-5.
- Friedman, Norman. Naval Weapons of World War One: Guns, Torpedoes, Mines and ASW Weapons of All Nations; An Illustrated Directory. Barnsley: Seaforth Publishing. 2011. ISBN 978-1-84832-100-7.
- Grießmer, Axel. Die Linienschiffe der Kaiserlichen Marine: 1906–1918; Konstruktionen zwischen Rüstungskonkurrenz und Flottengesetz. Bonn: Bernard & Graefe Verlag. 1999. ISBN 978-3-7637-5985-9.
- Gröner, Erich. German Warships: 1815–1945. I: Major Surface Vessels.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0. ISBN 978-0-87021-790-6.
- Herwig, Holger. "Luxury" Fleet: The Imperial German Navy 1888–1918. Amherst: Humanity Books. 1998 [1980]. ISBN 978-1-57392-286-9.
- Hildebrand, Hans H.; Röhr, Albert & Steinmetz, Hans-Otto. 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 Biographien: ein Spiegel der Marinegeschichte von 1815 bis zur Gegenwart Band 5. Ratingen: Mundus Verlag. 1993. ISBN 978-3-7822-0456-9.
- Lyon, Hugh. Germany. Gardiner, Robert; Chesneau, Roger; Kolesnik, Eugene M. (編). Conway's All the World's Fighting Ships 1860–1905 . Greenwich: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79. ISBN 978-0-85177-133-5.
- Ropp, Theodore. Roberts, Stephen S. , 編. The Development of a Modern Navy: French Naval Policy, 1871–1904.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7. ISBN 978-0-87021-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