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九龍
新九龍係香港九龍嘅擴展部份,範圍由南面嘅界限街,到北面同東面嘅琵琶山、鷹巢山、煙墩山、獅子山、慈雲山、飛鵞山、大老山、大上托、五桂山等等山脈之間。新九龍原本係新界地方,即係英國1898年租借新界一部份。後尾九龍市區要擴大,咁就將呢九龍半島北面嘅山脈,同維多利亞港之間,劃做九龍市區。新九龍嘅地方有荔枝角、長沙灣、深水埗、九龍塘、九龍仔、九龍城、竹園(黃大仙)、慈雲山、老虎岩、新蒲崗、牛池灣、九龍灣、牛頭角、官塘、秀茂坪、咸田、油塘等等。
歷史
編輯響英國1860年得到九龍半島之前,九龍同新九龍當係一個整體。九龍成個半島大部份係九龍山,即係界限街以南,到尖沙嘴嘅山,而新九龍就係半島以北就到山脈之間,有唔少平地。因為九龍山唔係咁啱耕田,所以九龍唔係咁多人住,相反新九龍有平地,有河水,有唔少村開響呢度。而九龍灣一帶,亦都係華南主要鹽場,根據史書記載,起碼大宋時期已經有官兵守響度。不過,由於香港係天朝大國邊皮,記錄唔係咁多。
末代宋皇
編輯到咗南宋末期,蒙古軍南下攻宋。宋軍無力抵抗,兩位走難皇帝仔,帝昰同帝昺,畀蒙古軍華南沿岸一路追到家下新九龍呢一帶。宋帝,同埋佢嘅官兵,就響家下九龍城、馬頭涌一帶落腳。村民見皇帝來梗係落力招呼。因為佢響舊時馬頭涌口個山仔抖過,所以座山自此起就叫聖山,山上面有個位叫宋皇臺。皇帝仔因為追兵到,最後經荃灣去到崖山,即係今日崖門一帶,畀陸秀夫帶住跳海自殺。大宋就係咁玩完。之後唔少宋軍官兵就留響新九龍一帶落地生根。
海患
編輯大明國到咗後期,沿海有倭寇之禍。唐人同倭人勾結做海盜,走私打家劫舍乜都做。因為咁,大明就加強海防。九龍灣呢個產鹽要地,有官富巡司駐守。之後大清滅大明,雖然呢個時間無倭寇,但係好多大明子民唔順滿人大清統治,出海做海盜。所以海盜仍然都係咁猖狂,新九龍呢度係海邊,當然會當災。大清皇帝最後出招,實施海禁,唔畀人住響海邊,要啲人搬入內陸,斷海盜糧草。就係咁,新九龍變成無人住。雖然呢招係對付海盜,但係搬村都係傷民。廣東官員見到民間咁慘,就上奏畀居民返返海皮住。皇帝最後都收返海禁令,但係因為搬村太辛苦,死好多人,唔係好多人搬返返來。大清平定臺灣初時,海盜雖則無咗大靠山,但係仍然咁犀利。搬返九龍灣嘅居民,有幾條村試過畀海盜殺晒。所以呢度嘅人雖然有咁耐歷史,但係咁經過呢���次劫難,家勢大為減弱,好多連族譜都無埋。
客家人搬入
編輯大清國為咗填補呢度人口減少,就鼓勵客家人搬來海邊,自始香港全境,香港島、九龍、新九龍、新界都住咗唔少客家人,甚至比本地人多。客家人搬來香港一直都無停過。1841年英國響大清身上得到香港島,1860年英國永租九龍半島,呢段時間,香港市區發展得快,要好多石起嘢。刻苦耐勞見稱嘅客家人,把握呢個機會來香港島,九龍同新九龍各地打石。新九龍打石個嘅地方就集中響東面,客家就結集成村,開成四山,即係牛頭角、茜草灣、茶果嶺同鯉魚門。呢四山村長,有半官方色彩,就好似代表大清九龍寨城管呢度開石生意同工人。就算英國統治新九龍,就一樣要畀面佢哋。
九龍寨城
編輯而防務方面,大清見香港島落入英國手,就立即響九龍城一帶起九龍寨城,加強九龍防務。不過因為英法聯軍北上打天津、北京,最後九龍半島都落入英國手。英國人響九龍同新九龍邊界上面,即係今日界限街上面,起咗一條好長嘅竹籬,分隔開兩邊。而九龍寨城到海邊碼頭就慢慢變成市集。
到咗1898年,英國趁法國租到廣州灣,就要大清租埋新界,等佢可以加強防守。英國同大清討價還價,英國最後租到新界,但大清響唔影響英國防務,可以保留九龍寨城同碼頭。就咁樣,新九龍呢帶既然響條約之內,就交咗畀英國喇。英國接收新界,好多村民都未知乜事,所以就有好多人反抗。因為咁,英國就用話大清官員搞事,趁機趕走九龍寨城嘅大清官員。不過因為英國其實唔係咁名正言順,所以無辦法統治九龍寨城。
20世紀初期
編輯英國得到新界之後,新九龍一帶仍然係鄉村地方。不過為咗統治新界,就由新九龍開始起路,有北向沙田嘅大埔道,西向葵涌嘅青山道,東向清水灣嘅清水灣道,上北便九龍山脈嘅沙田拗道,響東面山腰山脊行,去到鯉魚門嘅安達臣道。而因為九龍大角嘴有大同船塢,側邊嘅深水埗市集村落,政府就規劃做市區,等工人可以響度住。而新九龍山腰到山腳底,好多地方都劃做墳區。1910年代九廣鐵路英段由九龍芒角入新九龍,響九龍塘同九龍仔之間個山邊,去到煙墩山底,過煙墩山隧道到沙田。
1916年,何啟同區德開公司發展九龍灣海皮,響蒲崗南面填海,諗住起啟德濱呢個花園洋樓。填海分兩期,1920年同1927年各完成一期。不過好唔好彩,呢間公司執咗,塊地就畀返政府。而政府就私人同埋英軍搞機場。後尾呢度就成為啟德機場喇。
1937年,香港政府決定將新九龍變成市區。所以就立法將呢塊地劃做新九龍。
日治
編輯響1941年到1945年之間,日本佔領香港期間,日軍拆九龍寨城埲城牆,連埋聖山,一齊拎去填海加大啟德機場。加大同時連蒲崗呢條村都拆埋。
20世紀後期
編輯響1945年後,九龍寨城以東仍然有好多村,有九龍十三鄉之稱。十三鄉包括沙埔鄉、衙前圍鄉、竹園鄉、大磡鄉、元嶺鄉、沙地園鄉、坪頂鄉、牛池灣鄉、坪石鄉、牛頭角鄉、茜草灣鄉、茶果嶺鄉、鯉魚門鄉。不過因為國共內戰,好多難民嚟香港。新九龍各山頭都搭晒屋。由於山頭有好多原居民山地,起屋就會搞到人哋祖墳。所以有時重會同原居民有衝突添。
香港政府為咗安置居民,就開始起廉租屋,正式將新九龍東面呢帶當係衛星城市咁起,等佢自始自足。
濕碎
編輯攷
編輯- ↑ 〈第1章 《釋義及通則條例》 — 附表5 新九龍的範圍〉。原著喺2020-03-27歸檔。喺2018-12-11搵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