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流行曲粵拼waa4 jyu5 lau4 hang4 kuk1英文Mandarin popular music;簡稱Mandopop),依家主要指用標準官話(通稱國語[註 1])唱嘅流行音樂[1],係中文流行曲嘅子類別之一,都係以中文做載體嘅流行音樂入面第一個成形嘅子類別。佢起源喺二十世紀嘅上海,之後北京香港臺北都做咗華語流行曲產業歌重要中心[2]。依家主要喺中國大陸香港澳門臺灣馬來西亞星加坡華人地區流行。

華語流行曲
曲風起源
文化起源
1920年代(中國大陸
典型樂器
普遍程度1990年代—(中國大陸、臺灣、香港、澳門、馬來西亞、星加坡)
其他主題
粵語流行曲 · 臺語流行曲 · 客語流行曲 · 日本流行曲 · 韓國流行曲 · 中國搖滾歌

歷史

編輯

發源

編輯

商業性嘅中文流行曲係同留聲機同步出現嘅,後者最早係由法國人Labansat帶到上海西藏路[3]百代係創建華語流行曲工業最早嘅唱片公司之一。

特點

編輯

曲調

編輯

當代華語流行曲成日以卡農進行(1-5-6-3-4-1(3)-2-5)做主體嘅抒情歌,亦叫芭樂歌(Ballad)。例如五月天林俊傑等都好擅長用呢種和弦去作曲。呢種歌大量佔據華語樂壇嘅排行榜。

樂器同設置

編輯

二十年代時代嘅歌萌芽時期,演奏樂隊成日以國樂樂器為主,輔以西洋提琴增潤音色。到���十年代中期,西洋樂器漸成主流,甚至有用管弦樂演奏傳統中式旋律。依家嘅樂器配置就更西方化,吸收咗例如R&B嘻哈音樂等嘅好多配樂特點。少數華語音樂人如王傑周杰倫王力宏陶喆林俊傑等人已經試過將傳統嘅中國樂器同西方影響相結合。

歌詞

編輯

華語流行音樂嘅歌詞創作最早係從民間小曲同古代詩詞中汲取靈感。早期嘅作詞家如范煙橋、陳蝶衣等都深通韻律,上承中國古詩嘅遺風,歌詞雅俗共賞,俗而唔淫。依家填詞人就迎合新時代嘅需要,歌詞更直白,有啲仲吸收西方流行音樂嘅特點,歌詞創作都呈現五光十色。

方文山以典雅嘅文筆同詞彙著稱,同周杰倫嘅曲一齊確立咗流行音樂中國風。佢喺《范特西》一張專輯內入圍咗三首最佳作詞獎。香港嘅林夕花名係詞神,好多深入人心嘅歌都出自佢筆下。熊仔蛋堡等嘻哈界創作者以好多互相配合嘅韻腳增加咗華語音樂嘅豐富程度。

行業

編輯

廠牌

編輯

華語流行音樂嘅音樂廠牌包括獨立廠牌杰威爾音樂福茂唱片相信音樂華研國際音樂同主流廠牌子公司例如索尼音樂環球音樂華納音樂。過去幾年,中國大陸廠牌例如天娛傳媒華誼兄弟太合麥田少城時代都出現咗。

排行榜

編輯

全球華語歌曲排行榜係一個由嚟自北京、上海、廣東、香港、星加坡、臺北同吉隆坡嘅七間電台係2001年一齊成立嘅一個音樂排行榜。

歌手

編輯

男歌手

編輯

女歌手

編輯

團體/樂團

編輯

頒獎典禮

編輯

電台

編輯
電台 地點 頻率同平台
KISS Radio 台灣高雄 99.9 FM、99.7 FM、97.1 FM、98.3 FM、網路
好事聯播網 台灣高雄 89.3 FM、98.3 FM、98.9 FM、90.3 FM、 FM93.5 、網路
Hit Fm 台灣臺北 90.1 FM、91.5 FM、101.7 FM、網路
中廣音樂網 台灣臺北 網路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 全球 90.0 FM
北京音樂台 中國北京 97.4 FM、網路
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 中國深圳 97.1 FM、網路
上海廣播電視台 中國上海 101.7 FM、網路
KAZN 美國洛杉磯
KSFN 美國舊金山 1510 AM
KSJO 美國舊金山 92.3 FM
KSQQ 美國舊金山 96.1 FM
YES 933 星加坡 93.3 FM、網路
883 JIA FM 星加坡 88.3 FM、網路
MY FM 馬來西亞
Radio Cakrawala 印度尼西亞雅加達 98.3 FM
MandarinRadio.com 網路

睇埋

編輯
  1. 中國大陸一般叫做「普通話」、臺灣一般叫做「國語」、星馬地區一般叫做「華語」。

參考

編輯
  1. Tony Mitchell. "Tian Ci – Faye Wong and English Songs in the Cantopop and Mandapop Repertoire". Local Noise. 原著喺2012-08-03歸檔.
  2. Marc L. Moskowitz (2009). Cries of Joy, Songs of Sorrow: Chinese Pop Music and Its Cultural Connotations.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p. 1. ISBN 978-0824834227.
  3. Jones. Andrew F. [2001] (2001). Yellow Music - CL: Media Culture and Colonial Modernity in the Chinese Jazz Age. Duke University Press. ISBN 0822326949